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解金属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静静 《环境科学导刊》 2016年第4期76-78,共3页
电解金属锰行业是典型的"高污染、高能耗"行业,针对电解金属锰项目特点并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实际经验,提出电解金属锰项目环评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并分析总结,为电解金属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 电解金属锰行业是典型的"高污染、高能耗"行业,针对电解金属锰项目特点并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实际经验,提出电解金属锰项目环评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并分析总结,为电解金属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电解金属锰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金属锰 环境影响评价 重点关注 问题
下载PDF
广西大新锰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金城 尹仁湛 +2 位作者 罗亚平 陆义林 张露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3-185,190,共4页
文章对广西大新锰矿区的土壤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Pb、Cr、Zn、Cu、Cd、Mn)含量的系统测定,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各采样区受到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精矿堆和尾矿区最... 文章对广西大新锰矿区的土壤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Pb、Cr、Zn、Cu、Cd、Mn)含量的系统测定,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各采样区受到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精矿堆和尾矿区最为严重。就各元素的污染程度来看,Mn和Cd的污染级别达到6级,污染程度为极严重污染,Zn、Pb、Cu为中等污染。各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Mn>Cd>Zn>Cu>Pb>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废弃地 污染负荷指数 重金属污染 大新
原文传递
基于GIS和RS的黄石市矿山地质环境定量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青华 李艺 杜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0-73,78,共5页
采用GIS和RS技术,以黄石市(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年1月27日和2008年12月16日SPOT5遥感数据,结合研究区的地形图及采矿登记权等相关资料,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针对各指标,提出与之相适应的GIS... 采用GIS和RS技术,以黄石市(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年1月27日和2008年12月16日SPOT5遥感数据,结合研究区的地形图及采矿登记权等相关资料,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针对各指标,提出与之相适应的GIS和RS提取方法,得到单因子分级图。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各指标因子赋权重。再根据评价指标分级体系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模型,运用GIS的栅格运算功能,对各指标因子进行栅格计算、空间叠加,最终得到黄石市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分区图。该研究结果为黄石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并为矿山地质环境定量评价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 地质环境评价 GIS RS 黄石市
下载PDF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评价广西平乐锰矿废弃地土壤的污染状况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志国 郭红娟 王任翔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分别选取废弃地上的花生地、柿树地、柑桔地和桃树地等4个采样点进行调查和监测,测定了各采样点土壤浸提物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和污染指数(PI),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广西平乐锰矿废弃地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 分别选取废弃地上的花生地、柿树地、柑桔地和桃树地等4个采样点进行调查和监测,测定了各采样点土壤浸提物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和污染指数(PI),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广西平乐锰矿废弃地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用浸提法处理的4个采样点土壤的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柑桔地的污染程度最严重,污染指数达到了2.93;污染程度最轻的是花生地,其污染指数为1.97。这表明广西平乐锰矿废弃地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锰矿废弃地土壤上早期不宜种植食用的农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 锰矿废弃地 土壤污染 污染指数 广西
下载PDF
山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游少鸿 林华 +3 位作者 黄明 黄海涛 梁宁 赵成根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02-105,共4页
对于地处生态脆弱山区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其建设与运行会直接影响到周边环境。结合具体案例(广西资源县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认为在山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前进行的环境评价应重点关注厂址选择、污水处理方案优化... 对于地处生态脆弱山区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其建设与运行会直接影响到周边环境。结合具体案例(广西资源县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认为在山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前进行的环境评价应重点关注厂址选择、污水处理方案优化、尾水排放、风险评价、恶臭评价及污泥的处置和综合利用等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促使污水处理项目发挥更大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厂 环境影响评价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要点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蒋文德 游少鸿 +1 位作者 金晓丹 舒泽慧 《广西轻工业》 2009年第3期97-99,共3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综合性,将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的技术规范与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复杂性结合考虑,在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作用及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类型、环境影响特征及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综合性,将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的技术规范与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复杂性结合考虑,在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作用及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类型、环境影响特征及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方法,提出在编写房地产类项目环评报告中除按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要求进行外,还需要重点分析项目选址、水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和设计方案合理性分析等五个方面的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方法 评价要点
下载PDF
柳州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魏荣荣 成官文 +4 位作者 罗介均 梁凌 朱宗强 韦文渊 徐珊 《广州环境科学》 2009年第1期40-44,共5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2000~2006年柳州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测算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各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状况,找出柳州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近年来柳州市的社会...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2000~2006年柳州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测算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各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状况,找出柳州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近年来柳州市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各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4个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状况良好,但柳州市的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较粗放,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隶属度函数 社会 经济与资源 环境 协调发展 柳州市
下载PDF
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思考与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魏建文 耿琳琳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第S2期503-504,共2页
文章结合多年的"环境保护概论"课程实践,总结了对非环境专业大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实践的思考,分析了其必要性、目的、内容和方式。
关键词 非环境专业大学生 环境保护教育 教育方式
下载PDF
造纸厂环境影响评价污水处理方案选择案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海涛 魏彩春 +1 位作者 林华 赵成根 《广西轻工业》 2011年第11期90-92,共3页
经过类比分析和预测,采用"气浮+斜管沉淀+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废纸造纸废水,完全能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造纸厂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与污水处理效果有直接关系,结合具体案例的分析,认为环评单位应该为企业提供有合理的建议和适合... 经过类比分析和预测,采用"气浮+斜管沉淀+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废纸造纸废水,完全能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造纸厂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与污水处理效果有直接关系,结合具体案例的分析,认为环评单位应该为企业提供有合理的建议和适合的污水处理方案,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发挥最大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 污水处理 方案选择
原文传递
普通工科院校《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优化和改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琴 王燕舞 王敦球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年第11期218-218,共1页
《环境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课程。本文结合普通工科院校的办学实际与《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指出在普通工科院校进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应该注重突出工科特色、教... 《环境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课程。本文结合普通工科院校的办学实际与《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指出在普通工科院校进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应该注重突出工科特色、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工科院校 环境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下载PDF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文玉 《广西轻工业》 2011年第2期84-85,共2页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当今房地产投资建设的热点。结合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分析了该类建设项目包括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运营和维护阶段在内的全过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可持续发展 全过程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PDF
广西高校设置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鑫 《科教文汇》 2009年第29期4-4,12,共2页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区)、水利大省(区),农业水利在广西的地位十分重要,而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在广西的设置却是空白。本文从农业基础地位、农业水利的重要作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等方面分析了在广西高校设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必要性...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区)、水利大省(区),农业水利在广西的地位十分重要,而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在广西的设置却是空白。本文从农业基础地位、农业水利的重要作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等方面分析了在广西高校设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必要性;从招生来源、毕业去向、人才需求等方面阐述了在广西设置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设置 必要性 可行性 广西
下载PDF
桂林永福县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
13
作者 郭秀莲 李艺 梁保平 《科技与生活》 2012年第6期94-94,共1页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同时考虑永福县土壤侵蚀、石漠化、生物多样性及生境等生态因子的特点,对永福县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为永福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敏感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地理信息系统(GIS) 永福
下载PDF
绿色矿山建设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被引量:5
14
作者 肖筱瑜 梁文寿 唐名富 《矿产与地质》 2019年第5期905-909,共5页
介绍了绿色矿山的概念和建设进展,并从国家绿色矿山建设先决条件和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绿色矿山建设中的环境保护要求。绿色矿山评价指标的一级指标包含环保要求的占83.3%,二级指标涉及环保要求的占57.7%;涉及环保要求... 介绍了绿色矿山的概念和建设进展,并从国家绿色矿山建设先决条件和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绿色矿山建设中的环境保护要求。绿色矿山评价指标的一级指标包含环保要求的占83.3%,二级指标涉及环保要求的占57.7%;涉及环保要求的评分项占总评分项的37.7%,涉及环保要求的加分项占总加分项的25.0%;涉及环保要求的分数占总分的39.8%,涉及环保要求的加分分数占加分总分数的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矿山 环境保护 评价指标
下载PDF
重庆市南岸区近年来地表水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勇 刘德深 陈小波 《四川环境》 2009年第6期68-71,80,共5页
介绍了重庆市南岸区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了该区地表水质量状况,针对南岸区地表水水质污染状况、污染特点提出了南岸区地表水环境保护对策。
关键词 南岸区 地表水环境状况 保护对策
下载PDF
泗顶铅锌矿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及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累积特征 被引量:50
16
作者 尹仁湛 罗亚平 +2 位作者 李金城 罗文连 朱义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58-2165,共8页
采用现场采样、室内分析方法,研究调查了广西泗顶铅锌矿周边土壤及该区14种优势植物重金属含量,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结果显示,铅锌矿区土壤已受到Pb、Zn的严重污染,矿区土壤中的Pb、Zn潜... 采用现场采样、室内分析方法,研究调查了广西泗顶铅锌矿周边土壤及该区14种优势植物重金属含量,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结果显示,铅锌矿区土壤已受到Pb、Zn的严重污染,矿区土壤中的Pb、Z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大于320,为极强生态危害,Cu、Cr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都小于40,为轻微生态危害。分析表明,采矿冶炼活动对矿区重金属含量和分布有很大影响,Pb-Zn、Pb-Cu的同源性很高,Cr则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元素的积累特征。矿区14种优势植物对Pb、Zn、Fe、Mn、Cu、Cr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但植物地上部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达到超积累植物所规定的临界值,其中芦苇、白芒、蒲公英、蜈蚣蕨对Pb、Zn有较好的富集特性,可以作为潜在的Pb和Zn污染修复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超富集植物 铅锌矿区
下载PDF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48
17
作者 马姜明 刘世荣 +2 位作者 史作民 刘兴良 缪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97-3303,共7页
森林退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退化的森林进行恢复评价是合理地进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介绍了森林退化的概念,综述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评价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恢复目标的确定、参照系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定量评价... 森林退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退化的森林进行恢复评价是合理地进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介绍了森林退化的概念,综述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评价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恢复目标的确定、参照系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定量评价等几个方面。目前,大多数退化森林恢复评价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植被结构和生态学过程3个方面。其中,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丰富度和多度等;植被结构包括植被盖度、乔木密度、高度、胸高断面积、生物量和凋落物结构等;生态学过程包括养分库、土壤有机质以及生物间的相互关系等。不同的研究者或管理者由于对恢复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需求存在差异,评价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角度也不一样。恢复评价可以从特殊种群到整个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在深刻理解森林退化定义的基础上,建立现实的目标和正确地选择参照系是恢复评价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退化 恢复目标 参照系统 生态系统特征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南疆棉花消费水足迹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40
18
作者 邓晓军 谢世友 +2 位作者 崔天顺 李艺 李晖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6-180,185,共6页
基于虚拟水和水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棉花生产水资源消费的特征,提出了棉花消费水足迹的概念及模型,并对南疆地区2005年的棉花消费水足迹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南疆地区的棉花消费水足迹为353.95×106m3,虚拟水外调量为3185.54... 基于虚拟水和水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棉花生产水资源消费的特征,提出了棉花消费水足迹的概念及模型,并对南疆地区2005年的棉花消费水足迹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南疆地区的棉花消费水足迹为353.95×106m3,虚拟水外调量为3185.54×106m3,其中蓝水调出量为2290.53×106m3,分别是本地消费水足迹的9倍和6.5倍。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外流,给水资源本来就不富裕的南疆地区带来巨大的压力,严重阻碍着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探讨了棉花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水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水足迹 棉花消费水足迹 生态环境 南疆地区
下载PDF
锰矿农作物恢复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赖燕平 唐文杰 +3 位作者 邓华 李明顺 于方明 李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6-80,共5页
对广西八一、荔浦、平乐、全州、板苏和下雷6个锰矿食用农作物恢复区土壤重金属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各元素含量为:Pb41.63~348.31mg·kg^-1、Cr48.12~287.29mg·kg^-1、Zn47.38~269.92mg·kg^-1、Cu12... 对广西八一、荔浦、平乐、全州、板苏和下雷6个锰矿食用农作物恢复区土壤重金属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各元素含量为:Pb41.63~348.31mg·kg^-1、Cr48.12~287.29mg·kg^-1、Zn47.38~269.92mg·kg^-1、Cu12.71~138.03mg·kg^-1、Cd0.73-46.50mg·kg^-1、Mn676.7~41996.4mg·kg^-1。Mn和Cd最高含量分别为广西土壤背景值的243倍和754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评价:从单因素决定模型看,恢复区土壤对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的平均隶属度为0.4340.981;从加权平均模型看,土壤对三级标准的隶属度为0.366~0.974。除下雷矿区外,其余5个锰矿恢复区土壤对三级标准的平均隶属度〉0.7,各采样区重污染率为100%;其中,Cd含量对三级标准隶属度〉0.8,Cd重污染率达100oA,是恢复区土壤的首要污染因子。因此,在锰矿废弃地生态恢复初期,应避免采用种植食用农作物恢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农作物 恢复区土壤 重金属污染 模糊综合评价 锰矿废弃地 广西
下载PDF
不同温度猪粪厌氧发酵甲烷产量和产能实验 被引量:21
20
作者 魏荣荣 成官文 +4 位作者 罗介均 梁凌 朱宗强 徐珊 韦文渊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0-174,共5页
实验分4组进行,以猪粪为原料,加入驯化过的接种物,控制总固体浓度为6.6%,发酵温度设置为室温(平均15℃),20,35和55℃,记录41d产气量。通过甲烷含量的测定和甲烷累计产量、产能的计算,探究猪粪厌氧发酵的最适温度条件。结果表明,低温不... 实验分4组进行,以猪粪为原料,加入驯化过的接种物,控制总固体浓度为6.6%,发酵温度设置为室温(平均15℃),20,35和55℃,记录41d产气量。通过甲烷含量的测定和甲烷累计产量、产能的计算,探究猪粪厌氧发酵的最适温度条件。结果表明,低温不利于甲烷的生产,温度升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甲烷的产量。为了兼顾消化时间和产能效益,以35℃中温条件、31d为发酵周期,对规模较大幅度地的养殖场较为适宜。20℃常温发酵也能得到较高的产能,但发酵周期较长,适合规模小、粪便产量较少的养殖场。对于年均气温接近20℃的广大华南地区,农户利用20℃常温发酵也能得到较好的产能效益。要进一步提高厌氧发酵产能,必须改进发酵装置,加强保温隔热措施,提高输入能量的利用效率,降低发酵散热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甲烷 温度 能源 猪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