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智能电器负荷调度和能量分配优化算法
1
作者 刘迪迪 杨文宇 +2 位作者 廖志贤 张泉景 胡聪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0-798,共9页
为了解决家庭用电高额能耗问题和提高用户供用电收益,针对家庭中具有用电差异性的负荷进行能量调度.根据可转移属性,将家庭用电负荷分为2个类别:弹性负荷和非弹性负荷.联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构建智能电器用电负荷调度优化模型... 为了解决家庭用电高额能耗问题和提高用户供用电收益,针对家庭中具有用电差异性的负荷进行能量调度.根据可转移属性,将家庭用电负荷分为2个类别:弹性负荷和非弹性负荷.联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构建智能电器用电负荷调度优化模型,基于李雅普诺夫优化理论提出时变电价下的家庭用户多电器能量分配算法.所提算法充分考虑了不同智能电器的用电负荷响应及调度优化问题.理论性能分析证明,所提算法能够在不需要系统的先验统计信息的情况下使优化目标渐近最优.对所提算法的用户收益提升能力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考虑各家用智能电器实际需求和可容忍时延的分配算法,所提算法可将用户收益提高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器 调度优化 李雅普诺夫优化 能量分配 需求响应
下载PDF
抗噪声双约束网络的面部表情识别
2
作者 苏春海 夏海英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82,共13页
由于标注主观性、图像模糊等因素,数据集不可避免存在噪声,使表情识别更具挑战性。现有面部表情识别方法在处理噪声标签时,模型会部分过度拟合噪声标签,对此,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抗噪声双约束网络(NDC-Net)来自动抑制噪声样本。NDC-Net... 由于标注主观性、图像模糊等因素,数据集不可避免存在噪声,使表情识别更具挑战性。现有面部表情识别方法在处理噪声标签时,模型会部分过度拟合噪声标签,对此,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抗噪声双约束网络(NDC-Net)来自动抑制噪声样本。NDC-Net主要包括2个约束机制:类激活映射注意一致性(CAC)和通道空间特征一致性(CSC)。CAC使模型集中于局部重要特征信息,减少对噪声标签的过度关注,而CSC鼓励和确保模型在提取特征时从通道和空间上更加关注到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忽略不相关信息,减少对噪声标签的依赖。此外,为增强NDC-Net性能,输入样本采用旋转、缩放等策略进行增强。在RAF-DB、FERPlus和AffectNet数据集30%标签噪声下,NDC-Net的识别性能分别为86.57%、88.22%和59.78%,显著优于EAC、NCCTFER等先进的噪声标签处理方法,并且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评估算法性能和泛化能力的CIFAR100和Tiny-ImageNet中也取得不错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标签 面部表情识别 深度学习 监督学习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社区能量共享定价机制与实时调度策略研究
3
作者 王明娟 陈琳琳 +2 位作者 刘以团 陈露菲 刘迪迪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1-369,共9页
随着用户侧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亟须提高社区用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文章引入社区运营商对社区进行能量管理,构建了配有储能设备的社区运营商为中心的能量交易模型。首先,考虑现有价格机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供需比定价的机制,促... 随着用户侧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亟须提高社区用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文章引入社区运营商对社区进行能量管理,构建了配有储能设备的社区运营商为中心的能量交易模型。首先,考虑现有价格机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供需比定价的机制,促进社区能量共享;然后,协同储能设备并考虑其损耗成本,在满足社区用电需求前提下,基于改进的Lyapunov优化方法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在线能量调度算法,以最大化社区运营商收益。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仅基于当前系统状态可使优化目标渐进最优值,无需光伏出力、用户负荷需求以及实时电价的统计。仿真结果表明,与强化学习算法、贪婪算法对比,文章算法下社区运营商收益分别提高了5%和20.9%,有效促进了光伏就地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运营商 定价机制 能量共享 实时调度 就地消纳
下载PDF
MEMS微型线圈及其在磁敏传感器中的应用
4
作者 杨真 陈靖元 +4 位作者 张朕泽 祝梦娇 黄家宝 孙学成 雷冲 《微纳电子技术》 2025年第3期99-120,共22页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微型线圈是磁敏传感器的重要元件,在磁传感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MEMS微型线圈在磁传感器中具有微小化、高集成度、高灵敏度、低功耗和低成本等优点,有助于提升磁传感器的性能。综述了MEMS微型线圈的优势、结构...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微型线圈是磁敏传感器的重要元件,在磁传感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MEMS微型线圈在磁传感器中具有微小化、高集成度、高灵敏度、低功耗和低成本等优点,有助于提升磁传感器的性能。综述了MEMS微型线圈的优势、结构类型、传统制备工艺、新兴制备技术以及在磁敏传感器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MEMS微型线圈在巨磁阻抗效应传感器和磁通门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简述了其在其他磁传感领域的作用。最后对MEMS线圈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其设计和具体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微型线圈 磁敏传感器 巨磁阻抗传感器 磁通门传感器
原文传递
GMI传感器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真 曹剑 +6 位作者 王克文 黄家宝 陈靖元 罗松 张朕泽 祝梦娇 孙学成 《微纳电子技术》 2025年第2期22-37,共16页
简要介绍了巨磁阻抗(GMI)传感器在无损检测(NDT)领域应用的优势,综合分析了GMI传感器应用于无损检测不同工况下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基于GMI传感器无损检测的检测方案,总结了GMI传感器在无损检测领域中的不同应用场景,重点阐述了GMI传感... 简要介绍了巨磁阻抗(GMI)传感器在无损检测(NDT)领域应用的优势,综合分析了GMI传感器应用于无损检测不同工况下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基于GMI传感器无损检测的检测方案,总结了GMI传感器在无损检测领域中的不同应用场景,重点阐述了GMI传感器在铁磁性材料的无损检测、工业生产与应用时材料的结构健康监测、农业和矿物探测以及电池健康监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当前基于GMI传感器的无损检测应用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总结,并对GMI无损检测传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探索GMI传感器在工业领域的更多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传感器 巨磁阻抗(GMI)传感器 无损检测(NDT) 检测方案 结构健康监测
原文传递
计及车主需求的电动汽车聚合商能量调度策略
6
作者 黄元清 刘迪迪 +3 位作者 覃光锋 贤燕华 农丽萍 卢虹兵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170,共10页
针对充电站聚合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车主需求的电动汽车聚合商(electric vehicle ag⁃gregator,EVA)能量优化调度策略,以最小化EVA长期购电成本。首先,充分考虑车主需求和外部电网电价的时变性,建立起EVA能量调度框架... 针对充电站聚合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车主需求的电动汽车聚合商(electric vehicle ag⁃gregator,EVA)能量优化调度策略,以最小化EVA长期购电成本。首先,充分考虑车主需求和外部电网电价的时变性,建立起EVA能量调度框架;其次,根据车主充电需求差异性设计了3种充电模式:双向调度模式、单向调度模式和快速充电模式,并分别建立负荷模型;然后,基于强化学习设计EVA的实时能量调度策略;最后,通过真实数据的仿真算例以及同其他贪婪算法的对比,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所提策略前两种调度模式较贪婪算法下的调度模式在一个月内可分别为EVA节省54.1%和47.5%的购电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聚合商 需求差异性 实时电价 强化学习 调度策略
下载PDF
基于开关电容的差分无源N通道滤波器
7
作者 刘畅平 宋树祥 +1 位作者 蒋品群 岑明灿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0,共9页
针对传统N通道滤波器不能抑制谐波、谐波混叠且具有一定插入损耗的问题,本文设计一款基于开关电容的差分无源N通道滤波器。该滤波器使用不同容值的电容加权多相信号来消除奇次谐波,利用不同时钟信号叠加的原理抑制谐波混叠,同时,采用电... 针对传统N通道滤波器不能抑制谐波、谐波混叠且具有一定插入损耗的问题,本文设计一款基于开关电容的差分无源N通道滤波器。该滤波器使用不同容值的电容加权多相信号来消除奇次谐波,利用不同时钟信号叠加的原理抑制谐波混叠,同时,采用电容堆叠技术提供一定的增益减小插入损耗。滤波器采用TSMC 40 nm CMOS工艺,Cadence Spectre RF软件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的中心频率fs可调范围为0.3~1.5 GHz,当fs=500 MHz时,对3次和5次谐波均有48 dB以上的抑制效果,对最强谐波混叠抑制达到60 dB以上,且没有插入损耗,噪声系数(NF)为2.5~2.8 dB,线性度(IIP3)在15 dB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通道滤波器 谐波抑制 谐波混叠 无源 差分结构
下载PDF
基于纳米银SERS防伪图案防伪标签研究
8
作者 蒙雪 黄国现 +7 位作者 何聪颖 苏检德 刘凯依 邓天霞 黄富城 李燕玲 宋树祥 刘林生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3期521-529,共9页
近年来,研制成本低,安全性能好,光化学性质稳定的新型防伪材料是信息安全的关键。本文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银纳米粒子,并将不同配体组合与银纳米粒子及油墨混合,制备用于防伪标签的SERS安全油墨。混合配体改善了复杂性和扩展了编码容量,... 近年来,研制成本低,安全性能好,光化学性质稳定的新型防伪材料是信息安全的关键。本文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银纳米粒子,并将不同配体组合与银纳米粒子及油墨混合,制备用于防伪标签的SERS安全油墨。混合配体改善了复杂性和扩展了编码容量,使防伪标签难以复制。另外,SERS安全油墨与柔性衬底结合,克服了传统标签的难以贴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化学还原法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防伪 安全油墨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纳米线光电扫描成像系统研制
9
作者 邓天霞 刘凯依 +8 位作者 黄国现 莫镇谦 苏检德 蒙雪 李燕玲 何聪颖 黄富城 宋树祥 刘林生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3期430-438,共9页
光电探测器能够检测不同波长的光线,能获取物体的光谱信息、光学成像和光通信等应用。从数据的采集,将数据绘制成图像,能直观看出物体的表面形貌、纹理或其他特征,给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采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 光电探测器能够检测不同波长的光线,能获取物体的光谱信息、光学成像和光通信等应用。从数据的采集,将数据绘制成图像,能直观看出物体的表面形貌、纹理或其他特征,给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采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通过驱动模块搭载光电探测器扫描物体,WiFi模块将其数据传输到电脑端,通过上位机获取数字化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成像 WiFi模块 客户端显示 STM32单片机
下载PDF
基于符号扩展的booth乘法器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熊书伟 宋树祥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24-131,共8页
针对RISC-V处理器中的乘法器部分延时较高以及功耗较大的问题,本文在booth2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符号扩展的乘法器优化设计,减少了处理器中乘法指令的执行周期并同时支持有/无符号数的运算。改进了CSA32压缩器,并选择交替使... 针对RISC-V处理器中的乘法器部分延时较高以及功耗较大的问题,本文在booth2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符号扩展的乘法器优化设计,减少了处理器中乘法指令的执行周期并同时支持有/无符号数的运算。改进了CSA32压缩器,并选择交替使用3-2压缩器和4-2压缩器的Wallace树形结构,提高了部分积的压缩效率,还缩短了关键路径的延时,提高了乘法器的运算速度。利用NC-verilog等验证工具对乘法器进行编码验证以及功能仿真,使用Design complier在SIMC 180 nm工艺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乘法器相较于PicoRV32,乘法指令执行周期缩短了88.2%,面积与功耗也优于同类乘法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C-V处理器 乘法器 BOOTH算法 符号扩展 Wallace树形结构
原文传递
一种用于射频前端的谐波整形低功耗N通道滤波器
11
作者 宋堃阳 蒋品群 +2 位作者 宋树祥 蔡超波 岑明灿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7期1795-1802,共8页
针对传统射频前端N通道滤波器功耗高,不能根据应用要求选择通过或抑制信号的高次谐波等问题,设计了一款谐波整形低功耗N通道滤波器。该滤波器通过添加具有适当权重的额外路径,可实现谐波抑制和整形的功能。同时,将本振Local Oscillator(... 针对传统射频前端N通道滤波器功耗高,不能根据应用要求选择通过或抑制信号的高次谐波等问题,设计了一款谐波整形低功耗N通道滤波器。该滤波器通过添加具有适当权重的额外路径,可实现谐波抑制和整形的功能。同时,将本振Local Oscillator(LO)信号的n次谐波信号作为时钟信号,降低LO信号频率,时钟信号发生器的动态功耗降低到原来的1/n。SMIC 180 nm CMOS工艺的后仿真结果表明,10通道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在0.1~6.0 GHz可调,增益为0~5 dB,噪声系数小于4.6 dB,功耗为3.5~6.0 mW,输入三阶交调点(Input 3rd-order Intermodulation Point,IIP3)大于10 dBm,3次和5次谐波抑制分别大于65、90 dB,表明该滤波器具有谐波抑制和谐波整形的功能,且具有较低的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通道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 谐波整形 谐波抑制 低功耗
下载PDF
面向基站功率分配和能量调度的实时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覃光锋 刘迪迪 +2 位作者 杨玉荟 吕露 胡聪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6,共7页
为降低基站的购电成本,对智能电网环境下配有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装置基站的功率分配和能量调度进行研究。综合考虑此类基站数据到达的随机性、信道状态的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间歇性以及智能电网电价的时变性,构建受限于储能因果约束... 为降低基站的购电成本,对智能电网环境下配有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装置基站的功率分配和能量调度进行研究。综合考虑此类基站数据到达的随机性、信道状态的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间歇性以及智能电网电价的时变性,构建受限于储能因果约束和用户最大容忍约束下的基站下行通信功率分配和能量调度模型。基于改进的Lyapunov优化理论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实时优化算法,通过实时分配传输功率和能量调度使基站的购电成本最低,同时保证数据传输服务在用户可容忍的时延内。理论分析表明,所提算法根据当前系统状态就能进行实时决策,且优化结果无限接近最优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运营商的购电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分配 能量调度 Lyapunov优化 能量存储
原文传递
注意力引导局部特征联合学习的人脸表情识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莉丹 夏海英 +1 位作者 谭玉枚 宋树祥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77-2387,共11页
目的在复杂的自然场景下,人脸表情识别存在着眼镜、手部动作和发型等局部遮挡的问题,这些遮挡区域会降低模型的情感判别能力。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注意力引导局部特征联合学习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方法该方法由全局特征提取模块、全局... 目的在复杂的自然场景下,人脸表情识别存在着眼镜、手部动作和发型等局部遮挡的问题,这些遮挡区域会降低模型的情感判别能力。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注意力引导局部特征联合学习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方法该方法由全局特征提取模块、全局特征增强模块和局部特征联合学习模块组成。全局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中间层全局特征;全局特征增强模块用于抑制人脸识别预训练模型带来的冗余特征,并增强全局人脸图像中与情感最相关的特征图语义信息;局部特征联合学习模块利用混合注意力机制来学习不同人脸局部区域的细粒度显著特征并使用联合损失进行约束。结果在2个自然场景数据集RAF-DB(real-world affective faces database)和FERPlus上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在RAF-DB数据集中,识别准确率为89.24%,与MA-Net(global multi-scale and local attention network)相比有0.84%的性能提升;在FERPlus数据集中,识别准确率为90.04%,与FER-VT(FER framework with two attention mechanisms)的性能相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结论本文方法通过先全局增强后局部细化的学习顺序,有效地减少了局部遮挡问题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表情识别 注意力机制 局部遮挡 局部显著特征 联合学习
原文传递
基于源荷节点对供电效率的分布式电站并网选址研究
14
作者 吴克祥 邹艳丽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522,共8页
结合网络的拓扑和电气特性研究了加权网络上分布式电站最佳入网选址问题。首先,采用二阶类Kuramoto相振子模型进行电网建模,采用等耦合强度下的网络潮流值对电网线路进行加权,构建电网加权网络模型;通过计算每个负荷节点到各发电机节点... 结合网络的拓扑和电气特性研究了加权网络上分布式电站最佳入网选址问题。首先,采用二阶类Kuramoto相振子模型进行电网建模,采用等耦合强度下的网络潮流值对电网线路进行加权,构建电网加权网络模型;通过计算每个负荷节点到各发电机节点的传输效率和每个负荷节点从各发电机节点吸收功率大小,定义源荷节点对供电效率指标。然后根据每个负荷节点的源荷节点对供电效率值大小定义三种入网方式,研究在耦合加权网络上分布式电站以三种不同入网方式并网对电网同步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耦合加权网络上,分布式电站按供电效率值从小到大排列的接入方式为最优,其次是随机选择负荷节点的方式,供电效率值从大到小排列的方式最差。因此,分布式电站以源荷节点对供电效率指标较小的负荷节点开始接入电网,电网的同步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站选址 耦合加权网络 供电效率 潮流追踪
原文传递
如何避免互联电网中的Braess悖论现象
15
作者 张少泽 邹艳丽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0-688,共9页
为了探究如何在互联电网中增加传输线路时避免发生Braess悖论现象,本文采用二阶类Kuramoto相振子模型对电网进行动力学建模。分别考虑在互联电网子网内和子网间增加传输线路,探究互联电网发生Braess悖论现象的概率并分析其原因。研究表... 为了探究如何在互联电网中增加传输线路时避免发生Braess悖论现象,本文采用二阶类Kuramoto相振子模型对电网进行动力学建模。分别考虑在互联电网子网内和子网间增加传输线路,探究互联电网发生Braess悖论现象的概率并分析其原因。研究表明:互联电网发生Braess悖论现象的概率与网间传输功率有关,当网间的功率传输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在互联电网的受电子网内及子网间增加传输线路,互联电网发生Braess悖论现象的概率降低到接近于零,从而避免发生Braess悖论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网 BRAESS悖论 同步性能 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