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海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术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钟庆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5期124-124,126,共2页
目的:分析北海市妇幼保健院8年间剖宫产术指征变化情况,为指导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本院住院分娩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出行剖宫产手术患者手术指征情况。结果:在剖宫产手术指征中,胎儿窘迫一直是剖宫产手术指征中第一指征... 目的:分析北海市妇幼保健院8年间剖宫产术指征变化情况,为指导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本院住院分娩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出行剖宫产手术患者手术指征情况。结果:在剖宫产手术指征中,胎儿窘迫一直是剖宫产手术指征中第一指征,而头盆不称、瘢痕子宫、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应引起注意。结论: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加强产妇产前检查力度,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降低剖宫产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指征 剖宫产率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北海市两城区防控地中海贫血筛查现状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春明 余海燕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4年第4期62-64,共3页
目的评价北海市海城区、银海区2011-2013年开展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均阳性的夫妇(地贫双阳夫妇)随访管理效果,探讨今后的随访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向。方法 2013年利用婚前医学保健、孕产期保健"两个环节、两道防线"开展地贫筛查... 目的评价北海市海城区、银海区2011-2013年开展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均阳性的夫妇(地贫双阳夫妇)随访管理效果,探讨今后的随访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向。方法 2013年利用婚前医学保健、孕产期保健"两个环节、两道防线"开展地贫筛查,对地贫双阳怀孕夫妇进行"双向转诊、双重管理",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两城区婚前检查地贫筛查率、地贫筛查阳性孕妇丈夫筛查率明显高于孕期地贫筛查率、地贫筛查阳性孕妇丈夫筛查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3年基因诊断率、产前诊断率明显高于2011年和2012年,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建立"两个环节、两道防线,双向转诊、双重管理"的防控网络,对地贫双阳的怀孕夫妇开展有效的随访管理,对降低重度地贫患儿出生,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筛查 随访管理 防控网络
原文传递
2011~2013年广西北海市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现状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春明 林桂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21期3580-3582,共3页
目的分析北海市2011~2013年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现状和效果,为更好地制定北海市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北海市2011~2013年艾滋病孕产妇及其分娩新生儿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北海市3年内共筛查孕妇92... 目的分析北海市2011~2013年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现状和效果,为更好地制定北海市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北海市2011~2013年艾滋病孕产妇及其分娩新生儿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北海市3年内共筛查孕妇92325例,检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孕产妇36例,阳性发生率为0.04%。HIV感染孕产妇的年龄主要分布在20—30岁之间,占72.22%,文化程度主要为初中(占77.78%),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占91.67%),职业主要为农民和农民工(占61.11%)。2013年孕期HIV检测率(91.74%)明显高于2011年(P〈0.01),2013年终止妊娠率(48.86%)高于2011年(7.69%)和年(11.11%)。孕产期用药率为.,新生儿用药率达.,使用抗药.2012年(11.11%)9630%HIV物的孕产妇孕产期均无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新生儿也无出生缺陷发生,早产发生率为3.7%,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7%。新生儿人工喂养率为100%,母婴传播阻断率达100%。结论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对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认识,并通过对孕产妇进行HIV抗体检测(特别是孕期检测),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和所生婴儿及时提供药物阻断、安全分娩、人工喂养等措施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安全有效的,能提高该市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母婴传播阻断 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姚肖亮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6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北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北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疼痛程度和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与完全阻滞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数字分级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缩短镇痛起效时间与完全阻滞时间,减轻第一产程疼痛感,且不会影响新生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分娩镇痛
下载PDF
TOPSIS法结合变异系数评价某院单病种医疗质量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愈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1期134-135,149,共3页
目的用TOPSIS评价我院两个病区的九个单病种指标质量优劣,然后用变异系数加TOPSIS法评价。方法选取治愈好转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指标,先用TOPSIS法进行评价再用变异系数赋权再进行评价。结果九个病种最优的是新生儿高胆... 目的用TOPSIS评价我院两个病区的九个单病种指标质量优劣,然后用变异系数加TOPSIS法评价。方法选取治愈好转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指标,先用TOPSIS法进行评价再用变异系数赋权再进行评价。结果九个病种最优的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劣的是早产儿,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相同。结论变异系数加TOPSIS法能够克服单个评价方法的缺点,使评价结果深刻、全面、合理、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法 变异系数 评价 单病种质量
下载PDF
北海市2004-2011年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苏炳凤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3-374,共2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发生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北海市城区所有被调查托幼机构31 430名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北海市学龄前儿童视力不...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发生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北海市城区所有被调查托幼机构31 430名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北海市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发生率为25%,男、女童视力不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P>0.05)。2009年视力不良检出率最高,为34.1%,2010年为26.1%,2011年为23.8%,近3 a视力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9,P<0.05)。各年龄组轻度视力不良(0.6~0.8)者最多(63.8%),其次为中度(0.2~0.5)(32.5%),高度视力不良(≤0.1)者(3.7%)较少。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问题不容乐观,应重视视力筛查,采取更科学的防治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 流行病学研究 儿童 学龄前
原文传递
舒芬太尼鞘内给药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剂量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晏桂华 王耕 +5 位作者 高勇 许桂荣 何永红 陈秀珍 万华 许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2期91-93,10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鞘内注射给药行腰硬联合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探讨其最适宜剂量。方法 120例健康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每组30例。腰穿成功后各组鞘内分别注入舒芬太尼3μg(Ⅰ组)、4μg(Ⅱ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鞘内注射给药行腰硬联合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探讨其最适宜剂量。方法 120例健康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每组30例。腰穿成功后各组鞘内分别注入舒芬太尼3μg(Ⅰ组)、4μg(Ⅱ组)、6μg(Ⅱ组)、8μg(Ⅳ组),拔针后硬膜外置管接镇痛泵。硬膜外给予初量药物15 min后,当VAS评分≥3分时,启动镇痛泵行硬膜外镇痛。观察镇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观察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各组产妇产程时间。观察产程中血压(MAP)、脉搏(HR)、血氧饱和度(SpO2),镇痛期间及镇痛后24 h内的不良反应。观察分娩过程中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结果Ⅰ组起效时间明显长于Ⅱ~Ⅳ组,且Ⅰ组维持时间明显短于Ⅱ~Ⅳ组(P<0.05)。Ⅰ~Ⅳ组产妇鞘内给药后10、15、30、60、90 min的VAS评分均较注药前明显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Ⅱ~Ⅳ组鞘内给药后10、15、30 min 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缩宫素使用率Ⅰ组43%(13/30)、Ⅱ组45%(15/30)、Ⅲ组75%(20/30)、Ⅳ组80%(24/30)。与Ⅰ组比较,Ⅳ组缩宫素使用率明显增加(P<0.05)。主要不良反应是皮肤瘙痒、心动过缓及头晕。四组产妇皮肤瘙痒均在50%~60%。随着舒芬太尼剂量的增加,皮肤瘙痒症状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Ⅰ~Ⅳ组心动过缓与头晕发生率为[0(0/30),3%(1/30)],[10%(3/30),13%(4/30)],[13%(4/30),17%(5/30)],[23%(7/30),27%(8/30)]。与Ⅰ组比较,Ⅳ组心动过缓与头晕的发生显著增高(P<0.05)。四组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4~8μg鞘内给药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能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不影响产程。但活跃期以4~6μg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舒芬太尼 腰硬联合阻滞 适宜剂量
下载PDF
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耕 黄春明 张继红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428-429,共2页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 方法 对胎膜早破孕妇 5 8例 (胎膜早破组 )及正常孕妇 40例 (对照组 )各于分娩后取胎膜行病理检查。 结果 胎膜早破组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胎膜早破...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 方法 对胎膜早破孕妇 5 8例 (胎膜早破组 )及正常孕妇 40例 (对照组 )各于分娩后取胎膜行病理检查。 结果 胎膜早破组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胎膜早破组中 ,其破膜时间长短与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成正比。 结论 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关系密切 ,且随破膜时间延长 ,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病理检查 抗生素 妊娠终止
下载PDF
剖宫产婴儿早吸吮与母亲乳汁分泌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820-1821,共2页
目的:研究剖宫产婴儿早吸吮与母亲乳汁分泌的关系。方法:对69对剖宫产母婴(A组)与阴道分娩正常的母婴172对(B组)早吸吮对促进乳汁分泌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早吸吮可使新生儿正确学会吸吮姿势,对术后早期母乳喂养成功有促进意义。结论:... 目的:研究剖宫产婴儿早吸吮与母亲乳汁分泌的关系。方法:对69对剖宫产母婴(A组)与阴道分娩正常的母婴172对(B组)早吸吮对促进乳汁分泌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早吸吮可使新生儿正确学会吸吮姿势,对术后早期母乳喂养成功有促进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母亲术前、术中实施心理护理,坚持术后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可使母亲术后3天内乳汁早分泌,多分泌,增强纯母乳喂养信心,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早吸吮 乳汁分泌
下载PDF
小儿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17期84-85,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7月-2011年12月儿科住院患儿痰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70份痰标本共分离出375株病原菌,检出率为25.5%,以革兰阴性杆菌...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7月-2011年12月儿科住院患儿痰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70份痰标本共分离出375株病原菌,检出率为25.5%,以革兰阴性杆菌常见,共326株,占86.93%,以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多见,药敏以碳青霉烯类最敏感;革兰阳性球菌44株(11.73%),全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真菌5株(1.33%)。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小儿肺炎的主要致病菌,耐药性较严重,故重症肺炎的治疗首选加酶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必要时给予碳青霉烯类控制病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9L肺炎 病原菌分布 耐药监测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敬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4期1765-1766,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07~2009年经社区访视的肉眼判断为黄疸的193例阿氏评分为10分的足月新生儿中,来院就诊的经生化检测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172例新生儿(已除去胆红素测定为正常值的21例)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07~2009年经社区访视的肉眼判断为黄疸的193例阿氏评分为10分的足月新生儿中,来院就诊的经生化检测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172例新生儿(已除去胆红素测定为正常值的21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97例,对照组75例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干预组经早期干预后,其黄疸消退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黄疸减轻人数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使新生儿尽快消除黄疸或减轻黄疸,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住院率和高胆危重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干预研究
下载PDF
消旋山莨菪碱搽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韦宁 刘志胜 +1 位作者 梁梅 覃净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1期49-49,共1页
目的:制备消旋山莨菪碱搽剂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以消旋山莨菪碱、甘油等为原料制备搽剂,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该制剂配方合理、质量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不需要特殊仪器。治疗肌肉局部硬结、肿痛疗效显著,无刺激性,总... 目的:制备消旋山莨菪碱搽剂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以消旋山莨菪碱、甘油等为原料制备搽剂,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该制剂配方合理、质量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不需要特殊仪器。治疗肌肉局部硬结、肿痛疗效显著,无刺激性,总有效率为96.08%。结论:消旋山莨菪碱搽剂制备方法简便、疗效显著,且价格低廉、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山莨菪碱 搽刑 制备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华英 《全科护理》 2013年第16期1532-1533,共2页
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药物降压的护理、社区健康教育。
关键词 高血压 危险因素 社区健康教育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两种药物联合用于人工流产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燕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3期190-190,192,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萘普生栓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方法人工流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A组50例,术前3~4h口服米索前列醇片200μg,术前30min肛门放置复方萘普生栓1枚。B组50例术前3~4h口服米索前列醇片200μg。C组不用... 目的观察复方萘普生栓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方法人工流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A组50例,术前3~4h口服米索前列醇片200μg,术前30min肛门放置复方萘普生栓1枚。B组50例术前3~4h口服米索前列醇片200μg。C组不用任何药物。对3组镇痛效果、宫颈软化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A组镇痛效果最佳。A、B、C组宫颈软化、手术时间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明显低于前两组(P<0.05)。结论复方萘普生栓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用于人工流产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及宫颈软化作用,且减少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复方萘普生栓 米索前列醇片
下载PDF
国产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行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知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晏桂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6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探讨其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864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用国产异丙酚+布托菲诺、单纯异丙酚进行静脉麻醉。监测... 目的观察国产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探讨其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864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用国产异丙酚+布托菲诺、单纯异丙酚进行静脉麻醉。监测患者术中麻醉用药、体动、术中知晓及梦境发生。结果 B组丙泊酚总用量、体动明显多于A组,B组患者中有5例发生术中知晓,A组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能减少丙泊酚用量,增强麻醉效果,有效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是无痛人工流产理想药物配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布托啡诺 无痛人工流产 术中知晓
下载PDF
浅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及急救护理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国珠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4期40-41,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及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86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并总结这些患儿的发病原因,并对其进行积极的急救护理,然后观察对其进行护理的效果。结果 :患有上呼吸...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及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86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并总结这些患儿的发病原因,并对其进行积极的急救护理,然后观察对其进行护理的效果。结果 :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是导致患儿发生高热惊厥的主要原因,占46.5%。其中,1~3岁是小儿高热惊厥高发的年龄段。这86例患儿在接受治护后均成功退热,其治疗的有效率高达100%,其退热的时间为(42.2±4.8)min,其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癫痫等并发症。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是导致患儿发生高热惊厥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上应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积极地治疗,以降低其高热惊厥的发生率。另外,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急救护理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 危险原因 急救护理
下载PDF
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剑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1期11-11,13,共2页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和母婴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5例分娩巨大儿的产妇,设定为观察组,且选取同时间段内分娩正常新生儿的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分娩方式及母...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和母婴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5例分娩巨大儿的产妇,设定为观察组,且选取同时间段内分娩正常新生儿的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结果:产妇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因素主要为妊娠合并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孕期体重、肥胖家族史、过期妊娠、活动情况、营养状况及产次(P<0.05);观察组剖宫产及阴道分娩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妊娠期糖尿病、产道裂伤、高血压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了解巨大胎儿产生的相关因素,予以孕妇合理营养指导,可避免孕期体重值太高,降低巨大胎儿发生率。宜依据孕妇情况选取适宜的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巨大胎儿 分娩方式 并发症
下载PDF
满18-24月龄儿童注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和一般百白破混和制剂的副反应对比观察
18
作者 陈敬玉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的推广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本院对18-24个月龄儿童注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和一般百白破混合剂后出现的副反应。结果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出现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4.9%,出现全身副反应发生率为2.5%;一般百白破... 目的探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的推广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本院对18-24个月龄儿童注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和一般百白破混合剂后出现的副反应。结果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出现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4.9%,出现全身副反应发生率为2.5%;一般百白破混合剂出现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13.2%,出现全身副反应发生率为8.5%。结论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安全可靠,副反应发生率低,对需要接种百白破疫苗,尤其是满18-24个月龄的儿童可全面覆盖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 一般百白破混合剂 副反应
下载PDF
发热门诊应对手足口病疫情的护理管理
19
作者 苏惠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2期739-740,共2页
手足口病是近几年临床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是由肠道病毒[以科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学龄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 手足口病是近几年临床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是由肠道病毒[以科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学龄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多数症状轻微,少数可致死.2010年3月份以来,全国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发病时间前移、患病人数多、地区广、重症病者多、病死率高.广西患病人数、重病病例、死亡人数位列全国前三名,形势严峻.我院发热门诊在应对手足口病疫情中的护理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门诊 手足口病 护理管理
下载PDF
胎头前不均倾位72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黄璇 《中外医疗》 2008年第29期35-35,共1页
目的探讨胎头前不均倾位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72例胎头前不均倾位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中有60例临产后胎头不入盆,占83.3%。原发性及继发性宫缩乏力46例,占63.9%。潜伏期停滞。胎膜早破25例(34.7%)。70例剖宫产(97.2%)2例... 目的探讨胎头前不均倾位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72例胎头前不均倾位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中有60例临产后胎头不入盆,占83.3%。原发性及继发性宫缩乏力46例,占63.9%。潜伏期停滞。胎膜早破25例(34.7%)。70例剖宫产(97.2%)2例因产力强,骨盆大,胎儿小的条件下勉强由阴道助产娩出胎儿。结论胎头前不均倾位是分娩难度极大,剖宫产率极高的严重胎位异常,应及早诊断,积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产 胎头前不均倾位 诊断 剖宫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