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的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绍贤 李洪韬 +2 位作者 谭勇明 卢家灵 梁坚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5期32-33,57,共3页
深静脉栓塞是骨科大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甚至引起肺栓塞而死亡。术后进行预防性治疗已成为共识,预防的主要方法有西医预防、中医预防及中西医结合预防等,现将近年来针对该病在中、西医预防方面的进展情... 深静脉栓塞是骨科大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甚至引起肺栓塞而死亡。术后进行预防性治疗已成为共识,预防的主要方法有西医预防、中医预防及中西医结合预防等,现将近年来针对该病在中、西医预防方面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栓塞 骨科大手术 西医预防 中医预防 中西医结合预防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的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1期1332-1333,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骨科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对骨科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减轻和制止呃逆的发生。结果:对骨科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及早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干预,可使患者顽固... 目的:探讨治疗骨科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对骨科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减轻和制止呃逆的发生。结果:对骨科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及早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干预,可使患者顽固性呃逆早日康复。结论:顽固性呃逆可引起疼痛、失眠、乏力、精神萎靡、抑郁、电解质紊乱及营养缺乏等症状,使患者体质质量下降,影响患者健康恢复,因此及时终止顽固性呃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 顽固性呃逆 护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3
作者 黎伟珍 《智慧健康》 2020年第20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特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以上患者均会进行相应的骨科手术,其中...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特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以上患者均会进行相应的骨科手术,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满意度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度疼痛例数多于对照组患者,重度疼痛例数则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86.2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精神状态、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骨科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骨科术后疼痛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西医护理 骨科 术后疼痛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42
4
作者 邓树荣 王贤明 +1 位作者 李洪韬 何光银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70-473,477,共5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效果。方法: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实验组)和西医组(对...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效果。方法: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实验组)和西医组(对照组),每组各90例,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中药、针灸等疗法;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加早期康复锻炼。两组均为14d一疗程。取两个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7d以及治疗后14d三个时间段进行比较,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清hs-CRP指标的变化。结果:(1)实验组治疗后7d和14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卒中量表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改善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实验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清hs-CRP水平,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中西医结合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黄成建 杨有猛 +1 位作者 史明 王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276例P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钙尔D、维生素D2,肌注依降钙素注射液;在此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自拟强骨汤。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276例P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钙尔D、维生素D2,肌注依降钙素注射液;在此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自拟强骨汤。两组患者均以3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骨密度(BMD)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44.9%,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9%和76.1%(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BMD均比治疗前改善(P<0.001),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在治疗期间两组各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颜面潮红现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OP所取得的疗效比较满意,在增强疗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老年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黄澎 张琳 +1 位作者 韦育红 马宝满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7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安胎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安胎基础上再给予中药寿胎丸加减治疗。治疗10d后监测血清孕酮(P)水平,并对比疗效。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安胎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安胎基础上再给予中药寿胎丸加减治疗。治疗10d后监测血清孕酮(P)水平,并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有效者10d后血清孕酮水平均提高,且治疗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更佳,明显提高安胎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先兆流产 寿胎丸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范华 颜艳 郑娌娜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426-426,共1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观察 老年人 老年带状疱疹 常见病 皮肤科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成建 杨有猛 +1 位作者 徐鸿育 王辉 《中外医疗》 2011年第31期81-81,共1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以随机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2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总疗效、血沉、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以随机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2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总疗效、血沉、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反应蛋白、血沉的降低情况均较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岑德宁 黎伟珍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7期1251-1252,共2页
糖尿病足(DF)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病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2005... 糖尿病足(DF)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病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2005年3月~2009年3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治疗护理糖尿病足6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足浴 糖尿病足 护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2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川 马旅明 +2 位作者 谭并志 甘育军 黄变昌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2期22-22,共1页
破伤风是以破伤风梭菌从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侵入,产生痉挛毒素,导致全身或局部肌肉的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病迅速,失治误治则危及生命。我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破伤风患者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破伤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67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华 颜艳 +2 位作者 曾田青 王华 曾涛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14期25-26,共2页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是目前医学专家研究的难题。我科自2008年~2009年期间,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6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黄褐斑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12
作者 黄汉乔 韦秋萍 黄子床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12期473-,共1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68例分为治疗组136人及对照组132人,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68例分为治疗组136人及对照组132人,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支气管炎 小儿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的调研分析
13
作者 李文恒 《柳州医学》 2009年第3期147-149,共3页
我院是一所中西医结合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长期以来坚持中医、西医齐头并进,着重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始终贯彻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我院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教学、科研、产业体系已初步建立,为防病治病、... 我院是一所中西医结合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长期以来坚持中医、西医齐头并进,着重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始终贯彻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我院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教学、科研、产业体系已初步建立,为防病治病、提高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身的学科建设也得到了娃康稳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现状 调研分析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60例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绍贤 李洪韬 +2 位作者 谭勇明 卢家灵 梁坚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1787-1788,共2页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效果。方法将180例行单侧全髋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A组应用丹参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中静滴,B组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C组同时使用丹参注射...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效果。方法将180例行单侧全髋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A组应用丹参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中静滴,B组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C组同时使用丹参注射液静滴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疗程均为7d,比较3组的预防效果。结果A组出现DVT9例(15.0%),B组12例(20.0%),C组2例(3.3%)。3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率低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其效果比单独使用丹参注射液或低分子肝素好,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丹参注射液 低分子肝素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胜琼 全小冬 邓若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骨科卧床患者 防便秘 护理进展 预防 排便习惯 排泄途径 功能障碍 不良影响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毅 谢伟乾 +3 位作者 蒋春晖 覃夏婵 梁汉钦 易洁梅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参与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市5家三级、二级医院,开展有临床药师按拟定的工作模式参与的临床ADR监测工作,比较临床药师参与ADR监测工作前后临床医护人员ADR监测工作知识认知度、上报AD...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参与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市5家三级、二级医院,开展有临床药师按拟定的工作模式参与的临床ADR监测工作,比较临床药师参与ADR监测工作前后临床医护人员ADR监测工作知识认知度、上报ADR报告数量、严重的和新的ADR例数变化等,分析临床药师在ADR监测工作中的作用及效果,同时与常规开展ADR监测的医疗机构进行对比。结果临床药师积极参与ADR工作后,医护人员对ADR监测工作知识的认知水平、ADR报告数量和质量等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监测ADR工作中的作用,是提高医院ADR监测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ADR监测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小切口TLIF结合单侧钉棒及对侧关节突螺钉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被引量:9
17
作者 罗宇 谭家昌 肖奇攀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12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辅助单侧钉棒及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50例腰椎退行性变(腰椎失稳、单侧... 目的探讨小切口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辅助单侧钉棒及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50例腰椎退行性变(腰椎失稳、单侧症状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单侧TLIF椎间植骨融合、辅助同侧钉棒及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治疗。采用单侧长4~6cm的旁正中椎旁切口,钝性分离最长肌和多裂肌间隙并显露关节突,直视下症状侧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置入椎弓根螺钉并Cage植入、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等操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100~160min,平均125min,出血量160~330mL,平均250mL。术后平均引流量40mL,无血肿及术后感染、无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获得8~24个月(平均19个月)随访,未发现继发性脊柱侧弯,无椎弓根钉、螺钉松动、断裂等情况。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并且在随访期间内没有新的临床症状出现。在固定融合后3~18个月取出内固定钉棒后3~6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评价疗效,优35例(70%),良13例(26%),可2例(4%),效果优良。结论小切口单侧TLIF椎间植骨融合、辅助单侧钉棒及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能有效固定融合并预防邻近上下节段退变,具有对入路软组织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经腰椎间孔 椎间融合 单侧钉棒 对侧关节突螺钉 腰椎退行性变
下载PDF
创建“骨科无痛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6
18
作者 覃丽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329-329,共1页
骨科术后的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反应,现已成为继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四大生命体征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对疼痛认识的提高,人们对镇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2]。我科于2009年11月开始创... 骨科术后的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反应,现已成为继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四大生命体征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对疼痛认识的提高,人们对镇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2]。我科于2009年11月开始创建"骨科无痛病房",经过1年的实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无痛病房
下载PDF
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胜琼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13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术后出现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9年5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46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术后出现精神症状17例,观察患者术后出现精神症状的时间和临床表现。结果:17例患者于术后5h~3...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术后出现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9年5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46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术后出现精神症状17例,观察患者术后出现精神症状的时间和临床表现。结果:17例患者于术后5h~3d出现精神障碍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昼夜颠倒、胡言乱语、粗言秽语、幻觉、被迫害感、躁动甚者自行起床、拔管、不配合治疗等,症状持续时间在1~5d不等。结论:及早发现,对因、对症处理,是预防老年患者发生意外伤害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科 精神障碍 护理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结合中医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侧端骨折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耀康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 观察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结合中医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侧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32例,应用锁骨钩钢板及韧带修复手术治疗,并给予中药制剂口服、中药局部熨烫进行治疗.结果 32例患者均获... 目的 观察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结合中医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侧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32例,应用锁骨钩钢板及韧带修复手术治疗,并给予中药制剂口服、中药局部熨烫进行治疗.结果 32例患者均获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术后局部消肿快.锁骨骨折全部骨性愈合,肩锁关节无再次脱位.随访8~12个月,平均10个月,疗效优31例,良1例.结论 运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结合中医药口服、局部熨烫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侧端骨折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外侧端骨折 锁骨钩钢板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