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旧沥青路面新建半刚性路面结构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新宇 彭华 周胜波 《公路与汽运》 2016年第6期120-123,共4页
采用ANSYS分析新水泥稳定碎石层不同厚度、模量衰减条件下各结构层压应变与剪应变,并通过检测弯沉值计算路面回弹模量,分析不同厚度新水泥稳定碎石层对路面整体强度的影响。检测与计算结果表明,新水泥稳定碎石层厚度对路面整体强度具有... 采用ANSYS分析新水泥稳定碎石层不同厚度、模量衰减条件下各结构层压应变与剪应变,并通过检测弯沉值计算路面回弹模量,分析不同厚度新水泥稳定碎石层对路面整体强度的影响。检测与计算结果表明,新水泥稳定碎石层厚度对路面整体强度具有较大影响,当水泥稳定碎石层强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路面结构受力分布会发生较大改变,同时旧沥青层对路面结构存在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旧路改造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旧沥青层 力学分析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的孔结构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胜波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58,共3页
混凝土细观结构中的孔隙具有大小不一、无序分布等特点,在对孔结构研究中需借助分形理论实施细观孔结构特征的描述。针对目前混凝土孔结构特征研究中多种孔结构分形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不同理论在混凝土孔结构研究中的适用性,对于采... 混凝土细观结构中的孔隙具有大小不一、无序分布等特点,在对孔结构研究中需借助分形理论实施细观孔结构特征的描述。针对目前混凝土孔结构特征研究中多种孔结构分形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不同理论在混凝土孔结构研究中的适用性,对于采用有效的分形理论来开展混凝土孔结构分布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孔结构 分形理论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和灰色理论的钢渣粗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评估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兰素恋 田威 +3 位作者 张红日 高晋峰 韩祖丽 李红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10-3721,共12页
为探究钢渣粗骨料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对不同钢渣粗骨料替代率(0%、30%、60%、90%,质量分数)混凝土在不同浓度(5%、10%、15%,质量分数)硫酸钠(Na_(2)SO_(4))溶液中进行了侵蚀试验。基于熵权法建立了以混凝土质量、抗压强度... 为探究钢渣粗骨料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对不同钢渣粗骨料替代率(0%、30%、60%、90%,质量分数)混凝土在不同浓度(5%、10%、15%,质量分数)硫酸钠(Na_(2)SO_(4))溶液中进行了侵蚀试验。基于熵权法建立了以混凝土质量、抗压强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三个典型耐久性指标为参数的钢渣粗骨料混凝土耐久性综合评价指标D。通过D值反映钢渣粗骨料替代率和Na_(2)SO_(4)溶液浓度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并通过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对不同侵蚀条件下钢渣粗骨料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整个侵蚀过程中,钢渣替代率低于60%的钢渣粗骨料混凝土的D值均高于普通混凝土,钢渣替代天然骨料配制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GM(1,1)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60%钢渣粗骨料替代率下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均优于其他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粗骨料混凝土 硫酸盐侵蚀 熵权法 灰色理论 寿命预测
下载PDF
硫酸盐侵蚀下改性钢渣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
4
作者 兰素恋 张红日 李红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115-125,共11页
【目的】利用水泥-粉煤灰浆体对钢渣骨料表面进行改性,探究改性钢渣骨料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作用下宏观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及劣化机理。【方法】对改性钢渣骨料混凝土开展硫酸盐作用下的侵蚀试验,得到了改性材料的质量损失率、动弹性模... 【目的】利用水泥-粉煤灰浆体对钢渣骨料表面进行改性,探究改性钢渣骨料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作用下宏观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及劣化机理。【方法】对改性钢渣骨料混凝土开展硫酸盐作用下的侵蚀试验,得到了改性材料的质量损失率、动弹性模量及抗压强度等参数的演变规律,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技术探究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改性钢渣骨料混凝土的微观特征。【结果】改性钢渣骨料混凝土质量和相对动弹性模量随着侵蚀时间的增加均出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侵蚀56 d时,改性钢渣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钢渣骨料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分别提高了5.7%、15.6%。改性钢渣被水泥-粉煤灰浆体包裹导致硫酸根离子难以侵入,显著缓解了硫酸盐侵蚀过程中的损伤进程,这使得改性钢渣骨料混凝土内部的侵蚀产物数量显著减少;同时,改性钢渣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发生水化反应,生成的水化产物有效填充于孔隙与裂纹中,使改性钢渣骨料混凝土的抗侵蚀性能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水泥-粉煤灰浆体改性效果较好。改性钢渣骨料稳定性提高,有效增强了改性钢渣骨料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本研究可为改性钢渣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骨料混凝土 改性钢渣 硫酸盐侵蚀 耐久性 力学性能 微观性能
下载PDF
有机化蒙脱土改性生物沥青的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冯学茂 张宇豪 +2 位作者 韦慧 戴吟晗 杨鑫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7-694,共8页
为探究生物油改性效果及改善生物沥青的性能表现,采用生物油和有机化蒙脱土为原料,分别制备生物沥青和有机化蒙脱土改性生物沥青,利用流变性能试验、布氏黏度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性能试验,揭示生物油和有机化蒙脱土对沥青的改性机理。研究... 为探究生物油改性效果及改善生物沥青的性能表现,采用生物油和有机化蒙脱土为原料,分别制备生物沥青和有机化蒙脱土改性生物沥青,利用流变性能试验、布氏黏度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性能试验,揭示生物油和有机化蒙脱土对沥青的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油与石油沥青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生物油改性后生物沥青的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和低温抗裂性能较好,黏度稍有提高;有机化蒙脱土可形成独特的片层结构吸收沥青组分,沥青中重组分含量增加,掺加有机化蒙脱土后,改性生物沥青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进一步改善,黏度提升效果显著,达基质沥青的2倍以上,但低温性能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流变性能 改性生物沥青 有机化蒙脱土 黏度 蠕变恢复率
下载PDF
吸水树脂对降低早强高强快速修补混凝土自收缩优化微膨胀性的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胜波 梁军林 +1 位作者 姚新宇 邱冶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75,共4页
利用自主开发的自收缩试验系统对早强高强快速修补混凝土的自收缩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水灰比为0.40~0.45的路面快速修补水泥混凝土的自收缩分段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吸水树脂对于降低早强高强快速修补混凝土的自收缩具有明显的降低效应,... 利用自主开发的自收缩试验系统对早强高强快速修补混凝土的自收缩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水灰比为0.40~0.45的路面快速修补水泥混凝土的自收缩分段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吸水树脂对于降低早强高强快速修补混凝土的自收缩具有明显的降低效应,有效地弥补了因自收缩对混凝土微膨胀性的削弱。不同水灰比下,未掺加树脂的混凝土自收缩预测采用二次多项式方程和幂函数方程具有较高精度。树脂对混凝土的体积变形具有调控作用,因此,掺加树脂的混凝土自收缩预测根据具体情况需分别采用二次多项式、线性函数以及对数函数进行分段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补混凝土 吸水树脂 自收缩 体积膨胀性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不同老化模式下有机化蒙脱土生物改性沥青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学茂 白献萍 +2 位作者 韦慧 戴吟晗 杨鑫炎 《中外公路》 2022年第5期198-202,共5页
为了改善生物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将3%的有机化蒙脱土与生物改性沥青混合,通过高速剪切法制备有机化蒙脱土生物改性沥青。通过开展RTFOT、PAV、UV 3种老化试验并结合DSR、MSCR、BBR及布氏黏度试验,从流变学的角度对有机化蒙脱土生物改... 为了改善生物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将3%的有机化蒙脱土与生物改性沥青混合,通过高速剪切法制备有机化蒙脱土生物改性沥青。通过开展RTFOT、PAV、UV 3种老化试验并结合DSR、MSCR、BBR及布氏黏度试验,从流变学的角度对有机化蒙脱土生物改性沥青的高低温稳定性能及抗老化性能进行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沥青与基质沥青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生物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与基质沥青基本相似,但其抗热老化和抗紫外老化性能较差;具有特殊插层结构的有机化蒙脱土的掺入可大幅提升生物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蠕变恢复率、布氏黏度,并降低其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可大幅改善其抗车辙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沥青 有机化蒙脱土 抗老化性能 流变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Midas的拱座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建军 梁军林 +1 位作者 周胜波 禤炜安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9-93,共5页
温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参数是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该文通过采用Mida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浇筑方式、冷却管间距、浇筑温度和保温开始时间等施工参数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影... 温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参数是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该文通过采用Mida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浇筑方式、冷却管间距、浇筑温度和保温开始时间等施工参数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影响,结合具体工程所处环境情况,提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技术措施。优化水泥混凝土材料组成,采用40%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可以降低材料绝热温升9.08t左右;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间歇5d或分层连续间隔4h,冷却管水平和竖直间距为1.5m;浇筑温度越高.内部温升峰值明显增加,应通过在拌和水中掺加冰屑、石料提前浇水预冷等技术措施尽量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为减小里表温差和温降速率,浇筑48h后用保温篷布进行保温,同时应根据实时监测温度数据及时调整保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影响因素 施工工艺 抗裂 拱座 大体积混凝土
原文传递
侧壁垂直发育板状溶洞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研究
9
作者 吴明丽 卢超波 钟乃龙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6期157-158,193,共3页
针对喀斯特地貌中平行于隧道走向分布的垂直型板状溶洞岩体,采用数值试验的方法对隧道开挖后的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相对于无溶洞岩体,有板状溶洞岩体模拟在隧道开挖后围岩位移的最大值增大了24%;2无溶洞岩体在隧道开挖后... 针对喀斯特地貌中平行于隧道走向分布的垂直型板状溶洞岩体,采用数值试验的方法对隧道开挖后的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相对于无溶洞岩体,有板状溶洞岩体模拟在隧道开挖后围岩位移的最大值增大了24%;2无溶洞岩体在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应力场表现出中心对称分布状,有板状溶洞岩体在隧道开挖后,隧道围岩的应力分布呈非对称状态;3与无溶洞岩体相比,有板状溶洞岩体在隧道开挖后的最大压应力、最大拉应力分别增加了26%、228%;4无溶洞岩体隧道开挖后围岩未出现明显的屈服破坏区域,而有板状溶洞岩体在底板中心偏溶洞方向处出现了拉伸破坏区域。上述结论可为确保隧道稳定性而进行的岩溶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岩溶 板状岩溶 围岩稳定性
下载PDF
顺层节理岩体边坡动态开挖稳定性数值试验研究
10
作者 卢超波 吴明丽 梁俊 《公路与汽运》 2016年第4期111-115,共5页
针对某公路顺层节理边坡,采用离散元软件对其动态开挖过程进行数值试验,分析了分层开挖对顺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挖施工过程中边坡没有产生整体失稳和塑性破坏,但开挖的水平面存在底鼓,并据此提出了边坡支护措施,为边坡支护方... 针对某公路顺层节理边坡,采用离散元软件对其动态开挖过程进行数值试验,分析了分层开挖对顺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挖施工过程中边坡没有产生整体失稳和塑性破坏,但开挖的水平面存在底鼓,并据此提出了边坡支护措施,为边坡支护方案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顺层边坡 动态开挖 边坡稳定性
下载PDF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罩面层力学响应与车辙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新宇 周胜波 +1 位作者 潘飞利 覃丽梅 《西部交通科技》 2016年第1期27-32,共6页
文章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车辙预估模型,分析不同轴载下及改变结构层厚度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罩面结构层的压应力、剪应力分布特点。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压应力是车辙形成的敏感因素和拟定结构层厚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罩面层抗车... 文章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车辙预估模型,分析不同轴载下及改变结构层厚度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罩面结构层的压应力、剪应力分布特点。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压应力是车辙形成的敏感因素和拟定结构层厚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罩面层抗车辙设计还需考虑剪应力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罩面层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力学分析 车辙
下载PDF
内养生桥面铺装混凝土抗早期塑性开裂性能
12
作者 谢政专 周胜波 +3 位作者 韦万峰 刘卫东 焦晓东 王彬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37-3843,共7页
为改善桥面铺装混凝土抗早期塑性开裂性能,通过平板约束法和现场桥面铺装实体工程研究了内养生材料对混凝土抗早期塑性开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内养生材料可以有效延缓混凝土的早期开裂,且随着内养生材料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早期... 为改善桥面铺装混凝土抗早期塑性开裂性能,通过平板约束法和现场桥面铺装实体工程研究了内养生材料对混凝土抗早期塑性开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内养生材料可以有效延缓混凝土的早期开裂,且随着内养生材料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早期塑性开裂性能越好;当内养生材料掺量为0.2%(质量分数)时,平板约束法下的混凝土单位开裂面积由1219 mm 2/m 2降低到47 mm 2/m 2。在实体工程应用中,同普通混凝土相比,0.2%掺量的桥面铺装混凝土单位面积裂缝条数、最大长度、最大宽度以及开裂面积分别同比下降了91.7%、55.8%、37.5%、90.7%,说明内养生材料可以显著提升桥面铺装混凝土抗早期塑性开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面铺装混凝土 早期收缩 塑性开裂 内养生材料
下载PDF
影响路面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能的湿度环境分类研究
13
作者 周胜波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31,共4页
环境相对湿度大小对路面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在系统分析湿度环境是混凝土收缩、徐变、抗冻以及其他耐久性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全国5类地区相对湿度的分布特征,确定了影响路面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能的3类湿度环境类型以及... 环境相对湿度大小对路面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在系统分析湿度环境是混凝土收缩、徐变、抗冻以及其他耐久性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全国5类地区相对湿度的分布特征,确定了影响路面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能的3类湿度环境类型以及相应的试验环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湿度 路面水泥混凝土 耐久性 湿度环境类型
下载PDF
某高速高兴村长弄屯不稳定斜坡稳定性研究
14
作者 李红明 兰素恋 +4 位作者 张红日 谭毅 罗世毅 管少龙 蓝天助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6期35-40,46,共7页
长弄屯不稳定斜坡为典型的推移式变形体,特殊的地质结构及演化历史是孕育斜坡变形的内在条件,在降雨和工程开挖耦合作用下,诱发原本不稳定的斜坡产生了推移式蠕滑变形。通过分析评价地质背景、岩土类型、滑体规模、形态结构特征、水文... 长弄屯不稳定斜坡为典型的推移式变形体,特殊的地质结构及演化历史是孕育斜坡变形的内在条件,在降雨和工程开挖耦合作用下,诱发原本不稳定的斜坡产生了推移式蠕滑变形。通过分析评价地质背景、岩土类型、滑体规模、形态结构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等,认为长弄屯滑坡体在天然状态下均处于欠稳定状态,在强降雨天气冲刷下及雨水的入渗作用,滑坡体的自重增加、稳定性变差,滑坡可能进入快速整体滑动阶段,有必要进行工程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不稳定斜坡 滑坡特征 成因机制 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罩面层混合料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新宇 周胜波 朱云升 《公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24,共6页
为深入研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罩面层车辙形成机理,依托湖北省某地级市道路路面检测项目,对病害路段的横断面典型位置取样并进行级配分析,总结了混合料横向变异特点;结合现场正常断面级配对比,综合分析了高温重载条件下罩面层... 为深入研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罩面层车辙形成机理,依托湖北省某地级市道路路面检测项目,对病害路段的横断面典型位置取样并进行级配分析,总结了混合料横向变异特点;结合现场正常断面级配对比,综合分析了高温重载条件下罩面层上、中、下面层混合料中集料的运动与破碎规律;结合病害断面各结构层油石比数据,分析了沥青迁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防治罩面层车辙时应重视中面层的抗车辙能力,约束中面层细集料的横向迁移,严格控制中面层粗集料压碎值,并阻止沥青的层间跃迁。研究结论可为以后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抗车辙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罩面层车辙 横向变异性 沥青迁移 高温重载
原文传递
荷载低温干燥条件下路面混凝土强度损伤及寿命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胜波 龚文剑 申爱琴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5-39,共5页
针对北方寒冷地区路面水泥混凝土在荷载、低温、干燥条件下的疲劳后剩余弯拉强度和疲劳寿命进行研究,以获得三因素作用下路面混凝土疲劳损伤机理与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其精确度。通过定义疲劳损伤变量以及构建剩余弯拉强度... 针对北方寒冷地区路面水泥混凝土在荷载、低温、干燥条件下的疲劳后剩余弯拉强度和疲劳寿命进行研究,以获得三因素作用下路面混凝土疲劳损伤机理与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其精确度。通过定义疲劳损伤变量以及构建剩余弯拉强度损伤模型,建立了剩余弯拉强度随荷载次数、低温温差作用时间和干燥作用时间的非线性数学方程,能够较好地反映疲劳后路面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损伤规律。引入S-N疲劳寿命曲线方程和失效概率对路面混凝土的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失效概率下采用单对数方程预测混凝土剩余寿命具有较高精度,且该条件下混凝土的疲劳寿命符合威布尔分布函数,提出了荷载低温干燥条件下路面水泥混凝土的双参数威布尔分布函数具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疲劳寿命 荷载-低温-干燥 剩余弯拉强度 路面混凝土
原文传递
吸水树脂提升低水灰比硫铝酸盐基薄壁混凝土的抗塑性开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胜波 梁军林 +1 位作者 姚新宇 李庚飞 《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4-269,共6页
薄壁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严重,为解决混凝土开裂病害及快速修复问题,采用吸水树脂对低水灰比硫铝酸盐基快速修复混凝土的抗塑性开裂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薄壁混凝土塑性开裂主要发生在凝结硬化早期3~15h之间,80%塑性开裂发生在... 薄壁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严重,为解决混凝土开裂病害及快速修复问题,采用吸水树脂对低水灰比硫铝酸盐基快速修复混凝土的抗塑性开裂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薄壁混凝土塑性开裂主要发生在凝结硬化早期3~15h之间,80%塑性开裂发生在12h以前,其发生率与水灰比和树脂掺量两个因素具有相关性,水灰比为0.40是普通混凝土塑性裂缝参数值拐点,水灰比低于0.40时,掺加0.2%的吸水树脂降低混凝土的塑性开裂率在一个数量级左右;而采用对数函数数学模型来预测水灰比为0.38~0.42的快速修复混凝土塑性开裂演化规律,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混凝土 早期病害 塑性开裂 快硬早强 吸水树脂
原文传递
山区富水软岩隧道开挖稳定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红明 兰素恋 +3 位作者 李侑军 张红日 周克舵 谭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65-70,共6页
以某山区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得到了不同饱水时长情况下的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然后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富水山区隧道在饱水之后的位移、围岩应力及塑性区变化。结果表明:饱水10d比饱水1d地表和拱顶沉降分别增... 以某山区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得到了不同饱水时长情况下的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然后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富水山区隧道在饱水之后的位移、围岩应力及塑性区变化。结果表明:饱水10d比饱水1d地表和拱顶沉降分别增大了约17.6%和22.5%,饱水10d比饱水1d时上、下台阶净空收敛增大了约37.2%和71.1%,且围岩饱和时间越长,岩体强度越低,初期支护效果越差;围岩的塑性区主要分布在拱顶正上方和拱底正下方约1.5倍硐径范围内,左右两侧塑性区分布沿侧壁向外延伸约5m左右,且岩体饱水10d后围岩塑性区比饱水1d略有增大。故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拱顶的支护力度,做好富水岩体隧道开挖防水措施,同时尽力缩短初期支护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富水地区 开挖位移 塑性区
原文传递
内部养生环境下路面水泥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胜波 禤炜安 +3 位作者 姚新宇 张树芬 叶超强 柳梦 《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24,共5页
内养生是控制路面水泥混凝土收缩的一项重要新技术,通过研究内养生材料掺量和额外加入水量对混凝土干缩的影响,指出吸水树脂可以明显地降低混凝土后期干缩率。固定额外加入水量时,0.2%树脂掺量的内养生路面水泥混凝土干缩率降低最大为78... 内养生是控制路面水泥混凝土收缩的一项重要新技术,通过研究内养生材料掺量和额外加入水量对混凝土干缩的影响,指出吸水树脂可以明显地降低混凝土后期干缩率。固定额外加入水量时,0.2%树脂掺量的内养生路面水泥混凝土干缩率降低最大为78.8%;而固定树脂掺量时,10倍树脂掺量外部加入水量的路面水泥混凝土在整个水化期间的干缩率降低效果优异。在路面混凝土中使用吸水树脂进行内养生,建议掺量为0.2%,额外加入水量为10倍树脂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内养生 干缩 路面水泥混凝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