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并发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金来 冷静 夏猛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4期2938-2941,共4页
抑郁症是肝癌较常见的并发症。抑郁症可诱导肝癌的发生及发展,而肝癌也会反过来影响患者抑郁情绪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目前原发性肝癌并发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合心理疗法等。由于肝癌并... 抑郁症是肝癌较常见的并发症。抑郁症可诱导肝癌的发生及发展,而肝癌也会反过来影响患者抑郁情绪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目前原发性肝癌并发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合心理疗法等。由于肝癌并发抑郁症发病过程复杂,任何单一疗法都难以发挥充分效果。相关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抑郁症的效果较好。本文就肝癌并发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以及中西医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抑郁症 发病机理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 综述
下载PDF
瓜蒌薤白白酒汤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改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枝凡 陈钰璘 +7 位作者 聂莎 孙文昊 李畅 马梓珊 胡凯 何莹莹 刘鹰 唐耀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9,共10页
目的探索瓜蒌薤白白酒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及其代产物从而改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空白(Blank)组、模型(Model)组、阿托伐他汀(Ato)组、瓜蒌薤白... 目的探索瓜蒌薤白白酒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及其代产物从而改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空白(Blank)组、模型(Model)组、阿托伐他汀(Ato)组、瓜蒌薤白白酒汤(GXB)组,每组8只。除Blank组以外的3组小鼠建立AS模型后按组别灌胃给药。用油红O染色检测主动脉斑块面积,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小鼠GM。检测小鼠GM代谢物氧化三甲胺(TMAO)、短链脂肪酸(SCFA)以及血清中TG、TC、LDL⁃C、HDL⁃C和NO水平。结果与Blank组比较,Model组、Ato组AS斑块面积均增多(P<0.01、P<0.001);Model组血清TG、TC、LDL⁃C水平升高(P<0.001),HDL⁃C、NO水平降低(P<0.01、P<0.001)。与Model组比较,Ato组、GXB组斑块面积减少(P<0.001);Ato组、GXB组中血清TG、TC、LDL⁃C水平降低(P<0.001),NO水平升高(P<0.01);GXB组HDL⁃C水平升高(P<0.05)。与Ato组比较,GXB组斑块面积减少(P<0.05),NO水平升高(P<0.01)。16S rRNA所得特征序列有6345个。α多样性分析提示GXB能降低AS小鼠GM的丰富度(P<0.001)并提升其均匀度(P<0.05)。β多样性分析提示GXB组的菌群群落结构与Blank组较为相似。各组菌群丰度在门水平、属水平上均存在差异。门水平上,小鼠AS造模后Proteobacteria的丰度上升(P<0.01),GXB干预后能使其丰度下降(P<0.01)的同时提升Verrucomicrobiota的丰度(P<0.05)。属水平上,GXB干预后能有效提升Akkermansia的丰度水平(P<0.05)。与Model组比较,GXB组中SCFA水平显著升高(P<0.01),TMAO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本研究发现,瓜蒌薤白白酒汤可以调节GM及其代谢物SCFA、TMAO来改善AS,Akkermansia可能是GXB通过GM改善AS的关键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Akkermansia 16S rRNA测序 瓜蒌薤白白酒汤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代谢物
下载PDF
基于UHPLC-MS/MS、分子对接及细胞实验探讨健脾益气方对肝癌PD-L1和P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洪静 王超 +2 位作者 孙姗姗 宋树蕃 卓少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11-2017,共7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分子对接和体外细胞实验探讨健脾益气方对肝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制备健脾益气方甲醇水溶液并采用UHPLC-MS/MS法分析鉴定中药活性成分。利用Schrodinger软件对鉴定出的所有活性成分及信号...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分子对接和体外细胞实验探讨健脾益气方对肝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制备健脾益气方甲醇水溶液并采用UHPLC-MS/MS法分析鉴定中药活性成分。利用Schrodinger软件对鉴定出的所有活性成分及信号通路核心靶点白介素6(IL-6)、糖蛋白130(gp130)、酪氨酸激酶1(JAK1)、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蛋白及转录激活子3(STAT3)、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分别进行分子对接;并用Pymol软件将各靶标蛋白结合能最低的活性成分对接模式进行可视化。采用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干预人肝癌细胞株HepG2进行体外实验验证,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脾益气方低、中、高剂量组(5.25、10.5、21 g/kg),STAT3抑制组(C188-9,4μmol/L)和gp130抑制组(SC144,10μmol/L)。除空白组外,模型组加入IL-6(50 ng/mL),各给药组加入IL-6和相应药物进行干预。采用CCK-8法、Transwell培养小室法、Annexin V+PI双染色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侵袭数和凋亡率,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p130、磷酸化JAK1(p-JAK1)、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PD-1和PD-L1蛋白表达。结果UHPLC-MS/MS鉴定出健脾益气方113个活性成分。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健脾益气方中有多个活性成分与IL-6、gp130、JAK1、JAK2、STAT3、PD-1和PD-L1靶点蛋白均分别存在分子结合位点且有较低结合能,均小于-5.0 kcal/mol。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侵袭数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则降低(P<0.01);培养液中IL-6水平升高(P<0.01);gp130、p-JAK1、p-JAK2、p-STAT3、PD-1和PD-L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低剂量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对细胞侵袭数的抑制和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无明显变化外(P>0.05),其它各药物干预组均可抑制模型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P<0.01);各药物干预组均可降低模型细胞培养液中IL-6水平(P<0.01);并降低细胞中gp130、p-JAK1、p-JAK2、p-STAT3、PD-1和PD-L1蛋白表达(P<0.01)。结论健脾益气方可通过多成分调控肝癌细胞IL-6/STAT3炎症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PD-L1和固有PD-1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方 肝细胞癌 UHPLC-MS/MS 分子对接 IL-6/STAT3信号通路 PD-1 PD-L1
下载PDF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医学微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兰太进 梁亮 +2 位作者 农清栋 冷静 运晨霞 《科技风》 2024年第12期34-36,共3页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我们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并在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具体实践中,我们利用在线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并通过线下课堂讨论和实践环节...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我们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并在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具体实践中,我们利用在线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并通过线下课堂讨论和实践环节,让学生将基本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同时,采用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任务和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确保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获得全方位、深度的知识体系,为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和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医学微生物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安神补脑液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王梓欣 苏潆 +4 位作者 罗娴 黄雄婷 黄凤敏 郑长民 何怡宁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44-51,共8页
[目的]探讨安神补脑液(ASBNY)对围绝经期失眠症(PI)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ASBNY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相应的靶点基因,同时获取与PI相关的靶点,筛选ASBNY与PI交集的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动物实... [目的]探讨安神补脑液(ASBNY)对围绝经期失眠症(PI)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ASBNY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相应的靶点基因,同时获取与PI相关的靶点,筛选ASBNY与PI交集的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动物实验观察ASBNY对PI模型大鼠失眠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其对PI大鼠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和海马组织核心靶点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出ASBNY活性成分188个,核心活性成分主要为雌酮、雌二醇、桦木醇等,PI相关靶点90个,ASBNY与PI共同靶点48个,核心靶点包括TNF-α、IL-6和IL-1β等。GO分析结果主要包括基因表达的正调控、RNA聚合酶Ⅱ启动子对转录的正向调节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等。动物实验发现,ASBNY高、低剂量和氟西汀给药后均有大鼠入睡,其中ASBNY高剂量组入睡率最高,且睡眠时间最长。ASBNY高剂量和氟西汀给药后能显著降低血清LH和FSH水平(P<0.01),ASBNY高剂量给药后能明显增加海马组织cAMP的mRNA表达,ASBNY低剂量组能显著下调海马组织PKA、Rap1、PI3K和Akt的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ASBNY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对PI起到治疗作用,具体作用机制通过降低血清LH和FSH水平,激活cAMP信号并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等途径改善PI的失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失眠 安神补脑液 网络药理学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HIV-1感染者PD-1^(+)CD160^(+)CD3^(+)T细胞的影响
6
作者 彭丽珊 杨洋 +1 位作者 伍月榕 刘显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5年第2期303-308,共6页
目的探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reatment,ART)对HIV-1感染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1,PLWH)CD3^(+)T细胞PD-1和CD160表达及其活化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66例慢性HIV-1感染患者,根据是否接受ART治疗,将PLWH分为non-ART... 目的探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reatment,ART)对HIV-1感染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1,PLWH)CD3^(+)T细胞PD-1和CD160表达及其活化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66例慢性HIV-1感染患者,根据是否接受ART治疗,将PLWH分为non-ART组(39例)和ART组(27例),并设置HIV-1阴性对照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外周血CD4计数及CD3^(+)T细胞中PD-1、CD160、CD95、CD38和HLA-DR的表达,并分析3组间不同指标的差异性。结果non-ART组CD3^(+)T细胞百分比和PD-1^(+)T细胞百分比与AR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41,P>0.9999),而其CD160^(+)CD3^(+)T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ART组(P=0.0162)。共表达分析显示,non-ART组PD-1^(+)CD160^(+)CD3^(+)T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ART组(P=0.0121),而在单阳的CD3^(+)T性细胞(CD160^(+)PD-1^(-)和PD-1^(+)CD160-)细胞群,ART组和non-ART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382,P>0.9999)。在PD-1^(+)CD160^(+)CD3^(+)T细胞CD38方面,non-ART组显著高于ART组和HIV-1阴性对照组(P=0.0005,P=0.0015),HIV-1阴性对照组和AR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9)。结论ART对PLWH中PD-1^(+)CD160^(+)CD3^(+)T细胞百分比及其CD38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 HIV-1 CD3^(+)T细胞 PD-1 CD160
下载PDF
王振常治疗慢性肝病经验撷萃
7
作者 蒋俊娥 陈丹丹 +1 位作者 黎娟 王振常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8,共4页
介绍王振常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肝体失养、肝阳失用为慢性肝病发生的基础,肝脾肾失调为关键因素,肝胆藏泻失司是重要成因。结合叶天士“治用、治体、治阳明”治肝三法,强调扶正,注重导邪,使邪有出路,善用经方治疗肝病... 介绍王振常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肝体失养、肝阳失用为慢性肝病发生的基础,肝脾肾失调为关键因素,肝胆藏泻失司是重要成因。结合叶天士“治用、治体、治阳明”治肝三法,强调扶正,注重导邪,使邪有出路,善用经方治疗肝病,并创制了柔肝化纤颗粒、柔肝化纤解毒颗粒等验方治疗肝硬化、肝癌,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名医经验 王振常
原文传递
鳖甲煎丸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在肝癌细胞有氧糖酵解中的作用
8
作者 谭钦文 黄晶晶 +4 位作者 钟瑞熙 杜沅沁 徐健 农金丽 彭玉姣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目的利用细胞实验探索鳖甲煎丸对肝细胞癌增殖、迁移及有氧糖酵解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内在机制。方法选取人肝癌细胞株(Huh7)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SD大鼠分为空白血清组、鳖甲煎丸高、中、低剂量组及抑制剂组,制备含药大鼠血清,用以孵育H... 目的利用细胞实验探索鳖甲煎丸对肝细胞癌增殖、迁移及有氧糖酵解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内在机制。方法选取人肝癌细胞株(Huh7)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SD大鼠分为空白血清组、鳖甲煎丸高、中、低剂量组及抑制剂组,制备含药大鼠血清,用以孵育Huh7细胞。CCK-8、划痕实验探索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的影响,糖酵解限速酶及代谢产物检测探索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影响,RT-qPCR、Western Blot实验探索鳖甲煎丸对AKT/mTOR信号通路的mRNA、相关蛋白及磷酸化的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或Dunnettg T3检验。结果与空白血清组相比,鳖甲煎丸组的OD值、不同时间段的迁移率、糖酵解限速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及糖酵解代谢产物(丙酮酸、乳酸、ATP)检测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RT-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血清组比较,鳖甲煎丸高、中、低剂量组的mTOR 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高、低剂量组的AKT mRNA表达水平下调(P值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血清组比较,鳖甲煎丸高、中、低剂量组的mTOR相关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高、中剂量组的AKT相关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值均<0.05)。结论初步验证了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Huh7细胞的有氧糖酵解,从而抑制其增殖、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 肝肿瘤 实验性 瓦尔堡效应 肿瘤学
下载PDF
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历史沿革与现代临床应用分析
9
作者 林俊佐 唐秀松 +6 位作者 张路 王永利 张小朵 汤鹏飞 王嘉伟 陈嘉琪 唐耀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35-141,共7页
苓桂术甘汤作为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传世名方,现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该方主要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4味中草药组成,具有温化痰饮、补脾除湿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中阳虚弱导致痰饮停聚引起的心下悸、胸胁支满及目眩。... 苓桂术甘汤作为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传世名方,现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该方主要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4味中草药组成,具有温化痰饮、补脾除湿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中阳虚弱导致痰饮停聚引起的心下悸、胸胁支满及目眩。作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记载苓桂术甘汤的古籍,从处方来源、组成、用量、制法、用法、功效主治、制方原理及加减变化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探明其历史沿革,确定其关键信息内容。并对其现代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腹水等疾病,中医学病机总属中阳不足、痰饮停聚。通过对记载苓桂术甘汤的古籍及现代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的临床应用、深层研究及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苓桂术甘汤 历史沿革 临床应用 文献分析
原文传递
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
10
作者 何坚科 张文富 +1 位作者 吴姗姗 王振常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5-9,共5页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配合西医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肝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配合西医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肝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口服治疗,分别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肝纤四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肝静脉压力梯度[肝静脉游离压(FHVP)、肝静脉锲入压(WHVP)和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HA、LN、PCⅢ、Ⅳ-C、HVPG和WHV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时,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有效缓解其门脉高压引发的临床症状,抑制肝纤维化,降低肝静脉压力梯度,具有潜在预防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 柔肝化纤颗粒 肝静脉压力梯度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3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农耀斌 黄鸿娜 +9 位作者 黄晶晶 郭礼 董芷辛 周伟 周雁 龚玉芳 陈琦华 蓝施乐 董杏娟 杨婷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9-73,共5页
肝纤维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涉及慢性实质性损伤和炎症反应持续激活等。肝纤维进展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白细胞介素(IL)-33是IL^(-1)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在肝纤维化相关肝脏疾病中充当“警报器”,可通过与其唯一受体肿瘤生成抑制因子... 肝纤维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涉及慢性实质性损伤和炎症反应持续激活等。肝纤维进展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白细胞介素(IL)-33是IL^(-1)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在肝纤维化相关肝脏疾病中充当“警报器”,可通过与其唯一受体肿瘤生成抑制因子2结合或单独发挥促/抗纤维化作用。近年来,IL-33在无菌性肝脏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IL-33在无菌性肝脏疾病中既能抗炎、促进伤口愈合和修复组织,又有促进炎症的作用。本文就IL-33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不同无菌性肝脏疾病所致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肝纤维化 无菌性炎症 机制
下载PDF
医学免疫学“金课”建设路径探讨——基于微课+雨课堂+翻转课堂 被引量:2
12
作者 农清栋 吴心怡 +1 位作者 高月 张丽峰 《黑龙江科学》 2022年第17期144-146,共3页
以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医学免疫学建设为契机,根据新工科背景下提出的建设“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并结合医学免疫学课程特点,运用微课、雨课堂、中国大学MOOC的SPOC课程等线上资源与翻转课堂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同时尝试使... 以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医学免疫学建设为契机,根据新工科背景下提出的建设“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并结合医学免疫学课程特点,运用微课、雨课堂、中国大学MOOC的SPOC课程等线上资源与翻转课堂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同时尝试使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与真实实验相结合,对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路径进行探索,旨在为进一步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供教学模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雨课堂 翻转课堂 医学免疫学 金课
下载PDF
RISE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5
13
作者 农清栋 梁亮 +3 位作者 屈泽强 韦玉兰 聂歆闻 肖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第10期89-90,95,共3页
文章对"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Reference-Induced Self-Education,RISE)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本科生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进行可行性与有效性分析,旨在于探索RISE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作用。在... 文章对"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Reference-Induced Self-Education,RISE)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本科生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进行可行性与有效性分析,旨在于探索RISE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作用。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lecture based learing,LBL)教学模式上进行RISE教学,并由学生对RISE教学模式进行效果评价,教师通过收集与分析RISE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以利于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E教学模式 临床医学 医学免疫学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含服硝石雄黄散保护小鼠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汕梅 李畅 +6 位作者 马梓珊 郭玉洪 赵洋洋 刘原 银帮巧 刘鹰 唐耀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26,共8页
目的探索硝石雄黄散保护小鼠缺血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lank)、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AMI)、雄黄组(XH)、硝石组(XS)和硝石雄黄组(XSXH)。分别在造模后第12、24和36 h,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肌钙蛋白I... 目的探索硝石雄黄散保护小鼠缺血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lank)、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AMI)、雄黄组(XH)、硝石组(XS)和硝石雄黄组(XSXH)。分别在造模后第12、24和36 h,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在造模后第14天,采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中总NO的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检测小鼠梗死心肌的病理损伤,经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后测定心脏梗死面积;在服用雄黄和硝石雄黄散12 h和第14天,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和尿素氮等肝肾功能指标。结果硝石雄黄组小鼠血清中cTnI、CK-MB和LDH水平较模型组、雄黄组和硝石组显著降低(P<0.05);假手术组血清中NO水平较高,发生心肌缺血后,NO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雄黄组和硝石组能显著提高心肌梗死小鼠的NO水平(P<0.01);与单味硝石或雄黄相比,硝石雄黄组NO含量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硝石雄黄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小(P<0.05);该方具有明显改善小鼠心肌病理损伤的作用。与空白组相比,雄黄组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显著升高(P<0.01),硝石雄黄组的肝肾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心肌缺血时,当L-Arginine-eNOS-NO通路被抑制后,硝石雄黄散可通过NO_(3)^(-)-NO_(2)^(-)-NO通路调节小鼠体内的NO水平,对小鼠缺血心肌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且对小鼠的肝肾功能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亚硝酸盐 一氧化氮 硝石雄黄散 心肌缺血
下载PDF
中药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扬 周鹏程 +4 位作者 胡润华 何晨晨 何耀霞 肖艳芬 农清栋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1期173-176,共4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SA)是葡萄球菌属的一种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革兰氏阳性细菌(G+菌),是临床感染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化脓性感染、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等多种疾病。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作为多重耐药性病原菌,其致病性极强... 金黄色葡萄球菌(SA)是葡萄球菌属的一种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革兰氏阳性细菌(G+菌),是临床感染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化脓性感染、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等多种疾病。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作为多重耐药性病原菌,其致病性极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MRSA自1961年首次从临床分离以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其耐药性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MRSA 中药 体外实验 综述 学术性
原文传递
广西三市婚检、孕检中育龄妇女HIV阳性检出率及其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忠友 梁秋瑜 +3 位作者 秦文霞 马金凤 董柏青 张杰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2期3288-3292,共5页
目的分析广西三个重点城市婚检、孕检的育龄妇女中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检出率及其分布特征,为广西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广西《桂妇儿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N市、L市和G市共30个城区/县的婚检和孕检群体中年龄为15~49岁的女性,用Exc... 目的分析广西三个重点城市婚检、孕检的育龄妇女中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检出率及其分布特征,为广西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广西《桂妇儿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N市、L市和G市共30个城区/县的婚检和孕检群体中年龄为15~49岁的女性,用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HIV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6—2020年广西L市、G市和N市三市婚检育龄妇女共302678人,HIV阳性检出率为0.49‰,其中,L市最高(1.42‰),G市(0.26‰)和N市(0.22‰)次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2.68,P<0.001);2016—2020年三市婚检育龄妇女总体的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40‰、0.51‰、0.45‰、0.53‰和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P>0.05)。2016—2020年三市孕检妇女941138人,孕检HIV阳性检出率为0.72‰,以L市最高(1.52‰),其次为N市(0.57‰)和G市(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23,P<0.001);2016—2020年三市孕检育龄妇女总体的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57‰、0.61‰、0.72‰、0.90‰和0.87‰,呈上升趋势(χ^(2)_(线性)=20.28,P<0.001),其中L市先上升后下降(χ^(2)_(线性)=3.90,P=0.048),G市和N市均呈逐年上升趋势(G市χ^(2)_(线性)=10.83,P=0.001,N市χ^(2)_(线性)=7.12,P=0.008)。婚检/孕检HIV阳性妇女均以25~40岁年龄组为主,职业以农林牧渔和商业服务人员为主,民族分布以汉族和壮族居民为主。结论广西婚检/孕检HIV阳性检出率相对较低,但孕检HIV阳性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应继续加强尤其是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婚检/孕检HIV监测及健康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育龄妇女 艾滋病 婚检 孕检
下载PDF
基于miR-135a/FOXO1/PINK1通路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调控线粒体自噬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文富 吴姗姗 +4 位作者 戴铭 吕建林 黄晶晶 李晓龙 王振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4,I0011-I0014,共9页
目的基于miR-135a/FOXO1/PINK1通路探讨柔肝化纤颗粒通过调控线粒体自噬来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与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HSC-T6分为空白组、H_(2)O_(2)组、miR-135a-NC组、miR-135a-mimic组、miR-135a-in-hibitor-NC+H 2 O2组、miR-135... 目的基于miR-135a/FOXO1/PINK1通路探讨柔肝化纤颗粒通过调控线粒体自噬来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与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HSC-T6分为空白组、H_(2)O_(2)组、miR-135a-NC组、miR-135a-mimic组、miR-135a-in-hibitor-NC+H 2 O2组、miR-135a-inhibitor+H_(2)O_(2)组、柔肝化纤颗粒含药血清对照组、H_(2)O_(2)+含药血清对照组、H_(2)O_(2)+含药血清组、H_(2)O_(2)+含药血清+miR-135a-NC组及H_(2)O_(2)+含药血清+miR-135a-mimic组。分别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ELISA及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35a、FOXO1、PINK1、Parkin、LC3Ⅱ、Smad2、p-Smad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NF-κB p65、p-NF-κB p65、α-SMA、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NF-α表达及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结果给予H_(2)O_(2)及过表达miR-135a可显著上调HSC-T6 miR-135a、α-SMA、Ⅰ型胶原、Ⅲ型胶原、p-Smad2、TGF-β1、p-NF-κB p65、TNF-α表达及ROS生成(P<0.01);下调FOXO1、PINK1、Parkin、LC3Ⅱ表达与线粒体膜电位(P<0.01)。给予柔肝化纤颗粒及抑制miR-135a表达可显著下调HSC-T6 miR-135a、α-SMA、Ⅰ型胶原、Ⅲ型胶原、p-Smad2、TGF-β1、p-NF-κB p65、TNF-α表达及ROS生成(P<0.01);上调FOXO1、PINK1、Parkin、LC3Ⅱ表达与线粒体膜电位(P<0.01)。给予柔肝化纤颗粒同时过表达miR-135a可抑制柔肝化纤颗粒对HSC-T6的影响(P<0.01)。结论线粒体自噬可抑制HSC-T6活化,其机制与线粒体自噬抑制ROS生成,进而抑制TGF-β1/Smad2通路及炎症反应有关;柔肝化纤颗粒亦可抑制HSC-T6活化,其机制与柔肝化纤颗粒抑制miR-135a表达,活化FOXO1/PINK1通路,从而促进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HSC-T6 柔肝化纤颗粒 miR-135a FOXO1
原文传递
铁死亡加持PD-1/PD-L1抑制剂杀伤肿瘤细胞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洋 耿依珂 于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1-423,427,共4页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每一环节都与免疫调节息息相关,近年铁死亡及PD-1/PD-L1抑制剂杀伤肿瘤细胞方面的研究是一大热点,因其精准治疗肿瘤的效果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但目前尚无将PD-1/PD-L1抑制剂与铁死亡治疗肿瘤细胞结合的研究...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每一环节都与免疫调节息息相关,近年铁死亡及PD-1/PD-L1抑制剂杀伤肿瘤细胞方面的研究是一大热点,因其精准治疗肿瘤的效果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但目前尚无将PD-1/PD-L1抑制剂与铁死亡治疗肿瘤细胞结合的研究,本文将对铁死亡的相关机制、铁死亡与肿瘤的关系和PD-1/PD-L1免疫治疗肿瘤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PD-1 PD-L1 肿瘤 综述
下载PDF
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彭丽珊 宁琳婷 刘显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15-320,共6页
肝癌是病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随着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转化治疗已成为目前中晚期肝癌治疗的共识。肝脏自身存在的免疫耐受,肿瘤组织以及各种免疫成分构成了动态变化的肝癌微环境。肝癌微环境下的免疫逃逸是当前免... 肝癌是病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随着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转化治疗已成为目前中晚期肝癌治疗的共识。肝脏自身存在的免疫耐受,肿瘤组织以及各种免疫成分构成了动态变化的肝癌微环境。肝癌微环境下的免疫逃逸是当前免疫治疗的主要障碍。细胞免疫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免疫细胞的状态和功能与癌症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归纳了肝细胞癌微环境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研究进展,以便更好地探索针对性的抗肿瘤临床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微环境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覃木华 农耀斌 +3 位作者 黄鸿娜 黄晶晶 董芷辛 宋文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3期90-94,共5页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据报道,其发病率仅次于胃、食管、结肠而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第4位,是第2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大国,发病者男性均高于女性,近几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显著的...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据报道,其发病率仅次于胃、食管、结肠而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第4位,是第2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大国,发病者男性均高于女性,近几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显著的上升趋势。因此,目前,探索已知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包括:介入治疗、手术切除、肝移植、化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等措施,但都各自有其局限性,然中医临床上治疗原发性肝癌有着特定的优势。通过分析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病因病机的认识,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机制、临床研究及针灸、穴位贴敷、中医外治法、壮医特色治疗等的临床进展,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拓宽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临床机制 中医药 壮医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