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民族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超宇 黄林达 +2 位作者 马燕飞 潘秀虹 朱晓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235-1240,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民族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病理标本,并根据患者民族将其分为壮族病例150例和汉族病例...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民族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病理标本,并根据患者民族将其分为壮族病例150例和汉族病例15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BRAF基因V600E位点的突变情况。结果30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突变型221例,野生型79例。壮族和汉族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72.00%vs.7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民族不同性别甲状腺癌患者间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性别不同民族甲状腺癌患者间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0岁的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为88.67%,明显高于≥40岁患者的5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肿瘤最大径及不同淋巴结数目的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年龄范围内不同民族甲状腺癌患者间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2 cm的不同民族甲状腺癌患者间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最大径为2~4 cm的不同民族甲状腺癌患者间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相同淋巴结数目的不同民族甲状腺癌患者间BRAF基因V600E位点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民族甲状腺滤泡状癌及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色市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与民族、性别、肿瘤最大径及肿瘤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BRAF V600E基因突变 壮族 汉族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P2X家族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丽艳 龙喜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417,共4页
肿瘤间质中存在高浓度的细胞外ATP(extracellular ATP,eATP),eATP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2X家族蛋白作为ATP的受体,在肿瘤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P2X家族蛋白共有7个,均为离子通道型嘌呤受体,其中P2X3、P2X4和P2X7等在甲状腺癌... 肿瘤间质中存在高浓度的细胞外ATP(extracellular ATP,eATP),eATP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2X家族蛋白作为ATP的受体,在肿瘤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P2X家族蛋白共有7个,均为离子通道型嘌呤受体,其中P2X3、P2X4和P2X7等在甲状腺癌、乳腺癌等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并影响肿瘤增殖、侵袭等生物学行为。该文就P2X家族蛋白的表达、生物学功能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 嘌呤受体 细胞外ATP 肿瘤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GLUT4和Ki67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3
作者 卢爱荣 赵志文 +2 位作者 苏群英 林洁 黄炳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21-027,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与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通过分析GLUT4和Ki67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阐明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潜在临床价值。研... 本研究旨在探究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与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通过分析GLUT4和Ki67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阐明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潜在临床价值。研究成果可为DLBCL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预后评估以及新型治疗靶点的探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方法 本研究收集6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石蜡组织包埋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系统检测GLUT4和Ki67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显示,GLUT4在DLBCL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60%(36/60)。经统计学分析,GLUT4高表达与患者B症状呈现显著相关性(P=0.002),但其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Hans分型、临床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Ki67在DLBCL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51.6%(31/60),其高表达水平不仅与患者B症状密切相关(P=0.035),还与IPI评分呈现显著相关性(P=0.017),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原发于结内或结外部位、Hans分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相关分析显示GLUT4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504,P=0.000)。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GLUT4和Ki67的高表达与DLBCL患者的OS明显降低相关(P=0.000,P=0.001)。结论 GLUT4高表达可能与DLBCL的增殖和恶性进展有关;GLUT4蛋白高表达是影响DLBCL患者OS的不良预后因素,GLUT4可能成为DLBCL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葡萄糖转运蛋白-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生存分析
下载PDF
PLK1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梁秋菊 龙勤琴 +1 位作者 田丰琴 龙喜带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652-659,共8页
Polo样激酶1(polo-like kinase 1,PLK1)是一种调节细胞周期的蛋白激酶,研究发现PLK1能介导调控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ainoma,HCC)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从而影响肝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因此,PLK1可能是治... Polo样激酶1(polo-like kinase 1,PLK1)是一种调节细胞周期的蛋白激酶,研究发现PLK1能介导调控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ainoma,HCC)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从而影响肝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因此,PLK1可能是治疗HCC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靶点,该文就PLK1在HCC发生中的相关信号通路与PLK1抑制剂在治疗HCC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PLK1 信号通路 PLK1抑制剂
下载PDF
百色市及周边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冬云 韦花媚 +4 位作者 陆小婵 黄丽芬 罗璇 林雪芳 龙喜带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分析百色市及周边地区女性宫颈上皮细胞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状况与基因型别分布情况,为该地区妇女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筛查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百色市及周边地区进行宫颈标... 目的分析百色市及周边地区女性宫颈上皮细胞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状况与基因型别分布情况,为该地区妇女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筛查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百色市及周边地区进行宫颈标本HPV分型检查的研究对象,共计24680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PCR-RBD)检测18种高危HPV(high-risk HPV,HR-HPV)和5种低危HP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分析HPV感染率、感染型别与患者不同年龄、不同宫颈病变间的关系,也分析HR-HPV单一和多重感染在不同宫颈病变组间是否存在差异及HPV16/18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联性。结果研究对象中,HPV感染阳性率为26.92%(6644/24680),主要高危型包括HPV52、HPV16、HPV51、HPV58、HPV53和HPV68等6型,这些HR-HPV的感染率在≤21岁和≥61岁组中较高,且HR-HPV(尤其是HPV16/18)感染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R-HPV单一和多重感染阳性率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色市及周边地区HR-HPV感染型别与我国常见型别有差异,在≤21岁和≥61岁的妇女中感染率高,且HR-HPV(尤其是HPV16/18)感染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提示百色市及周边地区女性尤其是具有HPV16/18感染者要注意宫颈病变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状病毒 宫颈疾病 基因型
下载PDF
血浆 Septin9 基因甲基化检测对结直肠癌诊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陆飞燕 陆相磊 +4 位作者 岑小宁 黄春程 黄林达 龙喜带 朱晓莹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26-629,63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中Septin9基因甲基化(methylated Septin 9,mSEPT9)检测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并经病理学诊断为非CRC患者42例和CRC患者129例,分... 目的探讨血浆中Septin9基因甲基化(methylated Septin 9,mSEPT9)检测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并经病理学诊断为非CRC患者42例和CRC患者129例,分别作为非CRC组和CRC组,分析患者血浆mSEPT9检测、大便隐血试验(FOBT)、癌胚抗原(CEA)和CA199检测结果,评价其单项检测和基于血浆mSEPT9的联合检测在CR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①CRC组mSEPT9检测阳性率为58.14%(75/129),非CRC组mSEPT9检测阳性率为19.05%(8/4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血浆mSEPT9检测CRC的敏感度为58.14%,高于CEA(39.53%)和CA199(19.38%);特异度为80.95%,高于FOBT(47.62%),基于血浆mSEPT9检测的联合检测敏感度均高于其单项检测。结论mSEPT9检测在CRC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基于mSEPT9的联合检测敏感度高于单项检测,是CRC诊断重要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tin9基因甲基化 结直肠肿瘤 大便隐血 癌胚抗原
下载PDF
跨膜蛋白25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孙悦 张定 +1 位作者 卢圻 吴雪铭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3期105-108,共4页
跨膜蛋白25(transmembrane protein 25,TMEM25)是跨膜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也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多项研究表明,TMEM25在人中枢神经系统高度表达,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关系密切;同时,TMEM25也被证实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 跨膜蛋白25(transmembrane protein 25,TMEM25)是跨膜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也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多项研究表明,TMEM25在人中枢神经系统高度表达,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关系密切;同时,TMEM25也被证实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存在关联。本文对TMEM25的结构、生理病理学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究TMEM25在相关疾病中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作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蛋白25 结直肠癌 乳腺癌 胶质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