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瞻记忆年老化研究的自然情境和实验室情境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思佚 周仁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3-201,共9页
年龄—前瞻记忆矛盾现象在实验室情境和自然情境研究中普遍存在。当任务设置为日常情境时,前瞻记忆不受年龄影响或随年龄增长而促进,前瞻记忆成绩可能受人格、生活方式、任务材料、提示等因素的影响;当任务是实验室情境设置时,与年轻被... 年龄—前瞻记忆矛盾现象在实验室情境和自然情境研究中普遍存在。当任务设置为日常情境时,前瞻记忆不受年龄影响或随年龄增长而促进,前瞻记忆成绩可能受人格、生活方式、任务材料、提示等因素的影响;当任务是实验室情境设置时,与年轻被试相比,老年被试前瞻记忆成绩一般都较差,前瞻记忆成绩可能受回溯记忆负载、线索类型和策略控制加工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年龄-前瞻记忆矛盾现象可能来自于环境与意向的社会性特征、认知资源分配策略等方面的原因。最后,从被试控制、任务材料的设置、动机因素的探索等方面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记忆 自然情境 实验室情境 年龄-前瞻记忆矛盾现象
下载PDF
自杀风险的前因探索与识别预测——机器学习的应用
2
作者 张立颖 王文超 +2 位作者 伍新春 刘鹿鸣 王培仲 《应用心理学》 2025年第2期122-133,共12页
自杀风险的前因探索和识别预测是心理健康领域的难题,本文总结了机器学习这一数据驱动方法相较于理论驱动的传统方法对该问题的突破。机器学习可利用更先进的建模手段,全面探索自杀风险前因及其相对重要性,且能处理多变量和多模态数据,... 自杀风险的前因探索和识别预测是心理健康领域的难题,本文总结了机器学习这一数据驱动方法相较于理论驱动的传统方法对该问题的突破。机器学习可利用更先进的建模手段,全面探索自杀风险前因及其相对重要性,且能处理多变量和多模态数据,从而更好地参与纵向设计与自杀风险的实时监测,显著提升识别与预测自杀风险的准确率。针对机器学习的局限,本文亦对解决方案及发展方向进行讨论,从而为研究与实务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风险 机器学习 前因探索 识别 预测
下载PDF
网页与报纸广告在不同呈现条件的比较研究——来自行为和眼动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7
3
作者 杜涵 庞博 +1 位作者 陈基越 王爱平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4期380-384,共5页
该研究采用行为实验和眼动追踪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版式、载体和呈现角度对网页与报纸广告的记忆效果和眼动模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记忆任务中,报纸版式呈现的广告记忆效果显著好于网络版式;纸质载体的广告记忆效果则显著好于电子载... 该研究采用行为实验和眼动追踪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版式、载体和呈现角度对网页与报纸广告的记忆效果和眼动模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记忆任务中,报纸版式呈现的广告记忆效果显著好于网络版式;纸质载体的广告记忆效果则显著好于电子载体;而阅读材料的水平和竖直不同呈现角度对广告记忆效果无显著影响;(2)在眼动追踪实验中,上半版面广告(第一,二象限)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长显著优于下半版面(第三、四象限);左、右版面则无显著差异。各象限广告的注视时长和注视次数按长短和多少顺序是:第二象限、第一象限、第四象限、第三象限。实验结论:广告的版式、载体和呈现位置均会影响广告的加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页广告 报纸广告 载体 版式 呈现角度
下载PDF
独立分量分析结合小波去噪算法提取诱发电位信号的仿真实验 被引量:4
4
作者 邹凌 王新光 +1 位作者 马正华 杨长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3期8503-8505,共3页
采用结合独立分量分析和小波去噪算法的方法提取诱发电位信号。首先使用扩展信息最大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分析仿真的脑电信号,分离出诱发电位信号,自发脑电信号,肌电干扰与高斯噪声,然后使用小波阀值收缩算法滤除诱发电位信号中残留的一... 采用结合独立分量分析和小波去噪算法的方法提取诱发电位信号。首先使用扩展信息最大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分析仿真的脑电信号,分离出诱发电位信号,自发脑电信号,肌电干扰与高斯噪声,然后使用小波阀值收缩算法滤除诱发电位信号中残留的一些高频噪声。仿真实验表明,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算法可以将混合在诱发电位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分离开来,而结合方法的提取结果在波形、相关系数指标等方面均优于单独使用独立分量分析算法的提取结果,这为实际临床应用中诱发电位的有效提取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信息最大化独立分量分析 小波阀值收缩去噪 诱发电位信号 提取
下载PDF
置信区间宽度等高线图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样本量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玥 徐雷 +3 位作者 刘红云 韩雨婷 游晓锋 万志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8,I0001-I0042,共57页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分析具有嵌套结构的心理学实验数据时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提出了置信区间宽度等高线图用于该模型的样本量规划。通过等高线图,确定同时符合检验力、效应量准确性以及置信区间宽度要求的被试量和试次数。结合关注被试...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分析具有嵌套结构的心理学实验数据时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提出了置信区间宽度等高线图用于该模型的样本量规划。通过等高线图,确定同时符合检验力、效应量准确性以及置信区间宽度要求的被试量和试次数。结合关注被试内实验效应和被试变量调节效应的两类典型模型,通过两个模拟研究,采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探索效应量、随机效应大小和被试变量类型对置信区间宽度等高线图及样本量规划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多水平模型 检验力分析 效应量 置信区间宽度
下载PDF
不同电子文本的对比度极性和颜色组合对阅读疲劳的影响——来自眼动追踪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9
6
作者 姜哲 张强 +2 位作者 邓作兵 乔翠翠 王爱平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3,共6页
通过采用眼动追踪和主观偏好评定实验分别考察以不同对比度极性、颜色组合呈现的电子线性文本和引导式文本对阅读疲劳的影响。实验1采用电子线性文本形式,考察不同对比度极性和颜色组合对视觉疲劳的影响以及主观偏好和主观疲劳感。结果... 通过采用眼动追踪和主观偏好评定实验分别考察以不同对比度极性、颜色组合呈现的电子线性文本和引导式文本对阅读疲劳的影响。实验1采用电子线性文本形式,考察不同对比度极性和颜色组合对视觉疲劳的影响以及主观偏好和主观疲劳感。结果表明:在电子线性文本中,黄底黑字、绿底黑字和黑底绿字的颜色组合引起的视觉疲劳显著少于其它组合;不同对比度极性的视觉疲劳度无显著差异,并且读者更偏好正极性文本。实验2采用引导式文本形式考察不同对比度极性和颜色组合对视觉疲劳的影响以及主观偏好和主观疲劳感。结果表明:在引导式文本中,不同颜色组合的视觉疲劳无显著差异;而正极性文本引起的视觉疲劳显著高于负极性文本,同样读者更显著偏好正极性文本。结论是读者在电子线性文本和引导式文本的视觉疲劳度存在差异,对阅读疲劳度,电子线性文本反应在不同颜色组合上,而引导式文本则在对比度极性上,而读者对电子文本和引导式文本的主观偏好度一致,即更偏好正极性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文本 对比度极性 颜色组合 视觉疲劳
下载PDF
物质主义者奢侈品消费行为的心理认知基础:基于心理账户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董艺佳 张玥 +3 位作者 李雪 蒋奖 刘子双 杜晓鹏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195,共9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物质主义者的奢侈品消费行为,本研究从认知角度考察了物质主义者心理账户中的奢侈品账户。研究1采用心理账户结构问卷,考察个体单独分类各项开支的意愿,结果表明,物质主义者更愿意单独分类奢侈品消费开支;研究2通过情境... 为了更好地理解物质主义者的奢侈品消费行为,本研究从认知角度考察了物质主义者心理账户中的奢侈品账户。研究1采用心理账户结构问卷,考察个体单独分类各项开支的意愿,结果表明,物质主义者更愿意单独分类奢侈品消费开支;研究2通过情境问卷发现,当消费需求超出预算时,物质主义者更愿意将其它支出账户中的资金流动到奢侈品消费账户。上述结果表明物质主义者的支出账户中确实更有可能存在一个单独且专门化的奢侈品消费账户,且其它账户向这一账户的资金流动性更强。本研究证实了奢侈品消费账户在物质主义者心理账户中的存在及其重要性,从而为物质主义者的奢侈品消费行为提供了认知层面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主义者 心理账户 奢侈品消费行为
原文传递
父母协同教养与初中生学校适应:教养投入和亲子依恋的作用及父母差异
8
作者 刘畅 伍新春 邹盛奇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4,共9页
基于协同教养生态模型,采用问卷调查1370名初中生,探讨协同教养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检验其中的中介机制及父母差异。结果表明:团结行为与亲社会能力的相关关系最大,团结负向作用反社会行为,冲突与贬低行为正向作用反社会行为;团结与... 基于协同教养生态模型,采用问卷调查1370名初中生,探讨协同教养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检验其中的中介机制及父母差异。结果表明:团结行为与亲社会能力的相关关系最大,团结负向作用反社会行为,冲突与贬低行为正向作用反社会行为;团结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主要通过链式中介作用,冲突、贬低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主要通过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父亲比母亲的一致行为与亲社会能力的相关关系更大,母亲链式中介团结与亲社会行为的效应大于父亲,其他中介效应的父母差异均表现为父亲显著地大于母亲。本研究提示了提高父母协同教养在家庭水平上的互动、改善亲子依恋关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教养 学校适应 教养投入 亲子依恋 初中生
原文传递
小学中年级儿童成语理解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
9
作者 谢瑞波 方园园 +2 位作者 伍新春 阮世芳 赵英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6,共9页
对283名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了历时两年的三次追踪,通过潜变量增长模型探索组合性成语、综合性成语和融合性成语的发展轨迹及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阅读理解对三类成语发展轨迹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小学3~5年级期间,三类成语均随时间... 对283名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了历时两年的三次追踪,通过潜变量增长模型探索组合性成语、综合性成语和融合性成语的发展轨迹及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阅读理解对三类成语发展轨迹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小学3~5年级期间,三类成语均随时间呈线性发展趋势,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且组合性成语和综合性成语的发展存在补偿效应;(2)组合性成语的起始水平同时受到语音意识和阅读理解的正向预测,综合性成语的起始水平同时受到语素意识和阅读理解的正向预测,而融合性成语的起始水平仅受到语素意识的正向预测;(3)融合性成语的发展速度受到语素意识的负向预测,以及阅读理解的正向预测。结果表明,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阅读理解在三类成语的发展过程中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今后的成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理解发展 语音意识 语素意识 阅读理解 小学中年级儿童
原文传递
消极偏差还是积极缺乏:抑郁的积极心理学解释 被引量:64
10
作者 周雅 刘翔平 +1 位作者 苏洋 冉俐雯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0-597,共8页
抑郁的认知理论被认为是当代最具影响的抑郁理论之一,其中贝克抑郁理论与无望抑郁理论是两大主要的认知理论。认知理论主张消极认知偏差是导致抑郁的易感因素。然而,"抑郁现实主义"及"积极错觉"等研究却证实抑郁个... 抑郁的认知理论被认为是当代最具影响的抑郁理论之一,其中贝克抑郁理论与无望抑郁理论是两大主要的认知理论。认知理论主张消极认知偏差是导致抑郁的易感因素。然而,"抑郁现实主义"及"积极错觉"等研究却证实抑郁个体并不存在消极认知偏差。以往研究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当代心理学过分关注消极的病理化倾向。新兴的积极心理学则试图从全新视角解释抑郁,导致抑郁的原因不是个体身上积极因素的缺位,而是积极力量未被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抑郁认知模型 抑郁现实主义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治疗
下载PDF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与特点 被引量:124
11
作者 江光荣 李丹阳 +10 位作者 任志洪 闫玉朋 伍新春 朱旭 于丽霞 夏勉 李凤兰 韦辉 张衍 赵春晓 张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98,I0001,I0002,I0003,共20页
本研究以系统的全国抽样调查方式,了解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处于中偏低水平;其发展水平在地域、人口学分布上比较均衡;在结构上,公众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表现出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的素养... 本研究以系统的全国抽样调查方式,了解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处于中偏低水平;其发展水平在地域、人口学分布上比较均衡;在结构上,公众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表现出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的素养高于心理疾病应对的素养,自助的素养高于助人的素养两个特点。调查还发现,个体心理健康素养中,知识观念部分个体差异较大,态度和习惯部分个体差异较小;在心理健康素养的社会性影响因素方面,社会经济地位是所考察变量中效应最大的因素,且其对素养的知识观念方面影响较大,对素养的态度习惯方面影响较小。调查结果提示,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任务的艰巨性;在实践策略上,宜以提升心理疾病应对的素养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和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现状调查 群体差异
下载PDF
工作场所排斥与员工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5
12
作者 蒋奖 张雯 +2 位作者 王卓 鲁峥嵘 许燕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6-691,共6页
为考察工作场所排斥问卷(WOS)在国内的适用性,以及不同性别员工在遭受工作场所排斥后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满意度状况,采用中文版WOS对437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9题版WOS为单维结构,信效度良好;(2)性别在工作场所排斥与心理健康、工... 为考察工作场所排斥问卷(WOS)在国内的适用性,以及不同性别员工在遭受工作场所排斥后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满意度状况,采用中文版WOS对437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9题版WOS为单维结构,信效度良好;(2)性别在工作场所排斥与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由此,修订后的中文版WOS可以作为评定工作场所排斥的工具使用;女性受工作场所排斥的负面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场所排斥 性别 调节作用
原文传递
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乐观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模型 被引量:21
13
作者 邢艳艳 许燕 +3 位作者 王馨蕊 张和云 于肖楠 赵欢欢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3,共6页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自编乐观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及优势和困难问卷对1109名学前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特征对其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对其情绪行为问题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自编乐观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及优势和困难问卷对1109名学前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特征对其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对其情绪行为问题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学前儿童的乐观和心理韧性在其家庭环境与情绪行为问题关系中存在多重中介效应,总中介效果量为50.00%,其中通过乐观这一中介路径的中介效应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家庭环境 乐观 心理韧性 情绪行为问题 链式中介模型
下载PDF
双文化认同整合与心理适应的关系:辩证性自我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杨晓莉 闫红丽 刘力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75-1481,共7页
本研究从双文化人对于文化认同的主观感知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藏汉杂居区的藏族大学生和汉文化区域的藏族寄居大学生为例,探讨双文化认同整合、辩证性自我与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以及辩证性自我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 本研究从双文化人对于文化认同的主观感知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藏汉杂居区的藏族大学生和汉文化区域的藏族寄居大学生为例,探讨双文化认同整合、辩证性自我与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以及辩证性自我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对于两类被试来说,双文化认同整合问卷的和谐冲突维度与心理适应呈显著正相关,与辩证性自我呈显著负相关;但不同的是,藏族杂居区的被试,双文化认同整合的混合区分维度与辩证性自我和心理适应的相关都不显著(2)辩证性自我在双文化认同整合(和谐-冲突维度)与心理适应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实践中,应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双文化认同整合,降低其冲突心理、增强矛盾容忍性等辩证主义思想,进而增强其心理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文化认同整合 辩证性自我 心理适应 藏族大学生
原文传递
考试焦虑简表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 被引量:12
15
作者 董云英 周仁来 +2 位作者 高鑫 焦锋 郭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2-876,共5页
目的:引入考试焦虑量表(TAI)简表,并验证其在大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方便选取8所高校的467名学生,用TAI简表、TAI、考试焦虑量表(TAS)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施测,进行项目分析,内部一致性检验,并检验发散效度、会聚效度和结构... 目的:引入考试焦虑量表(TAI)简表,并验证其在大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方便选取8所高校的467名学生,用TAI简表、TAI、考试焦虑量表(TAS)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施测,进行项目分析,内部一致性检验,并检验发散效度、会聚效度和结构效度。间隔1周后,对受试(n=402)再次施测TAI简表,以检验重测信度。结果:中文版TAI简表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71~0.80之间(均P<0.001),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81,间隔1周的重测信度为0.81(P<0.001)。TAI简表和TAS、TAI总分相关为0.76和0.93(P<0.001),与TAI的担忧和情绪性分量表分的相关为0.87和0.88(P<0.001),与STAI的特质问卷得分的相关为0.58(P<0.001)。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一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解释了项目58.9%的变异,因子负荷介于0.65~0.83之间。结论:中文版考试焦虑简表信、效度较高,在国内大学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焦虑量表 信度 效度 简表
下载PDF
心理负荷对元记忆监测准确性及偏差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黎坚 袁文东 +1 位作者 骆方 杜卫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7,共7页
以汉字再认任务为载体,采用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考察任务所导致的心理负荷水平,以及学习判断(JOL)和信心判断(JOC)两种监测方式,对元记忆监测效果的影响。对监测效果的衡量分别使用了相对准确性,绝对准确性,以及判断偏差三种指标。结果发... 以汉字再认任务为载体,采用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考察任务所导致的心理负荷水平,以及学习判断(JOL)和信心判断(JOC)两种监测方式,对元记忆监测效果的影响。对监测效果的衡量分别使用了相对准确性,绝对准确性,以及判断偏差三种指标。结果发现,个体在任务过程中的心理负荷水平会影响其对任务解决过程的监测准确性:心理负荷水平越高,元记忆监测的准确性越低。心理负荷水平还会影响元记忆监测的判断偏差:心理负荷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时,监测不容易出现偏差;心理负荷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时,个体表现出过高自信;但当心理负荷达到较高水平后,判断偏差消失;随着心理负荷水平继续增大,个体又表现出过低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负荷 元记忆 监测 准确性 偏差
原文传递
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的编制及现状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俞国良 金东贤 郑建君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5-301,共7页
在理论分析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了针对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评价量表,并对来自北京、河北、江苏、山东、山西、青海、浙江等7个省市的1819名教师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由自我、社会、工作和生活... 在理论分析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了针对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评价量表,并对来自北京、河北、江苏、山东、山西、青海、浙江等7个省市的1819名教师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由自我、社会、工作和生活四个分量表构成。经检验,《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今后相关研究中作为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工具使用;同时研究还发现,幼儿园、小学、初中和大学的教师同时存在发展性问题和适应性问题,而高中教师只有适应性问题,没有发展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心理健康 发展性问题 适应性问题 量表编制
原文传递
自我调节:从基本理论到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黎坚 庞博 +1 位作者 张博 杜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3,共9页
自我调节影响到个体身体、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成就等多方面心理行为结果。自我调节存在多种定义,以两种取向为主,在过程上以自我监测与自我控制为核心。自我调节是具有生理基础的有限资源,前额叶是其最重要的神经结构,并以自上而下的... 自我调节影响到个体身体、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成就等多方面心理行为结果。自我调节存在多种定义,以两种取向为主,在过程上以自我监测与自我控制为核心。自我调节是具有生理基础的有限资源,前额叶是其最重要的神经结构,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对皮层下组织进行调节。在教育、工业/组织以及健康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较为广泛。未来研究中,自我调节的综合分析以及各领域间的交流合作需要加强,自我调节的能量模型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本土研究以及跨文化研究需要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调节 自我控制 自我监测
下载PDF
汉语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韩在柱 舒华 毕彦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25,共8页
认知神经心理学为探讨语言的心理机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使得人们对心理词典的认识日渐深入。该文着重介绍了汉语方面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成果,其中包括语义系统、语音输出词典、语音输出buffer的信息表征方式,以及汉字的书写机制与阅... 认知神经心理学为探讨语言的心理机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使得人们对心理词典的认识日渐深入。该文着重介绍了汉语方面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成果,其中包括语义系统、语音输出词典、语音输出buffer的信息表征方式,以及汉字的书写机制与阅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认知神经心理学 汉语失语症
下载PDF
复杂情境下不同角度及思维方式的决策表现差异:决策视角-心理距离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庆 何泉 +3 位作者 陈广耀 郭悦智 张荷婧 何先友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3-392,共10页
本研究运用2个行为实验探讨了复杂情境下自我决策、为他人决策和预期他人决策在无意识思维方式和有意识思维方式下的决策表现差异。实验1发现复杂情境中无意识思维方式下,自我决策和为他人决策的决策表现显著优于预期他人决策,自我决策... 本研究运用2个行为实验探讨了复杂情境下自我决策、为他人决策和预期他人决策在无意识思维方式和有意识思维方式下的决策表现差异。实验1发现复杂情境中无意识思维方式下,自我决策和为他人决策的决策表现显著优于预期他人决策,自我决策和为他人决策表现没有显著差异。实验2发现复杂情境中有意识思维时,在陌生人条件下,为他人决策表现分数显著高于自我决策与预期他人决策,自我决策和预期他人决策表现无显著差异;在朋友条件下,为他人决策和预期他人决策的决策表现显著优于自我决策,为他人决策和预期他人决策表现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决策视角-心理距离作用假设(the Perspective-Distance Effect Hypothesis,PDE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表现 决策角度 决策情境 决策思维方式 决策视角-心理距离作用假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