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癌患者口腔具核梭杆菌与结肠癌发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董艳玲 杨立娟 吴金鹏 《癌症进展》 2016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分析口腔具核梭杆菌(Fn)感染与结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Fn感染率及Fn DNA含量差异。同时根据肿瘤分期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期组(39例),B期组(31例)及C期组(3... 目的:分析口腔具核梭杆菌(Fn)感染与结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Fn感染率及Fn DNA含量差异。同时根据肿瘤分期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期组(39例),B期组(31例)及C期组(30例),对比3组间Fn感染率及Fn DNA含量差异。结果观察组Fn感染率及Fn D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组间,Fn感染率分别是41.03%、70.97%和93.33%,而Fn DNA含量分别是(55.12±5.79)x108/L、(62.16±6.78)x108/L、(66.23±6.17)x108/L,3组间Fn感染率和Fn DNA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C期组Fn感染率及Fn DNA含量最高;且经相关性分析发现,肿瘤分期与Fn DNA含量存在相关性(r=0.756,P﹤0.05)。结论 Fn感染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临床应对Fn感染引起重视,Fn感染可作为辅助结肠癌患者进行病理分期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具核梭杆菌 相关性
下载PDF
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不同操作模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美芳 周敬 张占乐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对比四手操作与独立操作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医院口腔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96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四手操作组与独立操作组,每组48例。四手操作组:采取四手操作,由1名医师与1名... 目的:对比四手操作与独立操作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医院口腔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96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四手操作组与独立操作组,每组48例。四手操作组:采取四手操作,由1名医师与1名护士配合进行口腔修复牙体预备;独立操作组:由医师独立完成口腔修复牙体预备全过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模型牙预备标准率、医护舒适度、患者舒适度、患者满意度、医院感染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四手操作组手术时间为(22.51±3.05)min,显著短于独立操作组的(29.67±3.48)min(P<0.05);四手操作组模型牙预备标准率为98.15%,显著高于独立操作组的88.46%(P<0.05);四手操作组医护舒适度与患者舒适度分别为97.92%与91.67%,显著高于独立操作组的83.33%与75.00%(P<0.05);四手操作患者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独立操作组的87.50%(P<0.05)。四手操作组医院感染率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独立操作组(P<0.05)。结论:口腔修复牙体预备采用四手操作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舒适度与患者满意度,且可减少医院感染与不良事件,效果优于独立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手操作 独立操作 口腔修复 牙体预备 医院感染 不良事件
下载PDF
超声引导尿激酶溶栓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建爽 杨文艳 +2 位作者 李令娟 王艳辉 朱艳香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尿激酶溶栓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疗效。方法:将动静脉内瘘堵塞的78例MH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超声引导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溶栓治疗;超声引导组在超声引导下直接穿...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尿激酶溶栓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疗效。方法:将动静脉内瘘堵塞的78例MH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超声引导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溶栓治疗;超声引导组在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血栓部位实施药物注射治疗。对两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等凝血纤溶指标、溶栓成功率及溶栓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前两组D-D、FDP、t PA及PAI等凝血及纤溶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t=0.30,t=0.26,t=0.15;P>0.05)。治疗后7 d超声引导组D-D及FDP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t=4.03;P<0.01),两组t PA及PAI变化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t=0.10;P>0.05);(2)对照组溶栓后再通25例,溶栓成功率为64.1%;超声引导组溶栓再通36例,溶栓成功率为92.3%,两组溶栓成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0,P<0.01);(3)对照组溶栓所用时间和尿激酶用量分别为(5.6±2.8)d和(73.64±16.09)万IU,而超声引导组分别为(4.1±1.5)d和(41.35±19.12)万IU,超声引导组溶栓所用时间及尿激酶用量均少于传统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t=8.27;P<0.01);(4)对照组溶栓后局部疼痛、出血及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6%,超声引导组的发生率为7.7%,两组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栓再通率高,溶栓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尿激酶 溶栓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下载PDF
近中骨折端稳定的颧骨、颧弓骨折的简略复位固定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杨立娟 柳春明 +4 位作者 段海南 王凯 刘卫东 张占乐 李美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目的 :颧骨、颧弓骨折通常需要冠状切口、下睑切口和口内切口进路,逐一进行裂开骨折段的复位固定。本文旨在探索一种简便而可靠的修复方法。方法:针对颧骨、颧弓骨折其内侧相邻的上颌骨结构稳定、颧骨的近中骨折端移位不明显的6例患者,... 目的 :颧骨、颧弓骨折通常需要冠状切口、下睑切口和口内切口进路,逐一进行裂开骨折段的复位固定。本文旨在探索一种简便而可靠的修复方法。方法:针对颧骨、颧弓骨折其内侧相邻的上颌骨结构稳定、颧骨的近中骨折端移位不明显的6例患者,采取半冠状切口,按顺序复位固定的方法,由后向前做颧弓骨折段的复位固定,核查眶外壁颧额缝和颧蝶缝的衔接无误,最后完成颧额缝处骨折的固定。不需做下眼睑、口内切口以及眶下缘颧上颌缝的固定和口内颧牙槽嵴的骨折固定。结果:本组6例病例均顺利完成骨折复位与固定。术后CT扫描显示各个骨折断端,包括上颌窦后外壁、眶外壁等,都获得精确的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两侧面部宽度和颧骨突度基本对称,面形恢复满意。开、闭口功能正常。未发生颞下颌关节损伤、视力损害及面神经额支损伤。结论:应用近中骨折端稳定的颧骨骨折的简略复位固定技术,可恢复颧骨、颧弓的解剖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创伤 颧骨骨折 颧弓骨折 骨折复位固定
原文传递
生物电阻抗分析仪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负荷与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建爽 王艳辉 +2 位作者 杨文艳 安影丹 朱艳香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9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电阻抗分析仪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容量负荷与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4例MHD患者为透析组,同时选取58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量两组细胞外液(ECW)... 目的:探讨生物电阻抗分析仪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容量负荷与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4例MHD患者为透析组,同时选取58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量两组细胞外液(ECW)及身体水分总量(TBW);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透析组患者透析前及透析3个月后血浆NT-pro BNP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 GFR)根据肾脏病饮食改良(MDRD)公式测定。结果:1MHD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血NT-pro BNP水平、TBW以及ECW/TBW明显降低,其差异显著(t=7.462,t=2.321,t=4.605;P<0.05);LVPMT、LVMI及LVEF明显改善,其差异显著(t=3.982,t=4.736,t=3.837;P<0.05),而LVDd与LVDs变化不明显;2MHD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其TBW、ECW/TBW无明显差异(t=1.098,t=0.503;P>0.05),提示治疗后患者的容量负荷参数已接近正常人群水平;3血NT-pro BNP水平与ECW/TBW、NYHA分级、LVDd、LVDs、LVPWT以及LVMI呈正相关(r=0.246,r=0.809,r=0.341,r=0.249,r=0.253,r=0.329;P<0.05),与e GFR和LVEF呈负相关(r=-0.513,r=-0.360;P<0.05)。结论:生物电阻抗和NT-pro BNP可有效用于MHD患者容量负荷及心功能评估,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 N末端脑钠肽前体 维持性血液透析 容量负荷 心功能
下载PDF
瓷贴面及树脂用于前牙散在间隙修复的效果及美观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占乐 李美芳 周敬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139-142,共4页
目的:研究瓷贴面及树脂修复应用于前牙散在间隙修复的效果及美观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前牙散在间隙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修复材料将其分为瓷贴面组和树脂组,每组60例,瓷贴面组采取瓷贴面材料修复前牙间隙... 目的:研究瓷贴面及树脂修复应用于前牙散在间隙修复的效果及美观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前牙散在间隙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修复材料将其分为瓷贴面组和树脂组,每组60例,瓷贴面组采取瓷贴面材料修复前牙间隙,树脂组采用复合树脂材料修复前牙;比较两组修复后的临床疗效满意度及美观评分;比较两组修复前后的咬合力、咀嚼效率、咀嚼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汉密顿焦虑(HAMA)评分,另比较两组修复后半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瓷贴面组复诊满意度为90.00%,明显高于树脂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瓷贴面组修复后颜色匹配度、边缘着色、继发龋、表面光滑度及敏感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树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瓷贴面组修复后咀嚼效率明显高于修复前及树脂组修复后,咀嚼VAS、HAMA评分明显低于修复前及树脂组修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半年瓷贴面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1.67%,与树脂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瓷贴面用于前牙散在间隙修复拥有更好的疗效和美观效果,且不增加修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贴面 树脂 前牙修复 美观效果 不良事件
下载PDF
胱抑素C及N端脑钠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宋雪冬 杨文艳 +2 位作者 王建爽 王艳辉 朱艳香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6年第5期371-373,共3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及N端脑钠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5年8月在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行MHD的8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发生心血管事件分成心血管事件组... 目的探讨胱抑素C及N端脑钠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5年8月在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行MHD的8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发生心血管事件分成心血管事件组(32例)与非心血管事件组(50例)。对患者心血管事件随访,收集患者入组时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心功能情况。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心血管事件组平均年龄、透析病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钙、甲状旁腺素(PTH)、尿酸(UA)、Cys-C、NT-proBNP 9项指标均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LDL-C、血钙、PTH、UA、Cys-C、NT-proBNP是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Cys-C及NTproBNP与透析病程、血钙、UA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9、0.463、0.651和0.371、0.583、0.620,P<0.05)。结论Cys-C及NT-proBNP可以预测M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加强Cys-C及NT-proBNP水平检测有助于对MHD患者心血管事件进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N端脑钠肽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顺序复位固定技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 被引量:5
8
作者 杨立娟 柳春明 +6 位作者 滑文美 刘卫东 王曦光 王凯 张占乐 李美芳 段海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的顺序复位固定技术及疗效。 方法2004年3月-2012年2月,收治颧骨复合体骨折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17~55岁,中位年龄2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9例,跌伤3例。新鲜骨折28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12 d,平...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的顺序复位固定技术及疗效。 方法2004年3月-2012年2月,收治颧骨复合体骨折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17~55岁,中位年龄2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9例,跌伤3例。新鲜骨折28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12 d,平均3 d;陈旧性骨折4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2~60 d,平均40 d。均经临床和CT检查确诊。采用头皮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和口内前庭沟切口入路,显露颧面部骨折,以先横向后纵向顺序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横向由后向前(即颧弓根部→颧弓→颧骨体部→眶下缘)顺序,纵向先行颧额缝和眶外壁骨折复位,后转向口内使颧牙槽嵴骨折复位并固定。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上颌窦瘘、钛钉及钛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中位时间32个月。患者面形恢复满意,两侧基本对称,开、闭口功能正常。无眼球损伤、视力损害发生。术后2例出现额纹消失、眉下垂,6个月有一定程度自行恢复。头皮冠状切口遗留2~3 mm脱发痕迹,无瘢痕增生;下眼睑无明显瘢痕。6个月复查时,CT及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 结论顺序复位固定技术符合颧骨复杂骨折的力学特点,容易达到精确解剖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骨折 顺序复位固定技术 骨折复位
原文传递
道路交通事故相关的颌面创伤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立娟 柳春明 +4 位作者 滑文美 段海南 王凯 刘卫东 王曦光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相关的颌面创伤流行病学情况,明确本地区现阶段道路交通事故相关的颌面创伤的发生频度、规律,总结有效的治疗技术。方法通过与霸州市交警大队建立网络联系,预先建立病例数据库格式,逐一录入2012-07-01/2013-06... 目的探讨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相关的颌面创伤流行病学情况,明确本地区现阶段道路交通事故相关的颌面创伤的发生频度、规律,总结有效的治疗技术。方法通过与霸州市交警大队建立网络联系,预先建立病例数据库格式,逐一录入2012-07-01/2013-06-30日一年间发生的交通事故的各项信息,对事故发生的时间、路段地点、车辆种类、事故成因、总损伤与颌面损伤,等,进行汇总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颌面部交通事故伤的发生一年中7、8月及1、12月,每周一及周末发生较多,与车辆类型及驾驶员相关。本组资料受伤人员197例,其中颌面部伤占30.46%,头颈部伤占10.02%,四肢伤占40.55%,躯干伤占5.01%,颌面部合并头颈部伤占1.48%,颌面部合并四肢伤占9.07%,四肢合并躯干伤占1.41%,颌面部合并躯干伤占1.21%,头颈颌面部、四肢和躯干合并伤占0.79%。颌面部交通事故伤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约为4.6∶1。青年人(20~30岁)是颌面创伤的好发群体。结论道路交通事故导致颌面部损伤有一定时限性,在总损伤人数中占有较高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颌面创伤 交通事故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高压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文艳 王建爽 +2 位作者 王艳辉 安影丹 朱艳香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899-902,共4页
目的调查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分析MHD患者肺动脉高压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行MHD的尿毒症患者163例,根据透析后24 h内超声... 目的调查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分析MHD患者肺动脉高压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行MHD的尿毒症患者163例,根据透析后24 h内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静息状态下肺动脉收缩压>35 mm Hg)及非肺动脉高压组(静息状态下肺动脉收缩压≤35 mm Hg)。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声心动参数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结果 163例MHD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59例,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为36.20%;肺动脉高压组的肺动脉内径、左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等超声心动图参数与非肺动脉高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等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有关联(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与肺动脉高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图 老年人
原文传递
凋亡酶激活因子与p53及Ki-67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毕大明 董艳玲 +4 位作者 吴金朋 王雪宁 胡二斌 郑建国 刘娜娜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12期1416-1419,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酶激活因子1(Apaf-1)、p53和Ki-67在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SP染色法,检测结直肠癌、腺瘤组织中Apaf-1、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组中,Apaf-1、p53、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 目的探讨凋亡酶激活因子1(Apaf-1)、p53和Ki-67在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SP染色法,检测结直肠癌、腺瘤组织中Apaf-1、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组中,Apaf-1、p53、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7%、31.8%和90.9%,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43.6%、89.7%和6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A、B期的Apaf-1、p53、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6%、89.7%和61.5%,C、D期的Apaf-1、p53、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7%、31.8%和90.9%。结直肠癌组织中Apaf-1阳性率(39.0%)低于腺瘤(88.0%),p53阳性率(77.0%)和Ki-67阳性率(68.0%)均高于腺瘤(分别为49.0%、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f-1阳性表达与p53、Ki-67阳性表达均呈负相关(r1=-0.358,r2=-0.361,P<0.01)。结论 Apaf-1、p53与Ki-67表达在结直肠癌、腺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过程中有一定影响,对诊断结直肠癌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凋亡酶激活因子 P53 KI-6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