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能手机光传感器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柴红梅 闫婷婷 +2 位作者 任宜霞 杨子涵 张妍妍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48-53,共6页
利用绿色Led小灯珠作为光源,智能手机光传感器及App作为检测系统,通过测定透过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探究高锰酸钾与草酸反应中反应物浓度及酸化时间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智能手机光传感器App法是一种低成本、简单... 利用绿色Led小灯珠作为光源,智能手机光传感器及App作为检测系统,通过测定透过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探究高锰酸钾与草酸反应中反应物浓度及酸化时间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智能手机光传感器App法是一种低成本、简单、便携、直观可行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使用随身所带的智能手机开展实验研究,使实验教学具有趣味性和科学性,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光传感器 高锰酸钾 草酸 化学反应速率
下载PDF
浅谈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技能培养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美丽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9期185-186,共2页
无机化学是大学生刚刚步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基础性学科,所有理论均需通过实验来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同时,实验也是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态度及实事求是的精神的途径之一。我们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在注重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规范操作、... 无机化学是大学生刚刚步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基础性学科,所有理论均需通过实验来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同时,实验也是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态度及实事求是的精神的途径之一。我们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在注重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规范操作、严格程序,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的前提下,更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实验技能培养,从而使大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实验技能 培养方法
下载PDF
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红玲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6期205-206,共2页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主要基地,实验室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培养良好的实验安全及环保意识,个人防护能力,建立绿色实验体系是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实验室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的各项安全问题,造成安全事故的因...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主要基地,实验室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培养良好的实验安全及环保意识,个人防护能力,建立绿色实验体系是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实验室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的各项安全问题,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以及如何排除安全隐患和应对安全事故方面进行了探讨,期望能够对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环保运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化学实验室 安全隐患 安全事故 安全管理 环保意识
下载PDF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践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东升 史振民 +2 位作者 巩育军 王文亮 张竹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2期22-24,共3页
围绕素质教育的中心,进行了物理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改编了实验教材,改革了实验管理模式,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素质教育 物理化学课程 教材改革
下载PDF
化工仪表及控制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郭立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12期154-155,共2页
分析了化工仪表及过程控制实验室教学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及化工工艺专业特点,规划建设了化工仪表及过程控制实验室;提出了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 实验室建设 模式与经验 技能培养 化工仪表
下载PDF
浅议物理化学实验大循环教学方法的利与弊 被引量:2
6
作者 唐龙 王丹军 +3 位作者 李东升 张竹莲 高楼军 侯向阳 《科教文汇》 2007年第04S期94-95,共2页
针对我校物理化学大循环实验开设的情况,浅析大循环实验的“利”与“弊”。大循环实验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仪器设备来完成实验教学,是一种值得推广教学的模式;但实验内容往往和理论教学难以同步(超前或滞后)以及教师人力投入不... 针对我校物理化学大循环实验开设的情况,浅析大循环实验的“利”与“弊”。大循环实验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仪器设备来完成实验教学,是一种值得推广教学的模式;但实验内容往往和理论教学难以同步(超前或滞后)以及教师人力投入不足,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和实验效果的下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循环实验 粘度法 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对大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美丽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8期187-188,共2页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将中国制造逐步变成中国创造。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创造性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迫切需要。本文从"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及"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将中国制造逐步变成中国创造。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创造性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迫切需要。本文从"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及"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三个方面对如何通过化学课堂教学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详细论述,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是一项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课堂教育 创新思维能力 探讨
下载PDF
电化学置换反应制备Nb_(2)CT_(x)负载低Pt催化剂及其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析氢性能研究
8
作者 向煜 董梦飞 +5 位作者 刘寿达 高晓明 高楼军 姜晨光 闫文科 简选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2-30,共9页
降低催化剂中贵金属Pt含量是构建高性能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电催化剂的关键。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将Cu纳米修饰到二维Nb_(2)CT_(x)表面,然后利用电化学置换反应制备得到二维Nb_(2)CT_(x)负载Pt纳米颗粒(PtNP/Nb_(2)C... 降低催化剂中贵金属Pt含量是构建高性能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电催化剂的关键。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将Cu纳米修饰到二维Nb_(2)CT_(x)表面,然后利用电化学置换反应制备得到二维Nb_(2)CT_(x)负载Pt纳米颗粒(PtNP/Nb_(2)CT_(x))催化剂。采用SEM、XRD和XPS等手段对所得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及组成进行表征,并研究了PtNP/Nb_(2)CT_(x)催化剂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的电催化HER性能。结果表明,在10 m A·cm^(-2)电流密度下,PtNP/Nb_(2)CT_(x)催化剂在0.5 mol·L^(-1)H2SO4和1.0 mol·L^(-1)PBS电解液中的过电压分别为38 m V和146 m V,Tafel斜率分别为42和64 m V·dec^(-1);在0.5 mol·L^(-1)H2SO4中,过电压为50 m V下,催化剂的质量活性和转换频率值分别为36.5 A·mgPt^(-1)和11.5 s^(-1);在1.0 mol·L^(-1)PBS中,过电压为100 m V下,催化剂质量活性和转换频率分别为4.1 A·mgPt^(-1)和4.2 s^(-1),PtNP/Nb_(2)CT_(x)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HER活性。最后在电流密度为10 m A·cm^(-2)下,0.5 mol·L^(-1)H2SO4和1.0 mol·L^(-1)PBS电解液中通过计时电流法进行5 h的稳定性测试,该催化剂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该催化剂的成功合成为制备低Pt含量高性能电催化析氢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置换反应 二维Nb_(2)CT_(x)MXene Pt基催化剂 电催化 析氢反应
下载PDF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测定维生素B_1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小利 马红燕 +1 位作者 张琰图 张成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7-319,共3页
基于发现在强碱性介质维生素B1对电生BrO-氧化Luminol的强化学发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将在线恒电流电解产生BrO-与流动注射技术结合,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测定维生素B1的新方法。该方法测定维生素B1的线性范围为1.0×10-8~6.0&#... 基于发现在强碱性介质维生素B1对电生BrO-氧化Luminol的强化学发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将在线恒电流电解产生BrO-与流动注射技术结合,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测定维生素B1的新方法。该方法测定维生素B1的线性范围为1.0×10-8~6.0×10-6g·ml-1,检出限为3.2×10-9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1.2%(n=11)。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可控性强等优点,用于片剂中的维生素B1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电化学发光 维生素B1 次溴酸根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梳状纳米ZnO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乔海军 王丹军 +3 位作者 郭莉 杨继涛 张理平 梁慧光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78,共5页
在600-700℃,无催化剂条件下热蒸发Zn及Zn与醋酸锌(Zn(Ac)2)的混合物,成功合成了梳状纳米ZnO.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各类反应奈件下所制备的ZnO纳米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ZnO纳米结构具... 在600-700℃,无催化剂条件下热蒸发Zn及Zn与醋酸锌(Zn(Ac)2)的混合物,成功合成了梳状纳米ZnO.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各类反应奈件下所制备的ZnO纳米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ZnO纳米结构具有规整的梳状,且为单晶结构,同时对梳状纳米结构体系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室温光致发光谱显示,梳状ZnO的紫外发射峰位为397nm,有明显的红移,同时半高宽(FWHM)变大,而绿光发射峰位在453~493nm之间分裂为4个次级峰,有明显的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梳状纳米结构 化学气相沉积 光致发光
下载PDF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测定利福平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小利 张琰图 +1 位作者 马红燕 张成孝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4-606,共3页
发现利福平对电生BrO-氧化Luminol的强化学发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将在线恒电流电解产生BrO-与流动注射技术结合,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测定利福平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10-8~1×10-6g/mL,检出限为3×10-9g/mL... 发现利福平对电生BrO-氧化Luminol的强化学发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将在线恒电流电解产生BrO-与流动注射技术结合,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测定利福平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10-8~1×10-6g/mL,检出限为3×10-9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7%(n=11,c=2.0×10-7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电化学发光 利福平 次溴酸根
下载PDF
几种表面活性剂和色素物质对氯苯嘧啶醇光化学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丹军 岳永德 +2 位作者 汤锋 花日茂 操海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94-1297,1306,共5页
以高压汞灯和太阳光为试验光源,研究了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和几种色素对氯苯嘧啶醇在固体表面和水中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汞灯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表面活性剂吐温-60(T-60)对氯苯嘧啶醇的表面光化学降解有很强的敏化作用,... 以高压汞灯和太阳光为试验光源,研究了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和几种色素对氯苯嘧啶醇在固体表面和水中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汞灯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表面活性剂吐温-60(T-60)对氯苯嘧啶醇的表面光化学降解有很强的敏化作用,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氯苯嘧啶醇的光解则具有一定的猝灭作用,且作用效应与剂量成正相关性;司班-20(Span-20)对氯苯嘧啶醇的光解影响比较复杂,在剂量比为1∶1时,表现为微弱的光敏作用,而当剂量比为5∶1时则表现为较强的猝灭作用。太阳光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氯苯嘧啶醇水中光解有较强的敏化作用,而Span-20和SDS则表现出一定的猝灭作用;几种色素对氯苯嘧啶醇水中光解有一定的影响,低浓度时,亚甲基兰、核黄素对氯苯嘧啶醇光化学降解有一定的敏化作用,高浓度时反而表现出极强的猝灭作用;结晶紫对氯苯嘧啶醇的光解表现出一定的光猝灭作用效应,且与剂量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嘧啶醇 表面活性剂 色素 光敏化作用 光猝灭作用
下载PDF
盐酸胺碘酮的电化学测定及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瑞丽 李晓霞 +1 位作者 刘启瑞 高楼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3-327,共5页
建立了测定盐酸胺碘酮(Am)的新的电化学分析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结合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A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pH=5.0的B-R缓冲溶液中,Am在0.87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其氧化峰电流Ipa与Am的浓度在1.8... 建立了测定盐酸胺碘酮(Am)的新的电化学分析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结合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A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pH=5.0的B-R缓冲溶液中,Am在0.87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其氧化峰电流Ipa与Am的浓度在1.8×10-7~6.7×10-5 mol/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6.0×10-8 mol/L。当BSA加入Am溶液后,Am的氧化峰电流降低,其氧化峰电流的降低值△Ipa与BSA的浓度在2.4×10-7~2.2×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BSA的检出限(S/N=3)为9.0×10–8 mol/L。电化学研究表明,Am与BSA之间形成1∶1的结合物,结合常数为9.9×106 L/mol。紫外光谱表明Am的加入使BSA的吸收峰发生红移且有增色效应。傅立叶红外光谱表明Am与BSA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硫及氮原子形成键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胺碘酮 电化学 牛血清白蛋白 紫外光谱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氨苄西林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红燕 陈小利 +1 位作者 马宁 马春燕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共3页
基于氨苄西林对鲁米诺在铂电极上弱的电氧化发光信号的强增敏作用与流动注射技术的结合,建立了一种测定氨苄西林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该法测定氨苄西林的检出限为5.0×10-8g mL,线性范围为8.0×10-8~5.0×10-5g mL,相... 基于氨苄西林对鲁米诺在铂电极上弱的电氧化发光信号的强增敏作用与流动注射技术的结合,建立了一种测定氨苄西林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该法测定氨苄西林的检出限为5.0×10-8g mL,线性范围为8.0×10-8~5.0×10-5g mL,相对标准偏差为2.0%(n=11)。已成功地用于样品中氨苄西林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分析 氨苄西林 鲁米诺 流动注射分析
下载PDF
基于纳米CeO2增敏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云云 张琰图 +1 位作者 章竹君 王军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75-1379,共5页
基于碱性条件下,CeO_2纳米粒子能够有效增敏鲁米诺-KMnO_4体系的化学发光,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测定的新方法。实验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检测信号的多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乙... 基于碱性条件下,CeO_2纳米粒子能够有效增敏鲁米诺-KMnO_4体系的化学发光,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测定的新方法。实验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检测信号的多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1.0×10-7~5.0×10-5mol/L范围内与相对化学发光强度的抑制值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为0.996 4,检出限(3σ)为3.3×10-8mol/L。对5.0×10-6mol/L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平行测定11次,计算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该法用于银翘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0%;对尿液的加标回收率为97.9%~98.7%,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米诺 CeO2纳米粒子 对乙酰氨基酚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下载PDF
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上沙丁胺醇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瑞丽 罗贤文 +1 位作者 李晓霞 高楼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69-273,共5页
制备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研究沙丁胺醇(Sal)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与裸碳糊电极相比,显著提高Sal的氧化峰电流,氧化峰电位负移50mV,提高了测定Sal的灵敏度。实验表明:氧化峰电流与Sa... 制备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研究沙丁胺醇(Sal)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与裸碳糊电极相比,显著提高Sal的氧化峰电流,氧化峰电位负移50mV,提高了测定Sal的灵敏度。实验表明:氧化峰电流与Sal浓度在0.471~64.2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5μmol/L(RSN=3)。对40.7μmol/L的Sal进行11次平行测定,RSD 1.7%。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血样和尿样中Sal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纳米金 修饰电极 沙丁胺醇
下载PDF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甲磺酸培氟沙星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红燕 郑行望 章竹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3-714,716,共3页
A new flow injection 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ECL)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efloxacin was developed.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sensitiving effect of pefloxacin on the weak ECL signal of electrochemi... A new flow injection 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ECL)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efloxacin was developed.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sensitiving effect of pefloxacin on the weak ECL signal of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luminol on the platinum flake electrode in the medium of 0.05mol/L Na2CO3-NaHCO3.This ECL response is in the range of 1.0×10-8~1.4×10-5g/ml pefloxacin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8.0×10-9g/ml.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is 2.5%.This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pefloxacin in sampl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分析 甲磺酸培氟沙星 鲁米诺 流动注射分析
下载PDF
异核Ln(Na)‑MOFs(Ln=Tb、Dy、Ho)的晶体结构及对乙醛、Fe^(3+)、Cr_(2)O_(7)^(2-)的荧光传感和邻苯二酚的电化学传感 被引量:2
18
作者 柴红梅 闫佳伶 +4 位作者 任宜霞 高楼军 张钢强 张琰 郝书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13-1921,共9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3个新型三维微孔同构异核金属有机骨架Ln(Na)‑MOFs:{[LnNa(BDT)(H_(2)O)_(3)]·_(2)H_(2)O}n(Ln=Tb(1)、Dy(2)、Ho(3),H4BDT=3,5‑二(3',5'‑二羧基苯基)‑1H‑1,2,4‑三唑),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3个新型三维微孔同构异核金属有机骨架Ln(Na)‑MOFs:{[LnNa(BDT)(H_(2)O)_(3)]·_(2)H_(2)O}n(Ln=Tb(1)、Dy(2)、Ho(3),H4BDT=3,5‑二(3',5'‑二羧基苯基)‑1H‑1,2,4‑三唑),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Ln(Na)‑MOFs是具有相同的异核双金属单元的三维骨架结构。荧光研究表明,Tb(Na)‑MOF(1)可以荧光传感检测水中Fe^(3+)、Cr_(2)O_(7)^(2-)以及乙醛分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也可用于水中邻苯二酚的电化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核金属有机骨架 晶体结构 荧光传感 电化学传感
下载PDF
基于柔性苯二乙酸构筑的三个钴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质(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美丽 郑艳金 +4 位作者 刘敏 任宜霞 王记江 崔华莉 刘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13-1820,共8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3个钴配位聚合物{[Co1.5(opda)1.5(mbib)2(H2O)2]·H2O}n(1),{[Co(mpda)(mbib)]·H2O}n(2)和{[Co(ppda)(mbib)]·H2O}n(3),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配...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3个钴配位聚合物{[Co1.5(opda)1.5(mbib)2(H2O)2]·H2O}n(1),{[Co(mpda)(mbib)]·H2O}n(2)和{[Co(ppda)(mbib)]·H2O}n(3),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的不同结构主要是由于中心钴?髤阳离子的配位几何结构、柔性苯二甲酸和双(咪唑)配体的配位方式和构象的不同。同时,还研究了3个钴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质
下载PDF
电化学氧化煤浆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小峰 郭延红 +2 位作者 杨晓霞 高晓明 付峰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9期2094-2096,2099,共4页
采用伏安法对六种煤浆的电解氧化特性进行研究,考察了煤种、铁离子溶液催化剂、温度和搅拌速度对氧化电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电压和转速的增加可以提高其氧化电流密度,在室温下加入5 mmol Fe3+,可以使神木煤浆的氧化电流密度... 采用伏安法对六种煤浆的电解氧化特性进行研究,考察了煤种、铁离子溶液催化剂、温度和搅拌速度对氧化电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电压和转速的增加可以提高其氧化电流密度,在室温下加入5 mmol Fe3+,可以使神木煤浆的氧化电流密度提高至18.4 m A/cm2。通过XRD分析可知,电解破坏煤的大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电流密度 煤浆 铁离子溶液催化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