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divi-1通过修复黑质网状部线粒体改善肝性脑病小鼠运动功能
1
作者 铁静静 李晓东 +5 位作者 倪子薇 黄鑫 吴菲菲 王璐 杨雁灵 王亚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3-420,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肝性脑病(AHE)模型小鼠中黑质网状部(SNr)的线粒体变化,以及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对AHE小鼠运动功能和SNr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构建小鼠的AHE模型并通过腹腔注射给予Mdivi-1处理,利用生... 目的:探讨急性肝性脑病(AHE)模型小鼠中黑质网状部(SNr)的线粒体变化,以及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对AHE小鼠运动功能和SNr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构建小鼠的AHE模型并通过腹腔注射给予Mdivi-1处理,利用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血氨的变化,并进行旷场实验、转棒疲劳实验以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AHE小鼠的运动功能;电镜下观察SNr的线粒体结构变化,商品化试剂盒检测SNr的线粒体膜电位(MMP)以及细胞的活性氧(ROS)和AT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HE小鼠血清中的AST、ALT和血氨含量均增加;小鼠在旷场中的总运动距离减少,转棒疲劳实验以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运动时间均缩短;SNr的线粒体变小变圆、线粒体分裂增加,MMP降低,细胞ROS增加,ATP产生减少。使用Mdivi-1干预后,AHE小鼠血清中的AST、ALT和血氨含量均降低;小鼠在旷场中的总运动距离增加,转棒疲劳实验以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的运动时间均增多,SNr的线粒体变大、圆率降低,线粒体分裂减少,MMP增加,细胞ROS降低,ATP产生增多。结论:Mdivi-1可以通过修复AHE小鼠SNr的线粒体从而改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性脑病 黑质网状部 线粒体 Mdivi-1 小鼠
原文传递
靶向抑制黑质网状部GABA能神经元的DRP1改善肝性脑病小鼠运动功能
2
作者 李晓东 铁静静 +4 位作者 陈京浩 孙毓泽 吴菲菲 杨雁灵 王亚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目的:探讨黑质网状部(SNr)的GABA能神经元中线粒体分裂对急性肝性脑病(AHE)小鼠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利用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制备AHE小鼠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AHE小鼠肝小叶的变化,利用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AHE小鼠血... 目的:探讨黑质网状部(SNr)的GABA能神经元中线粒体分裂对急性肝性脑病(AHE)小鼠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利用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制备AHE小鼠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AHE小鼠肝小叶的变化,利用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AHE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血氨的变化。接下来通过转棒疲劳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旷场实验观察AHE小鼠运动功能。进一步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分析AHE小鼠SNr的线粒体面积、周长、圆率等形态学指标的变化,Western Blot观察AHE小鼠SNr的线粒体分裂融合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接下来,利用重组腺相关病毒(AAV)靶向调控AHE小鼠SNr的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的表达,在荧光酶标仪上检测SNr的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的ATP和活性氧(ROS),并观察小鼠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较对照组,AHE小鼠运动功能明显降低,SNr的线粒体分裂明显增强,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表达显著升高;AHE小鼠SNr的MMP显著下降,细胞的ATP下降,ROS升高。靶向抑制AHE小鼠SNr的DRP1表达后,运动改善;进一步观察发现,AHE小鼠SNr的线粒体分裂被抑制后,MMP显著升高,细胞的ATP升高,ROS下降,证明线粒体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靶向抑制AHE小鼠黑质网状部GABA能神经元的线粒体分裂,可以改善线粒体形态和功能,从而缓解其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性脑病 黑质网状部 线粒体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 小鼠
原文传递
利用Cre-LoxP技术构建标记GABA能神经元的转基因小鼠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慧 李淑娇 +5 位作者 王瑞青 蒲雪茵 李凯峰 杨雁灵 王璐 王亚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15-622,共8页
目的:通过Cre-LoxP技术构建转基因小鼠,示踪全脑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分布及形态.方法:使用C57BL/6J-Gad2^(em1(IRES-iCre-pA)Smoc)小鼠(Gad2-ires-cre小鼠)与B6/JGpt-H11^(em1Cin(CAG-LoxP-ZsGreen-Stop-LoxP-tdTomato))/Gpt小鼠(... 目的:通过Cre-LoxP技术构建转基因小鼠,示踪全脑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分布及形态.方法:使用C57BL/6J-Gad2^(em1(IRES-iCre-pA)Smoc)小鼠(Gad2-ires-cre小鼠)与B6/JGpt-H11^(em1Cin(CAG-LoxP-ZsGreen-Stop-LoxP-tdTomato))/Gpt小鼠(B6-G/R小鼠)杂交产生Gad2^(tdTomato)/non-Gad2^(ZsGreen)子代小鼠,使用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分析子代小鼠完成全程时间、行走速度和协调指数的差异性;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鼠全脑GABA能神经元的分布情况,并用Imaris软件对GABA能神经元进行3D重塑.结果:CatWalk步态分析结果显示,完成全程时间、行走速度和协调指数在Gad2^(tdTomato)/non-Gad2^(ZsGreen)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组间无统计学差异.GABA能神经元主要分布在纹状体(ST)、嗅结节(TU)、大脑脚(CP)、黑质网状部(SNr)及小脑皮层(CbC).ST中GABA能神经元呈椭圆形,并有角状凸起;小脑浦肯野细胞(PC)树突伸入分子层,胞体排列整齐,形成浦肯野细胞层(PCL),轴突穿过颗粒细胞层(GCL),投射到小脑核(CBN).结论:Gad2^(tdTomato)/non-Gad2^(ZsGreen)小鼠运动正常,并可示踪全脑GABA能神经元的分布及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能神经元 Cre-LoxP系统 运动协调性 小鼠
原文传递
动物行为学检测方法在小脑共济失调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瑞青 吴菲菲 +5 位作者 张昆龙 刘慧 李淑娇 王亚云 杨雁灵 王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46-250,共5页
小脑共济失调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而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至今还不清楚,且临床治疗措施有限。对于小脑共济失调疾病的研究,通常采用啮齿动物作为研究模型,小脑共济失调疾病引起的行为异常也在模型动物中得到广泛证实。因此,对小... 小脑共济失调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而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至今还不清楚,且临床治疗措施有限。对于小脑共济失调疾病的研究,通常采用啮齿动物作为研究模型,小脑共济失调疾病引起的行为异常也在模型动物中得到广泛证实。因此,对小脑共济失调动物模型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小脑共济失调疾病的相关机制。传统动物行为学检测,如旷场实验、平衡木实验和转棒实验等,已用于啮齿动物研究多年,但在检测小脑共济失调行为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亟需可靠的行为学检测助力小脑共济失调机制研究和治疗策略研发。本文对动物小脑共济失调行为学检测的最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重点介绍小脑共济失调疾病、动物疾病模型、行为学实验以及评价指标等方面,以帮助研究者选择最合适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共济失调 动物疾病模型 动物行为学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Cre-LoxP技术新建Gad2^(tdTomato)/non-Gad2^(ZsGreen)工具鼠实现GABA能神经元特异性标记
5
作者 刘慧 李淑娇 +7 位作者 王瑞青 蒲雪茵 罗婷婷 李凯峰 吴菲菲 杨雁灵 王璐 王亚云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264-264,共1页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神经元,其功能异常被证明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病理性改变。目前已经研究出多种特异性转基因小鼠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但是,目前尚无一种技术能够实现...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神经元,其功能异常被证明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病理性改变。目前已经研究出多种特异性转基因小鼠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但是,目前尚无一种技术能够实现在一个动物体内同时示踪GABA能神经元(GABAergic neuron)与非GABA能(non-GABAergic)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改变 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异常 GABA能神经元 转基因小鼠 特异性标记 抑制性神经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