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课在医学生物化学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爱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7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微课在医学生物化学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采用微课教学;对两组学生对理论知识掌... 目的探讨微课在医学生物化学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采用微课教学;对两组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授课形式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平时考试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授课形式的满意度各项目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课用于医学生物化学课教学可显著提高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授课形式的满意度,值得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微课 生物化学 效果 医学 应用
下载PDF
PBL结合案例分析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爱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0期21-23,共3页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PBL)结合病例分析法(CBL)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医院2017级麻醉班44名本科生作为PBL+CBL组,同期选取本院2017级影像班44名本科生作为SBL组;SBL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PBL+CBL组采用PB...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PBL)结合病例分析法(CBL)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医院2017级麻醉班44名本科生作为PBL+CBL组,同期选取本院2017级影像班44名本科生作为SBL组;SBL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PBL+CBL组采用PBL结合CBL的教学模式;对两组理论、案例分析、实验、总评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BL+CBL组理论、案例分析、实验及总评成绩均显著高于SBL组(P<0.05),PBL+CBL组授课形式满意度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SBL组(P<0.05).结论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结合CBL的教学模式可显著提升学生理论及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同时有利于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教学 SBL PBL CBL 效果
下载PDF
生物素化抗AIB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庞秋霞 屈艺 +1 位作者 魏大鹏 赵凤艳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7-729,共3页
目的用生物素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BNHS)对纯化抗AIB1单克隆抗体1A2E1进行标记,并应用标记后单克隆抗体对靶细胞中AIB1蛋白进行检测。方法用BNHS与纯化抗体1A2E1交联,制备Biotin-1A2E1,用竞争抑制ELISA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iotin-1A2E... 目的用生物素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BNHS)对纯化抗AIB1单克隆抗体1A2E1进行标记,并应用标记后单克隆抗体对靶细胞中AIB1蛋白进行检测。方法用BNHS与纯化抗体1A2E1交联,制备Biotin-1A2E1,用竞争抑制ELISA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iotin-1A2E1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所制备的生物素化抗体活性高,效价为1∶3200,用于检测乳腺癌细胞中AIB1蛋白敏感性好。结论成功制备生物素化抗体Biotin-1A2E1,并可初步应用于靶细胞AIB1蛋白的检测,为肿瘤辅助诊断中AIB1蛋白的检测提供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 生物素化 单克隆抗体 AIB1
下载PDF
术前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贾耀辉 陈慧敏 +1 位作者 郭贤利 代永庆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对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存在颅内血管狭窄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对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存在颅内血管狭窄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2例。所有患者均行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手术前后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凝血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所有患者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均成功,手术成功率1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2%vs 32.1%,P<0.05)。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vs 14.3%,P>0.05)。术后72h,观察组ASPECT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在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术后脑血流灌注,并且能够改善凝血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临床上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右旋糖酐 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 老年 缺血性脑血管病变 凝血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丁苯酞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钻孔引流术治疗后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贾耀辉 陈慧敏 +2 位作者 郭贤利 高永开 代永庆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3701-3704,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钻孔引流术治疗后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HICH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钻孔引流术治疗后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HICH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第5天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ivgtt,bi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两组存活患者术前及术后28 d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4 d脑水肿体积、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P物质(S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各病死1例,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存活患者CSS评分、脑水肿体积、血清HCY、S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两组存活患者CSS评分显著降低,术后14 d,两组患者SP水平显著升高,血清HCY水平显著降低,脑水肿体积显著缩小,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显著提高老年HIC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术后脑水肿,并且能够降低血清HCY水平,提高S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钻孔引流术 老年 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水肿 同型半胱氨酸 P物质
下载PDF
Uhrf1与Dppa3相互作用调节印记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娟 吴博 +3 位作者 殷松娜 史海燕 王爱红 赵菊梅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明确Uhrf1与Dppa3相互作用是否能够调节印记基因的表达。方法利用基因体外克隆构建Dppa3和Uhrf1的过表达载体p CMV-Myc-Uhrf1和p CDH-Flag-Dppa3;利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Dppa3与Uhrf1间的相互作用;以维甲酸诱导分化前后的J1细胞为模型... 目的明确Uhrf1与Dppa3相互作用是否能够调节印记基因的表达。方法利用基因体外克隆构建Dppa3和Uhrf1的过表达载体p CMV-Myc-Uhrf1和p CDH-Flag-Dppa3;利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Dppa3与Uhrf1间的相互作用;以维甲酸诱导分化前后的J1细胞为模型,过表达Dppa3、Uhrf1、Dppa3和Uhrf1,q PCR检测Dppa3与Uhrf1共同表达对印记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Uhrf1可与Dppa3相互作用。过表达Dppa3或Uhrf1均可抑制维甲酸诱导的印记基因表达,Dppa3与Uhrf1同时表达可增强Dppa3、Uhrf1过表达对印记基因的调节作用。结论 Dppa3与Uhrf1相互作用能够调节印记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rf1 Dppa3 印记基因
下载PDF
宫颈癌中AIB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许静洪 庞秋霞 王爱红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2,5,共3页
目的观察AIB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和33例宫颈癌组织中AIB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AIB1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宫颈癌与正常... 目的观察AIB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和33例宫颈癌组织中AIB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AIB1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中AIB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和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分化程度宫颈癌组中AIB1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逐渐降低,AIB1蛋白的表达有升高趋势。结论 AIB1蛋白的过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B1蛋白 宫颈癌 表达 临床意义
下载PDF
E3泛素连接酶HECW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芳 沈慧 +4 位作者 王晓霏 王丽 韩采利 刘俊丽 张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13-821,共9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E3泛素连接酶(HECW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寻找胃腺癌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提供新的线索。方法:用R语言分析HECW2在泛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泛癌预后的关系。借助UCSC Xena、HPA、Kaplan-Meier Pl...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E3泛素连接酶(HECW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寻找胃腺癌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提供新的线索。方法:用R语言分析HECW2在泛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泛癌预后的关系。借助UCSC Xena、HPA、Kaplan-Meier Plotter等数据库分析HECW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WB法检测中国人胃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HECW2蛋白水平以验证数据库中的分析结果。借助TIMER和Cibersort数据库分析HECW2与胃腺癌免疫浸润的关系。通过LinkedOmics数据库对胃腺癌中HECW2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及相关性基因分析。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33种不同类型肿瘤中,包括胃腺癌在内的12种肿瘤中HECW2呈显著高表达(均P<0.05),WB法结果显示,中国人胃腺癌组织中HECW2也呈显著高表达(P<0.05)。HECW2表达水平越高,胃腺癌患者OS越短,包括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浸润丰度越高(均P<0.01)。此外,HECW2相关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黏着斑、细胞黏附和氧化磷酸化等生理病理过程(均P<0.01)。结论:HECW2在胃腺癌组织中呈显著高表达且其与胃腺癌预后不良和免疫细胞浸润密切相关,有成为胃腺癌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E3泛素连接酶 HECW2 免疫浸润 预后 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