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地区浅部真菌病14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马小娜 张辉 +3 位作者 韩晓虹 王宏东 史龙泉 任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08-910,共3页
目的了解延安地区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及致病菌种分布特征和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2012年1月-2015年6月确诊的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发病情况,分析其致病菌种、年龄、性别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确诊的1... 目的了解延安地区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及致病菌种分布特征和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2012年1月-2015年6月确诊的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发病情况,分析其致病菌种、年龄、性别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确诊的1422例皮肤浅部真菌病中,前三位依次是足癣471例(33.12%),甲真菌病284例(19.97%),手癣202例(14.21%);致病菌中前三位依次是红色毛癣菌772株(54.29%),须癣毛癣菌173株(12.17%),白念珠菌147株(10.34%);患病人数最多者为31~40岁年龄组393例(27.64%);男女均以足癣比例最大,分别为264例(34.29%)和207例(31.75%)。结论延安地区浅部真菌病以足癣、甲真菌病和手癣较常见,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白念珠菌为主,好发于中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部真菌病 致病真菌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小娜 王宏东 +2 位作者 韩晓虹 史龙泉 张辉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50例湿疹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试验组125例给予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照组125例给予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分别于用药后第1、2、3周末分... 目的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50例湿疹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试验组125例给予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照组125例给予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分别于用药后第1、2、3周末分析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4%、81.1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观察3周期间,试验组仅有1例出现局部烧灼感及脱屑,不影响治疗。其余病人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对于慢性湿疹皮炎类患者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氟米松软膏 慢性湿疹皮炎
下载PDF
冷冻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2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晓虹 赵秀玲 史龙泉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冷冻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方法及适应症。方法采用液氮直接喷射或棉签触压法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200例.结果总有效率88.5%.以毛细血管瘤效果最好,治愈率90.4%。总有效率96.4%。结论本法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尤其是毛细血管瘤)安... 目的探讨冷冻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方法及适应症。方法采用液氮直接喷射或棉签触压法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200例.结果总有效率88.5%.以毛细血管瘤效果最好,治愈率90.4%。总有效率96.4%。结论本法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尤其是毛细血管瘤)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治愈率高,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 血管瘤 自然消退 适应症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小娜 张辉 王宏东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4-36,39,共4页
目的了解延安地区近年来的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的流行现状和变化特点,为该地区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11-01-01~2015-12-31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确诊的2951例梅毒、淋病、非... 目的了解延安地区近年来的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的流行现状和变化特点,为该地区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11-01-01~2015-12-31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确诊的2951例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51例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患者中,梅毒所占比例数最高,为944例(31.99%),21~3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为1077例(36.50%),发病职业最高的人群是农民,为1735例(58.79%)。结论延安地区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患者均呈上升趋势,所患性病主要为梅毒,感染者主要为中青年农民和待业者,建议针对高危人群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感染情况分析 综合性医院
下载PDF
延安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任艳荣 刘涛 +2 位作者 史龙泉 张艳 杨志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72-475,共4页
目的分析延安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主要变应原的分布特点,为其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生物共振技术对252例拟诊为AR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2例患者中242例(96.03%)呈阳性反... 目的分析延安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主要变应原的分布特点,为其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生物共振技术对252例拟诊为AR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2例患者中242例(96.03%)呈阳性反应,对所有呈阳性反应患者的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结果进行汇总,最常见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艾蒿、蒌蒿,屋尘螨,谷螨、粉螨,毛菌霉、甲醛,花草类混合物等。结论粉尘螨、艾蒿、蒌蒿、屋尘螨、谷螨、粉螨,甲醛是延安地区AR患者最主要的变应原,改善患者居住环境,避免接触变应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变应原 生物共振
下载PDF
皮炎消颗粒联合中药湿敷治疗颜面部过敏性皮炎疗效观察
6
作者 郭慧敏 李燕妮 杜凡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1期3114-3118,共5页
目的观察皮炎消颗粒联合中药湿敷治疗颜面部过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延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116例颜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采取中药湿敷治疗方式)和观察组(采... 目的观察皮炎消颗粒联合中药湿敷治疗颜面部过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延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116例颜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采取中药湿敷治疗方式)和观察组(采取皮炎消颗粒联合中药湿敷治疗方式)各58例,于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皮肤颜色指数、皮肤发热指数、皮肤瘙痒程度等积分和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EOS)数目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肤颜色指数、发热指数及瘙痒程度积分分别为(0.69±0.12)分、(0.72±0.14)分及(0.83±0.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0.23)分、(1.21±0.32)分及(1.15±0.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IgE和EOS分别为(109.07±16.45)IU/mL,(2.87±0.12)×10^(9)/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23±16.43)IU/mL、(3.32±0.23)×10^(9)/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90%,略低于对照组的8.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炎消颗粒联合中药湿敷治疗颜面部过敏性皮炎不仅可缓解皮肤颜色发红、发热、瘙痒等症状,而且能改善患者的机体炎症水平,临床应用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部过敏性皮炎 皮炎消颗粒 中药湿敷 临床症状 免疫球蛋白E 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数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光疗后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及nesfatin-1水平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马小娜 王爽 +3 位作者 张辉 解艳 张艳 张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 :探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及nesfatin-1水平。方法:共选取100例研究对象,其中患者组选取银屑病患者52例,对照组选取健康志愿者48例。患者组... 目的 :探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及nesfatin-1水平。方法:共选取100例研究对象,其中患者组选取银屑病患者52例,对照组选取健康志愿者48例。患者组NB-UVB光疗3个月后,计算患者组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测定患者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的NLR、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及nesfatin-1水平。结果 :光疗3个月后,患者组临床有效率为92.3%。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组治疗后皮损PASI评分显著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患者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LR显著增高(P<0.05)。同时,治疗前患者组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性。患者组患者NB-UVB光疗前、后,NLR、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及nesfatin-1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NLR和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显著降低,nesfatin-1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NB-UVB光疗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上述3个指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三者能够反映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光疗临床疗效,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光疗 NESFATIN-1
原文传递
梅毒新生儿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K-MB、LDH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屈晓威 史龙泉 +2 位作者 冯莉莉 马利军 屈义芳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11期56-59,共4页
目的:考察梅毒新生儿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TC)、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亚型(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先天性梅毒新生儿66例,依据是否存在临床症状分为症状组(32例)和无症状组(34例),并... 目的:考察梅毒新生儿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TC)、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亚型(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先天性梅毒新生儿66例,依据是否存在临床症状分为症状组(32例)和无症状组(34例),并选取健康新生儿30例作为健康对照。比较分析两组患儿血清hs-CRP、PTC、CK-MB、LDH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结果:梅毒新生儿血清hs-CRP、PTC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患儿,且症状组患儿两指标阳性率高于无症状组患儿(P<0.05),三组间血清CKMB、LDH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新生儿血清hs-CRP、PTC、CK-MB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且症状组患儿三指标阳性率高于无症状组患儿(P<0.05),三组间血清LDH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梅毒患儿存在心肌损害,早期联合检测hs-CRP、PTC、CK-MB对了解梅毒新生儿患儿病情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新生儿 hs-CRP PTC CK-MB LDH
下载PDF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6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宏东 马小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之比为1:14.50,城乡之比为1:2.10,平均年龄31.40岁。非自行用药44例(70.97%)。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烦躁、焦虑情绪... 目的探讨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之比为1:14.50,城乡之比为1:2.10,平均年龄31.40岁。非自行用药44例(70.97%)。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烦躁、焦虑情绪。结论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农村多于城市,医源性因素不容忽视,心理辅助治疗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实验与TP-IgM抗体检测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屈晓威 史龙泉 +2 位作者 冯莉莉 马利军 屈义芳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12期70-72,共3页
目的:考察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实验(CMIA)与TP-Ig M抗体检测(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TPPA法作为金标准检测1000例住院患者血清标准,评价CMIA与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金标准中1000例... 目的:考察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实验(CMIA)与TP-Ig M抗体检测(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TPPA法作为金标准检测1000例住院患者血清标准,评价CMIA与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金标准中1000例血清标本梅毒检出率为12.3%,CMIA阳性检出率为12.9%,TP-Ig M为11.7%。CMIA法灵敏度为98.4%(121/123),特异性为99.1%(869/877),阳性预测值为93.8%(121/129),阴性预测值为99.8%(869/871)。TP-ELISA法灵敏度为89.4%(110/123),特异性为99.2%(870/877),阳性预测值为94.0%(110/117),阴性预测值为98.5%(870/883)。两组间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MIA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TP-ELISA法,可以替代TP-PA成为梅毒检测的血清学检测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学检验 CMIA TP-ELISA
下载PDF
扶正清疣汤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辉 史龙泉 +2 位作者 韩晓红 王宏东 马小娜 《陕西中医》 2016年第5期600-602,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清疣汤联合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168例C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给予扶正清疣汤联合ALA-PDT治疗,对照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观察扶正清疣汤联合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168例C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给予扶正清疣汤联合ALA-PDT治疗,对照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5%(76/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5%(55/84)(P<0.01);治疗组治疗后复发例数及复发疣体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复发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9/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3%(33/84)(P<0.01)。结论:扶正祛疣汤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中西医结合疗法 @扶正清疣汤
下载PDF
左西替利嗪联合非索非那定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E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辉 马小娜 《医学综述》 2017年第3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左西替利嗪联合非索非那定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 目的探讨左西替利嗪联合非索非那定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每次5 mg,每日1次,每晚服用,同时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每次60 mg,每日2次,连续服药4周;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用法同观察组,连续服药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E水平低于对照组[(137±21)kU/L比(244±25)kU/L](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4%(38/42)比54.8%(23/42)](P<0.05)。结论左西替利嗪联合非索非那定可显著降低慢性荨麻疹血清IgE水平,对慢性荨麻疹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左西替利嗪 非索非那定
下载PDF
梅毒4477例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小娜 霍云 +2 位作者 张辉 熊林 万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395-1396,共2页
目的:了解梅毒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方法:对2005~2011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和延安市人民医院及延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梅毒感染者447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11年梅毒感染者分别为165例、359例、412例、523例、... 目的:了解梅毒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方法:对2005~2011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和延安市人民医院及延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梅毒感染者447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11年梅毒感染者分别为165例、359例、412例、523例、803例、988例、1227例。其中胎传梅毒感染率为3.03%~5.46%;隐性梅毒感染率为26.67%~83.91%。男女比例分别为1∶0.68、1∶0.71、1∶0.76、1∶0.80、1∶0.83、1∶0.85、1∶0.96。年龄主要集中在20~59岁,其中20~29岁年龄组共695例,男女比例1∶1.64;30~39岁年龄组共886例,男女比例1∶1.04;40~49岁年龄组共936例,男女比例1∶0.84;50~59岁年龄组共736例,男女比例1∶0.61。梅毒感染者以农牧民及民工、家政及待业人员、工人三种职业为主。其农牧民及民工2191例(占48.94%),家政及待业人员719例(占16.06%),工人506例(占11.30%)。结论:2005~2011年延安市梅毒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以隐性梅毒增长为主,其次是胎传梅毒。男女比例呈逐渐缩小趋势。年龄主要集中在20~59岁。职业分布以农牧民及民工、家政及待业人员、工人三种职业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手术切除联合冷冻治疗巨大尖锐湿疣20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晓虹 赵秀玲 贺延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48-749,共2页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联合冷冻治疗巨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术切除巨大皮损,冷冻清扫小皮损,配合全身用药。结果20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结论手术切除联合冷冻清扫小皮损,配合全身用药控制复发是治疗巨大尖锐湿疣良好的...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联合冷冻治疗巨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术切除巨大皮损,冷冻清扫小皮损,配合全身用药。结果20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结论手术切除联合冷冻清扫小皮损,配合全身用药控制复发是治疗巨大尖锐湿疣良好的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手术 冷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小娜 张辉 +3 位作者 王宏东 韩晓虹 史龙泉 穆欣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41-44,共4页
目的探索银屑病患者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水平与其疾病严重程度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就诊的60例银屑病患者(患者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索银屑病患者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水平与其疾病严重程度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就诊的60例银屑病患者(患者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组和对照组血浆suPAR水平,Kruskal-Wallis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血浆suPAR差异。Spearmans's rho分析临床参数与血浆suPAR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血浆suPAR(3.92±1.04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03±0.58 ng/ml,Z=13.05,P=0.009)。轻度患者(PASI<10)血浆suPAR(2.67±0.63 ng/ml)显著低于中度(10≤PASI≤20,3.90±1.67 ng/ml,Z=8.00,P=0.035)和重度患者(PASI>20,4.55±1.88 ng/ml,Z=48.5,P=0.031)。患者血浆suPAR与PASI呈正相关(r=0.264,P=0.041)。痛程>10年患者(n=35)血浆suPAR(4.43±1.98 ng/m1)显著高于病程<10年患者(n=25,3.41±0.69 ng/ml,Z=-2.064,P=0.035)。结论血浆suPAR与银屑病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suPAR可作为银屑病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估的指标之一,辅助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PASI评分
下载PDF
强脉冲光子嫩肤技术临床应用210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晓虹 贺延红 +1 位作者 赵秀玲 李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72-1573,共2页
关键词 @光子嫩肤技术毛细血管扩张/治疗 雀斑/治疗 @光老化
下载PDF
骨调素、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水平与银屑病关系的探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小娜 王爽 +4 位作者 呼菊莲 史龙泉 王宏东 张辉 韩晓虹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骨调素(OPN)、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水平与银屑病发生的关系,同时分析银屑病患者上述因子水平与患者肥胖状态的关系。方法纳入2011年3月—2015年6月银屑病患者108例和健康志愿者31例,统计分析银屑病患者和健康人以及不同程度肥胖... 目的探讨骨调素(OPN)、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水平与银屑病发生的关系,同时分析银屑病患者上述因子水平与患者肥胖状态的关系。方法纳入2011年3月—2015年6月银屑病患者108例和健康志愿者31例,统计分析银屑病患者和健康人以及不同程度肥胖患者OPN、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OP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8.399,P <0.001),但是研究组中肥胖患者和非肥胖患者并无显著差异(t=0.114,P=0.455);OPN诊断银屑病患者的临界值为18.01 ng/ml,诊断的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74%;研究组CC类趋化因子配体5(CCL5)、趋化因子(C-X-C)配体9(CXCL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1,P <0.001;t=2.757,P=0.003;t=10.067,P <0.001;t=3.683,P=0.011);研究组OPN水平与CXCL9和TNF-α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r=0.008,P=902,r=0.112,P=887)。结论银屑病患者OPN、CCL5和CXCL9均高于健康者,其水平不受肥胖影响,OPN可能是影响银屑病发病机制的重要分子,可作为银屑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并且不依赖于CXCL9和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骨调素 趋化因子 肥胖
原文传递
延安市2012年-2015年皮肤性病门诊梅毒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莉 马小娜 +1 位作者 景彩霞 薛亚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301-1302,共2页
目的了解延安市2012年-2015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近4年延安市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报告的梅毒感染患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4年内累计285例梅毒患者,1期梅毒79例,2期梅毒75例,3期梅毒仅12例,胎传梅毒14... 目的了解延安市2012年-2015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近4年延安市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报告的梅毒感染患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4年内累计285例梅毒患者,1期梅毒79例,2期梅毒75例,3期梅毒仅12例,胎传梅毒14例,隐性梅毒105例,主要是隐性梅毒,其次是1期和2期梅毒,共占所有梅毒患者的90.88%(259/285);其中男性101例,女性184例,性别比为1∶1.82,感染率高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以20岁~39岁患者居多。梅毒患者职业以待业人员、打工者及农民为主。结论延安市生殖道梅毒感染趋势稳定,还应加强对梅毒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 梅毒 感染 分析
原文传递
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110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小娜 郑宁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6-,共1页
关键词 念珠菌性龟头炎 盐酸布替萘芬乳膏 110
下载PDF
他克莫司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皮损评分及表皮含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辉 史龙强 《西部医学》 2016年第7期987-990,共4页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皮损评分及表皮含水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他克莫司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他...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皮损评分及表皮含水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他克莫司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他克莫司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均治疗4周后停药,停药后随访1个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皮损评分情况,测量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表皮角质层中含水量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9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变化明显,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及停药1个月时的皮损评分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治疗4周、停药1个月时检测的表皮含水量较治疗前多(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4周及停药1个月时的表皮含水量较治疗前多,且明显多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的表皮含水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他克莫司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疗效优于他克莫司单独治疗,既能有效降低皮损评分,提高表皮含水量,使面部皮肤屏障功能明显改善,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复方倍他米松 激素依赖性皮炎 皮损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