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衡板训练对踝关节扭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刘静静 杨春琴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0期122-124,128,共4页
目的分析平衡板训练对踝关节扭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7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平衡板训练.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 目的分析平衡板训练对踝关节扭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7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平衡板训练.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平均轨迹误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Baird-Jaekon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板训练对踝关节扭伤患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可提高其本体感觉,改善其踝关节功能及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扭伤 平衡板训练 康复效果 本体感觉 平衡功能
原文传递
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老年肌少症诊断及疗效预测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伟 张建蕾 +2 位作者 刘宇 曹光明 景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老年肌少症诊断及疗效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肌少症患者(观察组)和同期4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两组均行二维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组肌肉厚度、羽状角、肌...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老年肌少症诊断及疗效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肌少症患者(观察组)和同期4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两组均行二维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组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及收缩状态下腓肠肌杨氏模量平均值(以下简称杨氏模量值)的差异。观察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弹力带训练,记录其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入院时与干预1、3、6个月后握力、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简易躯体能力测试表(SPPB)评分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二维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老年肌少症诊断和疗效预测的效能。结果观察组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及杨氏模量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86.90%(73/84);干预1、3、6个月后握力、ASMI、SPPB评分均高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杨氏模量值诊断老年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0.716、0.621、0.749,各参数联合应用的AUC为0.911,高于其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杨氏模量值预测老年肌少症疗效的AUC分别为0.805、0.846、0.785、0.775,各参数联合应用的AUC为0.889,高于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老年肌少症诊断及疗效预测中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二维 剪切波弹性成像 老年 肌少症 疗效预测
下载PDF
有氧运动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及下肢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春琴 李玲霞 +2 位作者 王明明 刘静静 高东梅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心肺功能及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8例不完全脊髓损伤(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ISCI)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康...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心肺功能及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8例不完全脊髓损伤(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ISCI)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康复训练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行常规康复措施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基于常规康复措施之上采用有氧运动配合核心肌群训练的47例患者为研究组;行心电监测仪监测、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干预前后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_(2))、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_(2)Max),行肺功能测定仪监测、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干预前后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通气量MVV(maximum voluntary ventilation)、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行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MMT)评估、对比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行ASI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ASIA-LEMS)评估、对比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结果: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干预后研究组RHR明显低于对照组,SBP、DBP、SaO_(2)、VO_(2)Max水平以及干预前后水平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干预后研究组VC%、FVC%、MVV%、FEV1%水平以及干预前后水平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肌力、运动功能比较干预后研究组股四头肌MMT、腘绳肌MMT、ASIA-LEMS评分以及干预前后评分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运动配合核心肌群训练相较于单纯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法,能够更进一步改善SCI患者心肺功能、增强其下肢肌力从而帮助患者恢复站立、步行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核心肌群训练 脊髓损伤 心功能 肺功能
下载PDF
拮抗运动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网球肘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春琴 刘静静 柳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7期77-80,134,共5页
目的 探讨拮抗运动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网球肘患者肘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拮抗运动治疗,观察组采用拮抗运动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 目的 探讨拮抗运动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网球肘患者肘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拮抗运动治疗,观察组采用拮抗运动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8周,观察组前屈活动度、过伸活动度、内旋活动度、外旋活动度依次为(114.28±10.33)、(8.68±2.22)、(57.82±9.66)、(62.53±7.85)°,均大于对照组的(85.44±9.65)、(5.59±1.712)、(46.65±6.83)、(51.47±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观察组Mayo肘关节功能(MEPS)评分依次为(74.66±5.95)、(86.74±6.52)分,高于对照组的(67.51±4.78)、(80.32±5.33)分;观察组握力值依次为(23.63±3.59)、(25.86±3.77) kg,高于对照组的(19.18±2.74)、(23.42±2.22) kg,上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白介素-1(IL-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侧肘关节伸肌总腱最大厚度为(3.24±0.11) mm,小于对照组的(4.62±0.4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拮抗运动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能够减轻网球肘患者的局部疼痛感和不适感,促进软组织愈合,改善肘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运动 体外冲击波疗法 网球肘 肘关节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