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8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生物技术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1
作者
汪飞
马小丽
《信息系统工程》
2017年第2期15-15,共1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时期的技术对于科学的研究越来越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尤其是微生物技术中信息化的建设,希望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共享性高,完善微生物技术的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时期的技术对于科学的研究越来越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尤其是微生物技术中信息化的建设,希望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共享性高,完善微生物技术的信息化服务。下文通过分析微生物技术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微生物技术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意义,进一步探讨微生物技术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技术
信息化
服务平台
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北苹果常见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邓振山
赵立恒
+1 位作者
王红梅
李东旭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2-75,共4页
用组织分离法从陕北苹果的6种常见真菌病害的病组织中分离出了9种病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多数病原菌适宜在偏酸环境下生长,在10-30℃范围内各菌均能生长,早期落叶病常在低温、高湿环境下繁衍生长,陕北...
用组织分离法从陕北苹果的6种常见真菌病害的病组织中分离出了9种病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多数病原菌适宜在偏酸环境下生长,在10-30℃范围内各菌均能生长,早期落叶病常在低温、高湿环境下繁衍生长,陕北地区早春低温、冷凉、阴湿为其发病创造了条件,成为发病的高发期;而腐烂病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左右,陕北地区6-8月为其发病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真菌病害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延安地区菌草有机肥的开发研究
3
作者
王宏杰
王可楠
+2 位作者
汪飞
贺晓龙
李江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0期3-3,共1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化肥的滥用使得土壤营养流失甚至板结,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而菌草有机肥可在调整优化肥料结构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成本,值得开发。鉴于此,文章分析了菌草有机肥的优势,并就其开发要点展开了研究,以...
我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化肥的滥用使得土壤营养流失甚至板结,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而菌草有机肥可在调整优化肥料结构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成本,值得开发。鉴于此,文章分析了菌草有机肥的优势,并就其开发要点展开了研究,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地区
菌草有机肥
开发
发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株葡萄孢属(Botrytis)真菌结皮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邓振山
赵佳福
+2 位作者
雷超
李军
韦革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0-204,共5页
从陕北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的下层中筛选得到一株真菌,经鉴定,表明该菌株属于葡萄孢属(Botry-tis)。它能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出大量胞外黏多糖,室内摇瓶振荡培养3 d黏度可达9 860 mPa.s,产量达19.246g/L,通过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多糖的组...
从陕北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的下层中筛选得到一株真菌,经鉴定,表明该菌株属于葡萄孢属(Botry-tis)。它能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出大量胞外黏多糖,室内摇瓶振荡培养3 d黏度可达9 860 mPa.s,产量达19.246g/L,通过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多糖的组分的测定,初步表明该多糖主要由D-甘露糖和D-半乳糖组成。通过结皮试验,结果表明该株真菌菌剂喷洒于流沙表面后,能够形成约8.2 mm厚的一层具有粘结沙粒、保持水分的生物结皮层,同时具有明显的减缓土壤中水分蒸发的效果。表明该菌株在荒漠化治理、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胞外多糖
微生物结皮
保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株结皮真菌胞外多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邓振山
崔凡
+3 位作者
李军
汪飞
金沐
顾丽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62-68,共7页
探究一株真菌胞外多糖最佳生产时间及其组成成分。通过对其发酵液胞外多糖含量及上清液黏度的测定,确定其最佳产糖时间,并用此条件提取胞外多糖粗品,用蒽酮-比色法测得提取的胞外多糖粗品的糖含量,薄层色谱法对所得的胞外多糖进行组分...
探究一株真菌胞外多糖最佳生产时间及其组成成分。通过对其发酵液胞外多糖含量及上清液黏度的测定,确定其最佳产糖时间,并用此条件提取胞外多糖粗品,用蒽酮-比色法测得提取的胞外多糖粗品的糖含量,薄层色谱法对所得的胞外多糖进行组分分析。当发酵至第5天时该株真菌的生物量、胞外多糖产量及发酵液的黏度均达到最高峰,分别为0.606 4 g/60 mL、20.22μg/mL和4.74 mPa/s,并且胞外多糖含量与发酵上清液黏度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用蒽酮-比色法测得提取的胞外多糖粗品的糖含量为19.58μg/mL,并用4 mol/L的硫酸完全水解,硅胶G薄层层析,甲醇-氯仿(1:1,体积比)展层,苯胺-二苯胺-磷酸显色,表明其组成成分可能为D-甘露糖、D-半乳糖和D-葡萄糖。该菌株所产的胞外多糖具有提高结皮能力和防沙保水作用,为利用微生物治沙提供参考和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皮真菌
胞外多糖
黏度
多糖含量
组分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根际促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5
6
作者
邓振山
李军
苏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44-5846,共3页
介绍了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种类,总结了近年来植物根际促生菌在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
种类
作用机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豆科植物根瘤中非共生的内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7
作者
邓振山
李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63-68,共6页
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结合形成的固氮共生体中,其典型的特征是由特定的微共生体诱导形成的根瘤或茎瘤,除了根瘤菌外,在根瘤中同样也分离出多种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无关的内生菌类群,而且根瘤菌与内生菌通常可以共存于同一个根瘤内是普遍...
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结合形成的固氮共生体中,其典型的特征是由特定的微共生体诱导形成的根瘤或茎瘤,除了根瘤菌外,在根瘤中同样也分离出多种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无关的内生菌类群,而且根瘤菌与内生菌通常可以共存于同一个根瘤内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这些非共生的内生菌生活史的一部分存在于根瘤内且不会引起植物发病,但有关它们的生态学作用还知之甚少,由于其生态上的重要性,近年来对该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就近年来根瘤中隶属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后壁菌门的非共生的内生菌遗传多样性所取得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根瘤中相关内生菌多样性研究的新进展。同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相关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植物
根瘤
非共生
内生菌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北苹果常见真菌病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邓振山
白重炎
+1 位作者
李军
李东旭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5-70,共6页
用组织分离法[1]从陕北苹果的6种常见真菌病害的病组织中分离出了9种病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病原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分别为苹果黑腐皮壳菌、壳囊孢菌、苹果干腐病菌;早期落叶病菌4种:分别有褐斑病由苹果盘二孢菌引起,斑点落叶病...
用组织分离法[1]从陕北苹果的6种常见真菌病害的病组织中分离出了9种病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病原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分别为苹果黑腐皮壳菌、壳囊孢菌、苹果干腐病菌;早期落叶病菌4种:分别有褐斑病由苹果盘二孢菌引起,斑点落叶病由苹果链格孢菌引起,灰斑病和圆斑病分别由梨叶点霉菌和孤生叶点霉菌所致。另外还有引起苹果果实病害的苹果轮纹病:梨生囊孢壳菌和苹果炭疽病:围小丛壳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真菌病害
鉴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薄荷中内生真菌的筛选和初步研究
被引量:
6
9
作者
李东旭
李军
邓振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011-10012,10073,共3页
[目的]从薄荷中筛选出能产生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薄荷中分离出3株不同的内生真菌P-1、P-2、P-3,对其进行不同pH值梯度培养,运用滤纸片法和对峙培养法,研究它们的抗菌活性。[结果]3株内生真菌在pH值6.5~7....
[目的]从薄荷中筛选出能产生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薄荷中分离出3株不同的内生真菌P-1、P-2、P-3,对其进行不同pH值梯度培养,运用滤纸片法和对峙培养法,研究它们的抗菌活性。[结果]3株内生真菌在pH值6.5~7.5出现生长最高峰,在pH值4.0~8.5都可以生长,酸碱适应性很强,其中P-3的适应性最强。P-1和P-2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强的抑制能力,而P-3只对大肠杆菌有很微弱的抑制能力。3株内生真菌对苹果锈病病原菌、苹果白粉病病原菌、苹果落叶病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p-1的抑制能力较强。[结论]该研究获得了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
筛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延安地区菌草栽培猴头菇技术
被引量:
4
10
作者
马豪杰
纪彩红
+2 位作者
汪飞
陈改琴
贺晓龙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8年第9期74-75,共2页
为了发展延安地区菌草栽培食用菌产业,以适合延安地区生长的菌草为原料,通过设计菌草与菌草、木屑等不同的配比,来研究不同的配方对猴头菇商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草与木屑比为3∶2时,是最适合猴头菇生长的菌草栽培料配方,为更好...
为了发展延安地区菌草栽培食用菌产业,以适合延安地区生长的菌草为原料,通过设计菌草与菌草、木屑等不同的配比,来研究不同的配方对猴头菇商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草与木屑比为3∶2时,是最适合猴头菇生长的菌草栽培料配方,为更好地进行延安地区菌草栽培猴头菇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地区
猴头菇
菌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延安地区利用菌草栽培榆黄蘑技术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欢
王朔
+4 位作者
尚红艳
蒲转转
李洁
汪飞
贺晓龙
《江西农业》
2020年第8期5-5,7,共2页
为了发展延安地区菌草栽培食用菌产业,以适合延安地区生长的菌草为原料,通过设计菌草、木屑等不同的配比,来研究不同的配方对榆黄蘑商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草与木屑比为1∶1时,是最适合榆黄蘑生长的菌草栽培料配方,为延安地区更...
为了发展延安地区菌草栽培食用菌产业,以适合延安地区生长的菌草为原料,通过设计菌草、木屑等不同的配比,来研究不同的配方对榆黄蘑商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草与木屑比为1∶1时,是最适合榆黄蘑生长的菌草栽培料配方,为延安地区更好地利用菌草栽培榆黄蘑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黄蘑
菌草
延安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蜂蜜露发酵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苏永杰
李军
+3 位作者
刘增宏
高延生
艾林
宋渊杰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19期35-36,共2页
以蜂蜜为原料研发蜂蜜露饮料的目的,一是为了开拓蜂蜜产品消费市场,二是满足不同人群对蜂蜜饮品的不同需求。同时为蜂蜜产品拓展了市场;经用新工艺二次发酵法,最终研制成功新品蜂蜜露;与传统产品相比,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品质好。不...
以蜂蜜为原料研发蜂蜜露饮料的目的,一是为了开拓蜂蜜产品消费市场,二是满足不同人群对蜂蜜饮品的不同需求。同时为蜂蜜产品拓展了市场;经用新工艺二次发酵法,最终研制成功新品蜂蜜露;与传统产品相比,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品质好。不仅解决了蜂蜜滞销难题,而且为蜂产品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二次发酵
蜂蜜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治沟造地边坡植被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13
作者
汪飞
马小丽
《现代农业》
2016年第8期72-73,共2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边坡植被作为一种能够使边坡土体成为土和根复合材料的重要因素,它能够明显地增强边坡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剪度,从而起到保护土壤不被冲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边坡植被作为一种能够使边坡土体成为土和根复合材料的重要因素,它能够明显地增强边坡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剪度,从而起到保护土壤不被冲刷、避免侵蚀,此外还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雨水的腐蚀性。但是目前,由于岩土介质等的多变性以及治沟造地边坡植被受力的丰富多样性,对其修复技术的研究仍然处于一种起步阶段。文章深入探究治沟造地边坡植被的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植被
修复技术
现状
护坡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菌草技术在北方地区越冬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汪飞
《农村科学实验》
2016年第11期46-46,共1页
我国国土辽阔各种资源也十分丰富,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资源的利用率也加大,因此我国的资源面临着短缺的危机,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十分寒冷因此各种植物种植技术都不能顺利的开展,菌草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直立丛生型的植物,它十分...
我国国土辽阔各种资源也十分丰富,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资源的利用率也加大,因此我国的资源面临着短缺的危机,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十分寒冷因此各种植物种植技术都不能顺利的开展,菌草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直立丛生型的植物,它十分适合于在热带以及亚热带生活,要想让菌草技术在寒冷的北方得到发展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帮助该技术顺利越冬,本文就对菌草技术在北方地区越冬实验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技术
北方地区
越冬实验
大棚技术
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菌草对灵芝生长状况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汪飞
宋渊杰
《吉林农业》
2019年第19期55-55,共1页
在菌草栽培灵芝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灵芝菌丝生物转化率、产量、生长速度、重金属含量、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通过不同的培养及配方,和产量与生物转化率相对照,从而确定更有利于灵芝培养的菌草配方,以替代其他的培植方式。本文就灵芝生长...
在菌草栽培灵芝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灵芝菌丝生物转化率、产量、生长速度、重金属含量、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通过不同的培养及配方,和产量与生物转化率相对照,从而确定更有利于灵芝培养的菌草配方,以替代其他的培植方式。本文就灵芝生长状况及营养成分所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
灵芝生长状况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方地区菌草大棚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16
作者
汪飞
闫珑文
《种子科技》
2016年第7期82-82,共1页
主要从大棚育苗的优势、播种技术和生产条件管理几个方面,探讨了北方地区菌草大棚育苗技术。
关键词
菌草
大棚
培育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菌草及菌棒制作菌物肥料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汪飞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4期28-28,共1页
本文对利用菌草及菌棒制作菌物肥料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菌草及菌棒的促生机理,研究了菌草及菌棒制作菌物肥料技术的具体应用,总结了菌物肥料制作技术的重点与要点,旨在促进菌物肥料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菌草及菌棒
菌物肥料
制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菌草代料栽培黑木耳配方研究
被引量:
1
18
作者
李军
汪飞
+1 位作者
赵鹤青
马小丽
《花卉》
2016年第07X期100-101,共2页
伴随着我国“森林保护工程”相关政策的推广,用段木、锯木栽培木耳的传统工艺已经被菌草代料栽培技术所取代。生产实践表明,该类新型栽培技术的应用,使木耳栽培原料获取得更加容易,同时它具有降低栽培成本、缩短栽培周期、经济利润高的...
伴随着我国“森林保护工程”相关政策的推广,用段木、锯木栽培木耳的传统工艺已经被菌草代料栽培技术所取代。生产实践表明,该类新型栽培技术的应用,使木耳栽培原料获取得更加容易,同时它具有降低栽培成本、缩短栽培周期、经济利润高的特点。另外作者认为这一木耳栽培技术操作程序简单、运用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难度,这正是菌草代料栽培技术备受欢迎,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代料
黑木耳
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菌草新品种在陕北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19
作者
汪飞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2期24-24,共1页
菌草属于被子植物门禾木科,它的原产地在非洲是一种十分适合于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优质菌草,同时菌草有着直立、丛生、植株高大的特点,因此它产量很高有着十分丰富的粗蛋白与糖分,菌草的光合速率也是很高的,我国专家选择培育的菌草是...
菌草属于被子植物门禾木科,它的原产地在非洲是一种十分适合于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优质菌草,同时菌草有着直立、丛生、植株高大的特点,因此它产量很高有着十分丰富的粗蛋白与糖分,菌草的光合速率也是很高的,我国专家选择培育的菌草是利用率很高的速生草,它的用途十分广泛也可以用来作为牛、羊、鱼等动物的饲料,还可以用作食用菌以及造纸方面等,所以说菌草的培育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对菌草新品种在陕北地区的适应性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新品种
陕北地区
适应性
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沟壑区切削坡面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20
作者
李军
汪飞
+1 位作者
贺春雄
刘静
《花卉》
2015年第12X期86-87,共2页
现阶段为了能够缓解环境问题,我国越来越重视植被的种植与恢复工作的实施。尤其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切削坡面的植被恢复方面的关键技术的实施极为重要。本文根据某省的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地形地貌出现的严重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分析,对该地区植...
现阶段为了能够缓解环境问题,我国越来越重视植被的种植与恢复工作的实施。尤其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切削坡面的植被恢复方面的关键技术的实施极为重要。本文根据某省的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地形地貌出现的严重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分析,对该地区植被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原则以及所使用的关进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而确保黄土丘陵沟壑区切削坡面植被恢复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切削坡面
丘陵沟壑
植被
关键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生物技术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1
作者
汪飞
马小丽
机构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延安市
技术转移中心
出处
《信息系统工程》
2017年第2期15-15,共1页
文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时期的技术对于科学的研究越来越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尤其是微生物技术中信息化的建设,希望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共享性高,完善微生物技术的信息化服务。下文通过分析微生物技术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微生物技术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意义,进一步探讨微生物技术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
微生物技术
信息化
服务平台
建设
分类号
Q93 [生物学—微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北苹果常见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邓振山
赵立恒
王红梅
李东旭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2-75,共4页
基金
延安大学专项基金(YD2004 191)
文摘
用组织分离法从陕北苹果的6种常见真菌病害的病组织中分离出了9种病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多数病原菌适宜在偏酸环境下生长,在10-30℃范围内各菌均能生长,早期落叶病常在低温、高湿环境下繁衍生长,陕北地区早春低温、冷凉、阴湿为其发病创造了条件,成为发病的高发期;而腐烂病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左右,陕北地区6-8月为其发病高峰期。
关键词
苹果
真菌病害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apple
fungi diseas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O93-331 [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延安地区菌草有机肥的开发研究
3
作者
王宏杰
王可楠
汪飞
贺晓龙
李江
机构
陕西鄜州神鹿生态产业有限公司
陕西田垣智农科技有限公司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0期3-3,共1页
基金
陕西省区域创新能力引导计划项目“小杂粮种植土壤修复与地力重建技术集成与示范”(2020QFY09-05)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北虫草种质资源引进与栽培技术研究”(2020NY-078)
+2 种基金
延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菌草有机肥的研究与开发”(2017CXJJ-013)
延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菌草碳基全营养水溶肥的研发与推广”(2018CXJJ-014)
延安市园区与县城特色经济创新链项目“牧草种植与优质饲料配制集成技术研究推广”(2019ZDQY-004)。
文摘
我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化肥的滥用使得土壤营养流失甚至板结,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而菌草有机肥可在调整优化肥料结构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成本,值得开发。鉴于此,文章分析了菌草有机肥的优势,并就其开发要点展开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延安地区
菌草有机肥
开发
发酵
分类号
S96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株葡萄孢属(Botrytis)真菌结皮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邓振山
赵佳福
雷超
李军
韦革宏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0-204,共5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重大创新项目(2009ZKC-04-09)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
文摘
从陕北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的下层中筛选得到一株真菌,经鉴定,表明该菌株属于葡萄孢属(Botry-tis)。它能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出大量胞外黏多糖,室内摇瓶振荡培养3 d黏度可达9 860 mPa.s,产量达19.246g/L,通过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多糖的组分的测定,初步表明该多糖主要由D-甘露糖和D-半乳糖组成。通过结皮试验,结果表明该株真菌菌剂喷洒于流沙表面后,能够形成约8.2 mm厚的一层具有粘结沙粒、保持水分的生物结皮层,同时具有明显的减缓土壤中水分蒸发的效果。表明该菌株在荒漠化治理、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真菌
胞外多糖
微生物结皮
保水
Keywords
Fungus
exopolysaccharides
microbiotic crust
water retention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株结皮真菌胞外多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邓振山
崔凡
李军
汪飞
金沐
顾丽莎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62-68,共7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项目(2012KTZB03-02-03
2012CGX7
+3 种基金
2016TTC-N-3-1)
陕西省教育厅服务地方专项计划项目(16JF029)
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金项目(2015SXTS34)
延安大学"陕北微生物资源与利用研究中心"科研机构专项基金
文摘
探究一株真菌胞外多糖最佳生产时间及其组成成分。通过对其发酵液胞外多糖含量及上清液黏度的测定,确定其最佳产糖时间,并用此条件提取胞外多糖粗品,用蒽酮-比色法测得提取的胞外多糖粗品的糖含量,薄层色谱法对所得的胞外多糖进行组分分析。当发酵至第5天时该株真菌的生物量、胞外多糖产量及发酵液的黏度均达到最高峰,分别为0.606 4 g/60 mL、20.22μg/mL和4.74 mPa/s,并且胞外多糖含量与发酵上清液黏度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用蒽酮-比色法测得提取的胞外多糖粗品的糖含量为19.58μg/mL,并用4 mol/L的硫酸完全水解,硅胶G薄层层析,甲醇-氯仿(1:1,体积比)展层,苯胺-二苯胺-磷酸显色,表明其组成成分可能为D-甘露糖、D-半乳糖和D-葡萄糖。该菌株所产的胞外多糖具有提高结皮能力和防沙保水作用,为利用微生物治沙提供参考和种质资源。
关键词
结皮真菌
胞外多糖
黏度
多糖含量
组分分析
Keywords
fungi of crust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EPS)
viscosity
polysaccharides content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Q936 [生物学—微生物学]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根际促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5
6
作者
邓振山
李军
苏永杰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省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44-5846,共3页
基金
陕西省重大创新项目(2009ZKC-04-09)
延安市科技项目(2008kg-05)
文摘
介绍了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种类,总结了近年来植物根际促生菌在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
种类
作用机理
Keywords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
Category
Mechanism
分类号
S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豆科植物根瘤中非共生的内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7
作者
邓振山
李军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63-68,共6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重大创新项目(2009ZKC-04-09)
文摘
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结合形成的固氮共生体中,其典型的特征是由特定的微共生体诱导形成的根瘤或茎瘤,除了根瘤菌外,在根瘤中同样也分离出多种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无关的内生菌类群,而且根瘤菌与内生菌通常可以共存于同一个根瘤内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这些非共生的内生菌生活史的一部分存在于根瘤内且不会引起植物发病,但有关它们的生态学作用还知之甚少,由于其生态上的重要性,近年来对该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就近年来根瘤中隶属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后壁菌门的非共生的内生菌遗传多样性所取得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根瘤中相关内生菌多样性研究的新进展。同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相关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
豆科植物
根瘤
非共生
内生菌
遗传多样性
Keywords
legume
root nodule
nonsymbiosis
endogenous microbe
genetic diversity
分类号
Q933 [生物学—微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北苹果常见真菌病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邓振山
白重炎
李军
李东旭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5-70,共6页
基金
延安大学专项基金(YD2004-191)
文摘
用组织分离法[1]从陕北苹果的6种常见真菌病害的病组织中分离出了9种病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病原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分别为苹果黑腐皮壳菌、壳囊孢菌、苹果干腐病菌;早期落叶病菌4种:分别有褐斑病由苹果盘二孢菌引起,斑点落叶病由苹果链格孢菌引起,灰斑病和圆斑病分别由梨叶点霉菌和孤生叶点霉菌所致。另外还有引起苹果果实病害的苹果轮纹病:梨生囊孢壳菌和苹果炭疽病:围小丛壳菌。
关键词
苹果
真菌病害
鉴定
Keywords
apple
fungi disease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S432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薄荷中内生真菌的筛选和初步研究
被引量:
6
9
作者
李东旭
李军
邓振山
机构
陕西省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011-10012,10073,共3页
文摘
[目的]从薄荷中筛选出能产生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薄荷中分离出3株不同的内生真菌P-1、P-2、P-3,对其进行不同pH值梯度培养,运用滤纸片法和对峙培养法,研究它们的抗菌活性。[结果]3株内生真菌在pH值6.5~7.5出现生长最高峰,在pH值4.0~8.5都可以生长,酸碱适应性很强,其中P-3的适应性最强。P-1和P-2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强的抑制能力,而P-3只对大肠杆菌有很微弱的抑制能力。3株内生真菌对苹果锈病病原菌、苹果白粉病病原菌、苹果落叶病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p-1的抑制能力较强。[结论]该研究获得了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
关键词
薄荷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
筛选
Keywords
Mint
Endophytic fungi
Antibacterial activity
Screening
分类号
S18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延安地区菌草栽培猴头菇技术
被引量:
4
10
作者
马豪杰
纪彩红
汪飞
陈改琴
贺晓龙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延安
嘉康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8年第9期74-75,共2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特色产业链项目2016KTTSNY04-01
2016KTTSNY04-03
+2 种基金
陕西省特色产业链农业领域项目2017TSCXL-N Y-03-03
延安市科技局成果转化项目2016CGZH-01
2016年延安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D2016070)项目资助
文摘
为了发展延安地区菌草栽培食用菌产业,以适合延安地区生长的菌草为原料,通过设计菌草与菌草、木屑等不同的配比,来研究不同的配方对猴头菇商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草与木屑比为3∶2时,是最适合猴头菇生长的菌草栽培料配方,为更好地进行延安地区菌草栽培猴头菇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延安地区
猴头菇
菌草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延安地区利用菌草栽培榆黄蘑技术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欢
王朔
尚红艳
蒲转转
李洁
汪飞
贺晓龙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吴起新隆菌草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延安市
园艺蚕桑工作站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江西农业》
2020年第8期5-5,7,共2页
基金
陕西省特色产业链农业领域项目(项目编号为2017TSCXL-NY-03-03)
延安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项目(项目编号为2018CGZH-09,项目编号为2018CGZH-05)
+1 种基金
延安大学国家级大创项目(项目编号为201810719048)
省级大创项目(项目编号为201813063)。
文摘
为了发展延安地区菌草栽培食用菌产业,以适合延安地区生长的菌草为原料,通过设计菌草、木屑等不同的配比,来研究不同的配方对榆黄蘑商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草与木屑比为1∶1时,是最适合榆黄蘑生长的菌草栽培料配方,为延安地区更好地利用菌草栽培榆黄蘑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榆黄蘑
菌草
延安地区
分类号
S64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蜂蜜露发酵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苏永杰
李军
刘增宏
高延生
艾林
宋渊杰
机构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19期35-36,共2页
文摘
以蜂蜜为原料研发蜂蜜露饮料的目的,一是为了开拓蜂蜜产品消费市场,二是满足不同人群对蜂蜜饮品的不同需求。同时为蜂蜜产品拓展了市场;经用新工艺二次发酵法,最终研制成功新品蜂蜜露;与传统产品相比,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品质好。不仅解决了蜂蜜滞销难题,而且为蜂产品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
蜂蜜
二次发酵
蜂蜜露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治沟造地边坡植被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13
作者
汪飞
马小丽
机构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
2016年第8期72-73,共2页
文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边坡植被作为一种能够使边坡土体成为土和根复合材料的重要因素,它能够明显地增强边坡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剪度,从而起到保护土壤不被冲刷、避免侵蚀,此外还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雨水的腐蚀性。但是目前,由于岩土介质等的多变性以及治沟造地边坡植被受力的丰富多样性,对其修复技术的研究仍然处于一种起步阶段。文章深入探究治沟造地边坡植被的修复技术。
关键词
边坡植被
修复技术
现状
护坡效应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菌草技术在北方地区越冬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汪飞
机构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16年第11期46-46,共1页
文摘
我国国土辽阔各种资源也十分丰富,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资源的利用率也加大,因此我国的资源面临着短缺的危机,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十分寒冷因此各种植物种植技术都不能顺利的开展,菌草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直立丛生型的植物,它十分适合于在热带以及亚热带生活,要想让菌草技术在寒冷的北方得到发展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帮助该技术顺利越冬,本文就对菌草技术在北方地区越冬实验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菌草技术
北方地区
越冬实验
大棚技术
分析
分类号
S543.9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菌草对灵芝生长状况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汪飞
宋渊杰
机构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吉林农业》
2019年第19期55-55,共1页
文摘
在菌草栽培灵芝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灵芝菌丝生物转化率、产量、生长速度、重金属含量、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通过不同的培养及配方,和产量与生物转化率相对照,从而确定更有利于灵芝培养的菌草配方,以替代其他的培植方式。本文就灵芝生长状况及营养成分所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菌草
灵芝生长状况
影响
分类号
S567.3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方地区菌草大棚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16
作者
汪飞
闫珑文
机构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种子科技》
2016年第7期82-82,共1页
文摘
主要从大棚育苗的优势、播种技术和生产条件管理几个方面,探讨了北方地区菌草大棚育苗技术。
关键词
菌草
大棚
培育技术
分类号
S543.9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菌草及菌棒制作菌物肥料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汪飞
机构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4期28-28,共1页
文摘
本文对利用菌草及菌棒制作菌物肥料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菌草及菌棒的促生机理,研究了菌草及菌棒制作菌物肥料技术的具体应用,总结了菌物肥料制作技术的重点与要点,旨在促进菌物肥料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菌草及菌棒
菌物肥料
制作技术
分类号
S144 [农业科学—肥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菌草代料栽培黑木耳配方研究
被引量:
1
18
作者
李军
汪飞
赵鹤青
马小丽
机构
延安市
技术转移中心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花卉》
2016年第07X期100-101,共2页
文摘
伴随着我国“森林保护工程”相关政策的推广,用段木、锯木栽培木耳的传统工艺已经被菌草代料栽培技术所取代。生产实践表明,该类新型栽培技术的应用,使木耳栽培原料获取得更加容易,同时它具有降低栽培成本、缩短栽培周期、经济利润高的特点。另外作者认为这一木耳栽培技术操作程序简单、运用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难度,这正是菌草代料栽培技术备受欢迎,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菌草代料
黑木耳
研究
分类号
S646.6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菌草新品种在陕北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19
作者
汪飞
机构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2期24-24,共1页
文摘
菌草属于被子植物门禾木科,它的原产地在非洲是一种十分适合于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优质菌草,同时菌草有着直立、丛生、植株高大的特点,因此它产量很高有着十分丰富的粗蛋白与糖分,菌草的光合速率也是很高的,我国专家选择培育的菌草是利用率很高的速生草,它的用途十分广泛也可以用来作为牛、羊、鱼等动物的饲料,还可以用作食用菌以及造纸方面等,所以说菌草的培育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对菌草新品种在陕北地区的适应性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菌草新品种
陕北地区
适应性
分析
分类号
S682.36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切削坡面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20
作者
李军
汪飞
贺春雄
刘静
机构
延安市
技术转移中心
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延安市
治沟造地领导小组办公室
出处
《花卉》
2015年第12X期86-87,共2页
文摘
现阶段为了能够缓解环境问题,我国越来越重视植被的种植与恢复工作的实施。尤其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切削坡面的植被恢复方面的关键技术的实施极为重要。本文根据某省的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地形地貌出现的严重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分析,对该地区植被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原则以及所使用的关进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而确保黄土丘陵沟壑区切削坡面植被恢复更加有效。
关键词
黄土
切削坡面
丘陵沟壑
植被
关键技术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生物技术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汪飞
马小丽
《信息系统工程》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陕北苹果常见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邓振山
赵立恒
王红梅
李东旭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延安地区菌草有机肥的开发研究
王宏杰
王可楠
汪飞
贺晓龙
李江
《南方农机》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株葡萄孢属(Botrytis)真菌结皮效果的研究
邓振山
赵佳福
雷超
李军
韦革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1株结皮真菌胞外多糖的初步研究
邓振山
崔凡
李军
汪飞
金沐
顾丽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植物根际促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邓振山
李军
苏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豆科植物根瘤中非共生的内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邓振山
李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陕北苹果常见真菌病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研究
邓振山
白重炎
李军
李东旭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薄荷中内生真菌的筛选和初步研究
李东旭
李军
邓振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延安地区菌草栽培猴头菇技术
马豪杰
纪彩红
汪飞
陈改琴
贺晓龙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延安地区利用菌草栽培榆黄蘑技术
刘欢
王朔
尚红艳
蒲转转
李洁
汪飞
贺晓龙
《江西农业》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蜂蜜露发酵技术的研究
苏永杰
李军
刘增宏
高延生
艾林
宋渊杰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治沟造地边坡植被修复技术研究
汪飞
马小丽
《现代农业》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菌草技术在北方地区越冬实验研究
汪飞
《农村科学实验》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菌草对灵芝生长状况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汪飞
宋渊杰
《吉林农业》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北方地区菌草大棚育苗技术研究
汪飞
闫珑文
《种子科技》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利用菌草及菌棒制作菌物肥料技术的研究
汪飞
《农业与技术》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菌草代料栽培黑木耳配方研究
李军
汪飞
赵鹤青
马小丽
《花卉》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菌草新品种在陕北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汪飞
《农业与技术》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黄土丘陵沟壑区切削坡面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李军
汪飞
贺春雄
刘静
《花卉》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