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市2105例吸毒人员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玲玲 贺莉 崔芳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6-9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延安市戒毒所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和梅毒的感染现状,为有效地开展疾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延安市戒毒所接受... 目的通过分析延安市戒毒所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和梅毒的感染现状,为有效地开展疾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延安市戒毒所接受强制戒毒的2105例吸毒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其静脉血,分离血清后进行HIV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进而分析吸毒人员HIV、HCV及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HIV的感染率为0.29%,HCV感染率为56.06%,梅毒感染率为6.46%。男女吸毒人员梅毒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和HC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吸毒人员的HCV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和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安市吸毒人员中HCV和梅毒感染率相对较高,青年吸毒人员多见,中老年女性吸毒人员中梅毒感染率较高。应加强毒品戒禁工作,加大对吸毒人员的干预力度,从而有效地降低和预防吸毒人员感染HIV、HCV及梅毒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梅毒 性别 年龄
下载PDF
延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
作者 贺莉 王莉 +4 位作者 贺军宏 纪建军 刘瑾 吉鸿 吉金山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延安市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22日至6月19日延安市疾控中心检测确诊的COVID-19病例数据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COVID-19的流行情况和分布... 目的分析延安市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22日至6月19日延安市疾控中心检测确诊的COVID-19病例数据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COVID-19的流行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共检测送检样本1070例,核酸检测确诊呈阳性者8例,阳性检出率0.78%。病例感染来源以输入性为主,主要分布在宝塔区和延川县,发病中位年龄38.3岁,集中在18~45岁(占50%)。确诊病例的临床分型以普通型为主,从发病到确诊平均间隔3 d。发生一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5例病例。结论延安市COVID-19病例感染来源以输入性为主,疫情风险等级处于低风险区,但是仍需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巩固防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延安市 流行病学特征 疫情防控
下载PDF
胸腔积液游离DNA的结核杆菌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苏丽 侯欢 石英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2期3824-3825,共2页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发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其中主要侵犯对象为肺脏,对患者健康及生活造成不良影响[1]。游离DNA又被称为循坏DNA,主要游离于细胞外,主要存在与人体血液、胸腔积液、滑膜液中,临床可通过对患者胸腔积...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发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其中主要侵犯对象为肺脏,对患者健康及生活造成不良影响[1]。游离DNA又被称为循坏DNA,主要游离于细胞外,主要存在与人体血液、胸腔积液、滑膜液中,临床可通过对患者胸腔积液游离DNA的结核杆菌检测,评估患者的发病情况[2,3]。巴氏涂片法、抗酸法均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胸腔积液游离DNA的结核杆菌方法,但诊断效果尚未统一。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胸腔积液游离DNA的结核杆菌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DNA 胸腔积液 结核病 人体血液 结核杆菌 诊断效果 巴氏涂片法 诊断分析
下载PDF
2019年—2021年延安市戒毒所吸毒人群HIV、HCV、梅毒感染现状调查分析
4
作者 刘杰 贺莉 +3 位作者 王强 徐苏丽 石英 白妮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17期2147-2150,共4页
目的了解延安市吸毒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TP)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HIV、HCV及TP感染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2021年延安市戒毒所吸毒人群HIV、HCV、TP抗体检测和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延安市吸毒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TP)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HIV、HCV及TP感染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2021年延安市戒毒所吸毒人群HIV、HCV、TP抗体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共调查吸毒者1004人,HIV感染率分别为0.00%、0.00%、0.55%,TP感染率分别为1.19%、6.47%、0.55%;HCV感染率分别为43.81%、54.48%、69.20%。3年间干预服务率分别为59.29%、74.88%、75.82%;HIV知晓率分别为80.95%、91.54%、93.41%;共用注射器吸毒分别为53.47%、40.80%、45.05%;HC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感染率较高。HIV处于低水平阶段。结论应继续加强吸毒人群传染病知识宣传和高危行为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传染病危害,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人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梅毒
原文传递
男性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相关病原体及血清指标检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石英 徐苏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艾滋病(AIDS)相关病原体及血清相关指标在男性AIDS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男性同性恋AIDS患者80例作为AIDS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男性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IL-10、TGF-β1含量与HCV、HBV、TP抗体阳性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与分析艾滋病(AIDS)相关病原体及血清相关指标在男性AIDS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男性同性恋AIDS患者80例作为AIDS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男性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IL-10、TGF-β1含量与HCV、HBV、TP抗体阳性表达情况,检测全血CD 4+CD 28+、CD 4+CD 45 RA+、CD 4+CD 45 RO+、CD 4+CD 25+细胞比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IDS组的血清IL-10和TGF-β1含量和血清HCV、HBV与TP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IDS组全血的CD 4+CD 28+、CD 4+CD 45 RA+、CD 4+CD 45 RO+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AIDS组中,患者全血CD 4+CD 28+、CD 4+CD 45 RA+、CD 4+CD 45 RO+细胞比例与血清TGF-β1、IL-10以及HCV、HBV、TP抗体水平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男性AIDS患者多表现为血清IL-10和TGF-β1的高表达,也多伴随有HCV、HBV、TP抗体表达阳性,与患者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同性恋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相关病原体 相关性
下载PDF
2016-2020年延安市吸毒人群HIV和HCV及梅毒的感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石英 王静 徐苏丽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596-1600,共5页
目的分析延安市吸毒人群艾滋病(HIV)、丙型肝炎(HCV)和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科学制定吸毒人群感染性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2020年延安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通过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 目的分析延安市吸毒人群艾滋病(HIV)、丙型肝炎(HCV)和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科学制定吸毒人群感染性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2020年延安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通过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2016-2020年共调查吸毒人员2105人,其中64人因血清样本不合格被排除,实际分析2041例。男性1830例(89.66%),女性211例(10.34%),平均年龄(37.73±8.44)岁,HIV检出阳性6例,感染率为0.29%,梅毒检出阳性551例,感染率为26.99%,HCV检出阳性763例,感染率为37.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女性的吸毒人员(OR=1.41,95%CI:1.02~1.94)、吸食混合毒品(OR=1.72,95%CI:1.30~2.28)、曾经注射过毒品(OR=1.43,95%CI:1.16~1.77)、吸食毒品后发生性行为(OR=1.87,95%CI:1.51~2.32)是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OR=0.98,95%CI:0.97~0.99)、文化程度越高(OR=0.49,95%CI:0.36~0.67)的吸毒者HCV的感染率降低,而吸食新型毒品(OR=1.53,95%CI:1.12~2.00)和混合毒品(OR=2.61,95%CI:1.97~3.45)、吸食毒品后发生性行为(OR=2.79,95%CI:2.27~3.44)的吸毒者HCV的感染率升高。结论延安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检出率较低,HCV的感染检出率呈下降趋势,梅毒的感染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新型毒品的使用人数增多,且危险行为比较普遍,提示应继续加强吸毒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人群 艾滋病 丙型肝炎 梅毒
原文传递
不同送检人群HIV、TP和HCV合并感染分析
7
作者 石英 徐苏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TP)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现象在不同送检人群中的表现。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病毒核酸检测192例不同送检人群感染HIV、TP和HCV的情况,分析合并感染的特点。结果 192例送检血液标本均...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TP)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现象在不同送检人群中的表现。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病毒核酸检测192例不同送检人群感染HIV、TP和HCV的情况,分析合并感染的特点。结果 192例送检血液标本均感染HIV,男127例,女65例,其中51例合并感染TP,18例合并感染HCV,7例同时感染以上3种病毒;合并感染者以血液科、传染科、皮肤科、肝病科和戒毒所送检的血液标本为主。结论 HIV与TP和HCV往往呈二重或多重合并感染,加强HIV感染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合并感染
下载PDF
利用荧光定量PCR快速鉴定炭疽疫情和种群分型
8
作者 石一 马琳 +7 位作者 张恩民 刘玮 贺莉 纪建军 魏建春 李伟 马国柱 刘东立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9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015年陕西炭疽疫情快速鉴定和种群分析。方法对甘泉县炭疽病例水泡液或病灶涂抹物及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同时提取核酸进行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从1例病灶涂抹物中分离到1株炭疽芽胞杆菌。在19例病例...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015年陕西炭疽疫情快速鉴定和种群分析。方法对甘泉县炭疽病例水泡液或病灶涂抹物及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同时提取核酸进行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从1例病灶涂抹物中分离到1株炭疽芽胞杆菌。在19例病例中检出16例核酸阳性,疫情相关菌株种群确定为A.Br.001/002群。结论炭疽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可用于炭疽疫情迅速判定,确定病例菌株种群,可克服传统病原培养分离阳性率低,血清学诊断时间长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实时荧光定量PCR 单核苷酸多态性 canSNP
原文传递
液体分枝杆菌培养管与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检测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及检出时间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侯欢 白皓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20期2938-2940,2955,共4页
目的比较采用液体分枝杆菌培养管(MGIT)培养法与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MTB/RIF)检测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及检出时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7年4月本院就诊的疑似和治疗后复诊的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共1 146... 目的比较采用液体分枝杆菌培养管(MGIT)培养法与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MTB/RIF)检测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及检出时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7年4月本院就诊的疑似和治疗后复诊的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共1 146例,其中疑似新发患者痰标本616例,治疗后复诊患者痰标本530例。分别采用液体MGIT培养法和XpertMTB/RIF检测法对所有痰标本进行检测,对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检出时间及利福平耐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疑似新发患者痰标本液体MGIT培养法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XpertMTB/RIF检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新发患者痰标本液体MGIT培养法阳性检出时间大于XpertMTB/RIF检测法;治疗后复诊患者痰标本液体MGIT培养法阳性检出时间亦大于XpertMTB/RIF检测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pertMTB/RIF较MGIT能够提高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缩短阳性检出时间,值得在临床检测中使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分枝杆菌培养管培养法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 结核杆菌 阳性检出率 检出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