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性大学师范学院实施大理科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志仿 刘瑞芬 王颖 《东疆学刊》 1999年第3期44-48,共5页
实施大理科教学模式是突破传统的强计划经济体制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方式,又是面向21世纪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实际需要。实施大理科教学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文章提出综合性大学师范学院实施大理科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阐述其所需要的... 实施大理科教学模式是突破传统的强计划经济体制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方式,又是面向21世纪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实际需要。实施大理科教学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文章提出综合性大学师范学院实施大理科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阐述其所需要的支撑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 大理科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之研究
2
作者 俞爱宗 王晓波 刘瑞芬 《东疆学刊》 1999年第2期35-39,共5页
研究教育科学研究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延边大学10个专业10年来研究成果中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的分布、发表单位以及与之相关因素同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教育科学研究情况相对比,显示出综合性大学在教育... 研究教育科学研究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延边大学10个专业10年来研究成果中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的分布、发表单位以及与之相关因素同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教育科学研究情况相对比,显示出综合性大学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差异。因此,综合性大学应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确定研究重点与主攻方向以及培植队伍和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教研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研究 转变观念 优化环境 强化管理 注重应用
下载PDF
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基于对延边大学的分析
3
作者 靳淑梅 《黑河学刊》 2017年第3期155-156,共2页
教师教育从传统的师范教育向专业化的教师教育转变。国家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重新规划设计教师教育课程,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未来教师树立正确教育观、教师观与学生观,强化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性、增强教师教育课程的... 教师教育从传统的师范教育向专业化的教师教育转变。国家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重新规划设计教师教育课程,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未来教师树立正确教育观、教师观与学生观,强化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性、增强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据此,延边大学在教师教育培养方案中注重资源的整合,实施了选修课与必修课并重,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延边大学为此进行了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教育类课程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新时代师范院校“三全育人”平台构建的实践探索
4
作者 卜方博 姬燏 +2 位作者 王安妮 郑舒瑛 时佳蕾 《教育进展》 2024年第4期162-166,共5页
近年来,师范院校对“三全育人”平台构建开展了有益探索和宏观研究,围绕师范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取得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新时代背景下,师范院... 近年来,师范院校对“三全育人”平台构建开展了有益探索和宏观研究,围绕师范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取得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新时代背景下,师范院校的育人目标和培养模式有了新的发展需求,要求师范院校积极探索“三全育人”平台构建的实践,为我国师范院校育人工作开辟新道路。因此,本文着眼于当前师范院校推进“三全育人”平台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时代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新时代师范院校“三全育人”平台构建的可行性实践策略,有效提升师范院校的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师范院校 三全育人 平台构建
下载PDF
信息技术类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胜任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5
作者 郝天赐 许燕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5期10-13,17,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培养人才的整个流程中,作为教师后备军的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教师胜任力备受关注。为了解信息技术类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胜任力现状,从而更好地发现当今师范生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培养人才的整个流程中,作为教师后备军的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教师胜任力备受关注。为了解信息技术类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胜任力现状,从而更好地发现当今师范生培养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与对策,采用问卷调查法对Y大学145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现状。调查发现性别不同会影响教师胜任力水平,而参加教育实习实践的次数也会影响教师胜任力的发展,同时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尝试提出信息技术类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胜任力提升策略,为探究信息技术类专业师范生培养新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胜任力 师范生 信息技术类专业
下载PDF
新增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思考——以延边大学新增心理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朴婷姬 金昌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04-107,共4页
新增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凝练专业发展方向,这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以延边大学新增心理学专业为例,确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心理两个专业方向,面向学校、企业和社区,以培养有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的... 新增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凝练专业发展方向,这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以延边大学新增心理学专业为例,确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心理两个专业方向,面向学校、企业和社区,以培养有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社区心理学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形成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和建构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应用技能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心理学专业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目标与途径——以延边大学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靳淑梅 朴婷姬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481-485,共5页
为适应中国民族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针对高校学生的民族构成日益多元的趋势,认为实践活动是实施共同体教育的有效载体。提出通过共同体教育实践活动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与交融、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是民... 为适应中国民族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针对高校学生的民族构成日益多元的趋势,认为实践活动是实施共同体教育的有效载体。提出通过共同体教育实践活动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与交融、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是民族院校的重要任务。通过制定明确的实践活动目标,构建校内外多样化的实践途径、开发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共同体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 共同体教育 民族院校 实践活动
下载PDF
延边大学多元文化课程构建 被引量:4
8
作者 靳淑梅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7-119,共3页
延边地区是朝鲜族聚居区,延边大学是该地区唯一一所大学,学校既受东北亚区域影响,又受朝鲜族聚居区的影响。为此,学校确立了多元文化办学理念,根据多元文化课程构建的目标、原则与途径,形成具有区域与民族特色的多元文化课程。
关键词 延边朝鲜族地区 综合性民族大学 多元文化课程
下载PDF
延边大学自然科学论文的计量分析
9
作者 李承实 冯金华 郑红光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3期59-62,共4页
对延边大学1991~1996年的科研成果中的论文部分进行了数据统计,并从科研论文的类型、年代、学科等分布和论文作者的合作度、核心作者、作者的年龄、学历、职称等分布方面进行了计量分析.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科研论文 计量分析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香花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期128-132,共5页
优化地方高校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是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公平而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必要举措,又是促进乡村教师新乡贤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以Y地方高校为例,反思乡村振兴背景下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现实困境,存在培... 优化地方高校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是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公平而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必要举措,又是促进乡村教师新乡贤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以Y地方高校为例,反思乡村振兴背景下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现实困境,存在培养目标“去农化”,课程设置与乡村教育需求相脱节,实践教学场域脱离乡村教育环境,“地方高校-地方政府-乡村学校”的协同育人形式化等问题。地方高校要立足乡村教育实际重构公费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定向发力、精准培养本土化的乡村优质师资,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方高校 公费师范生 人才培养模式 重构路径
下载PDF
延边大学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及成因分析
11
作者 崔相哲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38期91-92,共2页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了延边大学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的七个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因。
关键词 延边大学 自主学习能力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影响大学生对MOOC适应性因素研究——以延边大学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4
12
作者 曲智丽 韩佳妤 +2 位作者 陈悦 黄立国 董德森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8期63-64,共2页
本研究以技术接收模型^((1))为理论基础,以延边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了解延边大学学生对MOOC教学的适应性程度,探求影响学生对MOOC适应性的因素以及提高大学生对MOOC适应性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帮助学习者提高对MOOC课程的学习兴趣... 本研究以技术接收模型^((1))为理论基础,以延边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了解延边大学学生对MOOC教学的适应性程度,探求影响学生对MOOC适应性的因素以及提高大学生对MOOC适应性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帮助学习者提高对MOOC课程的学习兴趣,高效增强学习效率,希望能有效推动高等院校MOOC教学应用,试图引导延边大学MOOC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迈向更高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适应性影响因素 大学生
下载PDF
教育类APP在大学生学习中的应用现状研究——以延边大学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承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4期66-67,共2页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兴起,学校的课堂教学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知识需求。这时就出现了一类叫做教育类APP的软件,它们不仅可以呈现出学生需求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无时无刻、随时随地想学即学,学生们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兴起,学校的课堂教学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知识需求。这时就出现了一类叫做教育类APP的软件,它们不仅可以呈现出学生需求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无时无刻、随时随地想学即学,学生们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教育类的APP还可以为学生适当地节省一部分学习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互联网 教育类APP
下载PDF
在线学习在新型教学模式下的实效性研究——以延边大学为例
14
作者 金鑫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41期128-129,共2页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许多新型教育技术不断涌现,各类网络课程资源也相继问世,虽然现在倡导一体化、专业化、开放化、自主化的教育形势,但是中国目前还没有完全实行"双主教学"模式。在线学习的发展产生了滞缓现象,其实效性...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许多新型教育技术不断涌现,各类网络课程资源也相继问世,虽然现在倡导一体化、专业化、开放化、自主化的教育形势,但是中国目前还没有完全实行"双主教学"模式。在线学习的发展产生了滞缓现象,其实效性成了研究的首要问题。本课题结合问卷调查法、文献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利用SPSS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梳理了学校的重视度、学生的态度、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对在线学习实效性的影响,深入探讨在线学习在新型教育模式下的实效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实效性 重视程度 学习方式 影响
下载PDF
基于微课资源的泛在学习模式研究--以延边大学为例
15
作者 蔡阳 金石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第23期62-64,共3页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无线网络及移动设备的普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环境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泛在学习以其独特的优势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泛在学习适应社会要求,有利于激发人们潜在的学习欲望,实现终身学习。
关键词 泛在学习模式 微课 学习资源
下载PDF
延边地区五年制师范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16
作者 姜英玉 张阔 《西部素质教育》 2017年第11期6-6,11,共2页
延边地区五年制师范教育历史悠久,为完善延边地区五年制师范教育体系,文章按照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规划,从培养模式、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教师队伍成长、科研引领水平、学生见(实)习、师资培训基地、招生就业政策几个方面提... 延边地区五年制师范教育历史悠久,为完善延边地区五年制师范教育体系,文章按照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规划,从培养模式、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教师队伍成长、科研引领水平、学生见(实)习、师资培训基地、招生就业政策几个方面提出了延边地区五年制师范教育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地区 五年制 师范教育
下载PDF
民办高校师范生职业认同现状与形成机理研究
17
作者 韩秋慧 齐聪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0-36,共7页
师范生职业认同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达成,也与个体的成长、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民办高校656名师范生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民办高校师范生职业认同程度虽总体处于较高水平... 师范生职业认同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达成,也与个体的成长、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民办高校656名师范生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民办高校师范生职业认同程度虽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对各具体维度的认同程度有所差异,其中对职业期望的认同程度最高,对职业行为倾向的认同程度最低;不同专业类别师范生职业认同水平有显著差异。内在机理与外在机理的有机融合是促进民办高校师范生职业认同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师范生 职业认同 现状 形成机理
下载PDF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新媒体联动的应用价值、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18
作者 顾茜婷 崔美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8期0047-0050,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大学生思政教育与新媒体联动的应用价值、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阐述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以及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的紧密联系。分析了新媒体平台为思政教育提供的广泛传播渠道,并指出了新媒体联动可以使思政教育更贴近... 文章旨在探讨大学生思政教育与新媒体联动的应用价值、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阐述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以及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的紧密联系。分析了新媒体平台为思政教育提供的广泛传播渠道,并指出了新媒体联动可以使思政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生活和需求,激发其思维活跃性和创造性的优势。然而,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与新媒体联动仍面临现实困境,包括推广率低、限流问题和意识不强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提高传播质量、与平台合作进行主题教育活动、提升网络媒介素养以及统筹大思政格局等。通过这些路径,可以有效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与新媒体的有效联动,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本研究对于思政教育实践和新媒体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政教育 新媒体联动 大思政格局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与新媒体的联动研究
19
作者 顾茜婷 崔美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8期0121-0124,共4页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作为基治国前提,教育如是,思政教育更是如此。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要切实把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为国之富强、民之幸福...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作为基治国前提,教育如是,思政教育更是如此。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要切实把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为国之富强、民之幸福提供青春动力。而新媒体作为当下最热最具活力的媒体形态,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新媒体使媒介、信息以及互动交流达到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程度,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改变,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意识形态传播机制也发生了改变。新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马克思交往理论、政治传播理论和我们国家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相融合,对新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进行多学科交叉的阐释,为新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但我们当下面临的问题依旧存在,如科普类思政知识相关视频及公众平台推广率低,当代大学生对此感兴趣程度不高;快手、抖音等新媒体短视频平台对含有针对性的思政新闻知识的视频限流等,对此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方法探析思政教育与新媒体的联动程度、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对此提出改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互动研究
下载PDF
大学生宗教信仰心态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5
20
作者 刘荣杰 王晓波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9-22,共4页
大学生看待宗教的心态,与人生信仰的发展确立关系密切。在对大学生宗教信仰心态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是确保大学生人生信仰正确并统领政治信仰的前提。
关键词 大学生 宗教信仰 心态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