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油煤焦油中多环芳烃加氢饱和反应研究进展
1
作者 贺新福 高凡 +5 位作者 吴红菊 张小琴 马涛 石智伟 周安宁 张亚婷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65,共10页
【意义】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煤焦油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通过加氢饱和可制取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热稳定性的喷气燃料。通过分析PAHs加氢过程特点,指出PAHs自身的共振能和加氢中间产物的空间位阻,以及原料... 【意义】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煤焦油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通过加氢饱和可制取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热稳定性的喷气燃料。通过分析PAHs加氢过程特点,指出PAHs自身的共振能和加氢中间产物的空间位阻,以及原料和中间产物在催化剂活性位上的竞争吸附是PAHs加氢饱和的关键难题。【进展】综述了近年来PAHs加氢饱和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催化剂性能的本质原因,指出提高催化剂活性金属组分的分散度、减小催化剂金属颗粒尺寸可以使催化剂具有更多的加氢活性位点,活性金属适宜的缺电子状态能促进PAHs分子在活性位点上的吸附活化,抑制竞争吸附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丰富孔道和介孔(6~8 nm)结构的催化剂载体有利于PAHs和加氢中间产物的扩散,降低加氢中间产物的空间位阻对加氢反应的不利影响,同时可提供更多的反应表面,促进深度加氢反应进行。酸性适宜的载体可以与活性组分产生相互作用,促进活性组分形成适宜的缺电子状态。总结了PAHs加氢饱和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PAHs加氢反应为放热可逆反应,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随反应温度降低而增大,随反应压力的升高而增大,PAHs的扩散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吸附常数随饱和环数的增加而减小。【展望】最后,从催化剂活性组分和载体的设计及调控、PAHs加氢饱和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研究建议。对煤焦油中PAHs加氢饱和过程及其催化剂的分析和讨论将为富油煤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多环芳烃 加氢饱和 催化剂 热力学 动力学
下载PDF
二氧化碳参与的粉煤热解-气化工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勇 靳皎 +3 位作者 刘丹 张晓欠 刘彪 刘巧霞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9,共9页
为开展煤炭清洁高效转化过程中的CO_(2)循环利用研究,在处理量为36 t/d的热解-气化工业试验装置(简称“工业试验装置”)中对粒径为0~300μm的西湾煤进行了连续运行试验,考察了CO_(2)参与的工业试验装置的物料和热量平衡、运行情况及产... 为开展煤炭清洁高效转化过程中的CO_(2)循环利用研究,在处理量为36 t/d的热解-气化工业试验装置(简称“工业试验装置”)中对粒径为0~300μm的西湾煤进行了连续运行试验,考察了CO_(2)参与的工业试验装置的物料和热量平衡、运行情况及产物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热解温度为600℃、气化温度为1000℃和反应压力为0.8~1.0 MPa的条件下,CO_(2)参与热解-气化过程后,工业试验装置运行稳定,吨煤蒸汽消耗量减少了5.38%,合成气中有效气(CO+H_(2))含量(体积分数,下同)由74.74%升高至79.63%,CO含量升高了10.43%,H_(2)含量降低了5.54%,合成气热值、碳转化率及能源转化效率均升高。焦油产率由15.91%升高至16.25%,密度由1.06 kg/m^(3)降低至1.02 kg/m^(3),运动黏度由3.42 mm2/s降低至2.70 mm^(2)/s,硫质量分数由0.20%降低至0.15%,同等质量焦油馏分对应的温度降低了10~30℃。焦油中脂肪烃质量分数提高了7.53%,芳香烃质量分数降低了5.47%,其他化合物质量分数提高了15.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二氧化碳 热解-气化 工业试验
下载PDF
榆林减渣浆态床加氢中试试验研究
3
作者 高伟 问王伟 +3 位作者 郭彦新 闻容基 汪亚斌 白罡 《炼油与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以榆林减渣为原料,在浆态床加氢裂化装置进行中试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65℃、反应压力20 MPa、空速0.5 h-1、氢油比2 000 L/kg的条件下,榆林减渣加氢裂化反应性能和产物分布更优,>525℃的重组分和沥青质的转化率分别为84.... 以榆林减渣为原料,在浆态床加氢裂化装置进行中试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65℃、反应压力20 MPa、空速0.5 h-1、氢油比2 000 L/kg的条件下,榆林减渣加氢裂化反应性能和产物分布更优,>525℃的重组分和沥青质的转化率分别为84.69%和86.03%,气体产率和液收分别为7.57%和83.74%;采用Fe系催化剂等量替换赤泥催化剂,在抑制气体生成的同时提高了>525℃重组分、沥青质转化率及液体收率,分别提高了2.32%、2.67%和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床 加氢裂化 催化剂 榆林减渣
下载PDF
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下不同比例油煤共炼的研究
4
作者 魏江涛 李晓宏 +3 位作者 高伟 毛吉会 方玉虎 郭彦新 《炼油与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25-27,共3页
为了探索劣质重油作为原料与煤共炼的反应效果和可行性,将FCC油浆和DCC重油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组成原料油,再与煤粉混合成浆,利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开发的0.15 t/d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料中再逐步加入不同比... 为了探索劣质重油作为原料与煤共炼的反应效果和可行性,将FCC油浆和DCC重油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组成原料油,再与煤粉混合成浆,利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开发的0.15 t/d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料中再逐步加入不同比例DCC重油,煤的转化率保持在89%~91%,虽然比纯FCC油浆和煤共炼转化效果稍低,但是总的液体收率相近。DCC重油中芳烃含量较高供氢性能较强,大于525℃渣油组分转化率与纯FCC油浆和煤共炼结果相差不大,保持在89%~91%,而沥青质转化率有所提高,保持在79%~82%,表明DCC重油作为煤油共炼的原料油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重油 FCC油浆 油煤共炼 加氢裂化
下载PDF
煤基残渣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靳皎 黄勇 +2 位作者 刘巧霞 刘丹 陈林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3年第7期53-57,62,共6页
随着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煤基残渣的产生量急剧增加,煤基残渣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提升现代煤化工技术经济性、环保性及可持续性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对不同煤化工技术副产的残渣主要组成和基本性质进行分析介绍,系统综述了煤基残渣的... 随着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煤基残渣的产生量急剧增加,煤基残渣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提升现代煤化工技术经济性、环保性及可持续性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对不同煤化工技术副产的残渣主要组成和基本性质进行分析介绍,系统综述了煤基残渣的多种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主要包括燃烧、气化、热解、制炭材料、制沥青改性剂等几个方向,并针对不同煤基残渣资源化利用技术提出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为煤基残渣的高效清洁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残渣 资源化利用 气化 热解 炭材料 沥青改性剂
下载PDF
煤基吸热型碳氢燃料热裂解动力学及产物分布
6
作者 尚建选 余春 +5 位作者 王冲 杜崇鹏 何增智 崔楼伟 朱永红 李冬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144-149,共6页
为了研究煤基吸热型碳氢燃料在高温下的热裂解转化规律,通过静态热裂解实验探讨了燃料在450~490℃的条件下的气体产率和裂解反应动力学,利用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气体和液体产物组成分布。结果表明,煤基碳氢... 为了研究煤基吸热型碳氢燃料在高温下的热裂解转化规律,通过静态热裂解实验探讨了燃料在450~490℃的条件下的气体产率和裂解反应动力学,利用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气体和液体产物组成分布。结果表明,煤基碳氢燃料的热裂解起始温度高,结焦倾向低,热裂解稳定性强。气体产物包括氢气、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液体产物长链烷烃裂解为短链烷烃,环烷烃转化为萘、苯、茚等芳香族化合物。热裂解动力学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燃料热裂解速率常数为2.83×10^(-5)~1.54×10^(-4)s^(-1),活化能Ea=205.561±2.3 kJ·mol^(-1),指前因子lnA=23.69±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吸热型碳氢燃料 煤焦油 热裂解 动力学 产物分布 再生冷却
下载PDF
基于物理吸附的炭基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靳皎 杨会民 +2 位作者 权亚文 王维 吴升潇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3年第8期74-78,共5页
开发安全、高效、经济的储氢技术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介绍了现有的储氢技术及其特点,重点分析和综述了几种基于物理吸附的炭基储氢材料的性能特点和研究进展,包括活性炭、活性碳纤维、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和碳气凝胶,总结并展... 开发安全、高效、经济的储氢技术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介绍了现有的储氢技术及其特点,重点分析和综述了几种基于物理吸附的炭基储氢材料的性能特点和研究进展,包括活性炭、活性碳纤维、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和碳气凝胶,总结并展望了基于物理吸附的炭基储氢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吸附 储氢材料 炭基材料 活性炭
下载PDF
煤焦油重组分加氢技术现状及研究趋势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涛 戴鑫 +5 位作者 杨天华 李伟 黄传峰 韩智发 石欣 王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0-63,65,共5页
为了解决固定床加氢技术难以加工沥青质、金属以及N、S等杂原子含量高的煤焦油重组分的问题,对可适用于煤焦油重馏分或全馏分加工的沸腾床加氢及悬浮床加氢技术的研究进展、技术特点及工业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煤焦油重组分加氢... 为了解决固定床加氢技术难以加工沥青质、金属以及N、S等杂原子含量高的煤焦油重组分的问题,对可适用于煤焦油重馏分或全馏分加工的沸腾床加氢及悬浮床加氢技术的研究进展、技术特点及工业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煤焦油重组分加氢技术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认为悬浮床加氢预处理-固定床加氢联合工艺的优化、悬浮床加氢廉价高效催化剂的研究、煤焦油与煤或渣油共加工工艺的开发及产品的高附加值利用将成为煤焦油重组分加氢技术未来研究开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重组分 加氢 沸腾床 悬浮床 催化剂
原文传递
基于C1化学的低碳烯烃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任健 李大鹏 +5 位作者 王宁波 王永娟 姚晓虹 王维 杨帆 党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8-62,共5页
介绍了基于C1化学的低碳烯烃合成反应机理研究进展。常规FTO路线的合成气直接转化制取低碳烯烃工艺产物组成受ASF分布规律限制,副产物CH4、饱和烷烃选择性高,目标产物C=2~C=4选择性很难突破58%。基于MTO催化机理的核壳型Fe Mn K@SAPO-3... 介绍了基于C1化学的低碳烯烃合成反应机理研究进展。常规FTO路线的合成气直接转化制取低碳烯烃工艺产物组成受ASF分布规律限制,副产物CH4、饱和烷烃选择性高,目标产物C=2~C=4选择性很难突破58%。基于MTO催化机理的核壳型Fe Mn K@SAPO-34双功能催化剂,CO最高转化率可达92.4%,总低碳烃(C2~C4低碳烃)选择性高达69.2%,C=2~C=4低碳烯烃选择性最高值达46.6%,CH4选择性最低值仅为10.5%,CO2选择性最低仅为16.8%;基于乙烯酮中间体机理的OXZEO双功能催化剂在400℃、2.5 MPa、H2/CO=2.0的反应条件下,可实现C2~C4低碳烃类总选择性94%、C=2~C=4低碳烯烃选择性80%,且CH4选择性可进一步降低至2%。此外,CH4高温分解、CH4氧化偶联、CH4无氧转化、CO2加氢等技术,也为低碳烯烃的合成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化学 FTO ASF分布 低碳烯烃 双功能催化剂
原文传递
掺炼进口原油工艺技术分析及加工方案优化
10
作者 王蒙 何鑫 +3 位作者 高伟 吴小园 王鹏伟 王军峰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5期62-66,共5页
针对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现有榆林原油、进口原油与混合原油的性质特征,总结掺炼进口原油过程中常压装置、催化装置出现的运行问题,提出适应性解决措施,形成大常压+小减压的进口原油加工方案。结果表明,进口原油减压一次加工蜡油,经催化... 针对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现有榆林原油、进口原油与混合原油的性质特征,总结掺炼进口原油过程中常压装置、催化装置出现的运行问题,提出适应性解决措施,形成大常压+小减压的进口原油加工方案。结果表明,进口原油减压一次加工蜡油,经催化裂化或加氢处理后,生产的重油满足煤油共炼装置的原料要求,装置具备加工高硫、含酸原油的能力,实现进口原油与延长石油自产原油的高效耦合加工,进一步提高进口原油掺炼量,有效提升炼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学工程 进口原油 混合原油 催化剂活性 煤油共炼 加工方案
下载PDF
“三高”煤性质分析及其在KSY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张晓欠 王研 +4 位作者 黄勇 杨会民 党昱 折喆 王宁波 《煤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25-28,共4页
为了拓展双流化床超大型粉煤气化技术(KSY技术)原料用煤范围,通过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热失重实验、CO_(2)反应活性分析,探讨了山西晋阳某矿区煤(SXJYM)应用于KSY技术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SXJYM灰分为24.11%,硫质量分数为3.55%,灰熔... 为了拓展双流化床超大型粉煤气化技术(KSY技术)原料用煤范围,通过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热失重实验、CO_(2)反应活性分析,探讨了山西晋阳某矿区煤(SXJYM)应用于KSY技术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SXJYM灰分为24.11%,硫质量分数为3.55%,灰熔融性温度在1500℃左右,属于典型的“三高”煤,且其CO_(2)反应活性较低、热失重效果较差,单独作为KSY技术的原料用煤可能气化效果不佳;适量添加CaO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SXJYM灰熔融性温度;可通过将SXJYM与灰分较低、CO_(2)活性较好的新疆某矿区煤(XJM)进行级配,既能获得较好的气化效果,又可降低原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高”煤 煤质分析 灰熔融性温度 热失重 双流化床超大型煤气化技术 配煤
下载PDF
煤油协同加氢转化技术工业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天华 霍鹏举 +1 位作者 韩磊 黄传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6-70,共5页
在我国油气资源严重不足、煤炭加工亟待清洁高效利用的背景下,煤油协同加氢转化技术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目前,国内已建成的两套工业化装置分别采用煤直接液化技术和煤油共炼技术.从技术研发进展、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反应... 在我国油气资源严重不足、煤炭加工亟待清洁高效利用的背景下,煤油协同加氢转化技术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目前,国内已建成的两套工业化装置分别采用煤直接液化技术和煤油共炼技术.从技术研发进展、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反应原料、中试评价以及装置运行鉴定结果等方面系统地对两种工艺路线进行论述,探讨装置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优化趋势.提出开发煤与油温和加氢转化技术、实现残渣资源化利用将是今后煤油协同加氢转化技术研发工作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床加氢 煤直接液化 煤油共炼 工业化装置 工艺路线
下载PDF
黏结性煤破黏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作者 张晓欠 黄勇 +3 位作者 王武生 党昱 刘巧霞 折喆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11-12,15,共3页
煤的黏结性是煤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煤的热解、气化等化工应用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破黏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烟煤 破黏 进展
下载PDF
西湾煤焦在加压条件下的气化反应特性研究
14
作者 黄勇 刘丹 +3 位作者 刘巧霞 刘彪 王鹏伟 兰伟伟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6,共11页
为阐明加压、多种气化剂共存条件下西湾煤焦的气化反应规律,考察了不同热解制焦与气化条件对煤焦气化过程中碳转化率与气体组分的影响,以指导接近工业化热解-气化一体化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600℃~900℃)、升温速率(1... 为阐明加压、多种气化剂共存条件下西湾煤焦的气化反应规律,考察了不同热解制焦与气化条件对煤焦气化过程中碳转化率与气体组分的影响,以指导接近工业化热解-气化一体化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600℃~900℃)、升温速率(10℃/min~40℃/min)、停留时间(10 min~40 min)及气化温度(900℃~1100℃)、气化压力(常压到4.0 MPa)、气氛(100%(体积分数,下同)CO_(2),50%CO_(2)+50%H2O,100%H2O等)对西湾煤焦加压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升温速率为20℃/min、气化温度为1000℃、反应气氛为100%CO_(2)条件下,加压可以降低煤焦中挥发分的析出与扩散速率,煤焦中自由基分子相互作用发生缩聚、交联等反应能够降低气化反应速率;增大气化剂体积分数可增加气化剂与煤焦表面碳分子的碰撞概率,从而提高气化反应活性,使西湾煤焦的碳转化率由常压下的95.15%减小至4.0 MPa下的78.22%;较高水蒸气分压可抑制煤焦石墨化进程与提升气化反应速率,使加压条件下水蒸气气氛下煤焦气化活性高于二氧化碳气氛下煤焦气化活性。100%H_(2)O气氛下煤焦的碳转化率最大,达到95.12%,较100%CO_(2)气氛下煤焦的碳转化率增加约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条件 气化条件 加压气化 产品性质 动力学
下载PDF
天然气氧化裂解伴生碳化学活化制备多孔碳
15
作者 周存辉 杨涛 +3 位作者 杨程 高伟 张生娟 黄传峰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以天然气氧化裂解伴生碳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在管式炉中制备了多孔碳,考察了活化剂类型、剂碳质量比、活化温度与活化时间对多孔碳比表面积和碘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NaOH为活化剂、剂碳质量比1∶1、活化温度750℃、活化时间2 ... 以天然气氧化裂解伴生碳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在管式炉中制备了多孔碳,考察了活化剂类型、剂碳质量比、活化温度与活化时间对多孔碳比表面积和碘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NaOH为活化剂、剂碳质量比1∶1、活化温度750℃、活化时间2 h的优化条件下,多孔碳比表面积为894.58 m^(2)/g、碘吸附值为847.97 mg/g;多孔碳富含介孔结构,主要分布在2~4 nm,还含有少部分微孔结构,其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行业标准《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用粉状活性炭》(征求意见稿)中的要求,对二苯并呋喃的吸附性能优异,具备用作商品活性炭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氧化裂解 伴生碳 比表面积 碘吸附值 多孔碳
下载PDF
反应条件对重稠油加氢裂化的影响
16
作者 汪亚斌 高伟 +3 位作者 康徐伟 方玉虎 郭彦新 吴升潇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263-265,共3页
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体积空速对重稠油加氢裂化反应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65℃,反应压力为20 MPa,氢油比为1500 L/kg,体积空速为0.5 h^(-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的优化条件下,大于525℃渣油组分转化... 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体积空速对重稠油加氢裂化反应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65℃,反应压力为20 MPa,氢油比为1500 L/kg,体积空速为0.5 h^(-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的优化条件下,大于525℃渣油组分转化率为85.37%,液体收率为84.04%,脱硫率为6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稠油 加氢裂化 反应温度 反应压力 空速 脱硫率 液体收率
下载PDF
中试减压蒸馏装置切割俄罗斯原油试验研究
17
作者 郭彦新 韩智发 +3 位作者 汪亚斌 方玉虎 白罡 鲍俊杰 《炼油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俄罗斯原油性质上为轻质原油,API值为34.5,属于中间基原油,其中馏分段大于520℃的组分为20.84%。首次采用中试单级减压蒸馏装置,通过对刮膜蒸发器和残渣系统等技术改造,获取的减压渣油馏分中≥525℃的组分含量高于75%,达到预期目标,可... 俄罗斯原油性质上为轻质原油,API值为34.5,属于中间基原油,其中馏分段大于520℃的组分为20.84%。首次采用中试单级减压蒸馏装置,通过对刮膜蒸发器和残渣系统等技术改造,获取的减压渣油馏分中≥525℃的组分含量高于75%,达到预期目标,可以为延长石油集团碳氢技术研究中心悬浮床加氢裂化装置提供合格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蒸馏 减压渣油 切割 悬浮床 刮膜蒸发器
下载PDF
减压渣油与低阶烟煤悬浮床中试研究
18
作者 郭彦新 高伟 +2 位作者 毛吉会 李琦 问王伟 《炼油与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21-24,共4页
70%减压渣油与30%低阶烟煤均匀混合成浆,再加入总量1%的催化剂,利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开发的150 kg/d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反应压力20 MPa,空速0.5 h^(-1),氢油比2000 L/h,催化剂1%考察反应温度在456℃、468℃、470℃在同1种... 70%减压渣油与30%低阶烟煤均匀混合成浆,再加入总量1%的催化剂,利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开发的150 kg/d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反应压力20 MPa,空速0.5 h^(-1),氢油比2000 L/h,催化剂1%考察反应温度在456℃、468℃、470℃在同1种催化剂下煤油共炼反应性能及产物分布的影响和装置的稳定性,利用煤油共炼的协同效应,使富含芳烃的煤与减压渣油共炼时提高氢的利用率,降低氢耗和能耗,提高产品收率。结果表明,试验中煤的转化率高达91.09%,气体C1~C4收率11.19%,液体收率79.63%。在转化率方面,随反应温度从465℃升至468℃再增至470℃的过程中,随反应温度的升高,煤转化率总体呈增长趋势,468℃至470℃气体烃类收率增加而液体收率降低,要获得高液收,反应温度468℃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床 加氢裂化 煤油共炼 减压渣油 氢气
下载PDF
固定床加氢精制的评价及分析
19
作者 李增勃 胡金余 +1 位作者 杜若宇 李文选 《炼油与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61-63,共3页
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油品质量和燃烧后产生的尾气中的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的含量的限制将更加严格。减少和降低此类污染物比较普遍的方法是提高油品的质量,对油品进行加氢精制或改制,脱除油品中的氮氧化物和S以及部分重金属。油品... 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油品质量和燃烧后产生的尾气中的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的含量的限制将更加严格。减少和降低此类污染物比较普遍的方法是提高油品的质量,对油品进行加氢精制或改制,脱除油品中的氮氧化物和S以及部分重金属。油品的加氢精制或改制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性能和稳定性,催化剂的综合性能决定了整个精制过程是否稳定,同时也决定了产物的整体品质。固定床催化剂评价单元主要就是用来评价和检测加氢精制及加氢裂化催化剂的性能,为工业化的加氢精制筛选出高效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馏分油 原料油 加氢精制
下载PDF
煤焦油中多环芳烃菲、蒽加氢裂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贺新福 尚军 +6 位作者 周均 龙雪颖 张小琴 吴红菊 张亚婷 杨志远 周安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80-2086,共7页
主要对国内外研究者在煤焦油中含量较高的重质组分菲和蒽催化加氢裂化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分子筛及其负载型催化剂、Al2O3负载型催化剂、碳基负载型催化剂及其他负载型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对菲和蒽加氢催化转化过程的转化率、... 主要对国内外研究者在煤焦油中含量较高的重质组分菲和蒽催化加氢裂化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分子筛及其负载型催化剂、Al2O3负载型催化剂、碳基负载型催化剂及其他负载型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对菲和蒽加氢催化转化过程的转化率、产物选择性的影响,以及过程反应机理,并指出开发含分子筛结构、具有较大孔径和比表面积,合适的L酸位和B酸位的高效加氢裂化双功能催化剂,是实现煤焦油催化加氢轻质化的重要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 催化剂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