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检验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玉霞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8期58-59,共2页
目的为提高临床对梅毒螺旋体的确诊率,探讨应用不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将62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TPPA和RPR 3种检测方法对患者的血清指标进行分析,对比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应用价值。结果 ... 目的为提高临床对梅毒螺旋体的确诊率,探讨应用不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将62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TPPA和RPR 3种检测方法对患者的血清指标进行分析,对比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应用价值。结果 3种不同检测方法(ELISA法、TPPA法、RPR法)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95.16%、98.32%和66.62%。ELISA法和TPAP法的特异性均较高,与RPR法相比明显占据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怀疑有梅毒感染的患者应用ELISA法、TPPA法进行检测准确率高,特异性强,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ELISA法 TPPA法 RPR法 诊断 意义
下载PDF
探析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常英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第6期87-87,共1页
目的探析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以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尿糖水平... 目的探析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以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尿糖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尿糖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糖阳性率、尿微量阳性率分别为77.5%、62.5%,对照组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伤,有助于防止肾功能进一步下降以及改善预后;但尿糖、尿微量蛋白的阳性率均在80%以下,说明检测中仍存在一定假阴性,需通过其他观察手段予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诊断
下载PDF
在艾滋病检验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筛查结果的研究及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段艳鸽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5期1839-1841,共3页
目的:探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检验艾滋病(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5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130例疑似HI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蛋白印迹检测法结果作为诊断HIV抗体阳性的“金... 目的:探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检验艾滋病(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5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130例疑似HI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蛋白印迹检测法结果作为诊断HIV抗体阳性的“金标准”,分析胶体金法、ELISA法在HIV阳性中的诊断价值,另分析两种方法与蛋白印迹检测法在HIV抗体阳性诊断中的一致性。结果:经蛋白印迹检测法的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7.69%,胶体金法的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1.54%,ELISA法的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6.92%,三种方法在HIV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9,P>0.05);ELISA法在HIV抗体阳性检出中灵敏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2、9.596、6.890,P<0.05);两种方法在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1、1.114,P>0.05)。kappa检验显示:ELISA法与蛋白印迹检测法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954,P<0.001);胶体金法与蛋白印迹检测法的一致性尚可(kappa=0.752,P<0.001)。结论:ELISA法在AIDS中HIV抗体阳性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灵敏度、准确度均较高,可作为HIV感染初期筛查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胶体金法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玉霞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080-1081,共2页
目的观察与探究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就诊及治疗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血脂检验,对比并分析两组的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糖... 目的观察与探究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就诊及治疗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血脂检验,对比并分析两组的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三酰甘油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健康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检验 糖尿病 临床诊断 价值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玉霞 《中国农村卫生》 2016年第10X期31-31,33,共2页
目的:分析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 4年11月至201 5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细菌性感染阴道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对细菌阴道病进... 目的:分析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 4年11月至201 5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细菌性感染阴道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对细菌阴道病进行检验,B组患者采用细菌培养法进行检验。结果:聚合酶反应检验法检验出阴道细菌阳性患者,阴性患者。细菌培养法检出阳性,检出阴性。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细菌培养法.能够有效增加临床诊断准确率,在临床上应被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细菌培养法 阴道细菌检验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晶晶 常英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8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65例贫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贫血类型,分为缺铁性贫血组(n=35)和地中海贫血组(n=30)。与此同时,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65例贫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贫血类型,分为缺铁性贫血组(n=35)和地中海贫血组(n=30)。与此同时,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检测分析三组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分布宽度(K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变化。结果三组血液检验相关指标分析Hb地中海贫血组的Hb水平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组的H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BC:地中海贫血组的RBC水平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组及对照组,缺铁性贫血组R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DW:地中海贫血组的RDW水平明显低于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组IKDW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CV:地中海贫血组MCV水平明显低于缺铁性贫血组及对照组,缺铁性贫血组MC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CH:地中海贫血组MCH水平明显低于缺铁陆贫血组及对照组,缺铁陛贫血组MC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MCHC:地中海贫血组MCHC水平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组及对照组,缺铁性贫血组MCH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检验各项指标对于贫血类型的判定有指导性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血液检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联合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玉霞 李永伟 刘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2517-2522,共6页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联合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质控菌株ATCC27853及开封市第二中医院临床分离的98株铜绿假单胞菌(包括非黏液型32例、黏液型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肉汤稀释法测量黄连解毒汤、阿...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联合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质控菌株ATCC27853及开封市第二中医院临床分离的98株铜绿假单胞菌(包括非黏液型32例、黏液型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肉汤稀释法测量黄连解毒汤、阿奇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棋盘法作联合测试,通过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明确相互作用关系,应用结晶紫染色法评估生物膜抑制的效果,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相关密度感应基因的表达。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质控菌株ATCC 27853、临床黏液型及非黏液型经阿奇霉素、黄连解毒汤单一及联合处理后,整体MIC值呈下降趋势,且FICI值以0~1之间居多;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质控菌株ATCC 27853、临床黏液型及非黏液型经阿奇霉素、黄连解毒汤单一及联合处理后,经F分析显示,4组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阿奇霉素组、黄连解毒汤组及联合组OD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不同处理组别内铜绿假单胞菌非黏液型OD值均高于黏液型(P<0.05);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临床黏液型及非黏液型于阿奇霉素、黄连解毒汤在抑制浓度下单一及联合处理下,LasB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随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但LasR基因、rhIR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不随浓度升高呈线性变化。结论黄连解毒汤可通过抑制生物膜生长用以增强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活性,与阿奇霉素发挥协同或相加作用,且非黏液型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高于黏液型。此外,黄连解毒汤联合阿奇霉素可能对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基因表达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黄连解毒汤 阿奇霉素 抑菌效果 体外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CRP水平与抗病毒疗效、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吴昊 齐科迪 安久文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810-814,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CRP水平与抗病毒疗效及肝脏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CHB患者106例,按照HBV DNA是...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CRP水平与抗病毒疗效及肝脏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CHB患者106例,按照HBV DNA是否转阴作为抗病毒疗效标准分为有效组(n=68)和无效组(n=38),同时按照炎症活动度分级分为G1期(n=11)、G2期(n=36)、G3期(n=44)和G4期(n=15)。比较不同亚组血清25(OH)D3、CRP、肝功能指标(ALT、AST、GGT和T-BIL)等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项指标与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B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3、CRP对CHB患者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106例CHB患者中,男58例,女48例,年龄24~68岁,平均(47.6±12.3)岁。随着肝脏炎症分期的升高,CHB患者25(OH)D3水平呈下降趋势,CRP、ALT、AST、GGT、T-BIL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HB患者炎症活动度与CRP、ALT、AST、GGT、T-BIL呈正相关(P<0.05),与25(OH)D3呈负相关(P<0.05)。有效组25(OH)D3高于无效组,CRP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3水平越低(OR=0.382,95%CI:0.131~0.885,P=0.000)、CRP水平越高(OR=6.615,95%CI:2.855~14.208,P=0.000),CHB患者抗病毒疗效越差。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CRP联合预测CHB患者抗病毒疗效的AUC为0.812,灵敏度为0.8083,特异性为0.8545。结论CHB患者血清25(OH)D3、CRP与抗病毒疗效、炎症活动度有关,两者联合对CHB患者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25-羟维生素D3 CRP 抗病毒疗效 炎症活动度
原文传递
45岁以下育龄疑似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段艳鸽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期181-183,187,共4页
目的:探讨45岁以下育龄疑似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2月于开封市第二中医院门诊就诊的疑似阴道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样本行细菌培养,并... 目的:探讨45岁以下育龄疑似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2月于开封市第二中医院门诊就诊的疑似阴道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样本行细菌培养,并使用VITEK2-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其配套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阴道分泌物样本中检出病原体91例,检出率为94.79%(91/96),其中细菌感染52例(57.14%)、真菌感染33例(36.26%)、滴虫感染6例(6.59%);85例细菌/真菌感染,检出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5株(34.3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38株(37.25%),以大肠埃希菌、费氏柠檬酸杆菌为主;真菌29株(28.43%),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莫西沙星耐药性较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替加环素耐药率为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不一,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性较强,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等耐药率为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不一;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唑啉耐药性较强,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不一,费氏柠檬酸杆菌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耐药性较强,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耐药率为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不一;白色假丝酵母菌对特比萘芬耐药性较强,对制霉菌素耐药率为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不一。结论:45岁以下育龄疑似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为主,细菌性阴道炎病例较多;临床应针对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育龄 病原学分布 耐药性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对比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瑛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2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对尿路感染... 目的探讨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经尿液细菌培养证实,7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有52例阳性患者;经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查,7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有51例阳性患者;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与尿液细菌培养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19,P=0.023;χ^(2)=1.373,P=0.079;χ^(2)=0.486,P=0.243;χ^(2)=0.510,P=0.153;χ^(2)=0.230,P=0.115);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与尿液细菌培养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6,P=0.042)。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与尿液细菌培养诊断结果相近,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尿路感染的快速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 尿液细菌培养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切口部位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联合药敏试验对腹股沟疝术后院内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常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22期3706-3707,共2页
目的:观察切口部位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联合药敏试验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院内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院内感染患者134例作为观察对象,收集切口部位脓性分泌物行... 目的:观察切口部位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联合药敏试验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院内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院内感染患者134例作为观察对象,收集切口部位脓性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34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院内感染患者,检出151株病原菌,包含94株革兰阳性菌、54株革兰阴性菌,3株真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高;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耐药性高。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院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不同,临床需予以联合用药,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院内感染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化痰祛湿方改善代谢综合征血清生化指标8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玉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4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化痰祛湿方改善代谢综合征血清生化指标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8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使用化痰祛湿方(黄芪、山药、何首乌、法半夏、天竺黄、橘红、决明子10g;脾肾不足重用山药、黄芪、何首乌;阴虚加天花粉;血瘀加桃... [目的]观察化痰祛湿方改善代谢综合征血清生化指标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8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使用化痰祛湿方(黄芪、山药、何首乌、法半夏、天竺黄、橘红、决明子10g;脾肾不足重用山药、黄芪、何首乌;阴虚加天花粉;血瘀加桃仁、红花),1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胰岛素、胆固醇、血糖、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血清生化指标均有改善(P<0.05,P<0.01)。[结论]化痰祛湿方改善代谢综合征血清生化指标效果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化痰祛湿方 胰岛素 胆固醇 血糖 中医药治疗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急慢性白血病患者微量元素和血清酶类水平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晶晶 常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研究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微量元素和血清酶类水平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急慢性白血病患者65例,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35例(急性组),慢性白血病患者30例(慢性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微量元素(... 目的研究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微量元素和血清酶类水平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急慢性白血病患者65例,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35例(急性组),慢性白血病患者30例(慢性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微量元素(血锌、铜及铬元素)和羟丁酸脱氢酶(HBDH)、谷氨酰转移酶(GGT)、亮氨酸氨基肽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及白细胞(WBC)水平。结果治疗前急性组和慢性组患者血铬、血铜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急性组血铜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血铬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慢性组血铬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急性组、慢性组HBDH、GGT、ALP、LDH及WB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BDH、GGT、ALP、LDH及WBC较治疗前下降(P<0.05);慢性组治疗后WB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慢性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液中微量元素和血清酶类水平会发生一定改变,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各项生化检验结果确定治疗方案,能够较好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慢性白血病 微量元素 血液 血液生化
下载PDF
尿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对临床的重要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玉霞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8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尿常规 尿分析仪 检验
下载PDF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晶晶 常英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8年第6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铁蛋白(SF)检测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40例贫血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地中海贫血70例,... 目的: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铁蛋白(SF)检测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40例贫血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地中海贫血70例,缺铁性贫血70例,另选择70例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取空腹静脉血,常规抗凝后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对比各组MCV、MCH、RDW、SF水平,并分析以上指标联合检测在地中海及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MCV、MCH、SF水平均分别高于地中海贫血组及缺铁性贫血组,RDW水平低于地中海贫血组及缺铁性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组MCV、RDW水平低于缺铁性贫血组,MCH、SF水平高于缺铁性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MCH、RDW、SF联合检测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7.14%、 特异性为87.14%,准确度为90.48%,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4.29%、 特异性为85.71%,准确度为88.5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V、MCH、RDW、SF等指标联合检测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可减少误诊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血液检测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慢性丙肝患者HCV-RNA载量与血清25-OH-D_(3)、铁代谢表达相关性的分析
16
作者 李楠楠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3年第4期30-32,1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核糖核酸(HCV-RNA)载量与末梢血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_(3))、铁代谢表达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治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接受的8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CV-RN...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核糖核酸(HCV-RNA)载量与末梢血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_(3))、铁代谢表达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治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接受的8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CV-RNA水平将病例分为高载量组(n=48,1×10^(6)~1×10^(8)copy/mL)与低载量组(n=35,1×10^(3)~1×10^(6)copy/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各组血清25-OH-D3,自动生化分析法检测铁代谢相关指标,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载量组中阳性45例,阳性率为93.75%,低载量组中阳性12例,阳性率为34.29%;高载量组25-OH-D_(3)水平明显低于低载量组(P<0.05);高载量组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明显高于低载量组,总铁结合力(TIBC)明显低于低载量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与25-OH-D3水平、TIBC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SI、SF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载量与血清25-OH-D_(3)、铁代谢指标均具有明显相关性,均可作为其长期治疗的重要观察指标,而且也提示25-OH-D_(3)可能是慢性丙型肝炎的保护因素,能通过补充25-OH-D_(3)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核糖核酸载量 末梢血血清 25羟维生素D_(3) 铁代谢指标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炎性因子PCT、IL-6、CRP联合检测对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的预测效能分析
17
作者 段艳鸽 王玉霞 刘彩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980-983,101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检测对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就诊的158...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检测对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就诊的158例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79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院时,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分离并鉴定病原菌感染和分布情况,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PCT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IL-6水平,比较研究组、对照组及研究组中感染患者、未感染患者血清PCT、IL-6、CRP水平,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上述指标与发生感染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析其对发生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时,研究组血清PCT、IL-6、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共43例发生感染,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22.92%、27.08%、18.75%;研究组中感染患者血清PCT、IL-6、CRP水平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PCT、IL-6、CRP水平与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OR=12.346、8.682、10.554,P<0.05);入院时血清PCT、IL-6、CRP水平对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的预测AUC分别为0.872、0.789、0.848,联合预测AUC为0.923,联合预测AUC大于单一指标。结论:血清PCT、IL-6、CRP水平变化与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联合检测血清PCT、IL-6、CRP水平可早期预测失代偿期肝癌是否发生感染,以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失代偿期 肝癌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与2型糖尿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玉霞 李永伟 刘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究肠道微生物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T2DM患者作为T2DM组,另选体检健康者81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外周血及粪便样本,检测空腹血糖(FPG)、... 目的探究肠道微生物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T2DM患者作为T2DM组,另选体检健康者81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外周血及粪便样本,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炎症因子IL-6、hs-CRP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和主要肠道菌群丰度,分析主要肠道菌群变化与CD4^(+)/CD8^(+)、IL-6、hs-CRP的关系。结果治疗后T2DM组FBG、FINS、HOMAIR、IL-6、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T2DM组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T2DM组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B/E值低于对照组,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B/E值与IL-6、hs-CRP水平呈负相关,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与IL-6、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与CD4^(+)/CD8^(+)比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定植力受损,这可能与其能引发患者CD4^(+)/CD8^(+)水平降低和炎症因子IL-6、hs-CRP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2型糖尿病 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瑛 《临床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取伤口分泌物实施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的病原菌...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取伤口分泌物实施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的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性。结果104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中,分离出9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最多,占56.84%(54/95),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20株(21.50%),阴沟肠杆菌13株(13.68%),铜绿假单胞菌12株(12.63%),鲍曼不动杆菌5株(5.26%),奇异变形杆菌4株(4.21%)。革兰阳性菌占比43.16%(41/9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13.68%),表皮葡萄球菌12株(12.63%),溶血葡萄球菌10株(10.53%),粪肠球菌6株(6.32%)。大肠埃希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较高,为85.00%;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为92.31%;铜绿假单胞菌对呋喃妥因耐药率较高,为91.67%;三者均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均为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2.31%、100.00%;二者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无耐药性。结论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的病原菌种类繁多,临床应积极开展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伤口分泌物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