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1篇文章
< 1 2 1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种形势下开滦总医院门诊量及门诊青年队伍思想状况的经验与交流
1
作者 王宏君 《真情》 2020年第12期0283-0283,共1页
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开展,作为唐山市唯一一 家通过三甲复审的开滦总医院已全面顺应医改趋势,实行了药品 零差价,降低了大型设备检查费用,严格控制药比、耗材比,极 大地让利于广大患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保证医院门诊... 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开展,作为唐山市唯一一 家通过三甲复审的开滦总医院已全面顺应医改趋势,实行了药品 零差价,降低了大型设备检查费用,严格控制药比、耗材比,极 大地让利于广大患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保证医院门诊长 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有利于构建医院门诊量核心价值体 系。青年职工作为医院门诊的新兴力量及重要的人力资源,在医 疗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肩负着促进医疗发展、保证医院门诊正 常运营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对糖尿病足溃疡大鼠皮肤创面愈合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2
作者 戴酉力 邓曦东 +2 位作者 牛伯晖 王登梅 赵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探究三七总皂苷(PNS)复合纳米囊泡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大鼠皮肤创面愈合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构建DFU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7只大鼠随机分为DFU组、PNS组和PNS复合纳米囊泡(PNS-CNV)组,每组9只。另取12只血糖正常的皮... 目的:探究三七总皂苷(PNS)复合纳米囊泡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大鼠皮肤创面愈合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构建DFU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7只大鼠随机分为DFU组、PNS组和PNS复合纳米囊泡(PNS-CNV)组,每组9只。另取12只血糖正常的皮肤创面大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比较各组创面愈合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创面组织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创面组织中血管生成因子(VEGF)、神经源性基因同源蛋白(Notch1)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DFU组、PNS和PNS-CNV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均高于Control组(P<0.05);药物干预7 d、14 d时,与DFU组相比,PNS组和PNS-CNV组大鼠FBG明显降低,且PNS-CNV组低于PNS组(均P<0.05)。与Control组相比,DFU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CD34阳性表达、MVD及VEGF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血清IL-6、IL-8、TNF-α含量及创面组织Notch1蛋白表达量升高(均P<0.05);与DFU组相比,PNS和PNS-CNV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CD34阳性表达、MVD及VEGF蛋白表达量升高,血清IL-6、IL-8、TNF-α含量及创面组织中Notch1蛋白表达量降低(均P<0.05);与PNS组相比,PNS-CNV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CD34阳性表达、MVD及VEGF蛋白表达量升高,血清IL-6、IL-8、TNF-α含量及创面组织Notch1蛋白表达量降低(均P<0.05)。结论:PNS-CNV可上调DFU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且该作用优于P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 糖尿病足溃疡 血管生成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医院核心人力资源医疗绩效考核的总体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慧蕾 《商业文化》 2012年第5X期69-69,共1页
最大地发挥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直是医院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医院的绩效管理出发,介绍了医院核心人力资源医疗绩效考核的理论基础、考核原则、考核步骤和考核要点。
关键词 核心人力资源 医疗绩效考核 总体设计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技术改进
4
作者 杨颖 罗倩 +2 位作者 付庆江 曹立瀛 李振华 《肝胆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37-39,44,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闭合夹形成胆总管结石的成因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6月开滦总医院肝胆外科对68例有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实施"无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实施胆管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各34例... 目的探讨组织闭合夹形成胆总管结石的成因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6月开滦总医院肝胆外科对68例有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实施"无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实施胆管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各34例.术中缝合结扎全部采用4-0或5-0 PDSII可吸收缝线.结果6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既定手术,均顺利康复出院,截止随访日无胆漏、肠漏、出血、肠梗阻、切口感染、胆道狭窄及再发结石等并发症发生.留置T管组发现一名患者有残余结石,经胆道镜顺利取石,一期缝合组未见残余结石.结论"无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避免了Hem-o-lok引起的胆管内结石,减少了医源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复发 医源性 预防
下载PDF
2021年唐山市某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5
作者 武爱萍 王雪利 +4 位作者 王蕾 张淑清 任燕 张鑫 邓红亮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7期511-515,523,共6页
目的了解唐山市某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情况及重点区域微生物学分布特征,以便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方法对2021年1—12月在唐山市某医院的7个重点区域采集空气样本、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卫生手样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 目的了解唐山市某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情况及重点区域微生物学分布特征,以便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方法对2021年1—12月在唐山市某医院的7个重点区域采集空气样本、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卫生手样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操作进行细菌培养和菌株鉴定,测定样本中的菌落总数,每月监测1次。结果2021年唐山市某医院重点区域样本达标率为96.8%,其中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卫生手样本达标率分别为为97.1%、95.7%、96.9%。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卫生手样本菌落总数分别为(2.4±0.3)CFU/皿、(3.2±0.3)CFU/cm^(2)、(3.1±0.2)CFU/cm^(2)。不同重点区域样本菌落总数总体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5,P<0.05),急诊、CT室分别与门诊、发热门诊总体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7)。不同重点区域空气样本菌落总数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P<0.05),急诊、CT室空气样本与门诊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7);不同重点区域物体表面、医护人员卫生手样本菌落总数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140个不达标样本共培养及鉴定出5类14种165个菌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为主,占比分别为35.7%(59/165)、23.6%(39/165)、23.6%(39/165)。结论该医院重点区域菌落总数达标率总体较好,微生物分布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发生医院感染风险较低,但急诊科及CT室仍需进一步加强日常消毒及微生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区域 微生物学 环境 菌落总数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护者总体幸福感影响因素
6
作者 李小宁 宋丹 +3 位作者 张素娟 梁晓亮 梁静 于振剑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34-1639,共6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护者总体幸福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至12月选取149名在某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护者为研究组,同时招募100名健康对照,收集入组者一般资料,同时进行总体幸福感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护者总体幸福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至12月选取149名在某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护者为研究组,同时招募100名健康对照,收集入组者一般资料,同时进行总体幸福感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并通过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索照护者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87(75,95)]相比,研究组[76(66,86)]的总体幸福感评分相对更低(t=-4.775,P<0.001),尤其是在31~40岁[93(79,103.5),78(70,85),t=3.051,P<0.01]和60岁以上[91.00±10.03,70.11±12.91,t=4.985,P<0.001]的人群中更为明显;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2.553,P<0.05)、受教育程度(t=2.471,P<0.05)、月收入(t=3.468,P<0.001)、焦虑自评分(t=-4.705,P<0.001)、抑郁自评分(t=-4.127,P<0.001)和是否为照护者(t=-5.090,P<0.001)是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因子;在照护者人群中,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焦虑自评分(t=-4.291,P<0.001)和抑郁自评分(t=-3.936,P<0.001)是总体幸福感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护者总体幸福感水平低于普通健康人群,应加强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焦虑与抑郁症状对幸福感的影响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照护者 总体幸福感 焦虑与抑郁
原文传递
苦碟子总黄酮影响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高丽华 孙玉艳 杨然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90-96,共7页
目的探讨苦碟子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Sowthistleleaf ixeris seedling,TFS)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5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 目的探讨苦碟子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Sowthistleleaf ixeris seedling,TFS)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5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TFS低剂量组(5 mg·kg^(-1)·d^(-1))、TFS高剂量组(10 mg·kg^(-1)·d^(-1))和辅酶Q 10组(30 mg·kg^(-1)·d^(-1)),每组15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每日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计算左心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体质量(body mass,BM)值;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T)的水平和肌酸激酶MB(creatine kinase MB,CK-MB)的活性;检测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检测心肌组织中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AMPK(p-AMPK)、叉头框蛋白O1(fork head box protein O1,FOXO1)和磷酸化FOXO1(p-FOXO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MI大鼠模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M/BM值升高,左心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心室压最大增率(maximum rate of increase of 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pressure,+dp/dt max)及左心室压最大减率(maximum decrease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pressure,-dp/dt max)均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升高(P<0.05),心肌组织有明显大范围白色梗死灶,心肌细胞连接松散,排列紊乱,间质炎性渗出较多,血清LDH、TnT水平和CK-MB活性升高,心肌组织中IL-6、TNF-α和MDA的含量增加,SOD及GSH-Px的活性降低,且p-FOXO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AMPK和FOXO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3个给药组大鼠的LVM/BM值降低,LVSP、+dp/dt max和-dp/dt max均升高,LVEDP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缩小,病理组织结构逐渐改善,血清LDH、TnT水平和CK-MB活性降低,心肌组织中IL-6、TNF-α和MDA含量减少,SOD和GSH-Px活性升高,且p-FOXO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AMPK和FOXO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对MI大鼠心功能的作用效果逐渐增强(P<0.05)。结论TFS可改善模型大鼠心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FOXO1轴、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总黄酮 心肌梗死 心功能 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叉头框蛋白O1
下载PDF
miR-567通过调控CDK8在NSCLC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海洋 赵振山 +4 位作者 李静 戎瑶 郑爱民 郝孟辉 田发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35-340,346,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567通过调控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8(CDK8)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40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临近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567和CDK...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567通过调控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8(CDK8)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40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临近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567和CDK8的表达。将miR-NC mimic、miR-567 mimic、oe-NC和oe-CDK8转染至A549和H1975细胞中,使用qRT-PCR检测miR-567和CDK8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567与CDK8的靶向性。结果在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miR-567表达降低,而CDK8表达升高,二者呈负相关(P<0.05)。在A549和H1975细胞中,miR-567 mimic组相较于miR-NC mimic组,miR-567表达升高,CDK8表达降低,细胞增殖和迁移水平降低,细胞G1期比例升高,S期比例降低;miR-567 mimic组在正常型CDK8中,荧光强度低于miR-NC mimic组;miR-567 mimic+oe-CDK8组相较于miR-567 mimic+oe-NC组,CDK8表达升高,细胞增殖和迁移水平升高,细胞G1期比例降低,S期比例升高。结论miR-567通过靶向抑制CDK8表达,控制肿瘤细胞在S期阻滞,从而抑制NSCLC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8 微小RNA-567
下载PDF
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颂杰 《质量与市场》 2023年第3期154-156,共3页
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医院的财务管理,发挥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质量,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医院的财务管理,发挥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质量,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文就管理会计的概述、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就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以增强对医院管理会计的认识和应用,改善医院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会计 医院 预算管理
下载PDF
血清CTRP1、CTRP5和CTRP7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杨宏秀 袁宝军 +3 位作者 张菲菲 刘丽 佟艳艳 张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CAD)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1、CTRP5和CTRP7水平的变化,探讨各指标水平与C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开滦总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CAD组(200例)和非... 目的分析冠心病(CAD)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1、CTRP5和CTRP7水平的变化,探讨各指标水平与C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开滦总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CAD组(200例)和非CAD组(47例),根据Gensini积分(GS积分)的中位数将CAD组分为轻度狭窄组(GS积分≤42,102例)和重度狭窄组(GS积分>42,98例)。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和血清CTRP1、CTRP5和CTRP7水平,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AD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RP1、CTRP5和CTRP7对CAD的诊断效能。结果CAD组血清CTRP1、CTRP5和CTRP7水平明显高于非CAD组(P<0.05),重度狭窄组血清CTRP1、CTRP5和CTRP7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RP1是C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TRP1、CTRP5和CTRP7预测CA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7、0.640和0.599,CTRP1的特异度较高(76.6%),CTRP5的灵敏度较高(81.0%)。结论CAD患者血清CTRP1、CTRP5和CTRP7水平升高,且其水平与CAD严重程度有关,检测三者水平有助于CAD的筛查和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5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7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中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改善效果
11
作者 黄克岭 王伟 +1 位作者 孙新光 温英武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2期193-196,201,共5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技术对中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32例中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技术对中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32例中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技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评分、1 h尿垫试验结果、尿动力学指标和盆底肌表面肌电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45%(63/66),较对照组的80.30%(53/66)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CI-Q-SF评分,1 h漏尿量和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前静息阶段、后静息阶段肌电压较治疗前降低;I-QOL评分,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快肌(Ⅱ类肌纤维)阶段、慢肌(Ⅰ类肌纤维)阶段肌电压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ICI-Q-SF评分,1 h漏尿量和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前静息阶段、后静息阶段肌电压低于对照组;I-QOL评分,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快肌(Ⅱ类肌纤维)阶段、慢肌(Ⅰ类肌纤维)阶段肌电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针对中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尿失禁状况、生活质量、尿动力学参数和盆底肌功能,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生物反馈电刺激 中老年女性 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 尿动力学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家族蛋白及HPV E6/E7 mRNA与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关系
12
作者 孙晓娟 周高英 王羽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家族蛋白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水平与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妇产科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6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宫颈癌组;另收集医...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家族蛋白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水平与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妇产科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6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宫颈癌组;另收集医院同期收治的101例非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非宫颈癌组,根据病理结果分为3个亚组: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n=31)、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n=26)、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n=44)。比较宫颈癌组与非宫颈癌组及非宫颈癌3个亚组间宫颈组织中c-Rel、p65、p50核表达及HPV E6/E7 mRNA表达情况,分析c-Rel、p65、p50核表达及HPV E6/E7 mRNA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宫颈癌患者中的差异性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Rel、p65、p50及HPV E6/E7 mRNA表达与宫颈癌术后无复发生存的关系,Cox法分析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宫颈癌组c-Rel、p65、p50及HPV E6/E7 mR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HSIL组c-Rel、p50及HPV E6/E7 mR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LSIL组HPV E6/E7 mR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c-Rel表达与脉管浸润程度有关,p65表达与FIGO分期、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50表达与间质浸润有关,HPV E6/E7mRNA表达与肿瘤直径、宫旁浸润及间质浸润有关(P<0.05)。随访36(12~75)个月期间,163例宫颈癌患者复发率为19.63%(32/163),Kaplan-Meier结果显示,c-Rel、p50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0.820、3.181,P=0.367、0.075),p65、HPV E6/E7 mRNA阴性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优于阳性患者(LogRankχ^(2)=10.597、4.474,P=0.001、0.0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IIa期、淋巴结转移、p65阳性、HPV E6/E7 mRNA阳性可增加宫颈癌术后复发风险(HR=1.617、1.506、3.180、1.460,P<0.05)。结论 转录因子NF-κB家族核表达、HPV E6/E7 mRNA表达在宫颈病变进展过程中存在差异,其表达水平与早期宫颈癌多种病理特征有关,且p65、HPV E6/E7 mRNA可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可作为评估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可靠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复发 核转录因子-ΚB 人乳头瘤病毒E6/E7
下载PDF
握力与认知功能障碍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2011—2014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横断面研究
13
作者 张楠楠 刘业松 +2 位作者 李小杰 王小洁 秦佩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32-342,共11页
目的探究握力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利用2011—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开展横断面研究,评估即时记忆、延迟记忆、言语流畅性和注意力4个认知... 目的探究握力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利用2011—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开展横断面研究,评估即时记忆、延迟记忆、言语流畅性和注意力4个认知领域。采用加权线性回归、加权Logistic回归、相乘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回归分析显示,在男性,与握力最低组的研究对象相比,握力最高组研究对象有更低的整体认知功能降低(OR=0.377,95%CI:0.182~0.781)和即时记忆降低(OR=0.409,95%CI:0.221~0.759)的风险。在女性,握力与整体认知功能降低(OR=0.405,95%CI:0.224~0.733)、言语流畅性降低(OR=0.567,95%CI:0.356~0.902)以及注意力降低(OR=0.357,95%CI:0.211~0.607)的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同时,性别和握力在整体认知功能、言语流畅性和注意力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但是即时记忆、延迟回忆2个认知领域未检测到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握力对整体认知功能和不同认知领域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因此,提高握力水平,特别是女性,有利于预防认知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手部肌力 性别因素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14
作者 孙玉艳 杨然 高丽华 《西北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模型组、灯盏花素低剂量和灯盏花素高剂量组,各15只;灯盏花素低剂量、...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模型组、灯盏花素低剂量和灯盏花素高剂量组,各15只;灯盏花素低剂量、灯盏花素高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灯盏花素(50、100 mg·kg^(−1));健康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干预5 d。模型组、灯盏花素低剂量组、灯盏花素高剂量组最终均纳入10只大鼠。检测心电图指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指标;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素低剂量组大鼠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和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发生次数、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活性、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心肌组织IL-23及IL-17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VF、VT持续时间缩短,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升高(P<0.05);灯盏花素低剂量组和灯盏花素高剂量组各指标水平变化规律相同,灯盏花素变化高剂量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缓解MIRI大鼠心律失常、减轻心肌损伤及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23/IL-17轴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脑磁共振成像嗅沟与嗅球测量分析
15
作者 王承波 冯勇 +1 位作者 周连仲 张金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对嗅觉正常成年男性嗅沟深度(olfactory sulcus depth,OSD)与嗅球体积(olfactory bulb volume,OBV)进行测量与分析,探讨其二者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男性受试者(为了除外性别差异),并在嗅觉检测正常之后立即进行脑结构磁共振成像(mag... 目的对嗅觉正常成年男性嗅沟深度(olfactory sulcus depth,OSD)与嗅球体积(olfactory bulb volume,OBV)进行测量与分析,探讨其二者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男性受试者(为了除外性别差异),并在嗅觉检测正常之后立即进行脑结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冠状T2加权脑MR图像上进行OSD测量,应用箱框法(box-frame method,BF)测量OBV,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左侧平均嗅沟深度(OSD-L)1.28 cm,右侧平均嗅沟深度(OSD-R)1.39 cm,左侧平均嗅球体积(OBV-L)21.1 mm^(3),右侧平均嗅球体积(OBV-R)23.7 mm^(3),左侧嗅沟深度(OSD-L)与右侧嗅球体积(OBV-R)相关(t=0.350,P<0.05),右侧嗅沟深度(OSD-R)与右侧嗅球体积(OBV-R)相关(t=0.525,P<0.05),左侧嗅沟深度(OSD-L)与右侧嗅沟深度(OSD-R)相关(t=0.777,P<0.05),左侧嗅球体积(OBV-L)与右侧嗅球体积(OBV-R)相关(t=0.739,P<0.05)。结论嗅觉结构优势是从儿童到成人的发育过程中形成,随年龄增长逐渐出现优势偏向。右侧嗅球在嗅觉传入及中枢传出离心神经的联系上可能与双侧嗅沟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沟 嗅球 嗅觉功能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学科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对促进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孟杨 侯婧悦 +2 位作者 梁东如 李洁 纪虹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28-133,共6页
目的 分析多学科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对促进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开滦总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接受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风险评估且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原发性... 目的 分析多学科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对促进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开滦总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接受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风险评估且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干预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给予多学科个体化动态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评分、术后恢复速度指标及护理前后患者的衰弱程度、绝望量表评分和营养指标。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早期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达到目标70%进食量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 <0.05),干预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患者术后7 d恢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状况、社会支持、自制力、情绪指标评分均有所下降(均P <0.05),且干预组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未来感觉评分和对未来期望评分均有所下降(均P <0.05),且干预组患者评分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 <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多学科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促进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老年 多学科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 营养风险筛查量表 术后恢复
下载PDF
高血压运用维拉帕米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17
作者 王增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77-0080,共4页
探讨维拉帕米联合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518例开展研究,并以抽签法按入院顺序随机编为两组,各259例。对照组常规氯沙坦钾治疗,起始剂量50mg/次,qd,依据患者血压控制效... 探讨维拉帕米联合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518例开展研究,并以抽签法按入院顺序随机编为两组,各259例。对照组常规氯沙坦钾治疗,起始剂量50mg/次,qd,依据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可调整至100mg/次,qd。观察组采用氯沙坦钾+维拉帕米治疗,其中氯沙坦钾50mg/次,qd,维拉帕米起始剂量80mg/次,tid,必要时可增加至360mg/d。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血压达标时间、血管内皮功能、血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压低于对照组,达标时间早于对照组,NMD、E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拉帕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有更理想的血压控制效果,并且还能快速起效,极大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肌供血,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高血压 氯沙坦钾 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心肌供氧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吕素洁 吴寿岭 +4 位作者 朱辰蕊 李金锋 黄喆 王艳丽 季春鹏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的影响,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参加健康体检的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且基线资料完整的98875名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作为观察队列,随访...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的影响,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参加健康体检的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且基线资料完整的98875名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作为观察队列,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以新发AMI作为终点事件。根据AIP将研究人群进行四分位数分组,Q_(1)组(24560名):AIP<-0.56;Q_(2)组(24925名):-0.56≤AIP<-0.16;Q_(3)组(24653名):-0.16≤AIP<0.31;Q_(4)组(24737名):AIP≥0.31。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心肌梗死的累积发病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IP对AMI发生的影响。结果在平均随访(12.9±1.0)年后,共有1804例研究对象发生AMI。随AIP四分位数分组递增,AMI累积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分别为1.23%、1.47%、2.11%和2.47%(P<0.001)。在校正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育锻炼、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饮酒、卒中病史、是否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收缩压、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C反应蛋白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P每增加一个标准差(0.68),AMI发生的风险增加30%(HR=1.30,95%CI:1.21~1.41,P<0.001);与Q_(1)组比较,Q_(3)组和Q_(4)组发生AMI的风险分别增加了46%(HR=1.46,95%CI:1.24~1.71,P<0.001)和70%(HR=1.70,95%CI:1.45~1.99,P<0.001),但Q_(2)组发生AMI的风险并未显著增加(HR=1.15,95%CI:0.97~1.35,P=0.11)。结论开滦队列研究数据显示,AIP增加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19
作者 张丽沙 吴寿岭 +7 位作者 邵郅强 郭佳 王健 许文奇 郭路 李文娟 陈朔华 高义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对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CVD)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06~2018年参加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资料完整且无CVD病史的8893例已绝经女性为...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对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CVD)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06~2018年参加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资料完整且无CVD病史的8893例已绝经女性为研究对象,以发生CVD、死亡或2021年12月31日随访结束为随访终点。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将研究对象分为non-HDL-C<4.1 mmol/L组(n=6079)、4.1 mmol/L≤non-HDL-C<4.9 mmol/L组(n=1824)和non-HDL-C≥4.9 mmol/L组(n=990)。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non-HDL-C水平分组的CVD累积发病率,并以log-rank进行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non-HDL-C水平对CVD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10.78±4.48)年期间,non-HDL-C<4.1 mmol/L组、4.1 mmol/L≤non-HDL-C<4.9 mmol/L组和non-HDL-C≥4.9 mmol/L组的CVD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82%、3.24%、2.89%,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三组累积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与non-HDL-C<4.1 mmol/L组相比,4.1 mmol/L≤non-HDL-C<4.9 mmol/L组与non-HDL-C≥4.9 mmol/L组发生CVD的HR(95%CI)值分别为1.40(1.13~1.74)、1.35(1.03~1.78)。结论:高non-HDL-C水平是绝经后女性发生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心血管疾病 前瞻性队列研究
下载PDF
静息心率对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
20
作者 刘士贺 韩旭 +5 位作者 刘倩 刘红敏 赵海燕 陈朔华 吴寿岭 吴云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7,共8页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对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从2006~2020年开滦研究队列中纳入3645例超高危ASCVD[采用《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中的定义]患者,排除602例静息心率数据缺失者后,最终分...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对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从2006~2020年开滦研究队列中纳入3645例超高危ASCVD[采用《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中的定义]患者,排除602例静息心率数据缺失者后,最终分析纳入3043例患者,根据确诊ASCVD后首次健康体检时的静息心率四分位水平,将其分为<68次/min组(n=744)、68~74次/min组(n=786)、75~80次/min组(n=760)、≥81次/min组(n=753)。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不同静息心率水平及静息心率每升高10次/min对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探讨静息心率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四组患者中的累积全因死亡率,并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中位随访5.81(3.46,9.64)年期间,772例(25.37%)患者死亡。控制主要混杂因素后,分析结果显示:与静息心率<68次/min组患者相比,75~80次/min组、≥81次/min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4%(HR=1.24,95%CI:1.01~1.52,P=0.047)和47%(HR=1.47,95%CI:1.20~1.81,P<0.001),而68~74次/min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06,95%CI:0.86~1.31,P=0.625)。此外,静息心率每升高10次/min,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3%(HR=1.13,95%CI:1.07~1.19,P<0.001)。分层分析显示,静息心率每升高10次/min时,女性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高于男性患者,<65岁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高于≥65岁患者。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也显示,静息心率与全因死亡风险呈线性关联(P _(overall)<0.001,P _(non-linear)=0.933),且静息心率>70次/min时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结论:静息心率升高与超高危ASCV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且二者呈线性关联。超高危ASCVD患者静息心率的合适干预切点可能为>75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危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静息心率 全因死亡 队列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