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型糖尿病并发夏科足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景义 孟令宇 +4 位作者 吴雪静 庞玉娟 赵沙沙 许颖 汤建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3885-3887,共3页
夏科(Charcot)关节病是指由神经性疾病导致患者关节深部感觉丧失、骨质破坏,从而引起关节结构异常和功能紊乱的一类疾病。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Charcot关节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以Charcot足最为常见。Charcot足起病较为隐匿,呈进行性发... 夏科(Charcot)关节病是指由神经性疾病导致患者关节深部感觉丧失、骨质破坏,从而引起关节结构异常和功能紊乱的一类疾病。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Charcot关节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以Charcot足最为常见。Charcot足起病较为隐匿,呈进行性发展,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和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1型糖尿病并发Charcot足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分期、诊断及治疗等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能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关节病 神经原性 夏科足
下载PDF
不同糖耐量水平人群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高血糖素变化及与胰岛素早相分泌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智慧 李会 +4 位作者 项蕊 张卫欢 李秋云 赵莉莉 褚鹿鹿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后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GCG)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变化,分析GCG、GLP-I与早相胰岛素分泌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唐山市开滦总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人群中糖耐... 目的观察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后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GCG)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变化,分析GCG、GLP-I与早相胰岛素分泌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唐山市开滦总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人群中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受损(IGT)、2型糖尿病(T2DM)者各30例。对3组OGTT后0、0.5、1、1.5、2 h的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进行比较。分析GCG、GLP-1与早相胰岛素释放指数(IRI)的关系。结果T2DM组的GCG在整个OGTT期间均处于高水平,IGT组居中,正常组在最低水平。正常组GLP-1达峰后迅速下降,IGT组和T2DM组缓慢下降,糖负荷后正常组GLP-1水平最高、IGT组居中、T2DM组最低平。胰高血糖素与早相IRI负相关(r=-0.359),GLP-1与早相IRI正相关(r=0.467)。结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种激素的分泌异常在糖耐量受损时即已出现。早相胰岛素分泌的降低与GLP-1的低分泌和GCG的高分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正常 糖耐量受损 2型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胰高血糖素 早相胰岛素释放指数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白塞病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
3
作者 袁昌芬 许颖 +3 位作者 郭韫凡 吴云涛 王秀艳 张景义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白塞病(BD)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103例BD患者依据电子病历疾病活动性指数(EMRAI)评分分为低活动性组(0~4分,61例)和高活动性组(5~11分,42例)。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白塞病(BD)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103例BD患者依据电子病历疾病活动性指数(EMRAI)评分分为低活动性组(0~4分,61例)和高活动性组(5~11分,42例)。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IgG、IgA、IgM及补体C3、C4,计算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分析NLR、PLR与全体患者ESR、CRP、EMRAI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BD疾病活动性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对BD疾病活动性的判断效能。结果高活动性组患者WBC、NEU、PLT、ESR、CRP、NLR、PLR及补体C3、C4均高于低活动性组(P<0.05),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与全体患者ESR、CRP、EMRAI呈正相关,PLR与全体患者ESR、CRP、EMRAI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NLR是BD疾病活动性的危险因素(OR=1.511,95%CI:1.080~2.11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评估BD疾病活动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6(95%CI:0.603~0.809)。结论NLR对BD患者疾病活动性有一定的判断效能,可作为BD疾病活动性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赫切特综合征 电子病历疾病活动性指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疾病活动性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早期诊断糖尿病的截点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张景义 郭静 +3 位作者 董钊 武士芳 张飞飞 郑宝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08-811,822,共5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和空腹血糖(FPG)早期诊断糖尿病的截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4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门诊及住院进行HbA_(1c)和FPG测定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患者766例。使用日本HA-8160型全自动糖化...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和空腹血糖(FPG)早期诊断糖尿病的截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4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门诊及住院进行HbA_(1c)和FPG测定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患者766例。使用日本HA-8160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HbA_(1c);使用HITACHI 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FPG。根据1999年WHO修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即以餐后2 h血糖(2 h PG)≥11.1 mmol/L为糖尿病组(n=628)和2 h PG<11.1 mmol/L为非糖尿病组(n=138)。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bA_(1c)和FPG诊断糖尿病的适宜截点,并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及Kappa值。结果 HbA_(1c)诊断糖尿病的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918〔95%CI(0.895,0.942),P<0.001〕,得出的HbA_(1c)截点为6.55%;FPG诊断糖尿病的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901〔95%CI(0.877,0.926),P<0.001〕,得出的FPG截点为6.23 mmol/L。HbA_(1c)=6.55%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为90.1%,特异度为75.4%,阳性预测值为90.1%,阴性预测值为75.4%,阳性似然比为3.7,阴性似然比为0.1,约登指数为0.66,Kappa值为0.63。FPG=6.23 mmol/L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81.9%,阳性预测值为84.9%,阴性预测值为81.9%,阳性似然比为4.7,阴性似然比为0.2,约登指数为0.67,Kappa值为0.65。HbA_(1c)=6.55%和FPG=6.23 mmol/L联合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为76.6%,特异度为95.5%,阳性预测值为65.5%,阴性预测值为98.3%,阳性似然比为17.0,阴性似然比为0.3,约登指数为0.72,Kappa值为0.70。结论 HbA_(1c)=6.55%和FPG=6.23mmol/L联合诊断糖尿病具有较好的特异度,且约登指数及Kappa值均较单独HbA_(1c)=6.55%、FPG=6.23 mmol/L高,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空腹血糖 诊断 截点
下载PDF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T2DM合并肥胖患者脂代谢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卫欢 李秋云 +8 位作者 周艳茹 刘星 王倩 郭智慧 杨春伟 王婷婷 何桦 李晓庆 王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T2DM合并肥胖患者脂代谢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2016年5月~2017年8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T2DM合并肥胖患者138例,经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利拉鲁肽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利拉...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T2DM合并肥胖患者脂代谢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2016年5月~2017年8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T2DM合并肥胖患者138例,经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利拉鲁肽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利拉鲁肽组患者接受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持续3月。对比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标、胆固醇相关指标、载脂蛋白、炎症介质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3月后,利拉鲁肽组血清中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FBG、FINS的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中胆固醇相关指标TC、LDL-C的含量较对照组低,HDL-C的含量较对照组高;血清中载脂蛋白Apo AⅠ、Apo AⅡ的含量较对照组高,Apo CⅡ、Apo CⅢ的含量较对照组低;血清中炎症介质IL-6、IL-17、TNF-α的含量较对照组低。结论:T2DM合并肥胖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加入利拉鲁肽联合治疗,可进一步优化机体糖脂代谢并抑制全身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DM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脂代谢 微炎症
下载PDF
综合干预对功能社区高血压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的改善情况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刘星 杨春伟 +3 位作者 梁洁 李晓庆 刘秀荣 吴寿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3378-3382,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功能社区高血压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开滦集团井下在职高血压职工自2009年4月开始进行综合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免费降压药物发放及工会参与,分析综合干预后高血压职工心血管健康行...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功能社区高血压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开滦集团井下在职高血压职工自2009年4月开始进行综合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免费降压药物发放及工会参与,分析综合干预后高血压职工心血管健康行为〔吸烟情况、体质指数(BMI)、体育锻炼及健康饮食〕和因素〔总胆固醇(TC)、血压及空腹血糖(FBG)〕的改善情况。结果 (1)综合干预后研究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中的吸烟、饮食、血压、FBG及TC均得到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综合干预后研究人群平均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数由(2.06±1.09)个增至(2.37±1.05)个,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8,P<0.01);(3)综合干预后心血管平均健康评分由(6.85±1.90)分增至(7.52±1.92)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3,P<0.01)。结论在工作场所对高血压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功能社区 综合干预 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 慢病管理
下载PDF
氟伐他汀联合达格列净对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miR-192、miR-26a、miR-22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张馨允 许颖 张景义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779-784,共6页
目的探究氟伐他汀联合达格列净对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及微小RNA-192(miR-192)、miR-26a、miR-22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开滦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究氟伐他汀联合达格列净对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及微小RNA-192(miR-192)、miR-26a、miR-22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开滦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氟伐他汀组93例和两药联合组(联合组)107例。氟伐他汀组采用氟伐他汀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氟伐他汀组基础上加服达格列净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体质量、BMI、腰围、臀围、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2 h胰岛素(2 hINS)、空腹C肽(FCP)、2 h C肽(2 hC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脂代谢指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B型脑钠肽(BN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微小RNA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氟伐他汀组(96.26%vs.88.17%,χ^(2)/P=4.407/0.036);与氟伐他汀组比较,联合组患者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血清FPG、2 hPG、FINS、2 hINS、FCP、2 hCP、HOMA-IR,空腹FFA、2 hFFA、TC、TG、LDL-C,血清FGF21、PTP1B、BNP水平降低(t/P=6.139/0.001、5.145/0.001、4.396/0.001、3.729/0.001、2.997/0.003、3.314/0.001、4.685/0.001、4.399/0.001、6.498/0.001、9.046/0.001、13.860/0.001、4.191/0.001、7.109/0.001、5.543/0.001、4.820/0.001、10.210/0.001、2.326/0.021、11.890/0.001、23.580/0.001),HOMA-β、HDL-C水平升高(t/P=2.600/0.010、6.112/0.001)。与氟伐他汀组比较,联合组miR-192、miR-26a、miR-221水平升高(t/P=18.860/0.001、8.590/0.001、23.040/0.001)。结论氟伐他汀联合达格列净可有效改善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降低miR-192、miR-26a、miR-22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肥胖 糖尿病 2型 氟伐他汀 达格列净 微小RNA-192 微小RNA-26a
下载PDF
糖尿病非肥胖人群腰围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春伟 刘星 +7 位作者 刘秀荣 王晓涛 张景义 闫秀纵 周艳茹 陈朔华 曹正新 吴寿岭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非肥胖人群腰围增加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空腹血糖≥7.0 mmo L/L或<7.0 mmo L/L但既往已被确诊为糖尿病并使用降糖药物且体质指数(BMI)<25 kg/m2者1 950例,依据基线腰... 目的探讨糖尿病非肥胖人群腰围增加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空腹血糖≥7.0 mmo L/L或<7.0 mmo L/L但既往已被确诊为糖尿病并使用降糖药物且体质指数(BMI)<25 kg/m2者1 950例,依据基线腰围分为5组,腰围<78 cm为A组(387例);78 cm≤腰围<82 cm为B组(377例);82 cm≤腰围<85 cm为C组(307例);85 cm≤腰围<90 cm为D组(458例);腰围≥90 cm为E组(421例)。应用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糖尿病非肥胖人群新发脂肪肝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队列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7.24±5.13)个月,至2010年度查体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1.85%(231/1 950),A、B、C、D、E组发病率依次为6.98%、9.28%、12.38%、14.19%、15.68%,其随腰围水平的增加而依次升高(P<0.05)。在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与A组比较,总人群D、E组的OR值分别为1.97、2.19(P<0.05)。结论糖尿病非肥胖人群腰围≥85 cm是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队列研究 LOGISTIC模型 非酒精性脂肪肝 腰围
下载PDF
刺芒柄花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馨允 郭启仓 +1 位作者 张景义 许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26-3332,共7页
目的探讨刺芒柄花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多次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肾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00 mg/kg)、刺芒柄花素低剂量组(... 目的探讨刺芒柄花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多次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肾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00 mg/kg)、刺芒柄花素低剂量组(10 mg/kg)和刺芒柄花素高剂量组(40 mg/kg),每组15只,另选15只未经任何处理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24 h尿液,检测24 h微量白蛋白排泄率(MAER),空腹采血,检测血糖、肌酐(S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化学比色法检测肾组织丙二醛(MDA)水平、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荧光探针标记法检测肾组织ROS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Nrf-2、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刺芒柄花素能有效降低MAER、Scr、BUN、空腹血糖、TG、TC、LDL和HDL水平,以及肾组织MDA和ROS水平(P<0.01),提高肾组织SOD和GSH-Px活性、Nrf2和HO-1 mRNA表达、核蛋白Nrf2和总蛋白HO-1表达(P<0.01)。结论刺芒柄花素能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损伤,改善肾功能,降低血糖血脂,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芒柄花素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Nrf/HO-1信号通路
下载PDF
葛根芩连祛浊方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及对血浆可溶性CD36、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卫欢 吴军 +5 位作者 李秋云 王珊 刘星 杨春伟 郭智慧 王彩宁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792-794,798,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祛浊方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可溶性CD36(sCD36)、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住院的T2DM合并NASH患者6...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祛浊方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可溶性CD36(sCD36)、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住院的T2DM合并NASH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和阿托伐他汀钙片;中药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葛根芩连祛浊方汤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蛋白、促炎性因子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PG、FINS、HOMA-IR、TG、Chol、FFA、sCD36、ADRP、CRP、IL-6、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且中药组患者各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降低,且中药组患者降低更显著(P<0.05);中药组患者NASH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祛浊方联合西药治疗T2DM合并NASH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HOMA-IR,达到降糖调脂,纠正炎症状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葛根芩连祛浊方 血浆可溶性CD36 脂肪分化相关蛋白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教育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项蕊 郭智慧 +3 位作者 李会 褚鹿鹿 陈颖 李秋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教育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同伴教育组(n=42)和传统护理组(n=38)。同伴教育组基于微信群同伴教育,采...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教育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同伴教育组(n=42)和传统护理组(n=38)。同伴教育组基于微信群同伴教育,采用多维度、全方位、一站式的预见性护理模式。传统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12个月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后12个月,同伴教育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水平均低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伴教育组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伴教育组护理满意度为97.62%,高于传统护理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群同伴教育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平稳血糖水平,提高患者长期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同伴教育 微信 血糖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化腐再生法联合小切口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急性坏死性筋膜炎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玉芝 张朝晖 +1 位作者 马静 许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78-580,共3页
目的:观察化腐再生散联合小切口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足合并坏死性筋膜炎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糖尿病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化腐再生散联合小切口引流、生肌象皮纱条外敷治... 目的:观察化腐再生散联合小切口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足合并坏死性筋膜炎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糖尿病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化腐再生散联合小切口引流、生肌象皮纱条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大切口一次性切开换药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红肿面积(4.1±5.7)cm2,对照组(10.4±18.9)cm2,两组红肿面积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并且治疗组下降趋势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前溃疡面积(3.5±0.2)cm2,治疗后溃疡面积(1.0±0)cm2,对照组治疗前溃疡面积(3.6±0.2)cm2,治疗后溃疡面积(2.0±0.1)cm2,溃疡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并且治疗组溃疡面积缩小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化腐再生散联合小切口引流治疗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合并糖尿病足,可避免组织的过度损伤,使坏死筋膜组织溶解,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 糖尿病足 化腐再生法 小切口
下载PDF
唐山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向欣 刘运秋 +4 位作者 耿贺梅 张景义 蒋永会 蒲景环 景云天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唐山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革兰阴性菌CAP和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9月期间,选取唐山市行政区域内6所医院呼吸内科确诊为CAP的成人住院患者530例,收集... 目的:分析唐山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革兰阴性菌CAP和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9月期间,选取唐山市行政区域内6所医院呼吸内科确诊为CAP的成人住院患者53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病原学资料,依据以上资料计算患者预后研究小组评分(PORT);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致病菌检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P患者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危险因素。结果530例CAP患者中,172例(32.45%)患者检测出细菌19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4株(78.97%),革兰阳性菌41株(21.0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入院前应用抗生素、合并基础疾病、合并脑血管疾病、营养不良、白细胞异常、中性粒细胞<1×10^9/L、PORT≥Ⅲ级、总胆红素>17.1μmol/L和血尿素氮>7.1 mmol/L为CAP患者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可能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前应用抗生素(OR=2.327,95%CI为1.453~3.725),白细胞异常(OR=2.904,95%CI为1.879~4.490), PORT≥Ⅲ级(OR=3.839,95%CI为2.427~6.071),血尿素氮>7.1 mmol/L(OR=4.133,95%CI为2.585~6.606)为革兰阴性菌C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前应用抗生素、白细胞异常、PORT≥Ⅲ级、血尿素氮>7.1 mmol/L的CAP患者易感染革兰阴性菌,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应考虑以上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革兰阴性菌 机会致病菌感染 危险因素 成年人 社区获得性肺炎 唐山
下载PDF
中药熏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4
作者 张馨允 郭启仓 +4 位作者 杨雪茜 马超 裴建军 王大鹏 项蕊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3期2048-205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熏洗组(n=50)。对照组给予抗凝、降脂、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熏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治疗。疗程1个月,持续2个疗程。比较...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熏洗组(n=50)。对照组给予抗凝、降脂、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熏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治疗。疗程1个月,持续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溃疡面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双下肢血液流变学指标、下肢周围神经传导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和熏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6.25%、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洗组临床症状、溃疡面积、b FGF及血管VEGF表达、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双下肢血液流变学指标、下肢周围神经传导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法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良好,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血管和神经功能,并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中药熏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庞玉娟 陈晓红 +1 位作者 张景义 高景利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7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20 09~2015年537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多发灶、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突破包膜和肿瘤直径。结果 537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 目的探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20 09~2015年537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多发灶、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突破包膜和肿瘤直径。结果 537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率30.9%(166/537),其中单纯VI区转移率24.95%(134/537),VI区+颈侧转移率5.21%(28/537),单纯颈侧率0.74%(4/537)。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淋巴结转移与男性、年龄<45岁、突破包膜与肿瘤直径>1 cm有关(P<0.05)。术后17例患者暂时声嘶,1例失访,1例随访1.5年未完全恢复正常。术后61例患者暂时低钙,2例失访,2例分别随访1.5和4年,仍需补钙。结论对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男性、年龄<45岁、突破包膜、肿瘤直径>1 cm是颈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建议个体化治疗,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肿瘤 乳头状 危险因素 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高血压和低血钾原因待查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景义 马辰星 +3 位作者 罗晓燕 刘宁 李伟 赵莉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232-4234,共3页
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遇到高血压伴低血钾的患者首先想到的诊断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等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原因。但是,还有一种临床症状类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继发性高血压原因通常被临床医师忽视,即Liddle综合征,其... 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遇到高血压伴低血钾的患者首先想到的诊断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等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原因。但是,还有一种临床症状类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继发性高血压原因通常被临床医师忽视,即Liddle综合征,其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高血压、低血钾、代谢性碱中毒为临床表现,临床症状类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但其血浆醛固酮水平很低,且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药螺内酯对其治疗无效,故又称为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本文通过1例高血压和低血钾原因待查患者对Liddle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旨在通过本病例对Liddle综合征加以复习,使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DLE综合征 高血压 低钾血症 醛固酮增多症
下载PDF
脉压对糖尿病人群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秀纵 周艳茹 +5 位作者 孙月秋 刘星 杨春伟 刘秀荣 曹正新 吴寿岭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276-3279,共4页
目的探讨脉压(PP)对糖尿病人群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健康查体的101 510例开滦集团职工中的8 942例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人群作为观察对象,按PP分为PP<60 mmHg组和PP≥60 mmHg组... 目的探讨脉压(PP)对糖尿病人群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健康查体的101 510例开滦集团职工中的8 942例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人群作为观察对象,按PP分为PP<60 mmHg组和PP≥60 mmHg组,采用改良的MDRD公式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两组人群的肾功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与PP<60 mmHg组相比,PP≥60 mmHg组患者尿蛋白阳性检出率增加(23.4%vs 16.6%,P<0.01),血肌酐水平升高[(97.04±34.69)vs(93.15±33.30)μmol/L,P<0.01],eGFR水平降低[(93.23±36.97)vs(100.63±35.32)mL/(min·1.73 m2),P<0.01]。(2)同一PP水平,女性人群的eGFR水平低于男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TG、LDL-C、空腹血糖、尿蛋白后,显示高PP为eGFR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高PP是糖尿病人群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 糖尿病人群 肾功能损害 肾小球滤过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卫欢 郭智慧 +2 位作者 李秋云 王倩 周艳茹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2153-2156,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病人的综合治疗措施,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病人92例,利用计算机软件生成的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饮食、运动疗法和芬... 目的探讨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病人的综合治疗措施,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病人92例,利用计算机软件生成的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饮食、运动疗法和芬特明口服,观察组在上述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奥利司他、二甲双胍和胃旁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3个月、6个月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水平变化,比较两种方案对肥胖的疗效、对高胰岛素血症的疗效,病人满意度,分析安全性。结果两组BMI、FPG、FINS、IR组间、时间、交互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FPG、FINS和IR均随着时间的延长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BMI、FPG、FINS和IR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肥胖的疗效、对高胰岛素血症的疗效分布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肥胖的总有效率93.48%和对高胰岛素血症的总有效率95.65%均高于对照组73.91%和78.26%(P<0.05);观察组病人对治疗方案操作(91.30%比69.57%)、有效性(93.48%比67.36%)、舒适度的满意率(97.83%比69.57%)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未见副作用,观察组有1例低血糖、未见术后并发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病人在饮食、运动疗法和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专科药物和手术治疗可降低BMI、FPG、FINS和IR,控制肥胖、降低高胰岛素血症,提高病人满意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高胰岛素血症 芬特明 奥利司他 二甲双胍 胃旁路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小路 张景义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304-1308,共5页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CC类趋化因子,在人体内发挥趋化性、吞噬性和促进炎性因子合成等多种作用。MCP-1参与并促进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本文概述了MCP-1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影响因素及其...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CC类趋化因子,在人体内发挥趋化性、吞噬性和促进炎性因子合成等多种作用。MCP-1参与并促进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本文概述了MCP-1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影响因素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特别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心肌病以及糖尿病足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 糖尿病 血管病变 冠心病 糖尿病足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