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对糖尿病足溃疡大鼠皮肤创面愈合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1
作者 戴酉力 邓曦东 +2 位作者 牛伯晖 王登梅 赵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探究三七总皂苷(PNS)复合纳米囊泡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大鼠皮肤创面愈合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构建DFU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7只大鼠随机分为DFU组、PNS组和PNS复合纳米囊泡(PNS-CNV)组,每组9只。另取12只血糖正常的皮... 目的:探究三七总皂苷(PNS)复合纳米囊泡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大鼠皮肤创面愈合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构建DFU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7只大鼠随机分为DFU组、PNS组和PNS复合纳米囊泡(PNS-CNV)组,每组9只。另取12只血糖正常的皮肤创面大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比较各组创面愈合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创面组织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创面组织中血管生成因子(VEGF)、神经源性基因同源蛋白(Notch1)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DFU组、PNS和PNS-CNV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均高于Control组(P<0.05);药物干预7 d、14 d时,与DFU组相比,PNS组和PNS-CNV组大鼠FBG明显降低,且PNS-CNV组低于PNS组(均P<0.05)。与Control组相比,DFU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CD34阳性表达、MVD及VEGF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血清IL-6、IL-8、TNF-α含量及创面组织Notch1蛋白表达量升高(均P<0.05);与DFU组相比,PNS和PNS-CNV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CD34阳性表达、MVD及VEGF蛋白表达量升高,血清IL-6、IL-8、TNF-α含量及创面组织中Notch1蛋白表达量降低(均P<0.05);与PNS组相比,PNS-CNV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CD34阳性表达、MVD及VEGF蛋白表达量升高,血清IL-6、IL-8、TNF-α含量及创面组织Notch1蛋白表达量降低(均P<0.05)。结论:PNS-CNV可上调DFU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且该作用优于P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 糖尿病足溃疡 血管生成 创面愈合
下载PDF
急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IL-6-572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
2
作者 高宝霞 高华 +1 位作者 张国顺 冯福民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探讨成年人群IL-6基因启动子区-597G/A和-572C/G位点多态性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检测179例HBV感染者(包括118例慢性乙型肝炎和61例急性乙型肝炎)和120例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IL-6基因启动子... 目的探讨成年人群IL-6基因启动子区-597G/A和-572C/G位点多态性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检测179例HBV感染者(包括118例慢性乙型肝炎和61例急性乙型肝炎)和120例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IL-6基因启动子区-597G/A和-572C/G位点基因分型。结果本研究在-597位点仅发现GG基因型,未发现GA或AA基因型,而-572位点发现CC、CG和GG基因型;对179例HBV感染者和120例健康对照人群检测发现,IL-6-572 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1%和19.1%(P>0.05),而1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GG基因型(18.7%)明显高于61例急性乙型肝炎(8.2%)和健康人(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感染患者G等位基因频率(47.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G等位基因频率(37.7%)明显高于急性乙型肝炎(22.1%)和健康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72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后慢性化有关[P=0.038,OR=3.788(1.075~13.333)]。结论IL-6-572C/G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慢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6 基因多态性 外周血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感染性腹泻的影响因素
3
作者 董刚 纪静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893-2896,共4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方法收集150例糖尿病肾病合并感染性腹泻患者(A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化验检查、诊断治疗、预后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随机抽取150例同期单... 目的分析和总结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方法收集150例糖尿病肾病合并感染性腹泻患者(A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化验检查、诊断治疗、预后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随机抽取150例同期单纯感染性腹泻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及1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50例病例年龄(64.35±10.28)岁,住院时间(8.58±3.81)d。(2)A组住院时间、体质指数均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A组的血白细胞、便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压、血三酰甘油、血白蛋白、血钾、血钙、血磷、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C反应蛋白水平、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压、血三酰甘油、血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住院时间、血红蛋白、肌酐、血白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对糖尿病肾病合并感染性腹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感染性腹泻是较为严重的急性合并症,可对原发病造成严重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感染性腹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T鉴别诊断非典型局限性胰腺脂肪沉积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浦江 高宝霞 +3 位作者 孙正君 董宏宇 李小明 高辉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局限性胰腺脂肪沉积的CT诊断依据及鉴别要点。方法:选取13例非典型局限性胰腺脂肪沉积患者资料,并将其纳入观察组;同期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13例非典型局限性胰腺脂肪沉积患者与对照组的CT表现... 目的:探讨非典型局限性胰腺脂肪沉积的CT诊断依据及鉴别要点。方法:选取13例非典型局限性胰腺脂肪沉积患者资料,并将其纳入观察组;同期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13例非典型局限性胰腺脂肪沉积患者与对照组的CT表现及强化特点的不同。结果:观察组13例患者普通CT胰管及胆总管均未见扩张,胰腺形态、大小未见改变;增强CT显示胰腺内低密度影强化均匀。对照组胰腺组织在动脉期、静脉期以及延时期的CT值均显著高于观察组胰腺脂肪沉积的CT值,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2,t=7.582,t=7.496;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准确诊断非典型局限性胰腺脂肪沉积,能够较好的对该病作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脂肪沉积 脂肪胰 CT增强峰值 动态增强检查
下载PDF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与血管超声在高龄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春红 王秀艳 +2 位作者 赵惠荣 刘晖 郭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22期2459-2462,共4页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管超声在高龄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C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开滦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97例高龄H型高血压或(和)伴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伴或伴CAS差异分成单纯的A组99...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管超声在高龄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C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开滦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97例高龄H型高血压或(和)伴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伴或伴CAS差异分成单纯的A组99例(高龄H型高血压)和B组98例(H型高血压合并CAS)。受试者均于分组前予以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管超声检测,比较2组患者24 h收缩压(24 hSBP)、24 h舒张压(24 hDBP)、24 h平均脉压(24 hPP)、白昼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白昼脉压(dP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夜间脉压(nPP)水平,同时统计纤维斑块、纤维脂质斑块、坏死核心成分、钙化斑块等指标。结果①B组患者的24 hSBP、24 hPP、dSBP、dDBP、dPP、nPP水平为(133.45±14.59)、(55.07±12.06)、(135.97±15.65)、(80.16±10.09)、(56.33±13.35)、(54.09±12.98)mmHg,显著高于A组[(127.39±12.48)、(47.99±8.87)、(130.64±13.55)、(76.89±10.78)、(48.68±8.59)、(46.77±8.9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24 hDBP、nSBP、nDBP水平相比[(76.28±10.37)mmHg vs.(79.15±10.06)mmHg、(126.11±17.07)mmHg vs.(121.57±15.84)mmHg、(71.35±11.24)mmHg vs.(73.69±10.98)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的纤维斑块、纤维脂质斑块、坏死核心成分、钙化斑块等指标为(52.31±3.13)%、(15.34±3.01)%、(23.47±5.67)%、(17.64±3.35)%,均显著高于A组[(41.20±2.65)%、(12.34±2.58)%、(15.34±2.31)%、(9.12±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斑块体积相比[(161.54±53.48)mm 3 vs.(160.23±57.62)mm 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管超声准确率97.96%、特异性90.86%稍高于24 h动态血压(87.39%、7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式敏感性比较(96.42%vs.8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管超声均可为高龄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管超声
下载PDF
上颌窦与上颌后牙关系分型在上颌后牙断根取出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浦江 赵宾 +2 位作者 高宝霞 徐文瑞 张大成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579-580,共2页
上颌后牙断根进入上颌窦内是临床拔牙术中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治疗上,根据断根的位置不同,所采取的取出方法也不同。更重要的是,上颌窦底部与上颌后牙牙根的位置关系,形态结构的不同,同种取出断根方法所得到的效果也明显不同。... 上颌后牙断根进入上颌窦内是临床拔牙术中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治疗上,根据断根的位置不同,所采取的取出方法也不同。更重要的是,上颌窦底部与上颌后牙牙根的位置关系,形态结构的不同,同种取出断根方法所得到的效果也明显不同。我们对于21例上颌后牙断根进入上颌窦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类型患者最适合的断根取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上颌后牙 鼻内窥镜 断根
下载PDF
急性重症腹泻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纪静 肖文革 +1 位作者 戴酉力 鲁建伟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393例急性重症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腹泻患者有关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好转组与恶化组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 目的回顾性分析393例急性重症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腹泻患者有关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好转组与恶化组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393例急性重症腹泻患者中男184例(46.82%),女209例(53.18%),平均年龄(59.85±16.49)岁。治疗后好转255例,恶化138例,总体有效率为64.8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基础病、血白细胞、中性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血糖、肌酐、血钠、血白蛋白、营养支持治疗等因素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显示,中老年急性重症腹泻患者发病率较高。急性重症腹泻患者的预后与年龄、基础病、血白细胞、中性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血糖、肌酐、血钠、血白蛋白、营养支持治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腹泻 预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妊娠期合并急性腹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纪静 郑婷华 《华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妊娠期合并急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妊娠转归。方法收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及开滦总医院感染科2009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33例妊娠合并急性腹泻患者(A组)临床资料,同时随机抽取100例同期未妊娠的急性腹泻患者(B组)及... 目的分析并总结妊娠期合并急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妊娠转归。方法收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及开滦总医院感染科2009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33例妊娠合并急性腹泻患者(A组)临床资料,同时随机抽取100例同期未妊娠的急性腹泻患者(B组)及100例无妊娠合并症的正常孕妇(C组)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终止妊娠方式、妊娠结局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133例患者平均年龄(29.72±5.19)岁,83.46%患者于24 h内就诊。A、B两组患者在呕吐、腹痛症状、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大便白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上均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体质量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及血白蛋白对妊娠合并急性腹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急性腹泻是妊娠期一种较为严重的产科合并症,可导致不良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急性腹泻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布鲁菌心内膜炎1例
9
作者 刘晖 葛瑛 +2 位作者 徐鲁斌 马国涛 马小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0-852,共3页
布鲁菌引起心内膜炎临床罕见,尽早明确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仅内科治疗通常效果欠佳,应尽早手术行瓣膜修复、置换。本文报道了1例布鲁菌心内膜炎患者内外科联合诊治的经过。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心内膜炎
原文传递
一例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患者的诊治体会
10
作者 刘晖 李太生 +3 位作者 杨杏林 范洪伟 周宝桐 葛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9-670,共2页
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是常见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往往依赖于临床、微生物检验、影像等学多科协作。本例患者中年男性,以急性高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点,感染科医生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初步诊断感染性疾病并进行经验性治疗,... 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是常见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往往依赖于临床、微生物检验、影像等学多科协作。本例患者中年男性,以急性高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点,感染科医生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初步诊断感染性疾病并进行经验性治疗,但由于病原学确诊困难,影像学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与临床医生的判断不一致,经过进一步组织活检及密切随访,最终得以治愈。此病例的诊治过程更凸显了病史采集及仔细体格检查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皮疹 淋巴结肿大 体格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