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血清miR-122-5p变化及与斑块稳定程度、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杨亚楠 王蕊 +1 位作者 张文婷 刘恒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微小RNA-122-5p(miR-122-5p)变化及与斑块稳定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张家口市第五医院186例CHD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斑块稳定程度分为不稳定斑块组(n=58)及稳定斑块组(n=128),另取...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微小RNA-122-5p(miR-122-5p)变化及与斑块稳定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张家口市第五医院186例CHD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斑块稳定程度分为不稳定斑块组(n=58)及稳定斑块组(n=128),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所有受试者血清miR-122-5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22-5p水平对CHD患者斑块稳定程度的诊断价值。记录CHD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作为评估预后的标准,将研究组分为预后不良组(n=50)及预后良好组(n=136),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CHD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miR-122-5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血清miR-122-5p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ROC曲线可知,血清miR-122-5p诊断CHD患者斑块稳定程度的AUC为0.845(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miR-122-5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miR-122-5p水平过高是CH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iR-122-5p在CHD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对斑块稳定程度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水平过高是CH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22-5p 冠心病 斑块稳定程度
下载PDF
牛蒡子苷元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和炎性反应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2
作者 张婷婷 米娅莉 +1 位作者 王维娜 左晓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 探究牛蒡子苷元(ATG)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室重构和炎性反应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方法 79只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CHF大鼠模型,成功造模60只大鼠随机分为CHF组、ATG低剂量组(ATG-... 目的 探究牛蒡子苷元(ATG)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室重构和炎性反应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方法 79只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CHF大鼠模型,成功造模60只大鼠随机分为CHF组、ATG低剂量组(ATG-L组,10 mg/kg)、ATG高剂量组(ATG-H组,20 mg/kg)、ATG+阴性对照(ATG+NC)组[20 mg/kg ATG+100μl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阴性对照质粒]、ATG+HMGB1组(20 mg/kg ATG+100μl HMGB1过表达质粒),每组12只。各组给予相应干预4周后,检测大鼠心功能、B型钠尿肽、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TNF-α水平、心脏质量指数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心肌胶原体积分数、左心室心肌组织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CHF组大鼠心肌组织HMGB1(0.42±0.05 vs 0.15±0.02)、TLR4(0.70±0.09 vs 0.21±0.04)蛋白水平和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NF-κB p65(0.73±0.09 vs 0.26±0.05)蛋白比值显著升高,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显著降低(P<0.05);与CHF组比较,ATG-L组和ATG-H组大鼠心肌组织HMGB1(0.33±0.04、0.24±0.04 vs 0.42±0.05)、TLR4(0.56±0.06、0.41±0.05 vs 0.70±0.09)蛋白水平和p-NF-κB p65/NF-κB p65(0.61±0.08、0.49±0.06 vs 0.73±0.09)蛋白比值依次降低,LVEF、LVFS依次升高(P<0.05);HMGB1过表达能明显减弱ATG对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和CHF大鼠心室重构、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ATG可能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炎性通路,抑制了CHF大鼠的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苷元 心力衰竭 利钠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HMGB1/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益生菌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胺碘酮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近远期疗效的研究
3
作者 张明婷 毛建云 +3 位作者 席建芬 韩文杰 李卓琪 赵东坡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基于心血管不良事件、复发率,探讨益生菌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胺碘酮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RFCA)后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行RFCA术心房颤动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基于心血管不良事件、复发率,探讨益生菌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胺碘酮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RFCA)后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行RFCA术心房颤动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益生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观察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胺碘酮,益生菌组患者给予益生菌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胺碘酮,比较三组患者不同时间(治疗前,治疗3、6和12个月后)心房结构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二尖瓣返流面积(MRA)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心肌纤维化指标[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半乳凝素-3(Gal-3)]、神经内分泌因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总胆汁酸、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以及不良反应、近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3、6和12个月后,益生菌组患者的LAD、LAVI、MRA、LVEDVI和LVESVI水平低于观察组、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观察组、对照组,血清sST2、Gal-3、AngⅡ和NE水平低于观察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和12个月后,益生菌组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TMAO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观察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头晕恶心、低血压、咳嗽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患者的远期复发率低于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胺碘酮应用于心房颤动RFCA术后,有利于改善患者心房结构与心肌纤维化,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减少RFCA术后远期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沙库巴曲缬沙坦 胺碘酮
下载PDF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以张家口地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小俊 李付强 黄谦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08-110,共3页
结合中国当前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发展需求,对张家口地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结合中国当前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发展需求,对张家口地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教学模式 改革研究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恒 杨亚楠 于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影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机制。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8月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影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机制。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8月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芪苈强心胶囊治疗。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脂水平。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评分,通过冠状动脉CT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及图像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水平,并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TNF-α、suPAR和CR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可降低血脂水平,调节脂蛋白代谢紊乱,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苈强心胶囊 冠心病心绞痛 血脂代谢 血液流变学 脂蛋白 血液黏度
下载PDF
三七的活性成分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成万华 杨晓雪 李付强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796-801,共6页
心律失常可由多种器质性血管病变、酸碱和电解质失衡、药物、中毒、植物神经紊乱等因素引起,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中医天然活性物质成为抗心律失常相关药物研发的热点。三七是典型的人参属药物,目前对三七活性成分的实验... 心律失常可由多种器质性血管病变、酸碱和电解质失衡、药物、中毒、植物神经紊乱等因素引起,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中医天然活性物质成为抗心律失常相关药物研发的热点。三七是典型的人参属药物,目前对三七活性成分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七总皂苷(三七皂苷Rb、Rg、R1、R2和人参皂苷Rg1、Re)、三七叶皂苷中。三七叶总苷、人参三醇苷、三亚油酸、三七总皂苷Rb可有效阻止Ca^(2+)内流,降低心脏平滑肌收缩张力;人参皂苷Rb、三七总皂苷能抑制L钙电流通道活性,阻止Ca^(2+)内流,延长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三七皂苷Rg1、Rb1、R1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律失常;人参皂苷Rg1及三七总皂苷能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分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三七总皂苷延缓心肌纤维化进程,抑制心肌重构;三七二醇苷、三七叶皂苷能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发挥负性传导作用;三七总皂苷、三七茎叶总苷恩能够直接促使血管扩张,显著改善心肌血液灌注;三七总皂苷可有效减轻心肌缺氧/复氧损伤,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本文旨在探讨三七的活性成分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三七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三七总皂苷 人参皂苷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脂肪因子、炎性因子与肠道菌群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7
作者 许鹏 边兴花 王宇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3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清脂肪因子、炎性因子与肠道菌群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脂肪因子[脂肪细胞型脂...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清脂肪因子、炎性因子与肠道菌群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脂肪因子[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内脏脂肪组织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脂肪素(Apelin)]、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肠道菌群的差异。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2例]患者血清脂肪因子、炎性因子与肠道菌群的差异。分析炎性因子与血清脂肪因子、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对研究组随访1年,记录MACE发生情况,并分析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AFABP、IL-6、HMGB1、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Vaspin、Apelin、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AMI组Vaspin均低于SAP组,AMI组IL-6、HMGB1、hs-CRP均高于UAP组、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L-6、HMGB1、hs-CRP与AFABP均呈正相关(P<0.05),IL-6、HMGB1、hs-CRP与Vaspin、Apelin、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均呈负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AMI、糖尿病、高血压、植入支架数量≥3枚、AFABP、IL-6、HMGB1、hs-CRP均是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Vaspin、Apelin、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为MACE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后存在血清脂肪因子、炎性因子与肠道菌群异常表达,而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间也存在差异。炎性因子与血清脂肪因子、肠道菌群存在相关性。年龄、冠心病类型、糖尿病、高血压、植入支架数量、脂肪因子及炎性因子、肠道菌群指标均是患者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脂肪因子 炎性因子 肠道菌群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双参颗粒促进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血管生成的机制
8
作者 成万华 杨晓雪 +2 位作者 蔡红娟 王翠茹 郭锦龙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89-395,共7页
目的探讨双参颗粒(SG)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模型组(MI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n=10)、SG低剂量组(SG-L组,n=10)、SG中等剂量组(SG-M组,n=10)、SG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双参颗粒(SG)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模型组(MI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n=10)、SG低剂量组(SG-L组,n=10)、SG中等剂量组(SG-M组,n=10)、SG高剂量组(SG-H组,n=10)、复方丹参滴丸组(CDDP组,n=10);对大鼠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血清中相关指标的含量;分离大鼠心肌组织,检测毛细血管密度,检测心肌组织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CD3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和Smad2/3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1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TK)、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与Sham组比较,MI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经SG治疗可部分恢复;②与MI组相比,LDL-C含量只在SG-H组和CDDP组有所下降(P<0.05);③各用药组CK和CK-MB的水平与MI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与药物治疗组相比,MI组心肌梗死面积最大,室壁更薄,心肌细胞计数更少,梗死区胶原纤维结构紊乱;与MI组(34.29%±3.86%)相比,SG-M和SG-H剂量依赖性地将心肌梗塞面积分别缩小至(15.07%±1.50%)和(14.58%±1.46%);④与MI组比较,SG-L、SG-M、SG-H、CDDP治疗组的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0.05);⑤各用药组p-P13K、p-ATK、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与MI组相比明显上调(P<0.05);⑥免疫染色检测显示,相比MI组,各SG用药组和CDDP组的CD31阳性表达水平显著更高,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与MI组相比,SGM、SG-H和CDDP治疗组VEGF的IOD值显著增加(P<0.05);⑦与Sham组相比,MI组TGF-β1和Smad2/3蛋白的表达增强;与MI组相比,各用药组TGF-β1和SG-H组Smad2/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双参颗粒具有促进血管生成和心肌保护作用,其可激活PI3k-Akt-mTOR信号和增加VEGF水平并具有抑制自噬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颗粒 心肌梗死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小剂量氯吡格雷与肠溶阿司匹林、阿乐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小俊 李付强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4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不稳定型 氯吡格雷 心绞痛 小剂量 治疗 发病机理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RP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10
作者 高秀梅 狄巨岚 陈玉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986-2986,共1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药物疗法 庚酸类/治疗应用 吡咯类/治疗应用 C反应蛋白质/分析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术前患者焦虑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森林 张伟娜 李铭婷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9期777-779,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焦虑 社会支持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狄巨岚 张晓俊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309-310,共2页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9例非糖尿病(DM)的AMI患者入院早期的血糖水平进行测定,并根据血糖测定结果,分Ⅰ组:空腹血糖≤6.1mmol/L、Ⅱ组:6.1mmol/L<空腹血糖≤7.8mmol/L、Ⅲ组:空腹血糖>7.8mm...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9例非糖尿病(DM)的AMI患者入院早期的血糖水平进行测定,并根据血糖测定结果,分Ⅰ组:空腹血糖≤6.1mmol/L、Ⅱ组:6.1mmol/L<空腹血糖≤7.8mmol/L、Ⅲ组:空腹血糖>7.8mmol/L,进行24h动态心电监测,观察3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等情况。结果99例AMI患者急性期出现高血糖33例,发生率为33.3%,应激性高血糖组(Ⅲ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及死亡发生率比无应激性高血糖组(Ⅰ、Ⅱ组)高,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MI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其死亡及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均显著高于无应激性高血糖者,可作为反映患者病情严重度、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应激性高血糖 预后
下载PDF
替奈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小茹 闫春芳 +4 位作者 史清涛 李志军 李桂青 张同乐 杨晓雪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82-86,共5页
目的评估替奈普酶(TNK-tP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AMI 12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给予TNK-tPA治... 目的评估替奈普酶(TNK-tP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AMI 12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给予TNK-tPA治疗。比较2组溶栓后6 h内不同时点冠状动脉再通情况,溶栓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峰值与达峰时间,2组溶栓治疗后观察30 d,统计并记录并发症及病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溶栓后6 h内不同时点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每搏量高于对照组,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溶栓后CK-MB、cTnI峰值低于对照组,CK-MB、cTnI、MYO达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应用TNK-tPA溶栓治疗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改善心功能,并有效缓解心肌损伤,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替奈普酶 左心室射血分数 肌酸激酶 MB型 肌钙蛋白I 肌红蛋白
下载PDF
心理干预联合美托洛尔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合并心肌桥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海英 黄龙 李森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949-952,共4页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合并心肌桥伴有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诊PCI合并心肌桥伴有焦虑、抑郁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合并心肌桥伴有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诊PCI合并心肌桥伴有焦虑、抑郁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比较2组1年的临床疗效和心脏事件、再入院情况。1年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比较2组壁冠状动脉收缩期的狭窄程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壁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心脏事件、再入院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美托洛尔较单纯应用美托洛尔更能改善急诊PCI合并心肌桥伴有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壁冠状动脉在心脏收缩期的狭窄程度,降低患者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理干预 美托洛尔 心肌桥 预后
下载PDF
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被引量:39
15
作者 杨婷 赵茜茜 +3 位作者 崔晓博 王珅 李可莉 吴宝全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心脏病CHF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心脏病CHF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卡维地洛,起始剂量为6.25 mg·d^(-1),以后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可加至25-50mg·d^(-1),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毫克/次,3次/天,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进行评价。两组治疗前后采用Lee氏评分进行心力衰竭症状评分,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LVEF,记录6 min步行距离(6 MWD);采集两组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NT-proBNP、cTnⅠ,ELISA法测定脂联素(APN),Clauss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G);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I-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ee氏评分为(2.03±0.35)分,对照组为(2.91±0.79)分,观察组治疗后Lee氏评分低于对照组(t=6.025,P<0.001);观察组治疗后LVEF、6 MWD分别为(54.27±6.55)%、(283.59±23.79)m,对照组分别为(44.17±7.43)%、(219.74±25.68)m,观察组治疗后LVEF、6MWD高于对照组(t=6.034,P<0.001;t=10.791,P<0.001);观察组治疗后TC、LDL-C水平分别为(4.24±0.62)mmol·L^(-1)、(1.87±0.71)mmol·L^(-1),对照组分别为(5.07±0-85)mmol·L^(-1)、(2.65±0.72)mmol·L^(-1),观察组治疗后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t=4.667,P<0.001;t=4.564,P<0.001),观察组治疗后HDL-C水平为(1.67±0.28)mmol·L^(-1),对照组为(1.32±0.26)mmol·L^(-1),观察组治疗后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5.419,P<0.001);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cTnⅠ、APN、FG水平分别为(1.54±0.27)μg·L^(-1)、(0.68±0.21)μg·L^(-1)、(7.38±2.24)mg·L^(-1)、(2.98±0.64)g·L^(-1),对照组分别为(2.56±0.38)μg·L^(-1)、(1.25±0.14)μg·L^(-1)、(11.76±3.19)mg·L^(-1)、(3.75±0.51)g·L^(-1)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cTnⅠ、APN、FG水平低于对照组(t=12.945,P<0.001;t=13.361,P<0.001;t=6.648,P<0.001;t=5.567,P<0.001)。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可有效调节高血压心脏病CHF患者血脂水平,降低NT-proBNP、cTnⅠ、APN、FG水平,从而有效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卡维地洛 高血压心脏病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肌钙蛋白Ⅰ
下载PDF
比索洛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冯倩 许鹏 赵东坡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93例,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93例,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半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Ⅰ(cTnⅠ)变化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VESD、LVEDD、LVEF、BNP、cTnⅠ、明尼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LiHFe)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BNP、cTnⅠ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参麦注射液 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左心室射血分数 利钠肽 肌钙蛋白Ⅰ 生活质量 老年人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AMI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莉丽 李付强 +1 位作者 杜佩珊 张景鑫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6期2435-243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Ⅱ)、肾素活性(PRA)、血清醛缩酶(ALD)、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Ⅱ)、肾素活性(PRA)、血清醛缩酶(ALD)、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AMI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注射,首次负荷剂量10μg/min,最大剂量≤100μg/min,静脉持续泵入24h。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首次负荷剂量1.5μg/kg,90s内均速静脉注射,以0.007 5μg/(kg·min),持续静脉注射3h;根据血压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调整剂量0.015~0.030μg/(kg·min),静脉持续泵入21h。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hs-CRP、AngⅡ、PRA、ALD、NT-proBNP、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V、LVESV明显低于对照组(t=4.179、8.465、5.668,P<0.001);观察组hs-CRP、AngⅡ、PRA、ALD、NTproBNP、E、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头痛、腹胀、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8,P=0.523)。随访6个月,观察组再发心力衰竭、心室纤颤、心动过速、心源性死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有效改善心室功能,促进循环内分泌系统功能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功能
下载PDF
身心全面系统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PCI术后情绪波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婕 武彩虹 +2 位作者 沈晓霞 田艳珍 母文利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3290-3292,3296,共4页
目的探讨身心全面系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情绪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2... 目的探讨身心全面系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情绪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2组均接受PCI术治疗与常规照护,研究组另加入身心全面系统护理内容,对比患者情绪波动、心功能状况、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患者LVEF、LVED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5 d后研究组LVEF、LVED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WMD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后,多数患者情绪容易波动,给予身心全面系统护理,可平复情绪波动,改善心理状态,促进心功能状态恢复正常,增强机体耐力,减少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该模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心全面系统护理 心肌梗死 急性 左心衰竭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情绪波动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肌红蛋白的变化及其辅助诊断效能 被引量:10
19
作者 田艳珍 崔继婷 赵金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红蛋白(Mb)水平变化及其辅助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体检的身体健康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红蛋白(Mb)水平变化及其辅助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体检的身体健康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时及对照组体检时血浆NT-proBNP、Mb水平差异。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研究组分为相应亚组,比较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入院时血浆NT-proBNP、Mb水平差异;分析NT-proBNP联合Mb检测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入院时血浆NT-proBNP、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加重,患者血浆NT-proBNP、Mb水平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T-proBNP联合Mb检测诊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略低于NT-proBNP或Mb单一检测,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Mb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NT-proBNP联合Mb检测有助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人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肌红蛋白 心功能分级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