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义估计方程探讨三维MRI联合CT影像学检查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许建生 崔金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检查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病变、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35例膝关节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成像方法与关节镜结果的一致... 目的探讨三维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检查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病变、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35例膝关节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成像方法与关节镜结果的一致性和诊断效能。分析不同成像方法与关节镜分期结果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关节病变的置信度。结果 三维MRI联合CT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0.701)大于三维MRI (Kappa=0.512)或CT (Kappa=0.373)单独检查。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85.93%)明显高于单独检查(77.04%、70.37%)。影像学分期结果与关节镜分期结果均呈正相关(r=0、801、0.766,P<0.01)。联合诊断关节病变的准确性及特异性明显高于单独诊断。结论 三维MRI联合CT影像学检查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病变、分期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核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病变 分期
下载PDF
MRI联合血清MBP、FGL2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王琨 于文东 +1 位作者 许克宁 王娇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9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凝血酶原酶(FGL2)、对弥慢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进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96例本院接收的疑似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对研究对象进行MRI检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凝血酶原酶(FGL2)、对弥慢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进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96例本院接收的疑似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对研究对象进行MRI检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MBP、FGL2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BP、FGL2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评价MRI联合血清MBP、FGL2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MRI检查结果显示,96例研究对象中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57例、非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39例,MRI诊断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的灵敏度为80.95%(51/63),特异度为81.82%(27/33),准确度为81,25%(78/96),误诊率为18.18(6/33),漏诊率19.05%(12/63)。与非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比较,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血清MBP与FG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 BP诊断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为0.866(95%CI:0.782~0.927),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93,94%,截断值为1.43ng/mL;血清FGL2诊断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为0.820(95%CI:0.728~0.891),灵敏度为73.02%,特异度为87.88%,截断值为82.29ng/mL。MRI、血清MBP、FGL2联合诊断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的灵敏度为84.13%、特异度为81.82%,准确度为83.33%。结论MRI联合血清MBR、FGL2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效能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髓鞘碱性蛋白 凝血酶原酶 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 诊断
下载PDF
大螺距双期模式下行头颈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心率波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
作者 张莲 王珅 +2 位作者 朱桂杰 龚媛媛 刘东昭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2期39-43,共5页
目的:分析大螺距双期模式下行头颈和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技术在心率波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影像科检查的122例心率波动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大螺距扫描组(行大螺距双期模式头颈... 目的:分析大螺距双期模式下行头颈和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技术在心率波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影像科检查的122例心率波动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大螺距扫描组(行大螺距双期模式头颈心CTA一站式扫描)和常规扫描组(行头颈CTA减影扫描和冠状动脉CTA扫描),每组61例。比较两组CTA检查图像的主观评分、头颈CTA检查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以及辐射剂量与对比剂用量。结果:两组CTA检查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常规扫描组头颈CTA检查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标准偏差(SD)指标均高于大螺距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8,t=13.613,t=15.888;P<0.05)。常规扫描组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的CNR、SD高于大螺距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03,t=7.821;P<0.05)。大螺距扫描组对比剂用量、有效辐射剂量(ED)及剂量长度乘积(DLP)低于常规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96,t=15.575,t=29.132;P<0.05)。结论:大螺距双期模式下行头颈和冠状动脉CTA扫描在心率波动患者中具有应用可行性,而较低的辐射剂量与对比剂用量即可得到满意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 大螺距双期模式 心率波动 图像质量 冠状动脉 头颈血管
下载PDF
联合应用MR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与ADC值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研究
4
作者 许建生 殷少龙 于文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0024-0028,共5页
研究联合应用MR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CE-TIC)与MRI表面扩散系数(ADC)值对乳腺良性及恶性疾病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取材并有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207例,其中良性65例,恶性142例,分别统计分析MR动态增强... 研究联合应用MR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CE-TIC)与MRI表面扩散系数(ADC)值对乳腺良性及恶性疾病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取材并有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207例,其中良性65例,恶性142例,分别统计分析MR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CE-TIC)与表面扩散系数(ADC)值与其相关性,对比分析两者联合与单独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结果 联合应用DCE-TIC曲线与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的特异度,敏感度明显高于二者单独应用。结论 联合应用MR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CE-TIC)与表面扩散系数(ADC)值诊断乳腺恶性肿瘤有更高的特异度、敏感度及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 表面扩散系数 乳腺肿瘤。
原文传递
多脾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勃 冯平勇 +1 位作者 石建成 薛秀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94-994,共1页
关键词 多脾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心慌气短 肺呼吸音 脐周痛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云 刘葆华 李亚东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28-429,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影像学诊断 CT MRI
下载PDF
卵巢纤维瘤16例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武迎军 王月新 刘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10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卵巢纤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因腹痛或自觉下腹部肿物来诊,1例阴道淋漓流血伴下腹痛,6例体检发现盆腔肿物。16例均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16... 目的探讨卵巢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卵巢纤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因腹痛或自觉下腹部肿物来诊,1例阴道淋漓流血伴下腹痛,6例体检发现盆腔肿物。16例均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16例均为单发肿瘤,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肿物最大直径平均7.6 cm;肿物密度均匀11例、不均匀5例,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或延迟轻度强化。影像学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14例,卵巢恶性肿瘤2例。结论典型的卵巢纤维瘤CT及MRI影像上具有假包膜、变性、包膜下囊变、不均匀T2信号、不均匀强化等特征,有助于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孤立性肺部分实性结节CT随访影像表现与肺腺癌病理亚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存瑞 赵立辉 +2 位作者 殷少龙 石冬 赵春龙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1年第3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部分实性结节(part solid nodule,PSN)CT随访影像表现与肺腺癌病理亚型的关系,以为临床医师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或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孤立性PSN患者的CT影像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肺...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部分实性结节(part solid nodule,PSN)CT随访影像表现与肺腺癌病理亚型的关系,以为临床医师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或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孤立性PSN患者的CT影像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将PSN的CT随访影像表现分为3组:A组(PSN无变化,16例)、B组(PSN实性成分体积增大,32例)和C组(PSN磨玻璃成分体积增大,30例)。根据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on,WHO)肺肿瘤分类方法将PSN病变分为浸润前病变(16例)、微浸润腺癌(22例)和浸润性腺癌(40例)。分析PSN的CT随访影像变化、CT征象与病理亚型的相关性。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PSN的CT随访影像变化提示不同病理亚型,B组为浸润性腺癌的比例(84.38%)高于C组(43.33%)和A组(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与A组不同病理亚型间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征象中瘤-肺界面清晰、分叶征、毛刺征和空泡征在不同病理亚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孤立性肺PSN,尤其是缺乏肺癌典型CT征象时,利用CT随访动态观察有助于其良恶性及病理亚型的初步判断,能够为临床医师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实性结节 CT 肺腺癌 微浸润腺癌 浸润性腺癌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影像组学对肝血管瘤腹腔镜肝切除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崔金涛 许建生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271-278,共8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影像组学对肝血管瘤腹腔镜肝切除术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将131例肝血管瘤患者以7:3的...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影像组学对肝血管瘤腹腔镜肝切除术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将131例肝血管瘤患者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92例)和验证集(39例),分别用于构建和验证预测模型效能。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将训练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5折交叉验证方法筛选训练集临床和影像组学特征,得到最优特征子集。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价各模型对肝血管瘤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训练集中预后良好64例,预后不良28例,两组在慢性疾病、肝血管瘤最大径、血管瘤数、血管瘤供血动脉支数、肝切除大小、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LASSO回归中的最佳λ取值筛选出14个非零系数特征构成的最优特征子集,其中包括12个组学特征和2个临床特征。利用训练集筛选出的最优特征子集构建Logistic回归、CatBoost、XGBoost和LightGBM模型的AUC分别为0.820、0.722、0.784、0.693。验证集构建的Logistic回归、CatBoost、XGBoost和LightGBM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0.706、0.785、0.684。4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其中Logistic回归的预测效果优于其他3种。结论血管瘤最大径和血管瘤数目,结合Gd-EOB-DTPA增强MRI影像组学,以此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可用于预测肝血管瘤腹腔镜肝切除术后疗效,其中Logistic回归算法构建的模型更加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钆塞酸二钠 增强MRI 影像组学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术 疗效预测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侧支循环评分对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莲 王珅 +6 位作者 龚媛媛 朱桂杰 刘帝亮 刘东昭 薛嘉海 林德春 吴艳峰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1259-1264,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侧支循环评分对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侧支循环评分对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CT血管造影侧支循环评分,根据是否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将其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n=29,入院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2分]和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n=51,入院72 h内NIHSS评分比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2分)。分析CT血管造影侧支循环评分[外侧裂+脑凸面侧支评分系统评分(Maas评分)、大脑中动脉区域侧支评分系统评分(Tan评分)]对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Tan评分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准确度分别为82.76%(24/29)、78.43%(40/51)、80.00%(64/80);Maas评分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准确度分别为75.86%(22/29)、72.55%(37/51)、73.75%(59/80)。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Tan、Maas评分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分别为0.743、0.7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的年龄、年龄≥65岁的患者比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比例、72 h内舒张压最大最小差值、72 h内收缩压最大最小差值均高于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Tan、Maas评分均低于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an评分低、Maas评分低、72 h内收缩压最大最小差值大均是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T血管造影侧支循环评分对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较高。Tan评分低、Maas评分低、72 h内收缩压最大最小差值大均是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 闭塞 神经功能 恶化 早期 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管造影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双能X线骨密度仪评估肥胖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体质量与性激素对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志鹏 殷少龙 +4 位作者 杨乐 张艳艳 彭一 李岩 李金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716-719,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能骨密度仪评估肥胖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脂肪含量、体质量与性激素水平对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68例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肥胖组(78例)、超重组(86例)、正常组(104例),比较各组脂肪含量、体质... 目的探讨双能骨密度仪评估肥胖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脂肪含量、体质量与性激素水平对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68例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肥胖组(78例)、超重组(86例)、正常组(104例),比较各组脂肪含量、体质量及性激素水平,分析与骨密度、骨矿含量的关系。结果在体质量指数、脂肪含量方面,肥胖组均明显高于超重组、正常组;超重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性激素指标(T、E2、FSH、P、LH、PRL)水平而言,各组仅有T、E2指标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E2指标方面,肥胖组、超重组均明显低于正常组;超重组T指标水平明显低于超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骨矿含量方面,肥胖组明显高于超重组、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体质量指数、脂肪含量、T性激素与骨矿含量和骨密度有关,且体质量指数、脂肪含量为骨矿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体质量指数、脂肪含量、T、E2为骨密度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骨密度仪 2型糖尿病 脂肪含量 体质量 性激素 骨矿含量 骨密度
下载PDF
CT定量测量对<10 mm部分实性结节肺腺癌病理亚型预测效能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存瑞 赵立辉 +2 位作者 殷少龙 石冬 赵春龙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1481-1485,共5页
目的探讨CT定量测量对<10 mm部分实性结节(Part Solid Nodule,PSN)肺腺癌病理亚型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58个PSN的术前胸部CT影像。根据病理结果将PSN分为浸润前病变组(22例)和浸润性病变组(36例),测量所有... 目的探讨CT定量测量对<10 mm部分实性结节(Part Solid Nodule,PSN)肺腺癌病理亚型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58个PSN的术前胸部CT影像。根据病理结果将PSN分为浸润前病变组(22例)和浸润性病变组(36例),测量所有PSN的CT定量指标:肺窗结节最大径、肺窗结节平均CT值、肺窗实性成分最大径、纵隔窗实性成分最大径、纵隔窗实性成分平均CT值和纵隔窗实性成分体积,比较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及CT定量指标间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stic,ROC)曲线对以上CT定量指标进行预测效能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PSN的肺窗结节最大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浸润性病变组PSN的肺窗结节平均CT值、肺窗实性成分最大径、纵隔窗实性成分最大径、纵隔窗实性成分平均CT值和纵隔窗实性成分体积均大于浸润前病变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示纵隔窗实性成分体积对PSN肺腺癌病理亚型的预测效能最高(敏感度0.583、特异度0.864),其预测浸润性病变的最佳临界值为43.115 mm 3。结论PSN的CT定量测量对于浸润性病变有提示意义,可以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部分实性结节 定量分析 病理亚型
下载PDF
直背综合征的临床X线特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亚东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255-255,共1页
关键词 直背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 疾病特征
下载PDF
178例牙病患者因精神紧张致诊疗失败分析
14
作者 张海燕 杨俊海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44-44,共1页
牙病是一种高发性疾病,近年来发病人数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在日常工作中,来口腔科就诊患者中部分会因精神紧张而致诊断及治疗工作失败。本文通过随机调查178位精神紧张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了导致精神紧张的各种原因,初步探索了接诊中的预... 牙病是一种高发性疾病,近年来发病人数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在日常工作中,来口腔科就诊患者中部分会因精神紧张而致诊断及治疗工作失败。本文通过随机调查178位精神紧张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了导致精神紧张的各种原因,初步探索了接诊中的预防对策,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病 精神紧张 误诊 误治
下载PDF
NV—600数字影像处理系统临床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杨俊海 张海燕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48-49,共2页
本文总结了应用NV-600数字影像处理系统协同岛津1000mA大型X光机在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诊断工作中的体会。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远程会诊的应用前景日渐广阔,如何采用计算机技术将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记录下来,就成为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关键词 X光机 NV-600 临床应用 影像处理系统
下载PDF
3.0T磁共振分子影像学在原发性骨质疏松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志鹏 殷少龙 +4 位作者 杨乐 张艳艳 彭一 李岩 李金岭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6期201-202,共2页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分子影像学在原发性骨质疏松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3.0T MRI检查以及骨密度仪器检查,对比结果。结果:在所有受试者中,受试者疾病...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分子影像学在原发性骨质疏松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3.0T MRI检查以及骨密度仪器检查,对比结果。结果:在所有受试者中,受试者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包含非固有因素以及固有因素两类。在此其中年龄为造成骨质疏松发生的主要固有元素。而从非固有因素方面来看,钙剂与维生素D摄入量、运动、酗酒吸烟则为常见的高危因素。和骨密度仪相比,3.0T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来讲,为其开展3.0T磁共振分子影像检查,能够取得满意成效。此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能够精准展现出患者病变部位具体情况,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 原发性骨质疏松 分子影像学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腰椎滑膜肉瘤一例报告
17
作者 李刚 王剑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6年第5期269-269,T040,共2页
滑膜肉瘤是一种起源于关节滑膜,滑囊或腱鞘的恶性程度高的软组织肿瘤,近年来文献时有报导,但发生在脊柱者甚少,因此常发生漏诊及误诊。本院1982年曾遇到一例。兹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腰椎滑膜肉瘤 少见肿瘤 X线检查 病理
下载PDF
MRI检查初产妇顺产后盆腔脏器、肛提肌指标特征与POP发生的关系
18
作者 郭甲 沈智辉 +1 位作者 许建生 史亮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初产妇顺产后盆腔脏器、肛提肌指标与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河北省邯郸市妇幼保健院阴道分娩的初产妇86例,其中发生POP产妇37例(POP组),非POP产妇49例(非POP组),比...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初产妇顺产后盆腔脏器、肛提肌指标与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河北省邯郸市妇幼保健院阴道分娩的初产妇86例,其中发生POP产妇37例(POP组),非POP产妇49例(非POP组),比较两组MRI参数:H线、M线、提肛板角(LPA)、左侧髂尾角(L-ICA)、右侧髂尾角(R-ICA)、肛提肌裂隙的前后径(LH)和肛提肌裂隙的面积(LHA)差异,同时分析不同POP分度产妇间的差异。结果POP组和非POP组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新生儿体长和胎头双顶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和非POP组静息状态、用力状态下H线、M线、LPA、L-ICA、R-IC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和非POP组静息状态下LA和LH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用力状态下LH和LHA分别为(6.68±1.21)cm和(42.23±10.11)cm^(2),明显高于非POP组(P<0.05)。中重度POP产妇用力状态下H线、M线、R-ICA、LH和LHA明显高于轻度POP产妇(P<0.05)。用力状态下LH、LHA与POP分度呈正相关(P<0.05),其余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初产妇顺产后发生POP者,用力状态下LH和LHA明显升高,且与POP分度呈正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初产妇 顺产 肛提肌指标 盆腔器官脱垂
原文传递
脑外伤性弥漫性轴索损伤和血管功能的核磁成像空间关系分析
19
作者 白文婷 许克宁 +1 位作者 于文东 王琨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164-170,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MRI)中扩散峰度成像(DKI)的参数与脑血流量(CBF)的关系,评估两者的空间关联。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并拟行MRI的住院TBI患者(研究组)和相匹配... 目的通过观察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MRI)中扩散峰度成像(DKI)的参数与脑血流量(CBF)的关系,评估两者的空间关联。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并拟行MRI的住院TBI患者(研究组)和相匹配的健康者(对照组)各30例,收集研究组患者损伤后5~19天和对照组的DKI完整性信息和动脉自旋标记测量的脑血流量。提取感兴趣区域(ROIs)的平均峰度(MK)、峰度各向异性(KA),各向异性分数(FA)及CBF的平均值。从健康对照者生成归一化z评分图进行两组的比较及其与CBF的空间定位关系。结果30例TBI患者的全脑、脑白质容积均与CBF成正相关(r=0.500、r=0.818,均P<0.01),进一步分析,TBI患者的血流异常主要表现在海马、丘脑和杏仁核、颞回,其中其两侧颞回较对照组下降了10%左右。DKI参数提示TBI患者在大脑白质内存在广泛的DAI,多发生于大脑脚、胼胝体、左右内囊前后肢及桥脑等,两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ROIs区域中,约3.83%的异常KA区域也有异常的MK值,在CBF异常的区域中,MK异常和KA异常存在分别占6.36%和7.64%,异常FA区域与CBF异常重叠9.87%。结论DKT的参数可显示脑组织DAI微观结构的变化,DAI微结构的损伤与脑血管灌注存在有限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扩散峰度成像 脑血流量 空间关系
原文传递
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的DR、CT和MRI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石冬 杜天会 +4 位作者 潘征 白晓辉 殷少龙 崔金涛 杨东奎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96-99,103,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核磁共振成像(mage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对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患者62... 目的分析比较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核磁共振成像(mage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对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其DR、CT、MRI影像资料,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5种影像征象(椎体骨质破坏、椎体骨质硬化、椎间隙狭窄、椎间盘异常影像和椎旁脓肿)的诊断敏感性。结果 DR、CT和MRI 3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比,三者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像征象包括椎体骨质破坏、椎体骨质硬化、椎间盘异常影像和椎旁脓肿(P均<0.01),3种影像学手段对椎间隙狭窄的评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中,MRI对慢性布氏杆菌性脊柱炎5种影像学征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R和CT,并可根据椎体内信号变化对其病程发展进行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菌病 脊柱炎 数字X线摄影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影像对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