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ANGPTL4水平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季永华 钱文霞 钱宇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9期2327-2331,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4(ANGPTL4)水平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ARDS患者共128例为研究对象,以氧合指数(PaO/...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4(ANGPTL4)水平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ARDS患者共128例为研究对象,以氧合指数(PaO/FiO)不同水平进行分组,即46例轻度组(>200~300 mm Hg)、50例中度组(>100~200 mm Hg)和32例重度组(≤100 mm Hg),另选择4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根据治疗28 d预后将ARDS患者分为存活组(85例)和死亡组(43例)。结果 重度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血清ANGPTL4、、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轻度组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ANGPTL4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PaO/FiO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APACHEⅡ评分(HR=2.124,95%CI=1.812~2.523,P<0.001)、SOFA评分(HR=2.323,95%CI=1.914~2.627,P<0.001)、PaO/FiO(HR=0.469,95%CI=0.201~0.856,P=0.003)和ANGPTL4(HR=1.526,95%CI=1.127~2.232,P<0.001)是ARDS患者死亡的预测因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aO/FiO和ANGPTL4评估患者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5(95%CI=0.732~0.843,P=0.001)、0.811(95%CI=0.754~0.853,P<0.001)、0.832(95%CI=0.776~0.868,P<0.001)和0.889(95%CI=0.816~0.935,P<0.001)。结论 血清ANGPTL4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ARDS的发生、发展并影响患者临床预后,早期检测ANGPTL4对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管生成素样4 氧合指数 预后
下载PDF
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指数对AECOPD患者ICU病死率的预测效果
2
作者 姚欢 钱宇杰 张洁如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178-1182,共5页
目的评估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HALP)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ICU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2021年8月—2022年11月就诊于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AECOPD的患者共计13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评估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HALP)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ICU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2021年8月—2022年11月就诊于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AECOPD的患者共计13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数据。结局指标为患者在ICU内死亡情况。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HALP指数对AECOPD患者ICU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绘制HALP指数预测ICU病死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据ROC曲线计算HALP指数的最大约登指数所对应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通过ROC曲线确定HALP指数的最佳截断值,依照最佳截断值进行分组,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组间生存情况。结果所观察138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在ICU内死亡,病死率为15.2%。依照是否死亡进行分组,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年龄,冠心病患病率,肌肝(Cr)、尿素氮(BUN)、K+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HALP指数明显低于存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年龄的升高与ICU病死率呈明显正相关(P=0.023,HR=1.199,95%CI:1.026~1.402)。HALP指数的升高与ICU病死率呈明显负相关(P=0.007,HR=0.762,95%CI:0.626~0.927)。HALP指数预测AECOPD患者ICU病死率的AUC为0.901,最大约登指数为0.734,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82.9%。HALP指数的最佳截断值为15.75。依照HALP指数>15.75和≤15.75进行分组,结果显示两组总体存活时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5,P<0.001)。结论HALP指数的降低与AECOPD患者ICU病死率增加呈明显正相关,提示HALP指数能够作为AECOPD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指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ICU病死率 预后
下载PDF
动脉血氧分压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季永华 钱文霞 钱宇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615-1618,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预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2月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确诊30 d内生存情... 目的探讨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预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2月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确诊30 d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PaO_(2)、DLCO%pred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PaO_(2)、DLCO%pred联合预测APE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PaO_(2)、DLCO%pred单独和联合预测APE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140例APE患者在确诊后30 d内死亡19例,病死率为13.57%。死亡组患者平均年龄、心率、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收缩压、舒张压、PaO_(2)和DLCO%pred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心率、收缩压、血浆D-二聚体水平、PaO_(2)和DLCO%pred等6个因素可纳入APE患者确诊后30 d内死亡预测模型建立。ROC曲线分析显示,PaO_(2)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95%CI:0.842~0.960),DLCO%pred的AUC为0.887(95%CI:0.825~0.950),PaO_(2)+DLCO%pred的AUC为0.930(95%CI:0.889~0.971),PaO_(2)+DLCO%pred预测APE患者30 d内是否死亡的效能更高。结论PaO_(2)和DLCO%pred对APE患者确诊后30 d内预后预测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操作简单、准确性好,二者联合评估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动脉血氧分压 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预后 预测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PaO2、PaCO2、SaO2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季永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6期89-90,共2页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PaO2、PaCO2、SaO2的影响。方法:2016年3月-2019年5月收治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联合纤维支气...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PaO2、PaCO2、SaO2的影响。方法:2016年3月-2019年5月收治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SaO2、Pa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a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以有效缓解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 应用效果 血气分析
下载PDF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朱亚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5期153-154,共2页
目的:评价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硫酸特布他林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硫-甲组,每组各3... 目的:评价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硫酸特布他林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硫-甲组,每组各36例患者。为参照组患者应用硫酸特布他林进行治疗,为硫-甲组患者应用硫酸特布他林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气指标。结果:硫-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硫-甲组患者的PaO2高于参照组患者,其PaCO2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硫酸特布他林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硫酸特布他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