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大五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小曼 刘莹莹 许铁 《护理管理杂志》 2012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大五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简版大五人格问卷对9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且高于国内护士群体常模(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大五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简版大五人格问卷对9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且高于国内护士群体常模(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大五人格特征的5个维度对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总分具有预测作用(P<0.01或P<0.05)。大五人格特征对情绪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及职业倦怠总分的解释变异量分别增加16.3%、15.8%、21.2%和19.5%。结论大五人格特征能够有效预测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预防和矫正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必须采取改变个人和组织的综合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职业倦怠 大五人格 护士
下载PDF
浅谈急诊急救中护理风险的防范
2
作者 谭宝玲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9年第3期95-95,103,共2页
在急救工作中,常常因护士自身素质、患者的意外事件、执行口头医嘱有偏差及抢救仪器的突发故障等而出现护理风险,针对以上风险种类,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大大降低了差错、纠纷发生率,使我科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 急诊急救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下载PDF
急诊多发伤的抢救与护理探析
3
作者 魏婧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6期2718-2719,共2页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外力作用下,机体有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受到的严重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多发性创伤因损伤程度重,伴随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已成为创伤外科和急诊医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 急诊多发伤 抢救与护理 病理生理反应 损伤程度 严重创伤 解剖部位 急诊医学 创伤外科
下载PDF
强化血液灌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百草枯清除率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莫军 陈晓兵 +2 位作者 许铁 王言理 刘克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33-936,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的血清PQ清除率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PQ中毒患者65例,其中14例拒绝接受HP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51例按照就诊时间分为... 目的探讨强化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的血清PQ清除率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PQ中毒患者65例,其中14例拒绝接受HP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51例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常规HP组(25例)和强化HP组(26例)。3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常规HP组患者在洗胃后即给予1次HP治疗,强化HP组进行3次HP治疗,间隔时间为6 h。建立PQ标准曲线,3组均在HP前(T1)及HP后即刻(T2)、8 h(T3)、16 h(T4)抽取静脉血,利用曲线得出PQ水平,并计算PQ清除率。动态监测3组患者肌酐(Cr)、尿素氮(BUN)、白细胞计数(WB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动脉血氧分压(Pa O2)。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服毒量、服毒至入院时间、入院时PQ水平、入院时Cr、BUN峰值、ALT峰值、AST峰值、WBC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Cr峰值、Pa O2最低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Q标准曲线在0.25~16.00 mg/L有良好线性关系:y=0.031 6x+0.011 2。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PQ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强化组在T2、T3和T4时血清PQ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常规组在T2时血清PQ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强化组、常规组在T2、T3、T4时间点血清PQ水平均低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3、T4时间点血清PQ水平低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HP组3次PQ清除率分别为62%(16/26)、42%(11/26)、31%(8/26),PQ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9,P〈0.05)。常规HP组PQ清除率为56%(14/25)。常规HP组和强化HP组首次PQ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1,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强化HP组生存率为46.2%(12/26)、常规HP组为36.0%(9/25)、对照组为14.3%(2/14)。3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6,P=0.027),其中强化HP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χ2=7.375,P=0.007),强化HP组生存率和常规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7,P=0.248),常规HP组生存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68,P=0.109)。结论强化HP有可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状态,单次HP效果劣于强化HP治疗;急性PQ中毒患者应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多次给予HP治疗,HP治疗时间间隔不宜大于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电泳 毛细管 灌流 清除 预后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任超 刘小云 +5 位作者 耿德勤 葛巍 张伟伟 李金梅 万美容 徐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152-2156,共5页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初步总结全程医护配合模式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0-02-10收治2型糖尿病致左下肢糖尿病足(坏疽型)患者1例,2010-06-01收治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并血栓形成致左下肢动...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初步总结全程医护配合模式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0-02-10收治2型糖尿病致左下肢糖尿病足(坏疽型)患者1例,2010-06-01收治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并血栓形成致左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1例。均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3次,移植过程中采用全程医护配合模式。随访2年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1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左足第四足趾坏死、溃烂,趾根和脚面连接处可见脓性分泌物,疼痛,不能行走;双下肢动脉彩超示双足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且双下肢股总、股深、股浅、腘动脉粥样硬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显示左足部供血血管稀疏。治疗后1个月足部疼痛减轻。治疗后3个月皮温较前升高,可感觉到微弱足背动脉搏动。治疗后6个月患者溃疡面开始出现愈合,皮温亦继续升高,色泽转红润。治疗后1年溃疡愈合面积继续增大。治疗后2年时CTA示供血血管较前有再通,仅有一小块溃疡未愈合。患者2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左下肢酸痛、无力,呈间歇性跛行发作,直立或行走后疼痛加剧,休息可得到部分缓解。查体见左足第四、五足趾发绀、粗糙,足背动脉搏动微弱、皮温下降;双下肢CTA示左侧股动脉远端、左腘动脉、左胫前动脉、左胫后动脉节段性管腔闭塞且左小腿动脉显影浅淡。治疗后1个月站立时疼痛减轻,足背动脉搏动增强,皮温较前升高。治疗后3个月行走距离增长,疼痛次数减少。治疗后6个月左足第四、五足趾色泽转红润。治疗后1年左足第四、五足趾光滑不再粗糙。治疗后2年CTA示供血血管较前丰富。3次移植,均未见注射局部及全身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通过局部肌内注射法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一种可行、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全程医护配合有利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干细胞移植 下肢缺血性疾病
下载PDF
两种复苏方法对心跳骤停免复苏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顾彩虹 王立祥 +4 位作者 梁立武 孙鲲 马立芝 刘亚华 郭晓东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比较常规心肺复苏和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对心跳骤停复苏效果的影响,探讨开腹手术中发生心跳骤停时应采取的更为有效选择的复苏方法。方法健康的32只新西兰白兔,于呼气末窒息8min制成心搏骤停模型,分别实施常规心肺复苏和膈肌下... 目的比较常规心肺复苏和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对心跳骤停复苏效果的影响,探讨开腹手术中发生心跳骤停时应采取的更为有效选择的复苏方法。方法健康的32只新西兰白兔,于呼气末窒息8min制成心搏骤停模型,分别实施常规心肺复苏和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比较2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6h后将兔处死,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对比2组的不同,结果膈肌下抬挤心脏组较常规心脏按压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短,自主循环恢复率高(P〈0.05)。细胞凋亡指数检测结果:膈肌下抬挤心脏组心肌组织细胞凋亡为(12.7±3.4)%,显著低于常规心脏按压组少[(22.5±5.2)%P〈0.05]。结论开腹手术发生心跳骤停时,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较常规胸外按复苏压法更为有效。其原因可能与该方法可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心肺复苏 自主循环恢复率 凋亡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多发性创伤急救护理体会 被引量:5
7
作者 谭宝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8期3075-3076,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急救护理的措施。方法对近半年来10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急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急救工作,积极、合理的护理,有效提高了抢救的成功机率。100例报告中有48例经急诊抢救后转病房治疗,42例经... 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急救护理的措施。方法对近半年来10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急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急救工作,积极、合理的护理,有效提高了抢救的成功机率。100例报告中有48例经急诊抢救后转病房治疗,42例经抢救在急诊做好术前准备急诊手术,8例在急诊室留观,2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有效的护理及配合对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工作的成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四川地震转诊伤员急性创伤后精神障碍的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宗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4期3061-3062,共2页
通过对四川地震转诊的33名伤员中一部分伤员出现的急性创伤后精神障碍相的治疗和心理护理,探讨灾害后精神疾病的心理康复护理措施,使患者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尽早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恢复重建家园的信心。
关键词 创伤后精神障碍 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 心理康复
下载PDF
联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英 梁高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99例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4 9例 ,接受硝酸酯类、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抗血小板药物治...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99例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4 9例 ,接受硝酸酯类、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曲美他嗪组 5 0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两组治疗时间均为 (2 8± 3)d。观察两组症状、心率、血压、动态心电图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曲美他嗪组缺血发作次数、ST段最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时间的减少更为明显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曲美他嗪对心率、血压和率压乘积无影响。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更有效地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 ,明显减少缺血发作次数、ST段最大下降幅度和总缺血时间 ,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不良反应轻 ,是安全、有效、更完善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绞痛 不稳定性
下载PDF
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宝玲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773-774,共2页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要点,探讨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对38例AMI病例的临床资料、急救与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37例患者经过抢救病情平稳,转入病房治疗,死亡1例.结论...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要点,探讨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对38例AMI病例的临床资料、急救与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37例患者经过抢救病情平稳,转入病房治疗,死亡1例.结论 加强对AMI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 护理
原文传递
16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宝玲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9年第3期75-75,共1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病,若不抢救及时,死亡率极高。急诊科护士对胸痛患者进...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病,若不抢救及时,死亡率极高。急诊科护士对胸痛患者进行的快速评估,协助医生明确诊断并及时进行有效干预,有助于成功抢救ANI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下载PDF
经皮穿刺牛角扩张气管造口术在ICU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晓玲 许铁 包聿祥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11期877-880,共4页
导丝牛角型扩张法(GWCH)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技术(PDT)的一种改良方法。目前研究发现,与导丝扩张钳法(GWDF)和导丝螺旋扩张法(GWDS)相比,此种方法在手术操作技巧和应对并发症等方面更有优势。在重症监护室(ICU),研究推广经... 导丝牛角型扩张法(GWCH)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技术(PDT)的一种改良方法。目前研究发现,与导丝扩张钳法(GWDF)和导丝螺旋扩张法(GWDS)相比,此种方法在手术操作技巧和应对并发症等方面更有优势。在重症监护室(ICU),研究推广经皮穿刺牛角扩张气管造口术可为危重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气道开放微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牛角扩张气管造口术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破除性别偏见引导男性从事护理工作 被引量:2
13
作者 褚福梅 高静 侯艳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7期2179-2180,共2页
关键词 男性参与 护理工作 性别 引导 偏见 社会失业率 护理人力资源 护理岗位
下载PDF
IBMP-10评分方法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炜 邓增 许铁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726-729,共4页
目的研究IBMP-10评分方法在评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情危重程度及预测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将74例VAP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未存活组,分别应用IBMP-10评分方法和APACHEⅡ评分系统,在发生VAP当天作病情评分... 目的研究IBMP-10评分方法在评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情危重程度及预测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将74例VAP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未存活组,分别应用IBMP-10评分方法和APACHEⅡ评分系统,在发生VAP当天作病情评分,比较IBMP-10评分方法和APACHEⅡ评分系统在评价VAP病情危重程度和预测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存活组患者的IBMP-10评分值明显低于未存活组(P<0.01),且IBMP-10评分得分值越高,患者病死率越高;当得分值≥3分时,病死率达84.6%;预测死亡敏感性87.5%、特异性96.6%。IBMP-10评分方法和APACHEⅡ评分系统评估和预测能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评估VAP病情危重程度及预测预后方面,IBMP-10评分过程简单快速、方便记忆和使用,更具有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MP-10评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后
下载PDF
84例精神药物中毒患者的抢救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玉荣 李萍 +2 位作者 马海春 王新生 耿德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0年第10期926-927,共2页
关键词 精神药物中毒 急救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心肺复苏后大鼠心肌MDA和SOD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健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对窒息致心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后心肌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对照组、依达拉奉组,每组10只.空白组仅进行麻醉...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对窒息致心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后心肌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对照组、依达拉奉组,每组10只.空白组仅进行麻醉、气管插管和动静脉置管,其余2组制作心肺复苏模型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 ml、依达拉奉15 ml/kg.复苏后3 h检测各组大鼠心肌MDA含量、SOD活性.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心肌组织MDA含量增加(P〈0.05),依达拉奉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SOD活性均较空白组降低(P〈0.05),依达拉奉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减少心肺复苏后大鼠心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减少心肌氧化应激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心肺复苏 心肌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丙二醛
原文传递
瑞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翠芳 王厚清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0例择期行附件或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麻醉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不用任何静脉麻醉药物。实验组(Ⅰ)术后即刻持续静脉输注泵输注低浓度瑞芬...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0例择期行附件或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麻醉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不用任何静脉麻醉药物。实验组(Ⅰ)术后即刻持续静脉输注泵输注低浓度瑞芬太尼,对照组(Ⅱ)术后即刻持续静脉输注泵输注生理盐水,观察术后1、2、4、8、16、24、48、72h的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流动力学平稳,镇痛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推广应用于临床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术后镇痛 麻醉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血尿酸浓度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英 梁高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817-81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尿酸 (SUA)与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的关系。方法 对 3 10例UA患者 (A组 )及 2 98例非冠心病患者 (B组 )测定SUA、血脂 ,测量血压、体重、身高等 ,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A、B两组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2 5 ... 目的 探讨血尿酸 (SUA)与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的关系。方法 对 3 10例UA患者 (A组 )及 2 98例非冠心病患者 (B组 )测定SUA、血脂 ,测量血压、体重、身高等 ,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A、B两组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2 5 .48% (79/3 10 ) ,12 .42 % (3 7/2 98) ,A组是B组的 2倍 ;A组血脂各项指标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均 <0 .0 5或 0 .0 1) ,A、B两组中SUA、甘油三酯 (TG)同时异常分别占高尿酸血症患者的 5 3 .16% (4 2 /79)、45 .95 %(17/3 7)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SUA、TG、低密度脂蛋白 (LDL)均与UA独立正相关 ,高密度脂蛋白 (HDL)与UA负相关。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UA密切相关 ,高尿酸血症可作为UA的一个相关因素。高尿酸血症常同时伴有血脂异常 ,特别是高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尿酸/血液
下载PDF
晚期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19
作者 高云 侯艳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10期1194-1195,共2页
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晚期的共同表现,也是心血管病死亡的常见原因.心力衰竭的治疗不仅仅在于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和缓解症状,而要以延长病人的寿命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1].针对严重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差、死亡率高... 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晚期的共同表现,也是心血管病死亡的常见原因.心力衰竭的治疗不仅仅在于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和缓解症状,而要以延长病人的寿命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1].针对严重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差、死亡率高的特点,笔者着意加强了有关的护理工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病 临床资料 心理护理 皮肤护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PBL在急诊临床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20
作者 薛芊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197-197,199,共2页
观察急诊临床实训教学行PBL教学法的作用。方法:研究对急诊科实训学习的94例学生进行观察,实训教学在2020年6月-2020年11月实施,纳入学生被随机分组,教学组47例行PBL教学,一般组47例行传统教学,对教学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不同教学后,... 观察急诊临床实训教学行PBL教学法的作用。方法:研究对急诊科实训学习的94例学生进行观察,实训教学在2020年6月-2020年11月实施,纳入学生被随机分组,教学组47例行PBL教学,一般组47例行传统教学,对教学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不同教学后,各项内容考核成绩在教学组比一般组高,P<0.05。急诊实训学生对学习积极性、师生沟通、团队协作、学习趣味性的满意度在教学组分别是95.74%、97.87%、93.62%、97.87%,均比一般组高,P<0.05。结论:PBL教学法能提高急诊科实训学生的积极性,使考核成绩得到提升,且对此教学方法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教学 教学满意度 PBL教学法 教学效果 临床实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