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热像图在神经外科疾病中应用价值的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于如同 李祥 +1 位作者 邹雄伟 吴晓林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410-413,共4页
目的 评价红外热像图在神经外科疾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应用红外热像图对 39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躯体温度监测 ,对 31例颅内肿瘤、76例脑梗死、2 4 80例头痛、2 1例头面部血管瘤进行头部温度监测。结果 红外热像图监测脊髓损伤 39例 ... 目的 评价红外热像图在神经外科疾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应用红外热像图对 39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躯体温度监测 ,对 31例颅内肿瘤、76例脑梗死、2 4 80例头痛、2 1例头面部血管瘤进行头部温度监测。结果 红外热像图监测脊髓损伤 39例 ,测出脊髓损伤平面上下无温差 14例 ,平面以下温度增高 1~ 3℃ 13例 ,下降 1~3℃ 12例。经大网膜脊髓移植手术 13例 ,术前脊髓损伤平面以下 34℃ ,术后 1个月复查皮肤温度 ,上升至 35℃并伴有麻胀和皮肤湿润感 7例 ,皮肤温度下降 0 .6℃者 6例。热像图可显示血管性头痛颞部高温区 ,眶上神经痛同侧前额部皮肤低温区 ,枕大神经痛同侧枕颈部热区 ;热像图可显示梗死侧有低温区 ;显示颅内肿瘤颈外血管供血情况 ;基本上能反映头面部血管瘤血管侵及范围。结论 红外热像图在神经外科有其独特的价值 ,本技术具有无创、可重复、价廉和检查的非接触性等优点 ,反映组织代谢活跃状态与程度 ,是CT等形态学诊断方法的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图 神经外科疾病 躯体温度 监测 脊髓损伤 颅内肿瘤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处理 被引量:4
2
作者 潘昕 李中林 刘勇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23-425,共3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脑脊液漏 处理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加涅教学理论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谭晓洁 张玉 陈利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0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加涅教学理论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实习的60例护理本科生、40例护理专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本科生30例、专科生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研究组应用加涅教学理论,... 目的探讨加涅教学理论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实习的60例护理本科生、40例护理专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本科生30例、专科生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研究组应用加涅教学理论,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学生操作成绩与理论成绩比较,研究组学生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加涅教学理论,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涅教学理论 神经外科 临床护理教学
下载PDF
神经外科患者用药相关性纠纷与护理管理措施 被引量:4
4
作者 姚莉娟 刘晓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22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生的药物相关性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性措施。方法:对护理工作中发生的用药错误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8起用药相关性纠纷,经及时处理后没有发生死亡及进一步纠纷扩大。结论:临床发生的用药纠纷与护...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生的药物相关性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性措施。方法:对护理工作中发生的用药错误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8起用药相关性纠纷,经及时处理后没有发生死亡及进一步纠纷扩大。结论:临床发生的用药纠纷与护士的业务知识密切相关,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加强药品管理是确保用药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疗纠纷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下载PDF
Power PICC导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姚莉娟 崔承文 侯莉娜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900-901,共2页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ower PICC导管应用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科28例重病患者施行Power HCC导管置管,并对出现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穿刺前抽搐1例,穿刺失败2例,导管阻塞3例,穿刺点渗液1例,穿刺点局部炎症2...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ower PICC导管应用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科28例重病患者施行Power HCC导管置管,并对出现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穿刺前抽搐1例,穿刺失败2例,导管阻塞3例,穿刺点渗液1例,穿刺点局部炎症2例,穿刺点周围出现多个毛囊炎1例,导管部分脱出1例.结论 Power HCC技术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应用,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较好地解决高渗药物带来的风险,保证输液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但对昏迷、躁动患者围置管期维护和管理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PICC导管 神经外科 护理
原文传递
信息化教学在神经外科专业型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晨 张作慧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36期154-154,共1页
随着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转型,临床专业型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如何使这部分学生更好地适应培养模式的转变成为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中来,可以... 随着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转型,临床专业型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如何使这部分学生更好地适应培养模式的转变成为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中来,可以很好的解决教学内容复杂、教学资源紧张、学生成才缓慢之间的矛盾,以适应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信息化教学 专业型研究生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缩短神经外科全麻术后患者首次排便时间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玉芹 薛雷 祁琪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00-502,共3页
神经外科全麻术后患者因为进食量少、缺乏活动及脱水利尿药物的使用等,经常导致排便发生异常[1]。长时间不排大便者的粪便停留在肠道内,可引起腹胀、食欲不振等;粪便过硬则排便时可引起肛门疼痛或肛裂;由于粪便过硬,排便时需用力,最严... 神经外科全麻术后患者因为进食量少、缺乏活动及脱水利尿药物的使用等,经常导致排便发生异常[1]。长时间不排大便者的粪便停留在肠道内,可引起腹胀、食欲不振等;粪便过硬则排便时可引起肛门疼痛或肛裂;由于粪便过硬,排便时需用力,最严重的后果是可能引起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甚至导致脑疝而造成死亡[2]。因此,神经外科全麻术后患者保持大便通常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全麻术后 首次排便 护理
下载PDF
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方略探讨
8
作者 纵振坤 《科技视界》 2016年第24期104-104,188,共2页
临床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取基础理论、经验、技能的关键环节,因此临床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中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作者对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教学经验,结合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将临床教学分为初、中、末三阶段... 临床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取基础理论、经验、技能的关键环节,因此临床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中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作者对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教学经验,结合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将临床教学分为初、中、末三阶段,探讨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专业学位 临床教学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郑轩 谭晓洁 李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7期201-202,共2页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应用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6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应用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6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低血氧症、平均住院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肺部感染、低氧血症、住院时间等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将护理质量提高,减少肺部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术后肺部感染
下载PDF
神经外科开展无缝护理工作模式的研究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小静 王玉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9期2931-2932,共2页
目的探讨无缝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落实。方法采用时间分组方法,把2013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入院且居住地在徐州市区的1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方法:1名责任护士,8小时在班、24小... 目的探讨无缝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落实。方法采用时间分组方法,把2013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入院且居住地在徐州市区的1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方法:1名责任护士,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责任护士与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全面、连续和系统的整体护理,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宣教,必要时随访,出院后6个月由护士长进行满意度调查和了解院外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把5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入院且居住地在徐州市区的2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无缝护理工作模式:3名责任护士,保证日间必有一名责任护士在岗,责任护士与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全面、连续和系统的整体护理,出院时给予出院宣教,责任护士与患者及家属根据患者出院时情况建立护理档案,制定随访计划及内容,告知通信平台。每周电话随访,责任护士询问患者精神心理、饮食起居、睡眠、二便、康复锻炼、用药及护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处理意见,同时讲解必要的康复护理知识及健康教育内容。每月家庭随访,责任护士登门拜访,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语言或肢体功能锻炼,并与家属共同训练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获得归属、感情以及生活自理的满足感。对特殊患者,例如气管切开、留置胃管或尿管、长期卧床等患者,要给予相关护理指导,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24小时开通健康咨询电话,由护士长安排随访电话值班人员,及时接听并帮助患者解决遇到的难题或给予相关咨询指导。出院后6个月由护士长进行满意度调查和了解院外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出院后进行满意度调查,避免了患者及家属产生顾虑,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患者出院时满意度调查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2%,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出院后6个月满意度调查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18%,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17.2%,有明显差异。结论无缝护理模式在神经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动态的护理服务。同时,无缝护理的推广任重而道远,需要相关部门的进一步支持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制 无缝护理 满意度 护理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外科护理专业实习生学习手册的设计与使用
11
作者 王玉芹 《中华护理教育》 2013年第12期546-549,共4页
为提高神经外科临床教学质量,该文介绍了神经外科实习生学习手册的设计与使用方法。该手册为表格式,分为4部分,阶段式学习任务与考核内容解决了神经外科学习内容多而复杂的难题,师生互评表和师生互动平台实现了互动教学和按需教学,实习... 为提高神经外科临床教学质量,该文介绍了神经外科实习生学习手册的设计与使用方法。该手册为表格式,分为4部分,阶段式学习任务与考核内容解决了神经外科学习内容多而复杂的难题,师生互评表和师生互动平台实现了互动教学和按需教学,实习生档案为教学和科研积累了宝贵的资料。该手册得到了带教教师和实习生的共同肯定,提高了实习生的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手册 神经外科
下载PDF
浅谈临床带教与国家职业护士资格考试进行有机结合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海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933-934,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实践与国家职业护士资格考试进行有机结合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国家护士资格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结合临床实践,从多种方面对护生进行临床带教。结果通过新形带教模式,提高了实习护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目的探讨临床实践与国家职业护士资格考试进行有机结合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国家护士资格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结合临床实践,从多种方面对护生进行临床带教。结果通过新形带教模式,提高了实习护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培养了实习护生主动学习能力。结论将临床带教与国家职业护士资格考试进行有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更有利于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国家职业护士资格考试 临床实践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体外神经元一氧化氮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如同 官鹏 +2 位作者 高立达 孙兵 艾效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9-470,共2页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对神经元产生一氧化氮 (NO)的影响及其NO对神经元的作用机理。方法 :对分离培养的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分别进行缺氧、低浓度H2 O2 、缺氧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H2 O2 +SOD处理 ,用比色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N...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对神经元产生一氧化氮 (NO)的影响及其NO对神经元的作用机理。方法 :对分离培养的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分别进行缺氧、低浓度H2 O2 、缺氧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H2 O2 +SOD处理 ,用比色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NO、丙二醛 (MD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 (LDH)、SOD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缺氧组和H2 O2 组的NO、LDH、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NO含量与SOD活性变化呈负相关。预先给予终浓度为 2 0 0× 10 3 U/L的SOD ,然后再对分离培养的神经细胞进行缺氧、低浓度H2 O2 处理 ,可使神经细胞的NO、LDH和MDA释放量明显减少 ,各组间NO含量与LDH、MDA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氧化应激使神经元NO产生增多 ,NO与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伤有联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自由基 神经元 氧化应激 颅脑损伤
下载PDF
重型脑外伤后早期颅骨成形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建斌 杜晓光 +3 位作者 杨学会 纪延伟 董保忠 于如同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成形术对患者短期、长期神经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重型颅脑外伤而进行去骨瓣减压术遗留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患者27例,在去骨瓣减压后早期进行颅骨成形术(5-8 w),另随机选...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成形术对患者短期、长期神经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重型颅脑外伤而进行去骨瓣减压术遗留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患者27例,在去骨瓣减压后早期进行颅骨成形术(5-8 w),另随机选取常规时间进行颅骨成型术病例27例(术后3-6个月),均采用计算机三维塑性钛网为修补材料。早期结果于术后12 d、1个月进行评估,包括Barthel指数、Fugl-m eyer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估并发症的发生。术后18个月采用生活质量主观评分及GOS评分评估长期预后。结果颅骨成形术后12 d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个月后早期组评价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尤以Barthel评分显著(P=0.009)。早期组患者颅骨成形后1个月、18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亦优于常规组,颅骨缺损综合征及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并发症无差别;早期组长期预后评分高于常规组,各项并发症术后18个月无明显变化。结论选择合适的患者和修补材料,大面积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进行颅骨成形术是安全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成形术 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外伤 预后
下载PDF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勇 陈向林 +4 位作者 朱玉辐 燕景峰 孔令胜 冯军 胡小兵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819-822,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早期高压氧治疗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影响,探讨其对损伤神经细胞的早期保护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or)20只、创伤组(TBI)40只、高压氧治疗组(HBOT)40只。采用Allen′s改良法建立... 目的通过研究早期高压氧治疗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影响,探讨其对损伤神经细胞的早期保护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or)20只、创伤组(TBI)40只、高压氧治疗组(HBOT)40只。采用Allen′s改良法建立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在损伤6 h内予以高压氧治疗。伤后8 h及1、3、5、8天处死动物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观察点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皮质及海马细胞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HBOT组各时点皮质及海马细胞均较TBI组形态规则、排列整齐,而且层次较多,胞核浓染、固缩的现象明显减少。与TBI组相比,HBOT组各时点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下降(P<0.05)。HBOT组各时点Bcl-2表达强度均较TBI组增强(P<0.05,P<0.01),Bax表达强度均较TBI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能明显促进颅脑损伤后Bcl-2的高表达,抑制Bax的表达,能有效抑制颅脑损伤后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早期 高压氧 BCL-2 BAX 细胞凋亡
下载PDF
SD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力 于如同 +3 位作者 王婷 董红艳 燕景风 孔令胜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04-106,共3页
目的体外培养并鉴定神经干细胞,为相关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离SD大鼠胎鼠的间脑,加入神经生长因子EGF和bFGF在神经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克隆培养。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分离的神经干细胞。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不断增殖的能力,表... 目的体外培养并鉴定神经干细胞,为相关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离SD大鼠胎鼠的间脑,加入神经生长因子EGF和bFGF在神经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克隆培养。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分离的神经干细胞。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不断增殖的能力,表达神经巢蛋白(nestin),并能经过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成功建立了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可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细胞培养 胚胎 细胞鉴定
下载PDF
岛叶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中林 虞正权 +1 位作者 陈晨 范月超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岛叶病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岛叶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胶质瘤10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上皮样囊肿1例,结核瘤1例。肿瘤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3例,结核瘤1例予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无失语,1例偏...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岛叶病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岛叶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胶质瘤10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上皮样囊肿1例,结核瘤1例。肿瘤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3例,结核瘤1例予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无失语,1例偏瘫。结论经翼点-岛叶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岛叶病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病变 经翼点-岛叶入路 显微外科
下载PDF
HIF-1α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NF200和GF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孔令胜 于如同 +1 位作者 聂冬丽 冯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8期483-487,共5页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丝蛋白200(NF200)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电控脊髓损伤打击装置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将120只SD大鼠平均分...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丝蛋白200(NF200)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电控脊髓损伤打击装置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将120只SD大鼠平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损伤组(SCI组),神经干细胞组(NSC组)和HIF-1α基因修饰NSC组(HIF-NSC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受伤脊髓中HIF-1α、NF200和GFAP的表达。结果HIF-NSC组中HIF-1α免疫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比其他各组各时间点均高(P<0.01),且表达高峰延迟至移植后14 d;除第1天外,HIF-NSC组NF200表达比SCI组和NSC组明显增高(P<0.05),移植后28 dNF200免疫阳性轴突数目也比SCI组和NSC组明显增多(P<0.01);移植后7 d、14 d、28 dGFAP免疫阳性细胞面积均比SCI组和NSC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HIF-1α基因修饰NSC移植可引起HIF-1α在损伤脊髓内有效表达,且能明显的促进NF200的表达,并能在脊髓损伤的后期抑制GFAP的表达。这提示HIF-1α基因修饰的NSC移植可减少受伤脊髓中胶质细胞的增生和胶质疤痕的形成,促进轴突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1α神经丝蛋白200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神经内镜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祥 谷佳 +3 位作者 孟庆明 苗发安 阴鲁鑫 战文建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00-402,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实用性及其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手术方式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并在垫入Teflon垫片前后均置入30.神...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实用性及其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手术方式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并在垫入Teflon垫片前后均置入30.神经内镜进行多角度观察,主要目的是观察神经全程及其周围血管,判别责任血管,并观察确认垫片位置,协助垫片调整.结果 6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59例疼痛消失,3例疼痛减轻,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消除桥小脑角区显微手术的外科解剖死角,有助于正确地判断责任血管以及置入Teflon垫片,避免遗漏责任血管,协助调整垫片位置,能提高手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原文传递
Bex2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及其与JNK/MAPK通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永 于如同 孟庆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0期1309-1312,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Bex2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1利用前期构建pEGFP-N1-Bex2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法过表达Bex2后12、24、48、72 h收集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研究Bex2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1利用前期构建pEGFP-N1-Bex2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法过表达Bex2后12、24、48、72 h收集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Bex2基因的表达及活化型caspase-3、p-JNK、p-c-Jun的变化。2收集临床神经胶质瘤手术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ex2、活化型caspase-3、p-JNK、p-c-Jun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脑组织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Bex2后12、24、48、72 h各时间点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空载体组(P<0.05),转染48 h组低于其他时间点组(P<0.05)。免疫印迹法检测表明,转染后48 h细胞的活化型caspase-3、p-JNK、p-c-Jun含量较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降低(P<0.05)。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神经胶质瘤组织较正常脑组织中Bex2表达增高,活化型caspase-3、p-JNK、p-c-Jun蛋白低表达(P<0.05)。结论 Bex2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并通过下调JNK/MAPK通路活性抑制胶质瘤细胞凋亡,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细胞凋亡 Bex2 P-JNK p-c-Ju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