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源性大血管损伤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喜成 陈一尘 +1 位作者 赵登秋 姜宝飞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6-387,共2页
对1 2例医源性大血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行血管修补6例,端端吻合4例,自体静脉移植1例,多普勒超声引导压迫闭合假性动脉瘤腔1例。结果1例死于大出血,1例术后足部因坏死而截肢,1 0例救治成功无并发症。解剖不熟悉、操作不... 对1 2例医源性大血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行血管修补6例,端端吻合4例,自体静脉移植1例,多普勒超声引导压迫闭合假性动脉瘤腔1例。结果1例死于大出血,1例术后足部因坏死而截肢,1 0例救治成功无并发症。解剖不熟悉、操作不规范是医源性血管损伤的主要原因,术前正确判断病情、术中加强防范意识、解剖清晰、规范操作可有效预防医源性血管损伤,一旦发生,及时正确的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损伤 创伤和损伤/外科学 医源性疾病
下载PDF
急性多发性硬化的临床与磁共振表现及病理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本亮 袁勇 荣良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1-774,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多发性硬化(AMS)临床、MRI和病理特点,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收集我院AMS 4例,分别从临床、头颅MRI和病理进行分析。治疗上予3个疗程甲基强的松龙(MPS)冲击,并辅以人体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进... 【目的】分析急性多发性硬化(AMS)临床、MRI和病理特点,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收集我院AMS 4例,分别从临床、头颅MRI和病理进行分析。治疗上予3个疗程甲基强的松龙(MPS)冲击,并辅以人体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功能残缺评定量表(EDSS)评分。【结果】4例AMS中,2例为Marburg型,2例为Balò型。临床共同特点是男性、起病急、亚急性病程、进展快、病情重及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颅MRI Marburg型以大脑半球白质和脑干大块的高信号为主,Balò型DWI病灶呈高、低交替的环形病灶。1例Balò型病理改变与经典MS(CMS)不同,病灶呈同心圆分布,病灶内未见CD4+或CD8+T细胞浸润,可见大量吞噬髓鞘的巨噬细胞,伴血脑屏障(BBB)破坏。3例患者经过3个疗程MPS冲击治疗,辅以IVIG冲击治疗有效,EDSS平均减少5±1.5分。【结论】与CMS相比,AMS无论在临床、病理,还是在头颅MRI上有明显的异质性;Balò发病机制可能与BBB破坏和巨噬细胞毒性有关;治疗上联合应用大剂量、多疗程MPS与IVIG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多发性硬化 临床表现 病理 磁共振成像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甲状腺癌细胞NIS基因表达及摄碘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包建东 张兰胜 +5 位作者 王铁生 蔡刚明 谭成 俞惠新 张荣军 柳卫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甲状腺癌细胞株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基因表达及摄碘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ATRA作用于3株甲状腺癌细胞(FTC133、K1、8505C),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ISmRNA表达,并测定细胞摄碘水平...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甲状腺癌细胞株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基因表达及摄碘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ATRA作用于3株甲状腺癌细胞(FTC133、K1、8505C),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ISmRNA表达,并测定细胞摄碘水平。结果ATRA在10-7~10-4molL范围内可剂量依赖性上调FTC133细胞NISmRNA的表达,增强FTC133细胞的摄碘能力;ATRA在10-6~10-4molL范围内可上调K1细胞NISmRNA的表达,并增加其摄碘水平;不同浓度组均未见8505C细胞NISmRNA的表达和摄碘水平增加。结论ATRA可上调FTC133、K1细胞NIS基因表达,提高其摄碘能力,这为ATRA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基因表达 维甲酸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活性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周中新 贾晓民 +2 位作者 黄继江 储伟 邱忠进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3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探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活性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取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建立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左肺门夹闭30min,复灌0、10、30、60、90、120min,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 目的探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活性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取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建立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左肺门夹闭30min,复灌0、10、30、60、90、120min,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3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ERK(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1/2)J、NK(c-Jun NH2-terminal protein kinase,JNK)和p38 MAPK在假手术对照(Sham)组、缺血30min和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的活性变化。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ERK、JNK的活性随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直到复灌120min。p38的活性只在缺血及缺血早期激活而在复灌30min后活性恢复至假手术对照组水平。缺血/再灌注各时点组间ERK、P38、JNK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在肺缺血再灌介导细胞凋亡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
下载PDF
Wiltse入路联合传统入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
5
作者 丁亚军 冯虎 +2 位作者 周冰 汪明星 张伟军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联合传统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行手术治疗的34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采用Wiltse入路联合传统...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联合传统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行手术治疗的34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采用Wiltse入路联合传统入路17例,单纯传统后正中入路17例,均应用TLIF技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MRI所示的健侧多裂肌残存率。结果 34例患者经1年的随访,各项比较指标除术后1年下肢痛VAS评分之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联合传统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到与单纯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同的手术效果,但它对椎旁肌的损伤更小,更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椎间盘 肌萎缩 肌间隙入路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田鹏 张喜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97-1198,共2页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 方法 38例DVT均行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12例联合血管球囊扩张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按我院疗效观察标准:治愈,造影检查示血栓完全溶解,静脉壁光滑;显效,静脉回流通...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 方法 38例DVT均行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12例联合血管球囊扩张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按我院疗效观察标准:治愈,造影检查示血栓完全溶解,静脉壁光滑;显效,静脉回流通畅,静脉内有附壁血栓,管腔内径≥2/3;有效,静脉内仍有血栓残留,管腔内径<2/3;无效,造影检查示静脉回流不通畅. 结果 治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治疗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4例随访3~24个月,其中3~6个月7例,7~12个月12例,13~24个月15例,血栓复发2例,经再次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后部分再通. 结论 介入治疗DVT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深静脉血栓形成 滤器 球囊扩张 支架置入
下载PDF
瘦素对肥胖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干扰素调节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卞宏 王莉君 +4 位作者 李慧婷 郝璐 朱述阳 宋琳 刘敏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0期37-39,105,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肥胖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表达瘦素受体(OB-R)及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情况,及给予瘦素干预后IRF-1的变化。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体质量对照组(A组)、正常体质量哮喘组(B组)、肥胖对照组(C组...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肥胖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表达瘦素受体(OB-R)及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情况,及给予瘦素干预后IRF-1的变化。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体质量对照组(A组)、正常体质量哮喘组(B组)、肥胖对照组(C组)、肥胖哮喘组(D组),肥胖及哮喘模型建立后取各组大鼠气道,体外培养ASMC,逆转录酶PCR(RT-PCR)测各组OB-R mRNA的表达,然后分别用生理盐水(NS)和瘦素干预A、B、C、D组细胞48 h,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IRF-1蛋白表达。结果 RT-PCR电泳结果示在500 bp处有明显条带,其大小与OB-R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相符,说明AMSC上有OB-R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细胞IRF-1蛋白表达量在NS干预的情况下,B、C组均较A组细胞IRF-1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但均比D组减弱(P<0.05),而B、C两组蛋白表达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瘦素干预的情况下,各组细胞IRF-1蛋白表达量均分别较相应的NS干预组的蛋白表达量增加(P<0.01),且B、C组细胞GRβ蛋白表达量均较A组增加(P<0.05),较D组减弱(P<0.05),而B、C组蛋白表达量之间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瘦素通过OB-R促进IRF-1在肥胖哮喘大鼠ASMC中的表达可能是导致肥胖哮喘发生激素抵抗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哮喘 气道平滑肌细胞 瘦素受体 干扰素调节因子1
下载PDF
60%泛影葡胺局部注射治疗腹股沟切口淋巴瘘12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田鹏 侯玉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4-75,共2页
目的 观察60%泛影葡胺筋膜层注射治疗腹股沟切口淋巴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2例腹股沟切121淋巴瘘患者于切口局部深、浅筋膜内多点浸润注射60%复方泛影葡胺,每点注射剂量1-2ml,每次注射总量10-20ml,隔日1次,观察治疗效果及不... 目的 观察60%泛影葡胺筋膜层注射治疗腹股沟切口淋巴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2例腹股沟切121淋巴瘘患者于切口局部深、浅筋膜内多点浸润注射60%复方泛影葡胺,每点注射剂量1-2ml,每次注射总量10-20ml,隔日1次,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第1次注射24h后12例腹股沟切口淋巴液漏出量均明显减少,5-15d(注射3-8次)后达临床治愈,治疗期间无发热及碘过敏;11例获6~18个月随访,均无淋巴瘘复发,切口均愈合良好,无局部疼痛及继发淋巴结水肿。结论60%泛影葡胺局部注射治疗腹股沟切口淋巴瘘效果好、安全性高,且方法简单、费用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切口淋巴瘘 泛影葡胺注射液 筋膜层
下载PDF
肱骨近端解剖接骨板治疗骨质疏松型后踝骨折 被引量:3
9
作者 曹贞国 周星娟 +1 位作者 魏东 岳喜军 《骨科》 CAS 2015年第3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解剖接骨板(anatomy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plate,APHP)治疗骨质疏松型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8例骨质疏松型后踝骨折患者(其中1例为螺钉内固定失败患者行二次固定),采用小腿...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解剖接骨板(anatomy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plate,APHP)治疗骨质疏松型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8例骨质疏松型后踝骨折患者(其中1例为螺钉内固定失败患者行二次固定),采用小腿后内侧入路,应用肱骨近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术后石膏固定4周,早期分阶段行功能康复锻炼。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6个月。X线检查示骨折于术后6.0~16.0个月愈合,平均9.2个月;根据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优12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为94.4%。结论肱骨近端接骨板符合胫骨远端后外侧的解剖形态,接骨板与后踝贴合良好,覆盖面积大,通过加压,使得接骨板的作用力较均匀地分散在后踝骨折块上,避免了拉力螺钉内陷、松动等并发症,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骨质疏松
下载PDF
氧增强放疗对大鼠胶质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殿雷 李伯安 +2 位作者 王余军 戴如飞 阎超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296-297,共2页
目的探讨氧增强放疗对胶质瘤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影响的差异。方法建立大鼠胶质瘤动物模型,治疗组10只,高压氧处理后放疗;对照组10只,常规放疗。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治疗组Bcl-2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问... 目的探讨氧增强放疗对胶质瘤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影响的差异。方法建立大鼠胶质瘤动物模型,治疗组10只,高压氧处理后放疗;对照组10只,常规放疗。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治疗组Bcl-2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问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Bax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氧增强放疗可以更有效地抑制Bcl-2、增加Bax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放疗 胶质瘤 细胞凋亡 癌基因蛋白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安俊平 朱正秋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PI3K/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通路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用SGC7901,并设对照组和实验组。MTT法检测LY294002作用24、48、72 h后,对SGC7901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PI3K/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通路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用SGC7901,并设对照组和实验组。MTT法检测LY294002作用24、48、72 h后,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LY29400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与正常培养组比较,培养24 h时尚无差异,培养48、72 h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法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Y29400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率增强、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并使P-Akt蛋白表达减弱。与正常培养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阻断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胃癌细胞生长、分化受到抑制,凋亡率增强。PI3K/Akt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调控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294002 信号转导通路 胃癌细胞 凋亡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结肠癌根治术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波 王建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59-260,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3例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均在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4 h,术中出血量30~40 ml,清扫淋巴结数目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3例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均在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4 h,术中出血量30~40 ml,清扫淋巴结数目4~15枚。术后排便时间2~3天,住院天数9~11天。术后病理:所有标本切缘未见残留癌细胞。术后未见输尿管、肠管等重要脏器损伤病例,亦无吻合口瘘、狭窄、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Dukes分期:A期5例,B期14例,C期4例。共随访3~18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禁忌证及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而且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好,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癌 结肠癌根治术 转移
下载PDF
奇静脉迂曲扩张在布加氏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金有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讨奇静脉迂曲扩张在布加氏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奇静脉的大小和形态变化。结果肝脏体积增大伴尾叶增大23例,明确显示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19例,肝外侧... 目的探讨奇静脉迂曲扩张在布加氏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奇静脉的大小和形态变化。结果肝脏体积增大伴尾叶增大23例,明确显示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19例,肝外侧枝血管形成25例,腹水25例。28例患者奇静脉明显扩张迂曲,形成侧支循环。结论在低场强MRI对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中,奇静脉的变化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奇静脉 下腔静脉
下载PDF
学习CCMD-2-R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耿德勤 杨森 +2 位作者 荣良群 陆正齐 朱本亮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5年第4期237-237,共1页
学习CCMD-2-R的几点体会耿德勤,杨森,荣良群,陆正齐,朱本亮看到新的版本CCMD-2-R、DSM-Ⅳ和ICD-10等书刊,我们青年医生甚为高兴,并组织了学习与讨论。经过国内知名专家修订的CCMD-2-R的确具有... 学习CCMD-2-R的几点体会耿德勤,杨森,荣良群,陆正齐,朱本亮看到新的版本CCMD-2-R、DSM-Ⅳ和ICD-10等书刊,我们青年医生甚为高兴,并组织了学习与讨论。经过国内知名专家修订的CCMD-2-R的确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对广大神经精神科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分类 诊断
下载PDF
肝脏实性小占位病变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平 王兴田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366-367,共2页
关键词 超声诊断 小占位病变 实性 肝脏 超声检查 血清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无创性检查
下载PDF
CT诊断Sturge-Weber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金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5期1159-1160,共2页
目的探讨斯特奇-韦伯(Sturge-Weber)综合征的CT表现,评价CT在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例Sturge-Weber综合征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显示患侧皮层钙化12例,伴有脑萎缩7例,颅骨板障增厚3例,其中9例患者有典型临床表... 目的探讨斯特奇-韦伯(Sturge-Weber)综合征的CT表现,评价CT在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例Sturge-Weber综合征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显示患侧皮层钙化12例,伴有脑萎缩7例,颅骨板障增厚3例,其中9例患者有典型临床表现:癫痫发作、智力低下、偏瘫、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有紫红色血管痣。结论 CT对Sturge-Weber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RGE-WEBER综合征 颅面血管瘤病 CT诊断
下载PDF
早期妊娠合并尿潴留的病因及处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爱侠 《现代实用医学》 2002年第8期412-412,共1页
关键词 早期妊娠 尿潴留 病因 处理
下载PDF
CT导向针吸活检术对恶性纵隔肿块的诊断意义
18
作者 黄玉勇 王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探讨CT导向经皮针吸活检对恶性纵隔肿块的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03年10月—2007年12月作者所在医院疑为纵隔肿瘤(直径≥15mm)的患者76例,在CT扫描监控下,使用国产秦氏活检针进行针吸活检(FNB)与相应的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全部... 目的探讨CT导向经皮针吸活检对恶性纵隔肿块的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03年10月—2007年12月作者所在医院疑为纵隔肿瘤(直径≥15mm)的患者76例,在CT扫描监控下,使用国产秦氏活检针进行针吸活检(FNB)与相应的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43例)与1年以上随访(33例)证实。FNB对恶性纵隔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0.5%(57/63),特异性为84.6%(11/13),准确性为89.5%(68/76)。结论CT导向经皮FNB是一简便而又可靠的诊断方法,对纵隔肿瘤恶性肿块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断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脑干梗塞患者心电图缺血样改变与预后分析
19
作者 袁勇 朱本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6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干梗塞患者心电图改变及其与出血部位的关系。方法112例脑干梗塞患者入院后24h内常规描记12导联ECG,并对其与临床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12例中71例出现心电图缺血样改变,异常率为63.39%。ECG中有心电图缺血样改变者死亡66例... 目的观察急性脑干梗塞患者心电图改变及其与出血部位的关系。方法112例脑干梗塞患者入院后24h内常规描记12导联ECG,并对其与临床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12例中71例出现心电图缺血样改变,异常率为63.39%。ECG中有心电图缺血样改变者死亡66例(92.95%),无此改变者死亡3例(7.32%)。两组比较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源性心脏缺血样改变与脑干梗塞有直接关系,且与预后密切相关。心脏缺血样改变可作为急脑干梗塞判定预后的主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梗塞 心肌缺血 预后
下载PDF
老年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处理
20
作者 白明东 王建 《腹部外科》 2014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 评价老年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处理的可行性和结果.方法 对1988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手术治疗的38例老年人(中位年龄65.6岁;范围62~79岁)腹膜后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学类型、手术特点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 目的 评价老年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处理的可行性和结果.方法 对1988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手术治疗的38例老年人(中位年龄65.6岁;范围62~79岁)腹膜后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学类型、手术特点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腹痛和腹胀、腹部包块、下肢疼痛和麻木、下肢水肿、便秘和尿频.部分患者无症状.CT和MRI检查准确率均为100%.本组患者共有并存疾病46例次,包括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心律失常等.38例共行手术45例次(包括7例局部复发再手术),其中肿瘤完全切除29例次(64.4%),联合受累邻近脏器和(或)血管整块切除8例次(17.8%),部分切除3例次(6.7%),因无法切除而仅行活检5例次(11.1%).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20例.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5/45)和26.7% (12/45).术后早期(<30 d)主要并发症为腹腔出血1例、淋巴漏1例、胰漏1例、腹腔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胸腔积液1例、胃瘫1例、心律失常1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并发症均获治愈.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 高龄不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绝对禁忌证,恰当的术前评估、缜密的手术预案、细致的手术技术和精细的围手术期管理对保证老年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老年人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