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关利窍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尚凯 王世雁 +2 位作者 李洪艳 王金凤 渠宝兰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通关利窍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以期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唇舌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 目的观察通关利窍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以期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唇舌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感觉刺激、电刺激等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干预组采用通关利窍针刺联合镜像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并以洼田饮水试验等级的改变作为疗效判断指标;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估患者误吸风险。结果两组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均有下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前VF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误吸风险等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误吸风险等级均有下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关利窍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效果良好,其在提升患者吞咽功能、降低误吸风险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通关利窍 针刺 镜像疗法
下载PDF
放射性肺损伤及康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夏露露(综述) 陈伟 +3 位作者 高民 张明 李瑾 陈猛(审校)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6期1342-1348,共7页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较常见的并发症,是放疗剂量的主要限制因素,降低了肿瘤局部控制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本文主要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预测指标以及康复医学相关干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较常见的并发症,是放疗剂量的主要限制因素,降低了肿瘤局部控制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本文主要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预测指标以及康复医学相关干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损伤 细胞因子 预测指标 康复干预
下载PDF
不同时序rTMS联合常规吞咽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洁 万根方 +2 位作者 朱霄佳 张明 陈伟 《中国康复》 2023年第6期328-33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序rTMS刺激联合常规吞咽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rTMS-常规组、常规-rTM... 目的:观察不同时序rTMS刺激联合常规吞咽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rTMS-常规组、常规-rTMS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常规康复治疗、rTMS-常规顺序治疗以及常规-rTMS顺序治疗。rTMS刺激患侧运动皮质代表区,采用频率10Hz,治疗强度为80%的静息运动阈值,每次治疗2s,间隔10s,时间20min。3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d,连续治疗4周,治疗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以及表面肌电图检查(sEMG)。结果:治疗4周后,3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rTMS-常规时序组和常规-rTMS时序组相比常规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明显降低(P<0.05),与常规-rTMS时序组相比rTMS-常规时序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降低(P<0.05);3组的SSA评分数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RMS值较治疗前提高(P<0.05),rTMS-常规组和常规-rTMS组相比常规组,SSA评分明显降低(P<0.05),RMS值明显提高(P<0.05),rTMS-常规治疗时序和常规-rTMS时序相比,RMS数值提高更明显(P<0.05),但是S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TMS刺激联合常规治疗比单纯常规治疗对于改善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的效果更好,其中rTMS-常规时序的治疗方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下载PDF
基于WHO-FICs心肺运动试验在肺癌患者中应用的Scoping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丹 李瑾 +5 位作者 高民 张明 陈猛 张一帆 夏露露 陈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3-935,共13页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理论,分析心肺运动试验(CPET)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1年4月,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关于CPET在肺癌患者中应用的研究。采用Scoping综述方法分...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理论,分析心肺运动试验(CPET)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1年4月,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关于CPET在肺癌患者中应用的研究。采用Scoping综述方法分析CPET应用于肺癌患者时的适应证与禁忌证、运动功能障碍、肺康复干预措施、评价方法和指标以及环境因素等。结果基于WHO-FICs框架,本文主要从5个方面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主要疾病为不同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2C25),肺癌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A22);肺癌患者进行CPET的障碍主要包括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和参与障碍;基于CPET的肺康复运动训练方法被划分为治疗类、预防类和健康促进类;评价工具及指标采用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氧脉搏、心率、血压、心电图、Borg量表、6分钟步行测试、健康调查简表(SF-36)等,并提供环境因素的分类和描述。结论CPET在肺癌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术前评估及预后预测、运动处方制定及运动效果评估、抗癌治疗影响评估三个方面。基于WHO-FICs理论体系,CPET应用对象主要为NSCLC,肺癌最常见的并发症是COPD;肺癌肺康复是以功能障碍和需求为导向,基于CPET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类、预防类和健康促进类的肺康复运动训练,旨在提高患者整体功能,优化肺癌患者健康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肺癌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 肺康复 心肺适能 范围综述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与社会参与间的中介作用
5
作者 施旭 周敬杰 +2 位作者 滕飞 张薛 李会霞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与社会参与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主参与问卷对研究对象的应...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与社会参与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主参与问卷对研究对象的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和社会参与进行问卷调查并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社会参与间的相关性,采用Bootstrap法检验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与社会参与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得分为(45.53±4.54)分,自我效能得分为(25.34±6.47)分,社会参与得分为(50.89±12.25)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社会参与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604、0.573,P均<0.05);应对方式在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和社会参与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482。结论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与社会参与间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三者之间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 社会参与 中介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