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琳 王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0~14岁住院患儿5173例取静脉血,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MP抗体,并分析MP感染的流行病... 目的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0~14岁住院患儿5173例取静脉血,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MP抗体,并分析MP感染的流行病学。结果5173例患儿MP阳性率为25.44%,其中女性患儿阳性率28.93%,高于男性的23.17%(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MP阳性率逐渐上升;夏秋季节MP阳性率30.70%,高于冬春季节的20.07%(P〈0.01);大叶性肺炎的MP阳性率最高;阳性患儿中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率为30.47%。结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儿童MP感染在性别、年龄及季节上均存在差异,混合感染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儿童 流行病学 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PBL教学法对培养儿科见习生批判性思维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庄亚飞 关凤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3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对儿科临床见习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2021年9—12月,选取徐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8级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见习的3个班级9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对儿科临床见习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2021年9—12月,选取徐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8级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见习的3个班级9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名)和试验组(45名),分别实施传统教学和PBL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应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病例分析能力进行评价。并于教学前后应用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中文版(Chinese vers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scale,CCTDI-CV),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见习教学结束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基础知识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习教学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CCTDI-CV的各项评分(分析性、系统性、求知欲、自信性、寻找真理性、思想开放性和认知成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习教学后,在求知欲和寻找真理性方面,试验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面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儿科临床见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病例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见习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批判性思维 教学效果 儿科 临床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
下载PDF
徐州地区0~3岁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歆蕾 沈栋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272-1277,共6页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0~3岁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徐州地区0~3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所有对象的临床特征,评估其营养水平并开...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0~3岁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徐州地区0~3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所有对象的临床特征,评估其营养水平并开展实验室检查。根据皮肤点刺试验和牛奶回避/激发试验结果确诊CMPA患儿。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分析CMPA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根据皮肤点刺试验和IgE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型和非IgE介导型,比较不同类型患儿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4983例0~3岁婴幼儿进行研究。4983例婴幼儿中共检出CMPA患儿124例,发病率为2.49%。不同年龄婴幼儿,CMPA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5,P=0.002),且1~2岁和>2岁婴幼儿的CMPA发病率均高于<1岁的婴幼儿(χ^(2)=5.258,P=0.022;χ^(2)=8.055,P=0.005)。早产儿及父母有过敏史的婴幼儿CMPA发病率显著高于非早产儿及父母无过敏史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81,P=0.009;χ^(2)=9.753,P=0.002)。124例CMPA患儿中IgE介导型26例(20.97%),非IgE介导型98例(79.03%)。IgE介导型发生呕吐/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IgE介导型(χ^(2)=11.668,P=50.001),而发生湿疹/风团/红斑、流涕/咳嗽/喘息、口周红肿和累及2个及以上系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IgE介导型(χ^(2)=32.975,P<0.001;χ^(2)=10.000,P=0.002;χ^(2)=17.293,P<0.001;χ^(2)=4.908,P=0.027)。IgE介导型患儿总IgE阳性比例和牛奶蛋白sIgE阳性比例均显著高于非IgE介导型(χ^(2)=19.855,P<0.001;χ^(2)=50.07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岁(OR=4.674,95%CI:2.890~7.560)、早产(OR=3.077,95%CI:1.669~5.674)、父母有过敏史(OR=3.908,95%CI:2.236~6.830)是婴幼儿发生CMPA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徐州地区0~3岁婴幼儿CMPA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降低,早产儿和父母有过敏史可导致发病率升高,且不同类型CMPA患儿的临床症状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过敏 婴幼儿 免疫球蛋白E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徐州市学龄前期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调查及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何秋晨 王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904-910,共7页
目的:调查徐州市学龄前期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3771例学龄前期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筛选MP感染患儿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根... 目的:调查徐州市学龄前期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3771例学龄前期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筛选MP感染患儿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根据MP感染患儿转归情况将其分为转归不良组和转归良好组,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期MP感染患儿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学龄前期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感染的有788例(占比20.90%),其中女童感染率高于男童(22.20%比19.27%),城镇感染率高于农村(22.86%比18.03%),不同季节中以冬季感染率最高(23.21%),不同发病类型中以肺炎感染率最高(31.62%)。788例学龄前期MP感染患儿转归不良226例,发生率为28.68%。共217对完成匹配,匹配后组间性别、年龄、入院时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水平、白蛋白(Alb)水平、使用糖皮质激素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归不良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入院时重症占比、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占比、肺外并发症占比以及发热持续时间均高于或长于转归良好组(P<0.05),入院时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低于转归良好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重症、入院时PLT水平降低、入院时CRP水平升高、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发热持续时间延长均是学龄前期MP感染患儿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289、0.715、2.497、2.591、3.071、2.389,P<0.05)。结论:学龄前期患儿MP感染率逐年升高,以女童、城镇、冬季、肺炎感染为主,且重症、发热持续时间、PLT水平、CRP水平以及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均是学龄前期MP感染患儿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期 儿童 肺炎支原体感染 流行病学特征 转归不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目标导向的情景模拟教学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5
作者 赵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6期0212-0216,共5页
评估目标导向情景模拟教学在提升儿科护理实习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儿科护理实习的46名护生,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参与者平均分配至两个不同的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名实习生,对照组依... 评估目标导向情景模拟教学在提升儿科护理实习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儿科护理实习的46名护生,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参与者平均分配至两个不同的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名实习生,对照组依照医院的常规护理教学模式进行学习,该模式主要基于理论授课及传统的临床实践指导,观察组接受以目标导向为核心的情景模拟教学,模拟实际的临床环境和情境,使护生能够在控制的环境中学习和应用儿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对比2组护士的考核成绩,教学质量评分(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综合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护理教学带教满意度。结果 运用情景模拟教学的观察组在护理理论和技能操作方面的成绩明显高于接受传统教学的对照组,分别达到了(91.75±5.20)分和(93.25±4.20)分,对照组护生的成绩为(82.50±4.50)分与(85.30±3.90)分;观察组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综合能力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达到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结论 基于目标导向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带教中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和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提升护士对护理教学带教过程的满意度,情景模拟教学法有效地链接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推广应用具有可观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护理带教 基于目标导向 情景模拟教学 满意度 综合能力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6
作者 师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4期0217-0220,共4页
学生“标准化病人”以情景模拟的方式满足儿科临床教学中的需求,探究模拟方式对实习医生的临床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以期为以后的儿科临床教学提供事实依据。方法 选择于2021年9月份-2023年12月份这段时间内,在我科实习的医学生共计90名... 学生“标准化病人”以情景模拟的方式满足儿科临床教学中的需求,探究模拟方式对实习医生的临床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以期为以后的儿科临床教学提供事实依据。方法 选择于2021年9月份-2023年12月份这段时间内,在我科实习的医学生共计90名作为实验样本,按照抓阄的方式,都是三角形图案的纳入SP组,都是正方形图案的纳入参照组,两组的人数相同=45名。参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SP组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式,以考试测评、操作技能测试、自制调查问卷调研法评估教学质量,并将数据纳入SPSS 20.0软件中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的理论基础成绩,SP组的基础知识理论成绩为(55.23±3.21)分,参照组的基础知识理论成绩为(54.77±3.02)分,数据差异无显著的变化(P>0.05);比较两组的综合技能考核,SP组的成绩为(93.49±5.32)分,参照组的成绩为(86.44±5.95)分,SP组的操作技能测试分值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变化明显(P<0.05);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获悉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真实评价,SP组的教学效果显然好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儿科临床教学过程中,让实习学生以“标准化病人”方式模拟教学,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段内掌握儿科临床中的整体流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儿科临床思维能力,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标准化病人 儿科临床教学 实习医生 教学质量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7
作者 李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4期0162-0165,共4页
探究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初步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到2023年6月在本院儿科见习的医学专业的60名学生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组30例实施案例教学法和标准化病人联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30例则采用传统... 探究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初步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到2023年6月在本院儿科见习的医学专业的60名学生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组30例实施案例教学法和标准化病人联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30例则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教学效果反馈和研究组学生的评价。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的操作考试成绩更高(P<0.05),研究组学生对于整体教学的总体满意度更高(P<0.05),研究组对教学效果的反馈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学生对其接受的教学方法的正面评价均较高。结论 在儿科实践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和标准化病人联合的方法能提高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提高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儿科培养更多合格的医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标准化病人 儿科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探讨案例导入法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
8
作者 陈珊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5期0192-0195,共4页
探讨案例导入法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儿科临床实习生96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名,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教学,观察组采用案例导入法教学,对... 探讨案例导入法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儿科临床实习生96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名,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教学,观察组采用案例导入法教学,对比两组实习生的满意度以及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以及教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案例导入法对儿科临床实习生进行带教,可提升实习生的满意度以及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导入法 儿科 实习带教
下载PDF
基于CBL与PAL混合式设计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
9
作者 解勤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4期0178-0181,共4页
分析CBL与PAL混合式设计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于2021年9月-2023年6月中选择80例儿科本科学见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传统教学、CBL联合PAL教学法,对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考核成绩进行对... 分析CBL与PAL混合式设计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于2021年9月-2023年6月中选择80例儿科本科学见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传统教学、CBL联合PAL教学法,对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考核成绩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学生在学习兴趣、沟通能力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CBL与PAL混合式设计应用于儿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操作能力等均会因此得到有效提升,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同伴互助教学法 儿科临床教学
下载PDF
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叶黎离 李春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6期0184-0187,共4页
探讨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运用于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院内2020年9月-2022年10月间的儿科轮转的规培医生56名进行研究,将56名学生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28例,其中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实施前,实施传... 探讨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运用于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院内2020年9月-2022年10月间的儿科轮转的规培医生56名进行研究,将56名学生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28例,其中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实施前,实施传统模式教学的为对照组,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实施后的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学生在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在理论成绩方面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典型病例分析能力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于本次教学培养了文献阅读能力、提升了学习兴趣、提升了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之中实施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可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 儿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带教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通过抑制铁死亡发挥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11
作者 张晓彤 张萌 +5 位作者 李刚 胡阳 荀雅静 丁会 沈栋林 吴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0,共10页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时脑组织损伤情况及使用参附注射液(SFI)后的病理改变、铁死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SFI通过抑制铁死亡发挥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构建SD大鼠HIBD模型,并用SFI进行干预。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时脑组织损伤情况及使用参附注射液(SFI)后的病理改变、铁死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SFI通过抑制铁死亡发挥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构建SD大鼠HIBD模型,并用SFI进行干预。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存活情况;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的表达;试剂盒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组织铁含量。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分为对照(Ctrl)组、氧糖剥夺(OGD)组、铁死亡诱导(Erastin)组、铁死亡抑制(Fer-1)组、SFI组、Erastin+SFI组,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活性氧(ROS)荧光探针检测ROS释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内GPX4、DMT1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HIBD组大鼠脑组织中出现明显的神经细胞受损,GPX4表达下降(P<0.01),DMT1表达升高(P<0.01),GSH与SOD含量下降(P<0.01),LDH、MDA及组织铁含量上升(P<0.05,P<0.05,P<0.01);而SFI干预后,与Sham组相比,GPX4表达升高(P<0.01),DMT1表达下降(P<0.01),GSH与SOD含量升高(P<0.01),LDH、MDA及组织铁含量降低(P<0.05,P<0.05,P<0.01)。BV2细胞实验显示:与Ctrl组相比,OGD组ROS含量明显升高且GPX4荧光强度表达明显下降、DMT1荧光强度上升(P<0.01);与OGD组相比,SFI组ROS含量降低,同时GPX4的表达升高,DMT1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新生HIBD大鼠海马及皮质区损伤严重,GPX4表达下降、DMT1表达升高,提示铁死亡参与新生大鼠HIBD脑损伤,而SFI通过减少铁的聚集,减少ROS的产生,对HIBD实验动物模型和BV2细胞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铁死亡 氧化应激 氧糖剥夺 参附注射液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基于临床-影像学特征鉴别儿童支原体与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
12
作者 徐文北 刘晓涵 +8 位作者 孟令建 王自豪 刘忠啸 孙潇楠 孟闫凯 康海全 茅一萍 胡春峰 徐凯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筛选能够鉴别儿童肺炎支原体(MP)与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11月因肺炎于我院儿科病房收治住院,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查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的胸部CT图像均采用盲法、随... 目的:筛选能够鉴别儿童肺炎支原体(MP)与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11月因肺炎于我院儿科病房收治住院,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查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的胸部CT图像均采用盲法、随机评估。影像学特征的评估包括:病变累及范围、肺叶数目,是否存在磨玻璃密度影、实变、网格影、树雾征、胸腔积液及纵隔增大淋巴结。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2例肺炎患儿,其中单纯MP肺炎87例(61.3%),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55例(38.7%)。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长高于单纯MP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患儿的白细胞计数较单纯MP肺炎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45例(81.8%)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患儿发生支气管狭窄,单纯MP肺炎患儿仅31例(24.1%)发生支气管狭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例(34.5%)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患儿胸部CT出现网格影,而单纯MP肺炎患儿仅有11例(12.6%)出现网格影,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影像学模型预测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0%、66.7%。临床-影像学模型预测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66.7%。结论:基于BAL术前患儿的CT影像学特征有助于鉴别MP与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气管肺泡灌洗
下载PDF
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肺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解勤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分析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MPP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2组,各40例,序贯组采取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比较... 分析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MPP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2组,各40例,序贯组采取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5.00%,序贯组为95.00%,序贯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序贯组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治疗后序贯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治疗后序贯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序贯组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MMP有显著疗效,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及炎症反应,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序贯 肺炎支原体肺炎 炎症因子 肺功能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CTLA4、S100A12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14
作者 吴琛 董晨 +3 位作者 庄亚飞 臧瑶瑶 梁娟 关凤军 《疑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PNS患儿129例为PNS组。根据不同...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PNS患儿129例为PNS组。根据不同病情将患儿分为单纯PNS亚组69例和肾炎型PNS亚组60例;根据治疗后随访3年(失访2例)预后情况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亚组23例和预后良好亚组104例。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儿童108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TLA4、S100A12水平;Pearson法分析PNS患儿血清CTLA4、S100A12水平与血清Alb水平、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NS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CTLA4、S100A12水平对PNS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PNS组血清CTLA4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S100A1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P=22.138/<0.001、17.374/<0.001);肾炎型PNS亚组血清S100A12、BUN、SCr和24 h尿蛋白水平高于单纯PNS亚组,血清CTLA4、Alb水平低于单纯PNS亚组(t/P=11.092/<0.001、7.832/<0.001、7.379/<0.001、8.090/<0.001、14.359/<0.001、7.455/<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NS患儿血清CTLA4水平与Alb水平呈正相关,与BUN、SCr、24 h尿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P=0.464/0.001、-0.365/0.012、-0.328/0.019、-0.507/<0.001);血清S100A12水平与BUN、SCr、24 h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Alb水平呈负相关(r/P=0.286/0.031、0.307/0.023、0.427/0.003、-0.338/0.009)。预后不良亚组肾炎型PNS比例、BUN、SCr、24 h尿蛋白、S100A1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血清Alb、CTLA4水平低于预后良好亚组(χ^(2)/t/P=10.841/0.001、6.397/<0.001、2.644/0.009、11.690/<0.001、6.834/<0.001、5.558/<0.001、3.874/<0.001)。肾炎型PNS、S100A12高是PNS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236(1.211~4.131)、1.887(1.114~3.197)],CTLA4高是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439(0.221~0.877)];血清CTLA4、S100A12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PNS患儿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54、0.731、0.959,二者联合的AUC大于单独预测(Z/P=3.866/<0.001,3.033/<0.001)。结论PNS患儿血清CTLA4水平降低、S100A12水平增高,且与PNS病情加重以及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PNS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S100钙结合蛋白A12 病情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解勤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6期87-90,共4页
目的分析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治疗中应用孟鲁司特钠、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MPP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所有患儿均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症状... 目的分析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治疗中应用孟鲁司特钠、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MPP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所有患儿均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用力呼气75%肺活量(余2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5.32±1.28)d、喘息缓解时间(3.17±0.20)d、发热消失时间(2.08±0.86)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4.92±1.59)d均短于对照组的(6.15±1.40)、(3.56±0.33)、(3.25±1.32)、(5.97±1.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1.57±0.32)L、FEV1/FVC(88.24±7.25)%、FEF75%(76.56±6.26)%高于对照组的(1.34±0.37)L、(83.65±6.47)%、(72.45±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3.78±1.25)mg/L、PCT(0.10±0.04)ng/ml、IL-6(5.78±1.75)ng/L均低于对照组的(5.46±1.78)mg/L、(0.16±0.03)ng/ml、(7.45±2.3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患儿,能有效缓解患儿症状、体征,改善肺功能及炎症反应,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阿奇霉素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功能 儿童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胃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
16
作者 刘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045-048,共4页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通过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胃功能指标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于本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中筛选62例并分组,对比组(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增加认知行为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胃排空率、胃动素...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通过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胃功能指标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于本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中筛选62例并分组,对比组(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增加认知行为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胃排空率、胃动素、胃泌素、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干预后,和对比组相比研究组患儿的胃排空率、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等均更优(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通过一系列认知行为干预策略促进临床症状缓解、胃功能指标改善,从而让患儿日常生活质量获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功能性消化不良 儿童患者 胃功能指标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NIPPV与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
17
作者 李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6期40-43,共4页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方法7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胎龄28~34周的早产儿RD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IPPV组和NCPAP组,各35例。NIPPV组患儿给予NI...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方法7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胎龄28~34周的早产儿RD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IPPV组和NCPAP组,各35例。NIPPV组患儿给予NIPPV辅助通气,NCPAP组患儿给予NCPAP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患儿初始无创通气(NIV)成功率、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结果NIPPV组初始NIV成功率85.71%高于NCPAP组的62.86%,总氧疗时间(19.17±7.42)d、住院时间(24.77±6.25)d短于NCPAP组的(23.56±10.38)、(29.23±7.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本组治疗前,且NIPPV组pH(7.35±0.09)、PaO2(69.78±8.25)mm Hg(1 mm Hg=0.133 kPa)、OI(187.78±38.74)mm Hg均高于NCPAP组的(7.30±0.08)、(64.45±10.47)mm Hg、(162.45±36.55)mm Hg,PaCO_(2)(43.87±6.15)mm Hg低于NCPAP组的(47.23±6.3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气漏、鼻损伤、腹胀及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可明显提高早产儿RDS患儿初始NIV成功率,改善氧合,缩短氧疗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极/超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18
作者 陈珊珊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分析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极/超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极/超低出生体重N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观察组(32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气管内滴入... 目的分析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极/超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极/超低出生体重N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观察组(32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气管内滴入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氢离子浓度指数(pH)、氧合指数(OI)],呼吸机参数[吸气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吸入氧浓度(FiO_(2))],治疗指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PaCO_(2)低于治疗前,pH、PaO_(2)、OI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CO_(2)(44.83±4.24)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47.12±3.38)mm Hg,pH(7.37±0.06)、PaO_(2)(81.21±10.25)mm Hg、OI(298.51±37.15)mm Hg高于对照组的(7.30±0.09)、(72.43±9.38)mm Hg、(230.78±35.22)mm Hg(P<0.05)。治疗后,两组FiO_(2)、PIP、PEE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iO_(2)(0.24±0.10)、PIP(16.28±2.54)cm H_(2)O(1 cm H_(2)O=0.098 kPa)、PEEP(5.25±0.48)cm H_(2)O均低于对照组的(0.31±0.12)、(18.53±2.42)cm H_(2)O、(5.90±0.73)cm H_(2)O(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7.25±3.53)d、氧疗时间(16.72±4.22)d、住院时间(26.25±12.29)d均短于对照组的(9.63±3.75)、(19.60±4.38)、(32.80±12.47)d(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极/超低出生体重NRDS患儿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提高肺功能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咖啡因 牛肺表面活性剂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第19天微小残留病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预后的关系分析
19
作者 辛聪 密鑫 +3 位作者 潘俞夙 郭雷 王勇超 高吉照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究第19天(D19)微小残留病(MRD)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预后的关系及与相关生物学改变的联系。方法统计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于该院初诊且符合入组条件的88例B-ALL患儿诱导治疗D19 MRD、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 目的探究第19天(D19)微小残留病(MRD)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预后的关系及与相关生物学改变的联系。方法统计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于该院初诊且符合入组条件的88例B-ALL患儿诱导治疗D19 MRD、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染色体核型、融合基因和突变基因,以MRD≥0.01%为阳性,将入选儿童分为MRD阳性组和MRD阴性组,比较两组3年OS率、EFS率、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特点。结果88例患儿3年OS率和EFS率分别为92.0%和86.4%,MRD阳性组OS率及EFS率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D阳性组CD10检出率低于MRD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36.4%)患儿检出8种35个融合基因。MRD阳性组中BCR-ABL1、E2A-PBX1检出率均高于MRD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54.5%)患儿检出41种91个突变基因,余突变基因均<5例;18例(20.5%)患儿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17例无核分裂相,正常和异常核型MRD无区别。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CR-ABL1、E2A-PBX1均是B-ALL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D19 MRD阳性是B-ALL患儿OS和EFS不良的影响因素,E2A-PBX1、BCR-ABL1均对B-ALL患儿预后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 微小残留病 儿童
下载PDF
无创间歇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师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4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NRDS患儿分为对照组(采用NIPPV治疗,28例)和观察组(采用NIPPV联合PS治疗,32例)。比较两组患儿疗效、起始无... 目的分析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NRDS患儿分为对照组(采用NIPPV治疗,28例)和观察组(采用NIPPV联合PS治疗,32例)。比较两组患儿疗效、起始无创通气(NIV)失败率、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氧疗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酸碱度(pH)]及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起始NIV失败率3.13%低于对照组的25.00%,呼吸困难缓解时间(17.24±5.42)h、氧疗时间(2.61±1.14)d、住院时间(39.14±7.28)d均短于对照组的(29.71±10.64)h、(3.52±1.39)d、(45.74±11.36)d(P<0.05)。治疗1 h后,观察组PaCO_(2)(41.71±3.15)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44.01±3.27)mm Hg,pH(7.30±0.08)、PaO_(2)(80.10±6.13)mm Hg高于对照组的(7.26±0.07)、(73.32±5.25)mm Hg(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结论采用NIPPV与PS联合治疗NRDS患儿能提高疗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氧合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间歇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