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身医学-导师负责制”新模式在全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
1
作者 赵旭东 高贝贝 李雷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4期189-192,共4页
目的 探索“心身医学-导师负责制”新培养模式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笔者医院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54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7人。研究组采用“心身医学-导师... 目的 探索“心身医学-导师负责制”新培养模式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笔者医院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54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7人。研究组采用“心身医学-导师负责制”培养模式,对照组采用单一的传统的培养模式。比较两组培训前、培训6个月一般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核、临床技能考核、病史采集能力考核、体格检查能力考核、辅助检查判读能力考核)及综合考核能力(包括临床思维思辨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工作整体表现、带教老师对学员评价、患者及家属对学员评价)。结果 研究组临床技能、体格检查、医患沟通、工作表现、老师评价、患方评价的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理论成绩、病史采集、辅助检查、临床思维的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身医学-导师负责制”新培养模式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新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与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师规范化 心身医学 导师负责制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价值应用
2
作者 汤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010-0013,共4页
对全科医学科的护理实习生,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利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所起到的教学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全科医学科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接收的79个实习生,其中40例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接收的39例实习生,作为观... 对全科医学科的护理实习生,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利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所起到的教学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全科医学科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接收的79个实习生,其中40例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接收的39例实习生,作为观察组,利用PBL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对比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教学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P<0.05)。结论 针对全科医学科,在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对PBL教学法进行运用,可保证学生的综合水平能得以快速提升,对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也大有裨益,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全科医学科 临床带教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亚甲基蓝改善脑炎性衰老大鼠认知功能及机制探索
3
作者 王剑涛 赵旭东 +3 位作者 邓丽 葛梦君 高贝贝 李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6-340,共5页
目的 探讨亚甲基蓝(MB)改善脑炎性衰老大鼠认知功能及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12月龄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8只,脂多糖组、MB溶剂组和MB组各10只。建立脂多糖诱导的脑慢性炎性衰老模型,MB经皮下缓释泵注射1周[0.5 mg/(kg·d)]... 目的 探讨亚甲基蓝(MB)改善脑炎性衰老大鼠认知功能及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12月龄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8只,脂多糖组、MB溶剂组和MB组各10只。建立脂多糖诱导的脑慢性炎性衰老模型,MB经皮下缓释泵注射1周[0.5 mg/(kg·d)]。采用T型迷宫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释放;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数量。结果 脂多糖组和MB溶剂组探索新、旧物体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B组探索新物体时间显著多于旧物体[(22.50±4.32)s vs(11.60±3.01)s,P=0.000]。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脂多糖组和MB溶剂组新臂交替选择率、神经元核抗原(NeuN)表达显著降低,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和IL-1β、IL-6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MB溶剂组比较,MB组新臂交替选择率、NeuN表达显著升高,Iba-1、GFAP表达和IL-1β、IL-6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MB皮下给药能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脑炎性衰老对空间学习记忆的损害,其机制可能与MB对炎性小胶质细胞的抑制以及海马体神经元保护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大鼠 Sprague-Dawley 疾病模型 动物 脂多糖类 记忆与学习测试 脑炎性衰老大鼠
下载PDF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姜逍瑶 赵旭东 +2 位作者 鲍磊 陆召军 高修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应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估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AIS患者528例,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16... 目的应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估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AIS患者528例,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165例(mRS评分>2分)和预后良好组363例(mRS评分≤2分)。又根据GNRI分为无营养不良风险组291例(GNRI≥98),轻度营养不良风险组158例(92≤GNRI<98),中度营养不良风险组62例(82≤GNRI<92),重度营养不良风险组17例(GNRI<82)。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计算GNRI水平,随访3个月,分析GNRI与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既往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初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院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GNRI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93.1(89.4,99.6)vs 101.2(96.4,106.6),P<0.01]。不同营养不良风险程度组初始NIHSS评分、出院NIHSS评分、发病前mRS评分、3个月后mRS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NRI、年龄、初始NIHSS评分、心房颤动和既往脑卒中或TIA是老年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老年AIS患者GNRI的曲线下面积为0.752(95%CI:0.708~0.795,P<0.01)。结论老年AIS患者营养不良与预后不良风险增加相关。GNRI是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营养状况 心房颤动 人体质量指数 脑缺血 预后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杨丹丹 蒋琳芝 +2 位作者 李丽燕 耿德勤 李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评估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短期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收治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AIS患者312例,分... 目的评估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短期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收治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AIS患者312例,分析患者血液学资料,计算PNI,评估营养状况。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100例(mRS评分>2分),预后良好组212例(mRS评分≤2分)。又根据PNI最佳截断值分为高PNI组144例(PNI≥48.95)和低PNI组168例(PNI<48.9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NI与短期功能预后的关系。结果预后不良组PNI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44.7(41.6,47.6)vs 49.9(45.8,53.9),P<0.01]。低PNI组3个月mRS评分明显高于高PNI组[3.0(1.3,4.0)分vs 1.0(1.0,2.0)分,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TOAST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出血转化、体质量指数、低PNI与短期功能预后不良独立相关(P<0.01)。以高PNI组为参照,低PNI组与3个月功能预后不良显著相关(OR=4.686,95%CI:2.221~9.885,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NI与3个月mRS评分呈负相关(r=-0.474,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NI预测老年AI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62(95%CI:0.707~0.817)。结论PNI是一个有前景、可以直接用于筛查老年AIS患者免疫营养状况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营养评价 血栓溶解疗法 预后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预测老年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丹丹 蒋琳芝 +2 位作者 李丽燕 耿德勤 李雷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789-793,共5页
目的评估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IVT)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行IVT的347例老年AI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后是否出血分为HT组和无出血转化(NHT)组,... 目的评估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IVT)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行IVT的347例老年AI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后是否出血分为HT组和无出血转化(NHT)组,并进行比较分析;计算SII值,根据ROC曲线最佳截断值721分为高SII组和低SII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索HT的相关因素。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病人短期功能预后,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评价SII与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347例病人中有52例发生HT(15%)。HT组病人的SII显著高于NHT组(P<0.001),高SII组短期预后不良率高于低SII组(P<0.001)。RCS显示预后不良与SII呈剂量依赖关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SII与HT发生独立相关,高SII组发生HT风险是低SII组的6.65倍。ROC曲线表明,SII值在721时,对老年AIS病人HT的预测价值最高[AUC为0.784(95%CI:0.715~0.853),P<0.001]。结论SII水平增加老年AIS病人溶栓后发生HT的风险,且与短期功能预后不良相关,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出血转化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丹丹 胡书群 +4 位作者 杨荣礼 张亚洁 王婧欣 刘莹 李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5-960,共6页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35只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葡萄籽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灌胃给予相应药物2周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 h后检测血清...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35只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葡萄籽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灌胃给予相应药物2周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 h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leaved-caspase-3、JNK及p-JNK表达。结果葡萄籽原花青素可降低小鼠血清心肌酶CK、LDH活性,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组织MDA水平和cleaved-caspase-3、p-JNK/JNK蛋白表达(P<0.05,P<0.01),增强心肌组织SOD活性(P<0.05,P<0.01),改善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和下调JNK/caspase-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活性氧 细胞凋亡 JNK CASPASE-3
下载PDF
Hcy、BGP及CTX水平与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管钙化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丽燕 邓丽 +2 位作者 葛梦君 高贝贝 李雷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3期505-508,513,共5页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骨钙素(BGP)及Ⅰ型胶原C端肽(CTX)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观察组...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骨钙素(BGP)及Ⅰ型胶原C端肽(CTX)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骨量正常的121例T2DM患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Hcy、BGP及CTX水平。根据是否发生血管钙化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钙化组和非钙化组,分析影响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Hcy、BGP及CTX对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cy、CTX、BG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9例患者中,发生钙化者27例。钙化组与非钙化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BMI、钙、磷、维生素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与非钙化组患者Hcy、BGP及CTX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BGP及CTX水平是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依据ROC曲线可知,Hcy、BGP及CTX联合检测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2和0.823;AUC=0.858(95%CI:0.778~0.938),明显高于Hcy、BGP及CTX单独检测。结论Hcy、BGP及CTX表达异常是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密切监测三者水平变化,可为早期明确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是否发生血管钙化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Y BGP T2DM 骨质疏松 血管钙化
下载PDF
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唐敏 李丽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 分析达格列净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两组均给予综合心内科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降糖治... 目的 分析达格列净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两组均给予综合心内科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达格列净降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速度和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峰速度的比值(E/A)]、实验室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生长激素表达基因2蛋白(sST2)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6 min步行距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 h PG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FBG(6.46±0.54)mmol/L、2 h PG(9.54±0.79)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7.68±0.66)、(10.58±1.1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E/A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LVEDD小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LVEF(50.3±2.0)%和E/A(0.92±0.15)均高于对照组的(47.1±1.8)%、(0.84±0.15), LVEDD(48.3±2.6)mm小于对照组的(51.2±2.8)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hs-CRP、NT-proBNP、sST2和Hcy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9.5±1.0)ng/L、TNF-α(10.4±1.1)ng/L、hs-CRP(2.17±0.24)mg/L、NT-proBNP(1812±328)μg/L、sST2(0.42±0.06)μg/L、Hcy(9.87±0.78)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3.2±1.4)ng/L、(15.9±1.5)ng/L、(3.20±0.33)mg/L、(2794±457)μg/L、(0.54±0.10)μg/L、(11.37±1.0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长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456.4±32.4)m长于对照组的(410.2±29.5)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84%略低于对照组的13.7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并能协同心内科治疗方案改善心功能,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功能不全 二甲双胍 达格列净 血糖 心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HFrEF患者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赵旭东 高贝贝 +2 位作者 葛梦君 赵雅莉 李雷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7期176-179,141,共5页
目的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因冠心病导致新发HFrEF... 目的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因冠心病导致新发HFrEF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或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进行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6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等心脏功能指标,以及包括基本日常生活活动(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B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等生活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6%vs 71.4%,P=0.030)。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前后LVEDD、LVEF、NT-proBNP、6-MWT、BADL评分、IAD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组间比较治疗后LVEDD、LVEF、NT-proBNP、6-MWT、BADL评分、IAD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显著提高老年HFrEF患者心脏功能,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 心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不同诊断切点对脑小血管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丽燕 李雷 章洁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6-19,68,共5页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不同诊断切点对脑小血管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就诊老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59例,按照血HCY水平分组:正常组50例(HCY...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不同诊断切点对脑小血管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就诊老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59例,按照血HCY水平分组:正常组50例(HCY<10μmol/L),切点1组53例(10μmol/L≤HCY<15μmol/L)、切点2组56例(HCY≥15μmol/L)。比较入选病例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脂蛋白、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叶酸、HCY、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脑小血管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脑小血管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叶酸和EDD为切点2组>切点1组>正常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和IMT为正常组>切点1组>切点2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评分为正常组>切点1组>切点2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小血管病发生率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切点2组>切点1组>正常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HCY≥10μmol/L、IMT为脑小血管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EDD为脑小血管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从脑小血管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角度,以HCY≥10μmol/L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诊断切点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内皮功能 脑小血管病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同诊断切点对高血压患者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李雷 杨瑞玲 +4 位作者 李丽燕 王春晴 赵旭东 李平静 赵雅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9-163,共5页
背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新的危险因素,国内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断切点尚有争议,本研究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高血压患者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比较不同切点引起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生情况。目的探讨高同型半... 背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新的危险因素,国内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断切点尚有争议,本研究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高血压患者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比较不同切点引起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生情况。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同诊断切点〔同型半胱氨酸(Hcy)≥10μmol/L,Hcy≥15μmol/L〕对高血压患者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及健康中心新诊断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Hcy水平分为:A组50例(Hcy<10μmol/L),B组52例(10μmol/L≤Hcy<15μmol/L),C组66例(Hcy≥15μmol/L)。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叶酸、Hcy〕、超声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腔隙性脑梗死和冠心病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腔隙性脑梗死和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叶酸高于B组、C组,B组叶酸高于C组(P<0.05);A组Hcy低于B组、C组,B组Hcy低于C组(P<0.05)。C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高于A组、B组(P<0.05),B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高于A组(P<0.05)。C组冠心病发生率高于A组、B组(P<0.05),A组和B组冠心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cy≥10μmol/L、IMT为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Hcy≥15μmol/L、EDD为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加重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Hcy≥10μmol/L为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Hcy≥15μmol/L为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 卒中 冠心病 中风 腔隙性
下载PDF
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风险预测评估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贝贝 卞王露 +5 位作者 李承宗 李菲 胡晓芹 葛力萁 张超群 王志荣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651-655,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可能的风险预测评估方法。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首次行射频导管消融术的持续性房颤患者53...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可能的风险预测评估方法。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首次行射频导管消融术的持续性房颤患者53例。记录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环肺静脉电隔离后行窦性心律下左房基质标测,平均随访16(12,21)个月,明确有无房颤复发,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复发危险因素及预测复发风险。结果14例(26.42%)患者房颤复发。复发组较成功组平均P波时限(mPWD)显著延长(P<0.01),左房平均电压(mLAV)显著降低(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PWD及mLAV均为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联合mPWD及mLAV指标构建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预测房颤复发风险,AUC=0.90(95%CI 0.80~0.99,P<0.01),预测P值截点值为0.41,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86、0.949。结论P波时限及左房电压可有效预测持续性房颤单次射频消融后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导管消融 复发 P波时限 左房电压
下载PDF
不同射血分数类型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婧欣 李雷 +2 位作者 张丹丹 徐敏 陈思远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比较肾功能恶化(WRF)在射血分数减低(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中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对2015年5月~2020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130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 目的比较肾功能恶化(WRF)在射血分数减低(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中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对2015年5月~2020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130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射血分数分为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56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组32例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组42例,统计分析3组CHF患者肾功能恶化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HFrEF组WRF发生率为23.2%,HFmrEF组WRF发生率为21.9%,HFpEF组WRF发生率为45.2%,HFpEF组WRF发生率与HFrEF组及HFmrEF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非参数检验显示,3组年龄、性别、肺动脉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pEF组较HFmrEF组和HFrEF组,年龄较高,女性居多,肺动脉收缩压水平较高。3组各自的肾功能恶化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肺动脉收缩压均不是HFrEF和HFmrEF组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P>0.05)。而性别、年龄、肺动脉收缩压是HFpEF组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FpEF患者中WRF发生率高于HFrEF和HFmrEF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肾功能恶化 射血分数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射血分数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季雨 李雷 +3 位作者 高卉 甯春 杨荣礼 卢海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LVEF与脑白质病变(WML)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共238例,根据有无心衰分为心衰组120例和非心衰组118例。在心衰组中,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LVEF与脑白质病变(WML)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共238例,根据有无心衰分为心衰组120例和非心衰组118例。在心衰组中,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各40例。对侧脑室旁WML(PVWML)及深部WML(DWML)进行Fazekas量表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2组DWM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心衰组比较,心衰组患者高血压(61.7%vs 52.5%)、年龄[(75.39±7.12)岁vs(70.75±7.58)岁]、PVWML评分[(1.53±0.90)分vs(0.91±0.90)分]、中重度WML(44.2%vs 27.1%)比例明显升高,LVEF[(44.76±11.05)%vs(61.72±4.20)%]与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20.73±4.52)%vs(31.49±2.98)%]明显降低(P<0.05,P<0.01)。HFrEF、HFmrEF、HFpEF患者PVWML评分、中重度W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心衰患者Fazekas评分与年龄、高血压呈正相关(P<0.01),与LVEF及LVFS呈负相关(P<0.05,P<0.01)。LVEF对中重度WML预测敏感性为63.0%,特异性为77.3%。结论 LVEF下降可能是心衰患者出现WML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脑白质病 大脑小血管疾病 高血压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Ⅰ粒子植入、靶向免疫治疗对不可切除巨块型肝癌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李艳 李均彪 +2 位作者 王勇 许伟 杨瑞玲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Ⅰ粒子植入、靶向免疫治疗对不可切除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抽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不可切除巨块型肝癌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9例)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Ⅰ粒子植入、靶向免疫治疗对不可切除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抽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不可切除巨块型肝癌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靶向免疫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血清学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胸腺激酶1(TK1)]和免疫功能;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年,记录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情况。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FP、AFP-L3、DC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TK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高血压、蛋白尿等Ⅰ~Ⅳ级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与研究组各失访1例,随访率为95.55%(28/29),研究组中位PFS为7.02个月(95%CI:5.20~11.14),对照组中位PFS为4.19个月(95%CI:3.98~10.87),研究组PFS曲线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Ⅰ粒子植入、靶向免疫治疗对不可切除巨块型肝癌的疗效确切,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抑制血清VEGF、TK1表达,安全可靠,且可延长患者中位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不可切除巨块型 微波消融 ^(125)Ⅰ粒子植入 靶向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心脏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旭东 高贝贝 +2 位作者 邓丽 赵雅莉 李雷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39-1342,共4页
目的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eart 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心脏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HFrEF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或... 目的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eart 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心脏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HFrEF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或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参照中国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等心脏功能指标,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心理状态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0%vs 67.4%,P=0.030)。两组治疗前后LVEDD、LVEF、NT-proBNP、6-MWT、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LVEDD、LVEF、NT-proBNP、6-MWT、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显著提高老年HFrEF患者心脏功能,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 心脏功能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依洛尤单抗对不同载脂蛋白E基因型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的影响
18
作者 蒋琳芝 李雷 +3 位作者 杨丹丹 杨瑞玲 徐通达 李胜利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59-663,共5页
目的研究依洛尤单抗对不同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型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ASCVD患者321例,均予瑞舒伐他汀治疗4周,根据是否联合应用依洛尤单抗分为观察组(n=155)和对照组(n=166)。分析2组间及组内用药前... 目的研究依洛尤单抗对不同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型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ASCVD患者321例,均予瑞舒伐他汀治疗4周,根据是否联合应用依洛尤单抗分为观察组(n=155)和对照组(n=166)。分析2组间及组内用药前后的血脂水平及调脂程度与不同基因型的关系。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TC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DL-C总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3基因型患者中,观察组TC、LDL-C、LP(a)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4基因型患者中,观察组TC、LDL-C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2基因型患者血脂变化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ASCVD患者,依洛尤单抗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相较单用瑞舒伐他汀的LDL-C达标率更高,对携带E4基因型的ASCVD患者的调脂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洛尤单抗 瑞舒伐他汀 载脂蛋白E4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
原文传递
角色扮演教学法用于全科医师师资培训中意义探讨
19
作者 杨瑞玲 李平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0113-0114,共2页
分析针对全科医师师资培训来说,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对于培训的实际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06月-2021年06月期间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参与全科学习的70名全科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成两个不同小组,小组名称为对照组、... 分析针对全科医师师资培训来说,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对于培训的实际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06月-2021年06月期间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参与全科学习的70名全科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成两个不同小组,小组名称为对照组、观察组,每个小组中包含35名全科医师。对照组中采用常规培训方法开展工作,观察组则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开展对应的培训工作,培训结束后对全科医师的成绩、教学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医师的成绩进行对比,发现实施角色扮演法开展培训的观察组,在成绩上要明显比对照组更好(P<0.05)。同时,观察组中医师对于应用该教学方法的满意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用角色扮演法开展全科医师的师资培训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医师的专业能力和带教综合能力,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教学法 全科医师 师资培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