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为切换点撤机序贯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序贯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2019年12月—2020年1...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为切换点撤机序贯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序贯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70例,满足PIC窗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NC组(n=35)和NPPV组(n=35),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HFNC和NPPV序贯通气治疗。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拔管前24h最差APACHE II评分及SOFA评分;检测拔管24 h、72 h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观察两组拔管后2 h、24 h、72 h氧合指数、动脉血PCO_(2)以及生理指标;记录患者不同时间点呼吸困难评分;统计临床结局/并发症相关指标(拔管后HFNC治疗时间及NPPV治疗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与拔管前相比,两组拔管后24 h CRP、PCT及72h WBC、CRP、PCT较拔管前下降,拔管后72 h HFNC组WBC、CRP、PCT明显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拔管前相比,两组拔管后72 h氧合指数均明显改善,PaCO_(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后72 h RR及HR均较拔管前降低,而HFNC组拔管后72 h RR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HFNC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均低于NPPV组;HFNC组治疗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插管率、28 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患者以PIC-W为撤机切换点序贯HFNC或NPPV均能提高氧合指数,降低PaCO_(2)。HFNC较NPPV能够减少PCT、CRP等炎性因子释放,降低患者呼吸频率,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缩短无创治疗时间并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可应用于AECOPD撤机患者。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神经外科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9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神经外科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9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采血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rylenol,NSE),床旁超声检测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并行头颅CT检查和Rotterdam CT评分。根据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组,根据头颅CT图像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分、中分及高分组。分别比较三组间ONSD、NSE。结果ONSD与GCS、Rotterdam CT计分相关性均良好(r=-0.474,P<0.001;r=0.647,P<0.001)。根据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中度组或者重度组与轻度组间平均ON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间ON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任意两组平均NS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tterdam CT评分,低分、中分、高分组三组间任意两组平均ONSD、NS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NSE有助于早期判断颅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ONSD与GCS评分和头颅CT图像评分相关性良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为切换点撤机序贯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序贯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70例,满足PIC窗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NC组(n=35)和NPPV组(n=35),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HFNC和NPPV序贯通气治疗。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拔管前24h最差APACHE II评分及SOFA评分;检测拔管24 h、72 h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观察两组拔管后2 h、24 h、72 h氧合指数、动脉血PCO_(2)以及生理指标;记录患者不同时间点呼吸困难评分;统计临床结局/并发症相关指标(拔管后HFNC治疗时间及NPPV治疗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与拔管前相比,两组拔管后24 h CRP、PCT及72h WBC、CRP、PCT较拔管前下降,拔管后72 h HFNC组WBC、CRP、PCT明显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拔管前相比,两组拔管后72 h氧合指数均明显改善,PaCO_(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后72 h RR及HR均较拔管前降低,而HFNC组拔管后72 h RR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HFNC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均低于NPPV组;HFNC组治疗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插管率、28 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患者以PIC-W为撤机切换点序贯HFNC或NPPV均能提高氧合指数,降低PaCO_(2)。HFNC较NPPV能够减少PCT、CRP等炎性因子释放,降低患者呼吸频率,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缩短无创治疗时间并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可应用于AECOPD撤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