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神经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伏玉洁 赵宁军 +4 位作者 卓晓英 陈梦双 陈彬杰 冷丹丹 代春伟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372-2377,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的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与AIS病人神经损伤程度及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或神经内科收治的230例AIS病人作为AIS组...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的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与AIS病人神经损伤程度及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或神经内科收治的230例AIS病人作为AIS组和150例同期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血检测血常规,分别收集其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计算SII、SIRI。记录AIS病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发病90 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按NIHSS评分将病人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比较三组病人的SII、SIRI是否有差别。按mRS评分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病人的SII、SIRI是否有差别。之后,按照SII和SIRI的水平高低进行分组,比较两组之间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是否有差别。结果AIS组病人的SII[523.08(350.24,768.74)×10^(9)/L比373.58(285.90,507.04)×10^(9)/L]和SIRI[1.11(0.71,1.68)×10^(9)/L比0.58(0.40,0.82)×10^(9)/L]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AIS组中,重度组SII和SIRI较中度组显著升高(P<0.05),中度组的SII和SIRI较轻度组显著升高(P<0.05)。90 d后随访,预后不良的AIS病人SII和SIRI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的AIS病人(P<0.05)。高SII组病人的NIHSS评分[8.00(4.00,20.25)分比3.00(2.00,5.00)分]和mRS评分[3.00(1.00,4.75)分比1.00(0,1.00)分]较低SII组显著升高(P<0.05)。同样,高SIRI组病人的NIHSS评分[8.50(6.00,21.00)分比3.00(2.00,5.00)分]和mRS评分[3.00(1.00,5.00)分比1.00(0,1.25)分]较低SIRI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AIS病人的SII和SIRI均显著升高,且SII和SIRI水平越高,卒中病人神经损伤越重,神经功能预后越不良;提示SII和SIRI可评估AIS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神经功能预后。SII、SIRI可能成为提示AI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卒中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神经损伤 预后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2
作者 陈梦双 赵宁军 +4 位作者 卓晓英 伏玉洁 陈彬杰 冷丹丹 代春伟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58-1562,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神经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并探究其与90 d功能预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22年1―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入院的AIS病人181例,入院时采...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神经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并探究其与90 d功能预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22年1―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入院的AIS病人181例,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出院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预后。检测血清中的sST2水平,分析sST2与脑卒中严重程度及90 d功能预后结局中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型卒中组病人sST2水平高于轻型卒中组病人[61.0(40.8,124.2)μg/L比35.5(26.3,48.1)μg/L](P<0.01)。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高sST2水平仍是中-重型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后的OR值为1.04,95%CI:(0.02,1.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ST2水平与NIHSS评分(rs=0.44,P<0.01)及出院后90 d mRS(rs=0.51,P<0.01)呈正相关;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ST2水平与出院后90 d功能预后结局密切相关,是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sST2取值为49.51μg/L时,预测90 d功能预后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的灵敏度74.2%,特异度84.9%,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5%CI:(0.79,0.91),P<0.01。结论sST2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90 d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它对中-重型卒中病人及其90 d功能不良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卒中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AECOPD患者早期撤机序贯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对炎症指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卓越 杨小雪 +3 位作者 李丽 许铁 吕兰欣 叶英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为切换点撤机序贯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序贯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2019年12月—2020年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为切换点撤机序贯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序贯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70例,满足PIC窗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NC组(n=35)和NPPV组(n=35),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HFNC和NPPV序贯通气治疗。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拔管前24h最差APACHE II评分及SOFA评分;检测拔管24 h、72 h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观察两组拔管后2 h、24 h、72 h氧合指数、动脉血PCO_(2)以及生理指标;记录患者不同时间点呼吸困难评分;统计临床结局/并发症相关指标(拔管后HFNC治疗时间及NPPV治疗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与拔管前相比,两组拔管后24 h CRP、PCT及72h WBC、CRP、PCT较拔管前下降,拔管后72 h HFNC组WBC、CRP、PCT明显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拔管前相比,两组拔管后72 h氧合指数均明显改善,PaCO_(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后72 h RR及HR均较拔管前降低,而HFNC组拔管后72 h RR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HFNC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均低于NPPV组;HFNC组治疗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插管率、28 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患者以PIC-W为撤机切换点序贯HFNC或NPPV均能提高氧合指数,降低PaCO_(2)。HFNC较NPPV能够减少PCT、CRP等炎性因子释放,降低患者呼吸频率,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缩短无创治疗时间并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可应用于AECOPD撤机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经鼻高流量氧疗 肺部感染控制窗 炎症指标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NLR及PNR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史东伟 赵琪玉 +9 位作者 赵宁军 闫静 苏成磊 仲轶 翟丽梅 曹磊 纵雪梅 胡书群 燕宪亮 许铁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索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值(PNR)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0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就诊的急性脑梗死发病4.5 h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目的探索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值(PNR)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0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就诊的急性脑梗死发病4.5 h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前后NLR和PNR的动态变化分为NLR升高组和NLR降低组、PNR升高组和PNR降低组,观察记录各组患者全因死亡、脑出血的发生及溶栓后90 d神经功能,探讨NLR及PNR的动态变化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患者114例,其中NLR升高组58例,NLR降低组56例,与NLR降低组相比,NLR升高组具有较高的mRS评分(P<0.001)、全因死亡率(P=0.001)、脑出血发生率(P=0.017)和较低的Barthel指数(P=0.02),并且溶栓后NLR升高(OR=0.44,95%CI:0.26~0.77,P=0.004)是脑卒中患者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NR升高组57例,PNR降低组57例,与PNR组升高组相比,PNR降低组具有较高mRS评分(P<0.001)、全因死亡率(P=0.020)、脑出血发生率(P=0.014)及较低的Barthel指数(P=0.011),并且溶栓后PNR降低(OR=2.06,95%CI:1.23~3.45,P=0.006)是脑卒中患者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静脉溶栓后NLR升高、PNR降低与脑卒中患者90 d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比值
下载PDF
视神经鞘直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孙曼 周婷 +3 位作者 许铁 叶英 胡书群 燕宪亮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252-125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神经外科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9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神经外科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9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采血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rylenol,NSE),床旁超声检测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并行头颅CT检查和Rotterdam CT评分。根据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组,根据头颅CT图像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分、中分及高分组。分别比较三组间ONSD、NSE。结果ONSD与GCS、Rotterdam CT计分相关性均良好(r=-0.474,P<0.001;r=0.647,P<0.001)。根据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中度组或者重度组与轻度组间平均ON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间ON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任意两组平均NS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tterdam CT评分,低分、中分、高分组三组间任意两组平均ONSD、NS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NSE有助于早期判断颅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ONSD与GCS评分和头颅CT图像评分相关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颅脑外伤 视神经鞘直径 NSE Rotterdam CT计分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LPA与肝癌发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左静芝 刘江锡 +3 位作者 王敏 张磊 韩东 燕宪亮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1期2650-2656,2685,共8页
目的评估载脂蛋白(a)基因(LPA)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差异表达特征,确定LPA对HCC发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现有肿瘤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正常组织数据库,获取369例肝癌组织标本和159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借助... 目的评估载脂蛋白(a)基因(LPA)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差异表达特征,确定LPA对HCC发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现有肿瘤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正常组织数据库,获取369例肝癌组织标本和159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借助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平台探讨33种癌症组织中LPA mRNA的差异,分析LPA对HCC患者肿瘤分级和总生存期(OS)中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别分析LPA mRNA(LPA-001)与DNA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PMS2和EPCAM)、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2、DNMT3A、DNMT3B)的相关性。使用TCGA R软件,对交集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HCC组织中LPA-001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GEPIA验证了上述结果的可靠性。相对于LPA低表达组,LPA高表达组的HCC患者的总生存期更长,预后更佳(P<0.05)。通过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LPA可能通过翻译起始、mRNA分解代谢、病毒基因表达、病毒转录、焦点粘连、细胞底物黏着连接、细胞底物连接、核糖体亚基等基因,通过核糖体、氧化磷酸化、脂肪酸降解、PPAR信号通路、化学致癌作用、铁死亡等途径进一步影响H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结论LPA在HCC组织中表达水平更低,与DNA错配修复基因及DNA甲基转移酶呈负相关,这与HCC的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载脂蛋白(a)基因 肝细胞癌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颅内动脉狭窄与急性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舒展 赵宁军 +1 位作者 燕宪亮 许铁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624-626,631,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分布情况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13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中型卒中组(NIHSS评分<8)和重型卒中组(NIHSS评分>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分布情况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13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中型卒中组(NIHSS评分<8)和重型卒中组(NIHSS评分>8),同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观察其颅内血管病变情况,多根血管狭窄患者记录狭窄程度最严重的血管病变情况。结果139例患者中,重型卒中组22例,年龄大于轻中型卒中组[(75.77±11.31)岁vs(68.30±12.58)岁,P<0.05]。重型卒中组狭窄比例高于轻中型卒中组(95.45%vs 65.81%,P<0.01),两组人群中前循环狭窄比例高(72.73%vs 42.74%,P<0.05).卒中严重程度与狭窄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r=0.05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既往卒中史后,分别得出狭窄(OR=9.603,95%CI:1.196〜77.114);前循环狭窄(OR=3.589,95%CI:1.205〜10.696)与卒中严重程度相关。结论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较非狭窄患者卒中病情严重,前循环狭窄与其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卒中严重程度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前循环狭窄
下载PDF
血清Lp-PLA2、NSE和S100B与急性颅脑创伤患者病情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智博 赵琪玉 +9 位作者 赵宁军 闫静 苏成磊 仲轶 翟丽梅 曹磊 纵雪梅 胡书群 燕宪亮 许铁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1386-1389,140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 PL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S100B蛋白(S100B)水平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 PL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S100B蛋白(S100B)水平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共80例。根据入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GCS)分为轻型、中型、重型颅脑创伤组,90 d后根据Glasgow预后分级评分(GOS)将患者分为死亡组、预后不良、预后良好组。观察患者血清Lp-PLA2、NSE和S100B水平,分析评价其与颅脑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Lp-PLA2、NSE和S100B水平与GCS评分和GOS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血清Lp-PLA2、NSE和S100B水平及三者联合诊断颅脑创伤短期预后不良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3、0.744、0.849、0.869(均P<0.001)。结论Lp-PLA2、NSE和S100B与颅脑创伤严重程度相关,联合检测可对颅脑创伤短期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B蛋白 预后
下载PDF
老年骨盆骨折患者术后出现脑梗死的特点和危险因素
9
作者 周苏 胡书群 +1 位作者 郑朝文 程向前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8-129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骨盆骨折术后发生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可能影响这一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85例老年骨盆骨折患者进行研究,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内脑梗死的发生情况,并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评估和分析其临...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骨盆骨折术后发生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可能影响这一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85例老年骨盆骨折患者进行研究,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内脑梗死的发生情况,并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评估和分析其临床特点,按照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以术后3个月内出现脑梗死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对于术后3个月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能力。对患者3个月内脑梗死发生情况以Kaplan-Meier法进行绘制。结果85例患者中2例未能完成随访,最终纳入83例。83例中脑梗死6例(7.23%),归入发生组,余77例为未发生组,对出现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现,高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存在髋臼骨折及腹部损伤,且损伤严重度评分(ISS)≥20分、存在脑外伤、糖尿病的患者在发生组中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舒张压、术中收缩压、术中动脉收缩压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有较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显著较高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ISS)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评分(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BMI、ISS、合并脑外伤、APACHE评分、脑梗死病史是患者术后出现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LogY=0.283×BMI+1.758×ISS+3.694×合并脑外伤+2.046×APACHE评分+3.621×脑梗死病史+6.126。ROC曲线表明预测模型对于术后3个月内发生脑梗死有较好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AUC)、95%CI、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97、0.755~0.903、86.62%、80.15%(P<0.001),表明该模型预测效能良好。结论老年骨盆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脑梗死与高BMI、ISS≥20分、合并脑外伤、糖尿病等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术后3个月内发生脑梗死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脑梗死 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梓萌 田质光 +1 位作者 赵宁军 燕宪亮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敌草快中毒(acute diquat poisoning,ADQP)患者近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职业病防治医院2015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ADQ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中毒后30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敌草快中毒(acute diquat poisoning,ADQP)患者近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职业病防治医院2015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ADQ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中毒后30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来院后首次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指标对ADQP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9例ADQP患者,其中存活组40例,死亡组39例。存活组和死亡组的年龄、中毒剂量、白细胞计数、谷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血尿素、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毒剂量(OR=1.018,95%CI:1.001~1.035,P=0.033)、血肌酐(OR=1.049,95%CI:1.005~1.095,P=0.028)、SII(OR=1.001,95%CI:1.000~1.002,P=0.029)是影响ADQ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中毒剂量、血肌酐、SII三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968,敏感度为0.949,特异度为0.900,均较优于单独指标预测。结论敌草快中毒剂量、血肌酐、SII是影响ADQ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判断ADQP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敌草快中毒 预后 危险因素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肌酐
原文传递
sST2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梦双 赵宁军 卓晓英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418-423,共6页
目的分析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预后不良与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ng expressio... 目的分析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预后不良与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ng expression gene 2,sST2)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96例,入院后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发病至用药时间(onset-to-treatment time,OTT)以及是否发生溶栓后出血,检测sST2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溶栓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功能预后。分析影响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ST2水平对其功能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示:90 d预后不良组患者sST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纳入相关混杂因素后结果表明,sST2为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ST2水平与90 d mRS评分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sST2水平预测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67.9%,特异度为82.4%,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95%CI:0.725~0.906,P<0.01)。结论sST2为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90 d预后不良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能是预测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功能结局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