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C评分、AIMS65评分、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评分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死亡的预测价值比较
1
作者 吴娜娜 吴克俭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09-812,共4页
目的 比较ABC(年龄、血液学、合并症)评分、AIMS65评分、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评分(GBS)预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病人死亡方面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22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AUGIB的330例病人资料,根据... 目的 比较ABC(年龄、血液学、合并症)评分、AIMS65评分、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评分(GBS)预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病人死亡方面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22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AUGIB的330例病人资料,根据病人住院期间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304例)和死亡组(26例)。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ABC、AIMS65和GBS,评估3种评分对AUGIB病人住院死亡的预测能力。结果 两组病人的年龄、血清白蛋白(AL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ABC评分、AIMS65评分、GBS及有无吸烟、恶性肿瘤、心衰、黑便、晕厥等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病人的ABC评分[9.50(7.50,12.00)比3.00(2.00,5.00)]、AIMS65评分、GBS、INR[1.53(1.16,1.90)比1.03(0.96,1.16)]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INR、ABC评分是AUGIB病人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三种评分对AUGIB病人住院死亡均有一定预测价值,ABC评分预测住院死亡的价值较高,AUC 95%CI为0.90(0.87,0.94)、P<0.001,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90.5%;AIMS65评分和GBS具有中等预测价值,AUC 95%CI分别为0.84(0.80,0.88)、P<0.001,0.82(0.78,0.86)、P<0.001,灵敏度分别为76.9%、69.2%,特异度分别为81.6%、87.8%。结论 ABC评分对AUGIB病人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较好,AIMS65评分和GBS的预测价值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ABC评分 AIMS65评分 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评分 上消化道出血 预后
下载PDF
农村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分析的胃癌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苏北沿海地区
2
作者 温静 张悦 +1 位作者 梁旭阳 吕胜祥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2-1047,1061,共7页
背景近年来,我国各省市陆续开展了上消化道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目前苏北沿海地区有关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及胃癌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基于苏北沿海地区农村人群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结果,分析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防控策... 背景近年来,我国各省市陆续开展了上消化道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目前苏北沿海地区有关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及胃癌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基于苏北沿海地区农村人群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结果,分析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2022年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并接受胃镜筛查的农村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8564名作为调查对象。根据筛查结果按年龄(±2岁)、性别1∶2进行个体匹配,将调查对象分为胃癌组(183例)和良性胃病组(366例),收集调查对象的基线资料,并计算癌检出率和癌早诊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苏北沿海地区农村人群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检出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患者521例,其中胃(包括贲门)癌患者183例,检出率为2.14%(183/8564);胃(包括贲门)癌早期患者46例,早诊率为25.14%(46/183)。不同类别胃肿瘤性病变在不同性别上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胃(包括贲门)肿瘤性病变的检出率为5.14%(195/3795),高于女性的2.05%(98/4769)(χ^(2)=60.807,P<0.001)。不同年龄组之间胃(包括贲门)肿瘤性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216,P<0.001);不同年龄组之间胃癌早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49,P<0.001),其中40~49岁组胃癌早诊率最高(37.50%),≥80岁组胃癌早诊率最低(1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OR=4.001,95%CI=2.029~7.890,P<0.001)、吸烟(OR=3.710,95%CI=2.127~6.470,P<0.001)、口味偏咸(OR=1.777,95%CI=1.067~2.957,P=0.027)、经常辛辣饮食(OR=2.147,95%CI=1.297~3.556,P=0.003)、偏食红肉(OR=1.787,95%CI=1.018~3.139,P=0.043)、经常食用剩菜(OR=2.452,95%CI=1.538~3.912,P<0.001)、不规律饮食(OR=2.420,95%CI=1.420~4.124,P=0.001)、幽门螺杆菌(H.pylori)检测阳性/既往阳性(OR=3.785,95%CI=2.394~5.984,P<0.001)为农村人群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经常体育锻炼(OR=0.598,95%CI=0.359~0.996,P=0.048)和经常食用新鲜水果(OR=0.531,95%CI=0.328~0.860,P=0.010)为农村人群胃癌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苏北沿海地区农村人群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有利于上消化道癌的检出,初中及以下学历、吸烟者、多种不良饮食习惯和H.pylori阳性/既往阳性为农村人群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今后应着重提高本地区农村男性、高龄群体胃癌防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 癌症筛查 影响因素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农村人口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秋月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2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消化内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规培生87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案例教学方式,MDT组给予多学科综合诊治的教学方式。3个月后进行理论考试和临床考核,...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消化内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规培生87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案例教学方式,MDT组给予多学科综合诊治的教学方式。3个月后进行理论考试和临床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MDT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的效果。结果:MDT组规培生的理论成绩、临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评分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DT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教学显著提高了规培生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水平,有效提高了规培生的综合能力,并且规培生对该模式的满意度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模式 消化内科临床教学 效果
下载PDF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璐 王坤 +3 位作者 任玲 张树贤 巨卫平 吕胜祥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33期144-146,共3页
目的在消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引入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探讨该法可行性及评价教学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3月60名在该院消化科规范化培训医师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比较... 目的在消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引入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探讨该法可行性及评价教学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3月60名在该院消化科规范化培训医师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规培医师理论及操作成绩,并对教学效果及满意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专业基础理论、病例处理能力以及基本操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规培医师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查阅资料能力、专业知识理解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医患沟通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规培医师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能够提高消化内科住院医师教学质量,提高规培医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临床教学 临床路径 教学质量
下载PDF
PBL媒体教学法用于提高消化内科教学质量的效果和经验总结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鑫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8期174-176,共3页
目的 探讨PBL媒体教学法用于提高消化内科教学质量的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 2019年9月-2020年2月,选取我校2019年入学的临床系学生8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2名)和研究组(42名),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 目的 探讨PBL媒体教学法用于提高消化内科教学质量的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 2019年9月-2020年2月,选取我校2019年入学的临床系学生8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2名)和研究组(42名),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学生接受PBL媒体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病例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评分,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病例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评分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媒体教学法用于消化内科的教学中,能够显著提高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强其病例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学生对该教学方法满意度较高,值得在医学院校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多媒体教学 消化内科 教学
下载PDF
浅谈CBS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胜楠 陈卓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5期192-193,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CBS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80名医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BS组。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对照组学生进行教学,用CBS教学法对... 目的 :探讨分析CBS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80名医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BS组。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对照组学生进行教学,用CBS教学法对CBS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观察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堂成绩、考试成绩、对病例的掌握程度、学习兴趣评分、自主学习能力评分、知识面拓宽程度评分及其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率。结果 :CBS组学生的课堂成绩、考试成绩、对病例的掌握程度、学习兴趣评分、自主学习能力评分、知识面拓宽程度评分及其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用CBS教学法对消化内科实习生进行临床教学有助于拓宽其知识面、提高其对学习的兴趣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其课堂成绩、考试成绩及其对病例的综合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S教学法 消化内科 临床教学 应用价值
下载PDF
PBL联合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斌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2期149-151,共3页
目的对消化内科临床实习教学采用PBL联合多媒体技术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1—12月轮转消化内科的74名实习生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组各37名,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进行PBL联合多媒体技术教学,对比两组的学习效果... 目的对消化内科临床实习教学采用PBL联合多媒体技术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1—12月轮转消化内科的74名实习生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组各37名,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进行PBL联合多媒体技术教学,对比两组的学习效果评分。结果两组实习生均有明显的进步,其中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及平常表现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该组的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感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可以采用PBL联合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实习生的临床理论水平,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临床医师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多媒体技术 消化内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PBL法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6期127-129,共3页
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医学生的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工作中,通过使用PBL教学法,实习医师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比较以前有了显著的提升。PBL教学法锻炼了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提高了实习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PBL教学针对性不强,对带教老师在... 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医学生的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工作中,通过使用PBL教学法,实习医师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比较以前有了显著的提升。PBL教学法锻炼了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提高了实习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PBL教学针对性不强,对带教老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要求较高,尤其对于基础不佳、主动性差的学生效果较差,在将来的临床教学实践上,尚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临床教学 消化内科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对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进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孙旻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5期193-195,共3页
目的 :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对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进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进行培训的66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6名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 目的 :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对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进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进行培训的66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6名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对照组学员进行培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观察组学员进行培训。然后对比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试、病例分析考试的得分和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1)接受培训后,观察组学员进行实践操作考试和病例分析考试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试的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学员对学习效果的评分、对学习兴趣的评分、对教师沟通能力的的评分、对教师授课态度的评分和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员对教师操作技能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在对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进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临床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消化内科 培训
下载PDF
不同教学方法在消化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0
作者 肖烨 张健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5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在消化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实习的48名2018级本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4名)和观察组(24名)。对照组医学生接受PBL教学模式,研究组医学生接受PBL... 目的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在消化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实习的48名2018级本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4名)和观察组(24名)。对照组医学生接受PBL教学模式,研究组医学生接受PBL联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病例分析能力、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病例分析能力低于研究组,在学习兴趣、问题分析、自主学习、师生沟通方面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对教学效果的总评分低于研究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与翻转课堂联合应用于消化内科查房的临床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医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对病例的分析能力较高,教学效果较好,值得在医学院校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消化内科 查房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辅助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治疗上消化道瘢痕性狭窄
11
作者 吴翔宇 梁凤 +2 位作者 陈倩倩 叶彬 乔晓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6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MPS)辅助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ERI)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瘢痕性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20年1月因上消化道狭窄行MPS评估并行ERI治疗的患者30例,分析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狭窄改善程度及手术并发症情...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MPS)辅助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ERI)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瘢痕性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20年1月因上消化道狭窄行MPS评估并行ERI治疗的患者30例,分析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狭窄改善程度及手术并发症情况,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MPS评估后再行ERI,平均操作时间(15.34±2.75)min,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孔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前吞咽困难评分为(2.87±0.51)分,术后出院时降至(0.87±0.43)分,术前与术后出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和6个月吞咽困难评分分别为(0.90±0.80)和(1.03±0.49)分,与术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S辅助ERI治疗上消化道瘢痕性狭窄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瘢痕性狭窄 超声内镜 内镜下放射状切开 吞咽困难
下载PDF
护理本科生内科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
12
作者 王颖 谷丰 +5 位作者 刘玉平 张丹 张倩 梁蒙蒙 刘颖 杜晓菊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22期2062-2065,共4页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内科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培训体系。方法于2022年4-7月,以核心能力为目标,基于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护理本科生内科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培训体系的内容和各指标权重。结果2...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内科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培训体系。方法于2022年4-7月,以核心能力为目标,基于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护理本科生内科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培训体系的内容和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24%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3和0.873;Kendall′s W分别为0.184~0.442和0.201~0.468(P<0.001)。最终形成的护理本科生内科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培训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98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护理本科生内科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培训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内科临床护理教师的规范化培训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护理 教育 内科 临床带教老师 培训体系
下载PDF
徐州地区儿童贫血病因分析
13
作者 马亚南 杨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分析徐州地区儿童贫血的病因。方法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诊断为贫血的患儿651例,根据年龄大小将其分为六组(1个月~、4个月~、6个月~、1岁~、3岁~、6岁~16岁)。所有患儿当日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患儿的红细胞、血红蛋... 目的分析徐州地区儿童贫血的病因。方法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诊断为贫血的患儿651例,根据年龄大小将其分为六组(1个月~、4个月~、6个月~、1岁~、3岁~、6岁~16岁)。所有患儿当日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患儿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水平。并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儿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651例贫血患儿中,男性355例(54.53%),女性296例(45.47%),1个月~组55例(8.45%),4个月~组75例(11.52%),6个月~组220例(33.79%),1岁~组201例(30.88%),3岁~组61例(9.37%),6岁~16岁组39例(5.99%)。轻度贫血329例(50.54%)、中度贫血309例(47.47%)、重度贫血12例(1.84%)、极重度贫血1例(0.15%)。651例血红蛋白降低的患儿中,378例铁蛋白降低,12例维生素B12降低,6例铁蛋白合并叶酸缺乏,108例铁蛋白合并维生素B12缺乏,147例由其他病因导致贫血。血红蛋白降低的患儿大多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次是小细胞性贫血,其他表现不典型。378例缺铁性贫血儿童血清铁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值随缺铁程度的严重程度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65.41、123.58、78.47、135.89,P均<0.05)。结论徐州地区患儿贫血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是6~12个月,其次是1~3岁,贫血主要以轻中度贫血为主。贫血病因主要是铁缺乏引起,其次是维生素B12缺乏。血液检验各指标对于贫血病因、贫血鉴别和临床诊治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贫血 维生素B12 叶酸 铁蛋白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耿莹莹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4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我院诊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共150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n=77)和无出血组(n=73),根据上消...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我院诊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共150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n=77)和无出血组(n=73),根据上消化道出血后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n=10)和存活组(n=67);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评估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及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胃左静脉内径长度、凝血酶原时间及腹水量>200mL均可能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C级、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胃左静脉内径长度、凝血酶原时间增加及腹水量>200mL均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影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胃左静脉内径长度、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量>200mL、休克指数>1.5及合并症均可能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休克指数及有>1.5合并症均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与肝功能状态、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胃左静脉内径长度、凝血酶原时间及合并腹水情况有关;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休克指数及有无合并症则可独立影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内镜治疗胃肠息肉患者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刘素雅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内镜治疗胃肠息肉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胃肠息肉行消化内镜治疗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表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胃肠准备...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内镜治疗胃肠息肉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胃肠息肉行消化内镜治疗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表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胃肠准备及术中配合等临床配合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蠕动、肛门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促进胃肠息肉行消化内镜治疗患者早日康复,改善睡眠质量,能提高其临床配合度,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消化内镜 胃肠息肉 影响分析
下载PDF
白桦脂酸在Va24NKT细胞杀伤胰腺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16
作者 王经翠 李凤英 +1 位作者 徐卫东 王新立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9-14,共6页
目的研究白桦脂酸对Va24NKT细胞杀伤胰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从外周血中扩增Va24NKT细胞,同时将不同浓度的白桦脂酸作用于Va24NKT细胞、SW-1990细胞,MTT法检测Va24NKT细胞、SW-1990细胞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NKG2D表达,Western blot法... 目的研究白桦脂酸对Va24NKT细胞杀伤胰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从外周血中扩增Va24NKT细胞,同时将不同浓度的白桦脂酸作用于Va24NKT细胞、SW-1990细胞,MTT法检测Va24NKT细胞、SW-1990细胞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NKG2D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白桦脂酸作用后NKT细胞中P-ERK1/2、ERK1/2的表达。结果白桦脂酸浓度在0.125~2μg/mL时能促进Va24NKT细胞的生长(P<0.05),经白桦脂酸诱导后的Va24NKT细胞NKG2D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SW-1990细胞的杀伤活性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桦脂酸在一定浓度下增强Va24NKT细胞杀伤胰腺癌细胞作用,白桦脂酸促进Va24NKT细胞生长与ERK1/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Va24NKT细胞 白桦脂酸
下载PDF
美沙拉秦介导TGF-β1/Smad信号通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结肠上皮细胞炎症及凋亡
17
作者 侯静 刘加宁 +3 位作者 冯如 陆伟 王云 苏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4-529,533,共7页
目的:探讨美沙拉秦(M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结肠炎(UC)模型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损伤的作用,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的功能。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LPS处理诱导UC模型,分为Con组(不做处理)... 目的:探讨美沙拉秦(M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结肠炎(UC)模型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损伤的作用,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的功能。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LPS处理诱导UC模型,分为Con组(不做处理)、LPS组(1 mg/L LPS处理)、MS组(0.1、0.2、0.4 mg/L MS+1 mg/L LPS共处理)及inhibitor组(10μmol/L 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剂LY2109761+0.2 mg/L MS+1 mg/L LPS共处理)。分别用倒置显微镜、EdU法、Hoechst 33258染色法、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处理组NCM-460细胞形态、增殖、凋亡、炎症因子分泌水平及TGF-β1/Smad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结果:LPS处理导致NCM-460细胞增殖率及Smad7蛋白水平较Con组显著下降,而凋亡细胞数、炎症因子TNF-α、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释放量以及TGF-β1、p-Smad2、p-Smad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MS显著扭转LPS诱导的上述作用,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P<0.05)。与0.2 mg/L MS组相比,inhibitor组NCM-460细胞增殖率和Smad7表达显著增加,而凋亡细胞数、TNF-α、IL-6、sIL-2R分泌水平以及TGF-β1、p-Smad2、p-Smad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MS可缓解LPS诱导的NCM-460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该保护作用可能与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秦 溃疡性结肠炎 增殖 凋亡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NEWS评分联合血清白蛋白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
18
作者 赵春燕 李莉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 探讨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联合血清白蛋白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11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271例AP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204例(N-SAP组)和重... 目的 探讨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联合血清白蛋白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11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271例AP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204例(N-S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67例(SA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NEWS;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NEWS、血清白蛋白及两者联合对AP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结果 SAP组患者的NEWS为9 (7,11)分,明显高于N-SAP组的2 (1,6)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4.8±6.5) g/L,明显低于N-SAP组的(41.3±4.9) g/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NEWS、低血清白蛋白是评估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NEWS、血清白蛋白评估AP严重程度的灵敏度分别为92.5%、70.2%,特异度分别为70.6%、76.0%,联合评估AP严重程度的灵敏度为89.6%,特异度为78.4%;经ROC分析结果显示,NEWS、血清白蛋白及两者联合评估AP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8、0.779、0.912,两者联合评估优于NEWS或血清白蛋白的单独评估(P<0.01)。结论 NEWS及血清白蛋白均能较好评估AP严重程度,且两者联合对AP病情的早期评估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 血清白蛋白 严重程度 评估价值
下载PDF
泛免疫炎症值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
19
作者 倪子龙 朱正秋 +1 位作者 周双 冯晓慧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泛免疫炎症值(pan-immune-inflammation value,PIV)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437例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手术的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OC曲线确定PIV的最... 目的:探讨泛免疫炎症值(pan-immune-inflammation value,PIV)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437例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手术的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OC曲线确定PIV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别分为高、低水平组。通过Kaplan-Meier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OS的危险因素。结果:PIV最佳临界值为463.7,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PIV组和低PIV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3个月和80个月,高PIV组的OS明显比低PIV组更差(Log-rank检验,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开腹手术、糖尿病史及PIV≥463.7是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低分化、浸润深度(T_(3)-T_(4))、TNM分期(Ⅲ-Ⅳ)、淋巴结检出数目≤12、远处转移及PIV≥463.7是患者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PIV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及术后总生存期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免疫炎症值 结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预后
下载PDF
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冷圈套息肉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对比分析
20
作者 张媛 石丽红 +2 位作者 唐成祥 赵旋 赵淼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与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方法在2020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结肠息肉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与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方法在2020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结肠息肉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EMR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CS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57/60)高于对照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息肉切除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膜切除术与冷圈套息肉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冷圈套息肉切除术手术时间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 冷圈套息肉切除术 结肠息肉 手术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