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联合微信平台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的应用
1
作者 魏莲子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9期0145-0148,共4页
探究在肿瘤内科临床带教中使用PBL联合微信平台教学模式开展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 2023年4月~2024年4月轮转到肿瘤内科接受临床带教的学员人数为5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针对对照组学员带教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法开展临... 探究在肿瘤内科临床带教中使用PBL联合微信平台教学模式开展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 2023年4月~2024年4月轮转到肿瘤内科接受临床带教的学员人数为5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针对对照组学员带教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法开展临床带教工作,针对观察组学员带教老师采用PBL联合微信平台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对比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效。结果 对比理论、临床操作以及病例分析考核成绩,观察组学员的各项考核分数更高(P<0.05);组间对比教学效果,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更佳(P<0.05);观察组中有更多学员表示对教学方式满意和一般满意(P<0.05)。结论 采用PBL联合微信平台的方式开展肿瘤内科临床教学工作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考核成绩,提升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内科 临床教学 PBL教学法 微信平台
下载PDF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曹磊 张甜 谢玲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为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营养知识-信念-营养问... 目的调查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为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营养知识-信念-营养问卷进行调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处理,最终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25例患者营养知识(16.46±3.12)分,营养信念(18.07±3.24)分,营养行为(28.52±0.88)分,知信行总分(63.05±7.24)分。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年龄<60岁明显高于年龄≥60岁(P<0.05),城镇明显高于农村(P<0.05),已婚明显高于未婚/离异/丧偶(P<0.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明显高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含中专)(P<0.05),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明显高于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内科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为其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整体偏低,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明显相关。医护人员应结合这些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营养 知识-信念-行为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基于PBL教学法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9
3
作者 范凡 《黑龙江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997-998,共2页
肿瘤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繁多复杂,临床教学难度大,鉴于此本文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教学法在肿瘤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思考。并指出PBL教学法是强化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 肿瘤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繁多复杂,临床教学难度大,鉴于此本文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教学法在肿瘤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思考。并指出PBL教学法是强化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肿瘤内科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T细胞因子的影响
4
作者 葛艳 赵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4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在晚期胃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在晚期胃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T细胞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类抗原199、癌胚抗原、糖类抗原724水平分别为(32.96±3.52)U/mL、(26.63±2.42)ng/mL、(24.63±2.12)U/mL,均低于对照组的(37.28±3.76)U/mL、(31.57±3.69)ng/mL、(28.96±2.43)U/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分别为(17.58±1.32)pg/mL、(5.63±1.12)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9.57±1.34)pg/mL、(7.89±1.14)pg/mL,干扰素-γ水平为(10.69±1.25)pg/mL,高于对照组的(9.15±1.17)p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与化疗联合治疗能更好控制晚期胃癌病情,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T细胞因子活性,且未增高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卡瑞利珠单抗 化疗 肿瘤标志物 T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模式联合心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5
作者 金杨 左嘉玮 +3 位作者 杨倩 吴靖 丁志龙 徐芳 《河北医药》 2025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联合心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16例,随机摸球法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围手术...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联合心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16例,随机摸球法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模式联合心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康复指标、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皮质醇(Cor)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WHOQOL-100中生理维度评分、心理维度评分、独立性维度评分、社会关系维度评分、环境维度评分,精神/宗教信仰维度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CRP水平、Cor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模式联合心理干预可促进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改善生活质量、不良情绪,减轻应激反应,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模式 心理干预 肝胆外科手术 术后康复 不良情绪
下载PDF
利多卡因气雾剂联合Valsalva呼吸减轻静脉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疼痛的疗效研究
6
作者 朱姝 李娟 +2 位作者 李珊 何静 孙爱军 《河北医药》 2025年第2期298-301,共4页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气雾剂联合Valsalva呼吸减轻静脉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我院行静脉输液港无损伤穿刺的120例乳腺癌化疗治疗者为研究对象,按镇痛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60例。比较2组患者...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气雾剂联合Valsalva呼吸减轻静脉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我院行静脉输液港无损伤穿刺的120例乳腺癌化疗治疗者为研究对象,按镇痛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60例。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心理状况、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生命体征变化、心理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数学疼痛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下降,且试验组疼痛数字评分及M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等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气雾剂联合Valsalva呼吸能够有效改善静脉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患者的疼痛情况及心理状况,有助于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的提高,不会对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等造成影响,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静脉输液港 无损伤针穿刺 利多卡因气雾剂 Valsalva呼吸 疼痛程度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肿瘤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范凡 冯继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22期3695-3700,共6页
化疗药物耐药性仍然是目前肿瘤有效化疗的主要障碍。尽管肿瘤耐药机制受到了广泛的探索,但至今尚未被完全阐明。长链非编码RNA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参与了基因组功能的许多方面包括基因转录、剪接、表观遗传学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分化、... 化疗药物耐药性仍然是目前肿瘤有效化疗的主要障碍。尽管肿瘤耐药机制受到了广泛的探索,但至今尚未被完全阐明。长链非编码RNA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参与了基因组功能的许多方面包括基因转录、剪接、表观遗传学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分化、发育和多能性等过程。在肿瘤耐药中lncRNA可能通过促进DNA修复、改变药物代谢和细胞膜流出、调节细胞凋亡率和影响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等过程,调节化疗敏感性。同时,lncRNA表达谱与肿瘤耐药的演变有密切关系。因此,发现新的lncRNA在肿瘤耐药中的机制对于制定新的治疗策略以克服耐药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肿瘤 耐药 化疗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肿瘤引起高血压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金爽 韩正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800-804,共5页
血管生成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抗血管生成肿瘤治疗逐渐成为一种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因其在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治疗靶点。多种以VEGF及其通路为靶点的药物已经在临床中广泛... 血管生成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抗血管生成肿瘤治疗逐渐成为一种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因其在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治疗靶点。多种以VEGF及其通路为靶点的药物已经在临床中广泛用于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肾癌、肝癌、乳腺癌的治疗。高血压是VEGF抑制剂最常见的心血管副作用,但其引起高血压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与之相关的有内皮功能紊乱、NO释放减少、微血管网稀疏、内皮素-1水平的上调等。本文着重讨论VEGF作为抗血管生成靶点的肿瘤治疗作用、VEGF抑制剂引起高血压的分子机制以及此类药物引起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靶向治疗 高血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阿帕替尼在晚期难治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嵇绍干 温翠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5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难治性肿瘤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难治性肿瘤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患者采用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47例患者中,ORR为8.51%,DCR为44.68%。骨髓抑...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难治性肿瘤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难治性肿瘤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患者采用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47例患者中,ORR为8.51%,DCR为44.68%。骨髓抑制40.43%,手足综合征21.28%。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难治性肿瘤能获得较好的疾病控制,但用药期间应注意加强不良反应防治,为获得生存效益提供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难治性肿瘤 阿帕替尼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变化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双 朱正秋 倪子龙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7期165-170,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变化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1年1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免疫治疗的110例晚期NSCLC患... 目的旨在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变化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1年1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免疫治疗的110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n=36)和无效组(n=74)。比较不同疗效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绝对计数、CD8^(+)绝对计数、CD4^(+)/CD8^(+))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的变化。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上述指标对NSCLC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6周,有效组患者CD4^(+)、CD4^(+)/CD8^(+)数值明显高于无效组(P<0.01);治疗12周,有效组患者CD4^(+)、CD4^(+)/CD8^(+)数值均明显高于无效组,CD8^(+)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P<0.01)。治疗6、12周,有效组患者CEA、CYFRA21-1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效组(P<0.01)。同时本研究通过分析显示,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表达与否、一线/多线治疗、单药/联合方案对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不明显。ROC曲线结果显示,T淋巴细胞亚群、CEA及CYFRA21-1三者联合检测评估NSCLC免疫治疗疗效的AUC为0.933,明显高于三者单独判断(P<0.05)。结论免疫治疗可以调节NSCLC患者的免疫功能,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因此动态监测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治疗 T淋巴细胞亚群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疗效
下载PDF
中医护理策略结合饮食干预在胃肠道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衡静 常瑞 +1 位作者 张楠 单莹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7期45-50,共6页
目的考察中医护理策略结合饮食干预在胃肠道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经化学治疗的11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 目的考察中医护理策略结合饮食干预在胃肠道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经化学治疗的11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护理结合饮食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策略。比较2组的营养水平、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癌性疲乏及化学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干预1个月后,2组的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干预2个月后,2组的PA、ALB和Hb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但高于干预前1个月(P均<0.05);干预1个月和2个月后,观察组的PA、ALB和Hb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1个月和2个月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2个月,2组的癌症疲乏量表(CF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P均<0.05);且干预1个月和2个月后,观察组C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EORTC QLQ-C30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化学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策略结合饮食干预可改善胃肠道肿瘤化学治疗患者的营养水平和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癌性疲乏程度,降低化学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八段锦 情志护理 化学治疗 饮食干预
下载PDF
无法切除肝转移灶的结直肠癌患者初始切除原发肿瘤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亚男 汪海岩 +1 位作者 王红 李勇威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6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且无法切除肝转移灶的结直肠癌患者初始切除原发肿瘤对预后的影响,以及影响该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无法切除肝转移灶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初始是否行原发... 目的探讨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且无法切除肝转移灶的结直肠癌患者初始切除原发肿瘤对预后的影响,以及影响该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无法切除肝转移灶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初始是否行原发肿瘤切除分为手术组及非手术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组间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通过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手术组41例,非手术组39例,中位生存期及1年、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22个月vs 21个月、82.9%vs 76.9%、28.0%vs 2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位置、有无肝外转移、是否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治疗前CEA水平、肝转移最大径、KRAS基因状态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位置、是否联合贝伐单抗治疗以及KRAS基因状态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对于初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且肝转移灶无法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与初始接受姑息化疗比较,初始接受原发肿瘤切除无明显生存优势,右半结肠癌、单纯化疗(未联合贝伐单抗)及KRAS基因突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原发肿瘤切除 预后因素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嵇绍干 赵利红 武斌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8期125-128,共4页
目的分析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3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研究组52例。对照组根据肿瘤... 目的分析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3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研究组52例。对照组根据肿瘤类型给予对症化疗药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瑞利珠单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免疫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疾病控制率(67.74%)低于研究组(9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5,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4^(+)/CD8^(+)低于研究组,CD8^(+)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能够有效控制晚期消化道肿瘤发展,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且不会加重患者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化疗 消化道肿瘤 疾病控制率 免疫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肿瘤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香 唐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22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护理人员32名及其他科室护理人员32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I)评估其工作倦怠水平,同时采...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护理人员32名及其他科室护理人员32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I)评估其工作倦怠水平,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科护理人员SCL-9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P <0. 05);MBI中情感耗竭等评分高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P <0. 05);个人成就感降低评分低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P <0. 05),SCL-90各维度评分与MBI中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P <0. 05),与个人成就感降低呈负相关(P <0. 05)。结论肿瘤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处于中等水平,职业倦怠感处于中高度水平,且两者互相影响,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 职业倦怠 相关性
下载PDF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疗效判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东 王保庆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5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疗效判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NSCLC患者64例,检测其治疗前、治疗后3周及3个月的外周血CTCs数量,患者均随访1年,对其局部转移复发率进行统计。探... 目的探究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疗效判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NSCLC患者64例,检测其治疗前、治疗后3周及3个月的外周血CTCs数量,患者均随访1年,对其局部转移复发率进行统计。探讨CTCs及其变化与NSCLC疗效、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CTCs阴性患者的TNM总分期、是否远处转移的构成比与CTCs阳性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周及治疗后3个月,NSCLC患者的CTCs数目及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CTCs阴性患者的RR高于CTCs阳性患者(P<0.05)。治疗后随访期间,CTCs阴性患者局部转移复发率低于CTCs阳性患者(P<0.05)。结论外周血CTCs检测可用于NSCLC的疗效评价,且对患者具有一定的预后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复发率
下载PDF
目的性反刍思维在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患者自我表露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效应
16
作者 谢玲玲 王银侠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21期3159-3164,共6页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患者目的性反刍思维与、自我表露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及相关性,并探讨目的性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接受靶向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85例,分别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患者目的性反刍思维与、自我表露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及相关性,并探讨目的性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接受靶向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85例,分别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疾病多维度反刍思维量表(MRIS)、痛苦表露指数量表(DDI)进行调查,PTGI、MRIS、DDI评分相关性采取Pearson相关性分析,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目的性反刍思维、自我表露、创伤后成长的中介作用机制,并通过Bootstrap方法对目的性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185例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患者中共有182例患者完成研究。PTGI总分为64.44±17.63分,MRIS总分为51.27±14.91分,DDI总分为37.59±9.72分。相关分析显示,PTGI总分与侵入性反刍思维、目的性反刍思维、MRIS总分及DDI总分呈负相关性(P<0.05),DDI总分与侵入性反刍思维、目的性反刍思维及MRIS总分呈负相关性(P<0.05)。自我表露对创伤后成长、目的性反刍思维有直接正向效应(P<0.05),并通过目的性反刍思维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创伤后成长水平,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48%。结论自我表露对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有直接预测作用,目的性反刍思维在自我表露与创伤后成长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临床上护理人员可通过提高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患者自我表露水平,促使患者采取目的性反刍思维克服疾病带来的困境,从而提升创伤后成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 目的性反刍思维 创伤后成长 自我表露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临床护士为终末期患者实施本土化叙事护理的体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丹 陈群 +7 位作者 王艳波 张金梅 李贤慧 邹莉萍 杜玉虹 蒲世娟 王海燕 李扬会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为终末期患者实施叙事护理的体验,为本土化叙事护理的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选取12名为终末期患者实施过叙事护理的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为终...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为终末期患者实施叙事护理的体验,为本土化叙事护理的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选取12名为终末期患者实施过叙事护理的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为终末期患者实施本土化叙事护理的过程中,临床护士的体验包括临床变革、实践历程、自我获益、困境与挑战4个主题。结论:通过对终末期患者实施本土化叙事护理,既缓解了临终患者的痛苦,也提升了护士的职业价值感,但叙事护理实践也面临着较多的挑战,需要来自管理层及组织层面的支持,以确保本土化叙事护理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叙事护理 临床护士 终末期患者 安宁疗护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术前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预后营养指数评分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任莹 蒋文婷 +1 位作者 刘苏雅 高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评价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评分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4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 目的评价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评分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4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II和PNI的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截断值将SII-PIN评分赋值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分组与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II与PN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5、0.75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58、48.95。根据最佳截断值,SII-PNI评分分组为:SII<658且PNI>48.95为0分(61例);SII≥658或PNI≤48.95为1分(41例);SII≥658且PNI≤48.95为2分(42例)。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分期及SII-PNI评分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SII-PNI评分2分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曲线显示,SII-PNI评分0分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1分组和2分组(P<0.05)。结论术前SII-PNI评分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评估,评分越高,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预后营养指数评分 预后 根治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泛免疫炎症值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倪子龙 朱正秋 +1 位作者 周双 冯晓慧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泛免疫炎症值(pan-immune-inflammation value,PIV)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437例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手术的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OC曲线确定PIV的最... 目的:探讨泛免疫炎症值(pan-immune-inflammation value,PIV)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437例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手术的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OC曲线确定PIV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别分为高、低水平组。通过Kaplan-Meier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OS的危险因素。结果:PIV最佳临界值为463.7,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PIV组和低PIV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3个月和80个月,高PIV组的OS明显比低PIV组更差(Log-rank检验,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开腹手术、糖尿病史及PIV≥463.7是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低分化、浸润深度(T_(3)-T_(4))、TNM分期(Ⅲ-Ⅳ)、淋巴结检出数目≤12、远处转移及PIV≥463.7是患者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PIV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及术后总生存期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免疫炎症值 结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