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氟烷与七氟烷在儿童扁桃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麻醉苏醒期临床效果差异 被引量:8
1
作者 武娜 马娟 张奉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4期491-493,共3页
目的观察地氟烷与七氟烷在儿童扁桃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麻醉苏醒期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行扁桃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7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 目的观察地氟烷与七氟烷在儿童扁桃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麻醉苏醒期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行扁桃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7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给予地氟烷维持麻醉,对照组给予七氟烷维持麻醉,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以及躁动和其他不良反映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结束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恶心、呕吐、大量分泌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七氟烷相比,地氟烷应用于儿童扁桃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麻醉中苏醒更快且不良反应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烷 七氟烷 儿童扁桃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苏醒质量
下载PDF
新型鼻咽通气道在患儿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瑞玉 牛克青 +2 位作者 彭蓓 杜冰 吴小乐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16,共3页
随着内镜技术和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在儿科诊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胃镜检查虽为无创操作,但会给患儿带来强烈的恐惧和不适感^([1])。患儿无痛胃镜检查需要在麻醉下进行,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同时还需维持较深的麻醉^([2])。然而,由... 随着内镜技术和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在儿科诊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胃镜检查虽为无创操作,但会给患儿带来强烈的恐惧和不适感^([1])。患儿无痛胃镜检查需要在麻醉下进行,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同时还需维持较深的麻醉^([2])。然而,由于患儿独特的解剖和生理特点,麻醉过程中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梗阻而引发低氧血症^([3])。患儿对缺氧耐受性差,易引发心动过缓,需紧急气道干预,影响检查操作,增加麻醉风险。普通内窥镜面罩仅能实现吸氧,难以解决呼吸道梗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梗阻 心动过缓 低氧血症 消化内镜 检查操作 麻醉学科 麻醉风险 无痛胃镜检查
下载PDF
丙泊酚预防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的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小乐 范从海 +3 位作者 张奉超 单成静 王晨晨 曹君利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泊酚预防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EA)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P1、P2及C组,每组20例。3组患儿在手术结束时分别静脉推注1mg/kg丙泊酚(10s)、2...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泊酚预防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EA)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P1、P2及C组,每组20例。3组患儿在手术结束时分别静脉推注1mg/kg丙泊酚(10s)、2mg/kg丙泊酚(20s)及5ml生理盐水(10S),观察5组患儿拔管时(T1)、拔管后10min(T2)、拔管后20min(T3)及拔管后30min(T4)的各项生命体征及PAED评分,记录改良Aldrete评分(到达苏醒室即刻)、疼痛评分(FLACC评分)、拔管时间及苏醒室停留时间。结果与C组相比,P1组、P2组患儿T1、T2、T3的PAED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P1组比较,P2组患儿T1、T2、T3的PAED评分明显降低(P〈0.05)。3组患儿躁动发生率分别为32.4%、21.7%及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P1组和P2组患儿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P1组比较,P2组患儿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3组患儿改良Aldrete评分、FLACC评分、苏醒室停留时间及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mg/kg丙泊酚静脉注射(20S)预防七氟醚麻醉后躁动反应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学龄前儿童 躁动 丙泊酚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效果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立 张钰 +2 位作者 丁洋子 王晨晨 张奉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6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行全身麻醉下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7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数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行全身麻醉下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7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数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统一麻醉诱导,对照组以5ml/h的速度持续输注生理盐水,观察组则采用右美托咪定输注,首先在10min内输注完毕1.0μg/kg的负荷量,之后采用0.5μ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注。密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诱导前(T_(0))、右美托咪定静脉注药前(T_(1))、注药后15min(T_(2))、注药后30min(T_(3))、手术结束后(T_(4))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同时记录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PAED)及咳嗽、躁动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_(0)、T_(1)、T_(2)时刻HR、MA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T_(3)、T_(4)时刻HR、M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PAED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时,镇静效果安全有效,可降低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间躁动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儿童 全身麻醉术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苏醒期躁动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小儿七氟烷麻醉后躁动反应镇静效果和生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江河 吴小乐 +1 位作者 李立 李筱颖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小儿七氟烷麻醉后躁动反应、镇静效果和生命特征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173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简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三组,分别为55例、60例、58例,三组患儿均给予七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小儿七氟烷麻醉后躁动反应、镇静效果和生命特征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173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简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三组,分别为55例、60例、58例,三组患儿均给予七氟烷全麻,术后A组静脉注射0.10mL/kg的0.90%氯化钠注射液,B、C组分别静脉注射1.00mg/kg、2.00mg/kg丙泊酚。观察三组患儿术后苏醒情况,及麻醉诱导前(T0)、术后即刻(T1)、拔管即刻(T2)、拔管5min(T3)、拔管10min(T4)生命体征指标变化,记录T2~T4时刻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Ramasay镇静评分(RSS)、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儿PACU滞留时间较其他两组明显缩短(P<0.05),其他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T0时刻比较,A组、B组T1、T2、T3时刻的HR、MAP显著上升,C组T1、T2时刻的HR、MAP显著上升(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T1、T2、T3时刻的HR、MAP显著降低(P<0.05);与T2时刻比较,三组患儿T3、、T4时刻的PAED评分、FLACC评分显著下降,RSS评分均上升(P<0.05),C组T2、T3、、T4时刻的PAED评分、FLACC评分显著低于A、B两组,RSS评分显著高于A、B两组(P<0.05);三组患儿均无呕吐、痉挛、缺氧、窒息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七氟烷全身麻醉患儿术后采用静脉注射2.00mg/kg丙泊酚,可有效预防患儿术后躁动反应,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且镇静、镇痛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躁动反应 镇静效果 生命特征 不同剂量
下载PDF
压力支持通气在七氟醚麻醉下小儿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立 张奉超 +3 位作者 武娜 王晨晨 张克帅 彭蓓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9期53-59,共7页
目的探讨压力支持通气(PSV)在七氟醚麻醉下小儿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该院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的患儿5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27)和对照组(n=27)。两组患儿均于七氟... 目的探讨压力支持通气(PSV)在七氟醚麻醉下小儿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该院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的患儿5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27)和对照组(n=27)。两组患儿均于七氟醚麻醉状态下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术中研究组采取PSV,对照组采取压力控制通气(PCV)。统计两组患儿手术情况、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气腹时间、手术时间、动脉血氧分压(_(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1)~术毕即刻(T5)组内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HR)=0.68,P_(HR)=0.410;F_(MAP)=0.63,P_(MAP)=0.427),两组间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HR)=0.64,P_(HR)=0.424;FMAP=0.11,P_(MAP)=0.740);在T6时点,两组患者HR和MA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HR)=4.84,P_(HR)=0.028;tMAP=4.69,P_(MAP)=0.030);研究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3%,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0%,与对照组的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七氟醚麻醉状态下,于小儿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中采取PSV,可缩短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减少拔管时血压及HR的波动幅度,降低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支持通气 七氟醚 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小儿 血流动力学 安全性
下载PDF
瑞马唑仑对七氟醚麻醉下龋齿治疗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莫涛 柏青 +1 位作者 张奉超 曹君利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对七氟醚麻醉下行龋齿治疗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龋齿治疗手术患儿90例,年龄3~7岁,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1、R2和C组...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对七氟醚麻醉下行龋齿治疗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龋齿治疗手术患儿90例,年龄3~7岁,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1、R2和C组,每组各30例,在手术结束前5 min分别静脉给予瑞马唑仑0.1 mg/kg、瑞马唑仑0.2 mg/kg和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并比较3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的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行为学疼痛评分(FLACC)和Ramsay镇静评分,计算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同时记录3组患儿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结果与C组相比,R1、R2组患儿各时间点PAED评分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C组相比,R2组患儿出PACU后0.5 h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C、R1组比较,R2组患儿拔管时间、睁眼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静脉给予瑞马唑仑0.1 mg/kg可显著降低七氟醚麻醉下龋齿治疗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不影响患儿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龋齿治疗 患儿 苏醒期躁动 七氟醚 疼痛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喷他佐辛用于学龄前儿童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8
作者 杜冰 吴小乐 +2 位作者 石轩雨 彭蓓 张奉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2期1917-191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喷他佐辛用于学龄前儿童阴茎畸形矫正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80例行阴茎畸形矫正术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0例。其中A、B、C组的镇痛方案分别为0.02μg/(kg?h)、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喷他佐辛用于学龄前儿童阴茎畸形矫正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80例行阴茎畸形矫正术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0例。其中A、B、C组的镇痛方案分别为0.02μg/(kg?h)、0.04μg/(kg?h)、0.06μg/(kg?h)右美托咪定+喷他佐辛3 mg/kg镇痛。D组采用喷他佐辛3 mg/kg术后镇痛,观察并比较各组患儿术后2 h、4 h、12 h的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比较各组术后24 h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 h、4 h,C组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A、B、D组(P<0.05),A组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B、D组(P<0.05),B、D组间Ramsay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 h,C组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A、B、D组(P<0.05),A、B、D组间Ramsay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 h,A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B、C、D组(P<0.05),B、C、D组间V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 h,A组、B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C、D组(P<0.05),A、B组间V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D组间V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 h,各组间VAS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喷他佐辛复合0.06μg/(kg?h)右美托咪定用于学龄前儿童阴茎畸形矫正术后镇痛中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儿童 学龄前 右美托咪啶/投药和剂量 喷他佐辛/投药和剂量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七氟烷应用于幼儿麻醉诱导中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吴小乐 王瑞玉 +2 位作者 李立 陈超 张奉超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9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七氟烷应用于幼儿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60例全身麻醉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60例患儿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低浓度七氟醚,即6%;研究组高浓度七氟醚,即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七氟烷应用于幼儿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60例全身麻醉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60例患儿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低浓度七氟醚,即6%;研究组高浓度七氟醚,即8%。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不同时刻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同时统计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前,两组患儿心率及平均动脉压[(141.27±15.68)次/min vs(142.47±11.08)次/min;(72.37±5.61)mmHg vs(72.41±5.69)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5、0.872,P<0.05),麻醉后T1时研究组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45.38±12.37)次/min vs(139.75±9.84)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87,P<0.001),平均动脉压及SpO2[(70.91±5.68)mmHg vs(71.34±5.09)mmHg;(97.37±2.52)%vs(97.75±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2、0.874,P>0.05);T2、T3、T4、T5时,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SpO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例患儿不良发应,对照组共6例(6.7%vs 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5,P=0.005)。结论相比低浓度七氟醚,高浓度七氟醚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作用更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浓度 七氟醚 小儿 麻醉诱导
下载PDF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小儿口腔囊肿七氟烷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柏青 莫涛 张燕燕 《医药前沿》 2024年第8期52-54,58,共4页
目的:分析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口腔囊肿七氟烷全麻术后患儿苏醒期躁动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因口腔囊肿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行七氟烷全身麻醉日间手术的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艾司... 目的:分析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口腔囊肿七氟烷全麻术后患儿苏醒期躁动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因口腔囊肿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行七氟烷全身麻醉日间手术的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艾司氯胺酮组与对照组,各40例。艾司氯胺酮组在麻醉诱导时静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0.2mg/kg),对照组在麻醉诱导时静注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除喉罩时间、七氟烷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的复苏室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患儿在各个时间点的PAED评分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T1、T2、T3、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复苏室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可降低小儿口腔囊肿七氟烷全麻手术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囊肿 儿童 手术 艾司氯胺酮 七氟烷 苏醒期躁动
下载PDF
预先静脉给予咪达唑仑对全麻手术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的改善作用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瑞玉 张奉超 +1 位作者 杜冰 吴小乐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推注咪达唑仑对全麻手术治疗股沟疝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Negative Postopera-tive Behavioral Changes,NPOBCs)的改善情况。方法90例股沟疝患儿随机分为M_(1)、M_(2)、C组各30例。病房接患儿前M_(1)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推注咪达唑仑对全麻手术治疗股沟疝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Negative Postopera-tive Behavioral Changes,NPOBCs)的改善情况。方法90例股沟疝患儿随机分为M_(1)、M_(2)、C组各30例。病房接患儿前M_(1)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1 mg/kg,M_(2)和C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进入手术室后M_(2)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1 mg/kg,M_(1)和C组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三组均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采用8%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分别于在病房给药前、进入手术室即刻使用改良耶鲁术前焦虑评分(mYPAS)对三组患儿进行术前焦虑评分。观察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术后2、4、6、12和24 h对三组患儿进行行为学疼痛评分(FLACC)。分别于术后第1、7、14和30天观察患儿术后行为学改变情况(PHBQ评分)。结果与M_(2)、C组比较,M_(1)组患儿入手术室即刻m YPAS评分低(P均<0.05)。与C组比较,M_(1)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第1天NPOBCs的发生率低(P均<0.05)。与C组比较,M_(1)组患儿术后第1、7天分离焦虑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术前在病房给予咪达唑仑可减轻七氟烷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降低术后NPOBCs发生情况,减轻患儿分离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镇静 咪达唑仑 苏醒期躁动 不良行为改变 分离焦虑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江河 李筱颖 +1 位作者 李立 朱珊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478-482,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行阑尾切除术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行阑尾切除术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予常规麻醉,观察组予右美托咪定预处理配合常规麻醉。结果:观察组T0与T1时刻和T0与T4时刻、对照组T0与T1时刻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和心排血量(CO)均相近(P>0.05),其余每2个时刻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4时刻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HR、CVP和CO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观察组T0’时刻和T3’时刻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相近(P>0.05),本组内其余每2个时刻间和对照组每2个时刻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3’时刻血清Cor、E、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麻醉给予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减小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减轻术后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预处理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血流动力学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滴鼻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3
作者 贾苗 吴小乐 +1 位作者 范从海 张奉超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801-180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123例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41例。在麻醉诱导前30 min,A组经鼻滴入2μg/kg...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123例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41例。在麻醉诱导前30 min,A组经鼻滴入2μg/kg右美托咪定、B组经鼻滴入1μg/kg右美托咪定,C组经鼻滴入0.2 mg/kg咪达唑仑。比较3组患儿滴鼻前(T0)、麻醉诱导时(T1)、插管即刻(T2)、手术即刻(T3)、拔管时(T4)、拔管后30 min(T5)应激反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3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于T0~T2时间点均先呈升高趋势,T3~T5时间点后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T1~T5时间点,Cor、NE和E水平:A组<B组<C组(P<0.05);3组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B组在T1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降低(P<0.05),T2~T4时间点MAP、HR均升高(P<0.05)。A组躁动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P<0.01)。3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低血压发生率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可减轻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预防躁动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滴鼻 腺样体切除术
下载PDF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丙泊酚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武娜 李立 +2 位作者 贾苗 马娟 张奉超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2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丙泊酚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纳入8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小儿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静脉麻醉,研究组予以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比...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丙泊酚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纳入8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小儿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静脉麻醉,研究组予以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基础情况(包括检查时间、一次检查成功率和呛咳情况)和镇静满意率,记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T_(1))、检查开始即刻(T_(2))、检查开始后1 min(T_(3))、检查开始后5 min(T_(4))和检查结束即刻(T_(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15.14±2.03)和(18.26±2.65)min](P<0.05),呛咳评分低于对照组[(2.13±0.33)和(2.86±0.47)分](P<0.05);两组患儿一次检查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镇静满意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HR和MAP组间、时间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HR和MAP在T_(2)、T_(3)、T_(4)和T_(5)时点均高于T_(1)时点,且T_(4)、T_(5)时点均低于T_(2)、T_(3)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_(1)、T_(2)、T_(3)、T_(4)和T_(5)时点HR慢于对照组,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SpO_(2)组间、时间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缩短检查时间,减轻呛咳程度,提高镇静满意率,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丙泊酚 纤维支气管镜 血流动力学指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TAP阻滞时机对腹腔镜手术患儿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瑞玉 吴小乐 +1 位作者 王浩 张奉超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5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腹横肌平面阻滞时机对腹腔镜手术患儿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8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7岁,随机分为术前组(B组)和术后组(A组),两组分别在手术切皮前和手术完成后行双侧腹横肌... 目的探讨不同腹横肌平面阻滞时机对腹腔镜手术患儿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8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7岁,随机分为术前组(B组)和术后组(A组),两组分别在手术切皮前和手术完成后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记录患儿术后2、4、6、12和24h的FLACC评分和镇痛泵按压次数。记录两组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停留PACU期间的最高PAED躁动评分。记录两组患儿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同时记录术后寒战、呕吐、皮下血肿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儿术后2、4和6h的FLACC评分明显降低,镇痛泵实际按压次数明显减少,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亦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停留PACU期间最高PAED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较术后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能显著减轻腹腔镜手术患儿术后疼痛,减少术中镇痛药的用量,且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阻滞 患儿 术后疼痛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经鼻给药在小儿舌系带矫正术术前镇静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筱颖 陈超 +1 位作者 施旭旭 张奉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11期1363-1366,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经鼻给药在小儿舌系带矫正术术前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行全麻下舌系带矫正术9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经鼻给药在小儿舌系带矫正术术前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行全麻下舌系带矫正术9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术前经鼻分别给予1μg/kg右美托咪定和2μ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不予给药。观察和比较三组患儿的镇静效果和吸入诱导时的面罩接受情况,并比较三组给药前(T0)、给药30min后(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5min(T3)和手术结束后5min(T4)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比较三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1组、试验2组Ramsay镇静评分在T1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试验2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优于试验1组(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面罩接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2组明显高于试验1组(P<0.05);在T1、T2、T3和T4时试验1组、试验2组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2组明显低于试验1组(P<0.05);血氧饱和度在T0、T1、T2、T3和T4时均在96.0%以上,且三组血氧饱和度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舌系带矫正术术前经鼻使用1μg/kg和2μg/kg右美托咪定能起到良好的镇静作用,有利于患儿接受面罩,其中2μg/kg右美托咪定效果更佳,但2μg/kg右美托咪定更容易引起心动过缓,手术中应密切监测心率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经鼻雾化给药 小儿舌系带矫正术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小儿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立 王晨晨 +2 位作者 丁洋子 马娟 武娜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835-838,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小儿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门诊接诊的76例需要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小儿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门诊接诊的76例需要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静脉注射2.5 mg/kg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0.15 mg/kg盐酸艾司氯胺酮进行麻醉。比较2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苏醒室评分以及离开复苏室时间,比较2组丙泊酚追加情况、患儿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检查时间、苏醒室评分、离开复苏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9例患儿追加丙泊酚(23.68%),对照组有22例(57.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起效时间更快,麻醉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艾司氯胺酮 无痛胃镜 检查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洋子 刘雨梅 +2 位作者 张奉超 陈超 李立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4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20年7月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2例,均行介入封堵术治疗,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31例。试验组给予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20年7月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2例,均行介入封堵术治疗,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31例。试验组给予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给予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基础麻醉时、插管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心率(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24 h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OAA/S镇静评分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改良Steward苏醒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可有效保持患儿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具有一定脑保护作用,并可提高患儿术后苏醒质量,减少苏醒期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介入封堵术 丙泊酚 右美托咪定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在小儿体表淋巴管畸形介入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雨梅 丁洋子 +2 位作者 张奉超 陈超 张燕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4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在小儿体表淋巴管畸形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体表淋巴管畸形患儿86例,均行介入硬化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试验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在小儿体表淋巴管畸形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体表淋巴管畸形患儿86例,均行介入硬化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试验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基础麻醉时、插管后10 min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24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苏醒即刻、苏醒后30 min、60 min镇静(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躁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可稳定体表淋巴管畸形患儿硬化介入术中血流动力学,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减少术后躁动发生,镇静效果良好,是理想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淋巴管畸形 介入硬化手术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下载PDF
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0
作者 吴小乐 张瑞冬 +1 位作者 张奉超 曹君利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043-1046,共4页
关键词 小儿 七氟醚 麻醉 全身 苏醒期躁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