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州地区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妇母血微量元素水平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朱锦明 褚英 +4 位作者 吴庆荣 刘杰 李敏 何苗 彭风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380-338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妇母血微量元素钙、镁、锌、铁、铜含量水平的差异性,及其与孕期和年龄相关性。方法:检测10 131例孕早、中期孕妇血清的钙、镁、锌、铁、铜含量,早、中期妊娠分别按年龄分为3个阶段(≤25岁、25~35...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妇母血微量元素钙、镁、锌、铁、铜含量水平的差异性,及其与孕期和年龄相关性。方法:检测10 131例孕早、中期孕妇血清的钙、镁、锌、铁、铜含量,早、中期妊娠分别按年龄分为3个阶段(≤25岁、25~35岁、≥35岁)进行分析。结果:(1)孕早、中期相比,铜水平较低,锌、镁、铁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孕早期不同年龄段5种微量元素比较,只有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5岁及≥35岁年龄段比≤25岁高(P〈0.05),其余4种微量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孕中期不同年龄段5种微量元素比较,锌和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5岁及≥35岁年龄段比≤25岁高(P〈0.05),其余3种微量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孕早、中期孕妇体内微量元素镁、锌、铁、铜存在差异,钙没有明显差异;(2)不同年龄阶段孕妇体内微量元素存在差异;(3)根据孕妇不同孕期不同年龄阶段各种微量元素含量特点补充微量元素,满足母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妊娠期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徐州地区非孕期育龄妇女及孕早、中期孕妇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朱锦明 李敏 +5 位作者 李蕾 褚英 吴庆荣 刘杰 何苗 彭风云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非孕期育龄妇女及孕早、中期孕妇母血清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含量水平的差异性,及母血微量元素水平是否与孕妇孕期相关。方法检测本地区687例妇女[(非孕期育龄妇女(非孕组)、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各229例)]血清微量元... 目的探讨非孕期育龄妇女及孕早、中期孕妇母血清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含量水平的差异性,及母血微量元素水平是否与孕妇孕期相关。方法检测本地区687例妇女[(非孕期育龄妇女(非孕组)、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各229例)]血清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水平,对比观察、分析各组水平差异。结果①3组间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孕早期与非孕组5种微量元素比较:铜、锌、钙、铁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铜、铁水平低于非孕组,锌、钙水平高于非孕组;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孕中期与非孕组5种微量元素比较:镁、铁表达水平低于非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锌、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孕早、中期5种微量元素比较:铜、锌、镁、铁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铜、锌水平低于孕中期组,镁、铁水平高于孕中期组,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育龄妇女血液中5种微量元素水平在是否妊娠及不同孕期间存在差异,应根据不同孕期及各种微量元素含量特点,补充相应适量的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妊娠期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徐州地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耐药基因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莹 董博 +1 位作者 许亚洲 李洪春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686-691,共6页
目的调查本地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extend-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XDR-AB)37种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及亲缘性关系,包括2种管家基因以及35种获得性耐药基因。方法基于K-B纸片法检测菌株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 目的调查本地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extend-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XDR-AB)37种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及亲缘性关系,包括2种管家基因以及35种获得性耐药基因。方法基于K-B纸片法检测菌株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耐药基因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样本聚类分析。结果54株XDR-AB菌株共检测到18种阳性基因,包括OXA-23(53株)、strB(52株)、CarO和abeM(51株)、ADCs(49株)、adeB、aacC和OXA-51(各48株)、adeA(45株)、SHV(26株)、adeC(14株)、CTX-M-9(6株)、IMP(5株)、qacE和CTX-M-1(4株)、tetA(3株)、gyrA(2株)、OmpW(1株),同源性菌株分布于临床不同科室。结论本地区XDR-AB耐药基因主要集中在β-内酰胺酶、外排泵、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并存在流行传播趋势,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选择联合药物治疗,防止细菌耐药的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徐州和南通地区育龄妇女与孕妇血清微量元素水平比较分析
4
作者 黄蕾 朱锦明 +6 位作者 褚英 吴庆荣 刘杰 李敏 何苗 彭风云 李海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9期3684-3686,共3页
目的探讨徐州和南通地区非孕期育龄妇女(非孕组)与中孕期孕妇(中孕组)血清中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含量的差异性。方法检测徐州地区女性401例(非孕组101例,中孕组300例)、南通地区女性434例(非孕组121例,中孕组313例)血清中的铜、... 目的探讨徐州和南通地区非孕期育龄妇女(非孕组)与中孕期孕妇(中孕组)血清中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含量的差异性。方法检测徐州地区女性401例(非孕组101例,中孕组300例)、南通地区女性434例(非孕组121例,中孕组313例)血清中的铜、锌、钙、镁、铁含量,分析地区间的差异性。结果徐州地区非孕组、中孕组血清铜含量均低于南通地区非孕组、中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锌含量均高于南通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钙含量均高于南通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地区非孕组、中孕组血清镁、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徐州地区与南通地区非孕组及中孕组孕妇体内微量元素铜、锌、钙含量存在差异,考虑与地域差异和饮食习惯有关。根据各种微量元素含量特点予以补充,满足母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孕妇 微量元素
下载PDF
人苯丙氨酸羟化酶突变体p.R243Q、p.R241C和p.Y356X的体外表达及功能研究
5
作者 庞永红 高翔羽 +7 位作者 袁振亚 黄辉 王增芹 彭磊 李逸群 刘杰 刘冬 陈桂荣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目的分析3种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突变体(p.R243Q、p.R241C和p.Y356X)的体外表达,确定3种突变体的致病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PAH突变体对PAH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构建相应的PAH突变型质粒,在人胚... 目的分析3种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突变体(p.R243Q、p.R241C和p.Y356X)的体外表达,确定3种突变体的致病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PAH突变体对PAH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构建相应的PAH突变型质粒,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中进行表达,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种PAH突变体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蛋白质印迹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突变体的PAH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结果显示,3种突变体均具备致病性。突变体p.R243Q和p.R241C质粒在HEK293T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与野生型类似(P>0.05),而p.Y356X突变体质粒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3种突变体PAH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野生型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p.R241C和p.Y356X的细胞外PAH蛋白浓度较野生型降低(P<0.05),p.R243Q与野生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243Q、p.R241C和p.Y356X降低真核细胞中PAH蛋白的表达量,其中p.R241C和p.Y356X还影响PAH蛋白的功能,这3种PAH突变体均为致病性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 突变体 体外表达 细胞
下载PDF
产科出院后因严重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新生儿入院前随访情况及随访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增芹 高艳 +14 位作者 董小玥 王淮燕 卢红艳 陈筱青 薛梅 张佳 吴明赴 万俊 吴新萍 潘兆军 邓晓毅 韩树萍 乔瑜 杨丽 余章斌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9-674,共6页
目的调查产科出院后因严重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新生儿入院前的随访情况及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是一个多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来源于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江苏省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12家单位... 目的调查产科出院后因严重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新生儿入院前的随访情况及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是一个多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来源于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江苏省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12家单位的多中心临床数据库。根据自产科出院后是否按时进行新生儿黄疸随访,分为随访依从性好和依从性差两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儿入院前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545例,其中随访依从性好组156例(28.6%),依从性差组389例(7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出生胎龄、入院体重较出生体重下降比例≥10%、既往子女光疗、既往子女换血、母亲Rh(-)血型、母亲文化水平高、产科出院前医护人员采用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提醒随访、出院后采用电话告知方式提醒随访均与随访依从性增加有关(P<0.05)。结论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产科出院后随访依从性较差,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出院前对家长进行黄疸知识宣教,提高黄疸随访意识;建议通过电话或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督促提醒家长按时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高胆红素血症 随访 依从性 新生儿
下载PDF
妇产专业临床药师参与70例次药学会诊及典型案例分析
7
作者 沐宇 唐莲 +3 位作者 彭兰 侯顺玉 周琴 李静静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7期114-117,共4页
目的 分析某院妇产专业临床药师参与药学会诊的现状及特点,为妇产专业临床药师改进和完善药学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妇产专业临床药师参与的药学会诊记录,摘录典型案例,... 目的 分析某院妇产专业临床药师参与药学会诊的现状及特点,为妇产专业临床药师改进和完善药学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妇产专业临床药师参与的药学会诊记录,摘录典型案例,分析妇产专业临床药师会诊的重点和难点,总结会诊经验和教训。结果 共收集70例次药学会诊记录,涉及53例患者。会诊类型以临床单独邀请临床药师会诊为主(45例次,64.29%);会诊目的以抗感染为主(59例次,84.29%),其中妊娠期相关感染会诊27例次(45.76%);临床医师完全采纳会诊意见63例次(90.00%),其中转归痊愈或好转55例次(87.30%)。结论 妇产专业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抗感染方案的设计和调整是妇产专业临床药师深入开展药学服务的切入点;需关注肾功能亢进等妊娠期特殊的病理生理状态,实现个体化给药,提升妇产专业临床药师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会诊 妇产专业 临床药师 抗感染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莹 姚丛月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7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MPP伴发心肌损伤的患儿为心肌损伤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3例MPP未发生心肌损伤的患儿为非心肌损伤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74例儿童为对照...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MPP伴发心肌损伤的患儿为心肌损伤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3例MPP未发生心肌损伤的患儿为非心肌损伤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74例儿童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儿童血清25-(OH)-D、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血清25-(OH)-D与儿童MPP心肌损伤的相关性,同时绘制ROC曲线,检验血清25-(OH)-D水平对儿童MPP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心肌损伤组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非心肌损伤组和对照组,且非心肌损伤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对儿童MPP心肌损伤可能存在保护作用(OR值<1,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25-(OH)-D水平预测儿童MPP心肌损伤的灵敏度为76.20%,特异度为71.40%。结论血清25-(OH)-D水平对儿童MPP心肌损伤可能存在保护作用,检测血清25-(OH)-D水平对儿童MPP心肌损伤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25-羟维生素D 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NOX2和胎盘组织中NOX2、RO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卢彩红 朱锦明 +2 位作者 李蕾 任艺 蔡燕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9-85,共7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胎盘组织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及胎盘组织中活性氧(RO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子痫前期孕妇60例,其中早发...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胎盘组织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及胎盘组织中活性氧(RO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子痫前期孕妇60例,其中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30例(早发组),晚发型子痫前期孕妇30例(晚发组),另取同期在该院就诊的健康孕妇30例作为对照(正常组)。检测各组外周血NOX2、胎盘组织中NOX2 mRNA相对表达量和ROS表达。结果早发组外周血NOX2、胎盘组织NOX2阳性表达率、NOX2mRNA相对表达量、ROS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和晚发组(P<0.0125);晚发组与对照组外周血NOX2、胎盘组织NOX2阳性表达率、NOX2 mRNA相对表达量、ROS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30岁孕妇外周血NOX2高于<30岁孕妇(P<0.05)。早发组不同体质量指数、孕妇类型、严重程度孕妇外周血NOX2、胎盘组织NOX2阳性表达率、NOX2 mRNA相对表达量、ROS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组不同年龄、体质量指数、孕妇类型、严重程度孕妇外周血NOX2、胎盘组织NOX2阳性表达率、NOX2 mRNA相对表达量、ROS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外周血NOX2与胎盘组织NOX2蛋白、NOX2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411和0.455,P=0.017和0.012);胎盘组织NOX2蛋白与胎盘组织NOX2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425,P=0.013)。早发组胎盘组织NOX2和ROS阳性表达率高于晚发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血NOX2和胎盘组织中NOX2、ROS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子痫前期早发型与晚发型的发病机制可能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 活性氧 外周血 胎盘组织 早发型 晚发型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胎盘组织中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2的表达及意义
10
作者 蔡燕丽 朱锦明 +4 位作者 张跃辉 栾晓梅 彭凤云 李青 杜长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18-1523,共6页
目的探讨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2(Signal peptide⁃CUB⁃EGF⁃lik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SCUBE2)在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58例,其中... 目的探讨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2(Signal peptide⁃CUB⁃EGF⁃lik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SCUBE2)在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58例,其中早发型子痫前期30例(发病妊娠周数<34周),晚发型子痫前期组28例(发病妊娠周数≥34周);另选取30例足月正常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入院治疗前孕妇的血清样本以及分娩时新鲜胎盘组织标本。ELISA检测三组孕妇血清SCUBE2、VEGFR2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三组胎盘组织中SCUBE2的定位及表达,Western blot实验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实验检测三组胎盘组织中SCUBE2、VEGFR2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SCUBE2主要表达于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及胎盘血管内皮细胞中,子痫前期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表达低于晚发型子痫前期组;Western blot及RT⁃qPCR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三组孕妇胎盘中SCUBE2和VEGFR2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其中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表达量低于晚发型子痫前期组(P<0.05);ELISA法检测显示,三组孕妇血清中SCUBE2及VEGFR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低于对照组,其中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表达量低于晚发型子痫前期组(P<0.05),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SCUBE2与VEGFR2表达量呈正相关(r=0.6022,P<0.0001)。结论SCUBE2在孕妇血清中及胎盘组织表达量降低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 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自控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在妊娠期高血压经阴道分娩孕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颖慧 栾晓梅 朱锦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0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经阴道分娩孕妇采用自控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行全产程分娩镇痛分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经阴道分娩孕妇采用自控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行全产程分娩镇痛分为研究组(n=78)与对照组(n=72)。对照组按照妊娠期高血压及阴道分娩诊疗常规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控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降压药物治疗率、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镇痛前后平均动脉压及两组降压药物治疗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产程及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在正常产程范围。两组产时、产后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时均无子痫、心脑血管意外、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均无新生儿窒息发生。两组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产程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阴道分娩产妇,能减轻其宫缩疼痛,维持血压稳定,对母婴结局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妊娠期高血压 自控 硬膜外
下载PDF
GGT1基因SNP预测乳腺癌术后EC-T化疗方案血液系统毒性临床研究
12
作者 沐宇 彭瑞 +4 位作者 梁兴忠 石祥奎 吴昕雨 胡书群 黄亭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0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转肽酶1(GGT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乳腺癌术后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类制剂(EC-T)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方案血液系统毒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2021年1月至12月接受EC-T化疗方案的... 目的探讨谷氨酰转肽酶1(GGT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乳腺癌术后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类制剂(EC-T)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方案血液系统毒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2021年1月至12月接受EC-T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术后患者60例,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抗癌药物毒性分级标准对血液毒性分级。采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患者GGT1基因SNP位点的基因型,以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各基因型与血液毒性发生的相关性。结果rs5751901位点共检出TT型(43.33%)、TC型(38.33%)、CC型(18.33%)3种基因型,rs2017869位点共检出GG型(41.67%)、GC型(40.00%)、CC型(18.33%)3种基因型。对于rs5751901位点,与TT型+TC型患者比较,CC型患者出现2级及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的风险显著降低,与TT型+CC型患者比较,TC型患者出现2级及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对于rs2017869位点,与GG型和GG型+GC型患者比较,CC型患者出现2级及以上血红蛋白减少的风险显著降低(P<0.05)。结论rs5751901及rs2017869位点的CC基因型是乳腺癌术后患者接受EC-T化疗方案血液毒性减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转肽酶1基因 乳腺癌 化学药物治疗 血液系统毒性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不同类型胎儿心律失常的产前超声影像学特征及出生结局
13
作者 王睿婕 解艳华 +2 位作者 缑灵山 董秀娟 许瑶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心律失常产前超声诊断及产后出生结局,总结苏北地区胎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析不同类型胎儿心律失常合并畸形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34172例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选取超... 目的探讨胎儿心律失常产前超声诊断及产后出生结局,总结苏北地区胎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析不同类型胎儿心律失常合并畸形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34172例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选取超声诊断为胎儿心律失常的661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心律失常胎儿的M型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并随访胎儿出生结局,对胎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伴发畸形及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4172例胎儿中共检出心律失常661例,总发生率为1.93%。其中不规则心律失常457例,构成比为69.14%;快速型心律失常137例,构成比为20.73%;慢速型心律失常67例,构成比为10.13%。661例心律失常胎儿中13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约1.97%,均为持续性快速型或持续性缓慢型。不同类型心律失常伴发畸形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7,P=0.011)。结论产前超声可以诊断大部分胎儿心律失常并细化分型,胎儿心律失常多数结局良好,持续性快速型及持续性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胎儿结局不良发生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产前 心律失常 超声心动图 畸形
下载PDF
CO_(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14
作者 何雪梅 梁慧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CO_(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患者80例,并分为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42)。... 目的探讨CO_(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患者80例,并分为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研究组行CO_(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评分、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表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37%vs 5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_(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效果显著优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单独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 CO_(2)点阵激光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
15
作者 吴侠 宋红娟 +2 位作者 刘晴晴 刘源 武宸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4-19,共6页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3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3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新辅助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96例)和...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3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3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新辅助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96例)和无效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模型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结果 有效组鳞癌、病灶大小≤6 cm、化疗疗程2~3周期、无贫血、淋巴结转移阴性、血流丰富占比高于无效组(P <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鳞癌[OR=2.044(95%CI:1.211,3.450)]、病灶大小≤6 cm [OR=2.563(95%CI:1.305,5.034)]、化疗疗程2~3周期[OR=1.845(95%CI:1.118,3.045)]、无贫血[OR=1.229(95%CI:1.003,1.506)]、淋巴结转移阴性[OR=3.174(95%CI:1.678,6.004)]、血流丰富[OR=2.306(95%CI:1.242,4.282)]均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有效的影响因素(P <0.05)。根据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模型,Logit(P)=-32.167+0.715×病理类型+0.941×病灶大小+0.612×化疗疗程+0.206×贫血+1.155×淋巴结转移+0.836×血流情况。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952(95%CI:0.906,0.997),敏感性为89.6%(95%CI:0.843,0.956),特异性为85.0%(95%CI:0.812,0.906)。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受病理类型、病灶大小、化疗疗程、贫血、淋巴结转移、血流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建立预测模型更有利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microRNA对子痫前期母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缑灵山 王雅文 +4 位作者 尹馨 董步连 王帅帅 索峰 顾茂胜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17-321,共5页
子痫前期是威胁母婴健康的妊娠期常见疾病,孕妇常出现高血压、蛋白尿,伴或不伴其他脏器损伤。子痫前期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母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功能紊乱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环节,而子痫前期母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阐... 子痫前期是威胁母婴健康的妊娠期常见疾病,孕妇常出现高血压、蛋白尿,伴或不伴其他脏器损伤。子痫前期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母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功能紊乱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环节,而子痫前期母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临床亦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microRNA(miRNA)是一类对基因具有调控作用的非编码微小RNA,可通过修饰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核心元件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研究报道了miRNA与子痫前期母体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收缩/舒张因子生成失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凋亡及血管生成障碍的关联性;且miRNA参与了子痫前期母体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分化功能。本文就miRNA在子痫前期母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为今后子痫前期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 内皮细胞 MICRORNA 综述
下载PDF
中药治疗孕期IgG抗A(B)抗体效价升高45例的回顾性分析
17
作者 田苗 王秀 +2 位作者 韩林 孙成才 庞永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2期89-92,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中药治疗孕期IgG抗A(B)抗体效价升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接受中药治疗的孕期IgG抗A(B)抗体效价升高患者45例,总结治疗后患者抗体效价、妊娠结局,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溶血及黄疸情况,治疗过程...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中药治疗孕期IgG抗A(B)抗体效价升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接受中药治疗的孕期IgG抗A(B)抗体效价升高患者45例,总结治疗后患者抗体效价、妊娠结局,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溶血及黄疸情况,治疗过程中中药相关肝肾功能损害及对胎儿产生致畸作用的情况等。结果治疗后抗体效价下降22例,升高5例,未变13例,5例未随访抗体效价,其中1例抗体效价升高的患者胎儿血型为O型,与母亲血型一致;新生儿黄疸发生率20.00%(9/45),其中溶血性黄疸发生率13.33%(6/45),发生黄疸新生儿中母亲IgG抗B抗体阳性占比较高,约为66.67%(6/9);治疗过程未发现明显中药相关肝肾功能损害及对胎儿产生致畸作用情况。结论中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IgG抗A(B)抗体效价,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无胎儿致畸作用;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可能与母亲IgG抗体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孕期IgG抗A(B)抗体效价的升高不能作为判断母儿血型不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黄 ABO血型不合 中医药疗法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筛查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海燕 周健 +1 位作者 任玲 姜智慧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筛查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对需排除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110例,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获取子宫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查,同时行宫腔镜下全面诊刮,以宫腔镜下诊刮组织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筛查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对需排除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110例,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获取子宫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查,同时行宫腔镜下全面诊刮,以宫腔镜下诊刮组织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取材满意率、诊断一致性、患者依从性等相关指标。结果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与宫腔镜下诊刮的取材满意率分别是92.7%(102/110)、95.5%(105/110)。不同组织类型诊断符合率不同,分别为: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96.1%(50/52)、单纯性增生75%(12/16)、复杂性增生5/6例、不典型增生5/6例、子宫内膜癌6/7例、子宫内膜息肉22.2%(4/18)。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取材基本无痛、出血少、患者依从性高,明显优于宫腔镜下诊刮。结论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对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筛查
下载PDF
双胎妊娠剖宫产术中预防性行改良B-lynch缝合术对产后出血及产妇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苏玉丽 朱锦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4期85-87,154,共4页
目的研究预防性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双胎妊娠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因双胎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10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术中采用B-lynch缝合术,对... 目的研究预防性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双胎妊娠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因双胎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10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术中采用B-lynch缝合术,对照组59例,采用常规方法处理,观察两组中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手术时间,缩宫剂使用量,产褥病发生率及恶露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产妇术中的出血量、术后24h内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缩剂用量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露持续天数及产褥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剖宫产术中预防性行改良B-lynch缝合术,对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宫缩剂的用量,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可作为双胎妊娠剖宫产术中常规术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剖宫产术 改良B-LYNCH缝合术 产后出血
下载PDF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妇科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秦娅 齐敦益 焦皓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妇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乳剂全麻组(A组)和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每组20例。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妇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乳剂全麻组(A组)和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每组20例。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7天的认知功能。记录2组患者拔管时间和麻醉复苏室(PACU)治疗时间。结果B组患者拔管时间和PACU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以及术后第7天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第1天MMSE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相对于依托咪酯乳剂全凭静脉麻醉,使用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妇科患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依托咪酯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