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身垂直律动训练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
1
作者
赵娜
李宁
+3 位作者
张立帅
王营
孙飞阳
张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4期69-74,共6页
目的 探讨全身垂直律动训练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探讨全身垂直律动训练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垂直律动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均持续训练3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估]、下肢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下肢关节活动度(包括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活动度)、步行能力[采用10 m最大步行能力测试(10MWT)评估]、姿势稳定性(重心运动长度、重心运动面积、平均轨迹误差、完成测试所用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生存质量[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估]。结果 干预后,两组FMA-LE评分、BBS评分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分别大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FMA-LE评分、BBS评分高于对照组,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10MWT分别快于本组干预前,重心运动长度分别短于本组干预前,重心运动面积、平均轨迹误差分别小于本组干预前,完成测试所用时间分别短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10MWT快于对照组,重心运动长度短于对照组,平均轨迹误差小于对照组,完成测试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mBI评分及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维度得分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mBI评分及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身垂直律动训练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平衡功能,增大下肢关节活动度,提高步行能力及姿势稳定性,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偏瘫
康复
全身垂直律动
反复促通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身垂直律动训练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
1
作者
赵娜
李宁
张立帅
王营
孙飞阳
张明
机构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康复医院、徐州市康复医院康复治疗部
徐州
医科
大学
徐州
临床学院
徐州市
中心
医院
康复
医学科
出处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4期69-74,共6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200358)
徐州市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018ZK002)
徐州市医学重点人才项目(XWRCHT20220045)。
文摘
目的 探讨全身垂直律动训练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垂直律动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均持续训练3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估]、下肢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下肢关节活动度(包括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活动度)、步行能力[采用10 m最大步行能力测试(10MWT)评估]、姿势稳定性(重心运动长度、重心运动面积、平均轨迹误差、完成测试所用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生存质量[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估]。结果 干预后,两组FMA-LE评分、BBS评分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分别大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FMA-LE评分、BBS评分高于对照组,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10MWT分别快于本组干预前,重心运动长度分别短于本组干预前,重心运动面积、平均轨迹误差分别小于本组干预前,完成测试所用时间分别短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10MWT快于对照组,重心运动长度短于对照组,平均轨迹误差小于对照组,完成测试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mBI评分及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维度得分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mBI评分及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身垂直律动训练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平衡功能,增大下肢关节活动度,提高步行能力及姿势稳定性,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偏瘫
康复
全身垂直律动
反复促通疗法
Keywords
Ischemic stroke
Hemiplegia
Rehabilitation
Whole-body vertical rhythm
Repeated facilitation therapy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682.22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身垂直律动训练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
赵娜
李宁
张立帅
王营
孙飞阳
张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