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
1
作者 刘未名 牛万成 夏宇涵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3期0171-0174,共4页
“为谁培养人”是教育方向,医学院校应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什么人”是教学目标,医学院校应培养医术精湛、人民信赖的好医生;“怎样培养人”是教学方法,医学院校应在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学校与医院之间建立有... “为谁培养人”是教育方向,医学院校应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什么人”是教学目标,医学院校应培养医术精湛、人民信赖的好医生;“怎样培养人”是教学方法,医学院校应在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学校与医院之间建立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五育并举”是育人要求,“三全育人”是落实路径,两者统一于“怎样培养人”的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培养人 五育并举 三全育人
下载PDF
SBAR模式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医患沟通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未名 牛万成 +2 位作者 张召辉 周峰 许瑾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93-0096,共4页
由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临床进展缓慢,学界提出了积极监测的诊疗策略。积极监测策略收益与风险并存,需要向患者充分说明,采用标准化沟通模板可以使沟通事项充分、全面,从而提高医患沟通效率和质量。SBAR模式是一种结构化的沟通模... 由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临床进展缓慢,学界提出了积极监测的诊疗策略。积极监测策略收益与风险并存,需要向患者充分说明,采用标准化沟通模板可以使沟通事项充分、全面,从而提高医患沟通效率和质量。SBAR模式是一种结构化的沟通模式,包括现况、背景、评估、建议四个模块,该模式兼具医学与人文要素,能够使患者产生放松感、亲近感、信赖感、价值感,并能够使患者从客体化、边缘化、“失语”化状态回归共同叙事主体,参与共同决策。医患关系是一种陪伴关系,医患沟通实践中走进患者内心,陪伴患者共度一段艰难的人生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积极监测 SBAR沟通模式 共同决策 陪伴
原文传递
线粒体钙离子摄入蛋白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元方 陈艳琴 +2 位作者 杨涛 张召辉 刘晓斌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钙离子摄入蛋白1(mitochondrial calcium uptake 1,MICU1)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30例RCCC患者为... 目的探讨线粒体钙离子摄入蛋白1(mitochondrial calcium uptake 1,MICU1)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30例RCC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CC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CU1蛋白的表达。采用瞬时转染法分别将MICU1干涉片段和MICU1过表达质粒转染到CAKI-1细胞中(siMICU1组和MICU1组),分别设置相应的阴性对照(siCtrl组和EV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MTS实验和EdU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收集TCGA数据库中517例RCCC组织转录组数据,分析MICU1 mRNA表达与RC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ICU1蛋白在RCCC组织中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成功构建过表达MICU1细胞和干涉MICU1细胞,MTS实验和EdU实验显示,MICU1组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EV组(P<0.05),siMICU1组的细胞增殖能力高于siCtrl组(P<0.05)。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MICU1表达与性别、TNM分期有关(P<0.05);MICU1低表达患者生存率低于高表达患者(χ~2=19.290,P<0.001);多因素Cox回归显示,MICU1低表达是影响RCCC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41,95%CI:1.191~2.261,P=0.002)。结论MICU1在RCCC组织中呈低表达,且可促进RCCC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线粒体钙离子摄入蛋白1 增殖 预后
下载PDF
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在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华明 杨红云 +3 位作者 曹崇奇 陈强 王秋红 张召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辅助下采用非手术治疗(non-operative management,NOM)的优势,为制定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开腹脾切除患者38例,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患者45例,收集两组患... 目的:探讨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辅助下采用非手术治疗(non-operative management,NOM)的优势,为制定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开腹脾切除患者38例,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患者45例,收集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快速康复、术后免疫、术后疲劳综合征)等进行综合比较。结果:①开腹脾切除组的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禁食水时间、术后应用镇痛药物次数、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高于脾动脉栓塞组;②脾动脉栓塞组术后免疫指标(IgA、IgM、IgG、IL-6、IL-10、Tuftsin)的恢复明显优于开腹脾切除手术患者;③脾动脉栓塞组术后疲劳综合征指标(优势手握力、睡眠时间)的恢复明显优于开腹脾切除手术患者。结论: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辅助下采用NOM治疗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体现出多方面优势,可以在基层医院创伤中心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选择性脾动脉栓塞 保脾手术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全程护理对行一次性根治术肛周脓肿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银梅 纪艳 +1 位作者 周芳 裴新宇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7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患者于一次性根治术围手术期接受中西医结合全程护理干预对其疼痛程度、负性情绪、排尿障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海医院行一次性根治术的8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患者于一次性根治术围手术期接受中西医结合全程护理干预对其疼痛程度、负性情绪、排尿障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海医院行一次性根治术的8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负性情绪、排尿障碍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1 d、3 d、10 d后,2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2组的负性情绪和排尿障碍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显著降低(P均<0.01),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更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周脓肿患者在一次性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中西医结合全程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其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一次性根治术 中西医结合全程护理 负性情绪 排尿障碍
下载PDF
生物微胶接种胚胎干细胞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
6
作者 刘未名 周峰 +1 位作者 张召辉 牛万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32-0034,共3页
生物微胶接种胚胎干细胞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2022年6月~2023年3月选取本院实验大鼠80例,对其进行随机排序并按奇偶数分为两组(n=40)。对照组采取假手术治疗,实验组行生物微胶接种胚胎干细胞。观察两组生物微胶GMs与胚胎干细... 生物微胶接种胚胎干细胞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2022年6月~2023年3月选取本院实验大鼠80例,对其进行随机排序并按奇偶数分为两组(n=40)。对照组采取假手术治疗,实验组行生物微胶接种胚胎干细胞。观察两组生物微胶GMs与胚胎干细胞(ESCs)生物兼容性、血肌酐及尿蛋白。结果 GMs光镜下可见GMs大小间隔缕空状,为细胞生存提供了空间;生物微胶GMs与ESCs生物兼容性观察,ESCs贴附于GMs,在GMs上生长;干预前,Scr、BUN、尿蛋白、Ccr指标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cr、BUN、尿蛋白指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cr指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微胶接种胚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有效降低肾脏疾病的进展,减少肾脏损伤,拮抗肾脏纤维化程度,可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微胶接种胚胎干细胞 慢性肾衰竭 生物微胶GMs 胚胎干细胞 血肌酐 尿蛋白
下载PDF
CLOCK在甲状腺癌与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冬良 华明 +4 位作者 周峰 韩昌 牛万成 李德本 张召辉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10期1675-1677,1785,共4页
目的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甲状腺腺瘤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研究发现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在形成过程中存在多种基因表达的差异。本研究拟探讨生物节律基因(circadian locomotor output cycles kaput,CLOCK)在... 目的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甲状腺腺瘤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研究发现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在形成过程中存在多种基因表达的差异。本研究拟探讨生物节律基因(circadian locomotor output cycles kaput,CLOCK)在甲状腺癌与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系统收集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海医院普外科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癌标本74例及甲状腺腺瘤标本55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LOCK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组织中CLOCK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9%(51/74)和32.7%(18/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状腺癌组织CLOCK表达量为4.2±3.8,甲状腺腺瘤组织CLOCK表达量为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LOCK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0.012),且CLOCK阳性表达率随肿瘤体积增大而提高(P=0.028),而且CLOCK阳性表达率随TNM分期的提高而提高(P=0.023)。结论 CLOCK表达上调不仅参与甲状腺癌的形成过程,而且在肿瘤的侵袭、转移等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CK 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