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责任伦理视域下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与培养路径研究——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谦 王远旭 +2 位作者 周聪 董洁 江姗 《科学咨询》 2023年第23期42-44,共3页
医学生是国家卫生事业的后备军、人类健康的守护者。责任伦理着眼于行为主体的能动性,对医学生而言,在自身、他人、社会与国家的责任意识、责任行为上都有着具体体现。研究发现,当前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履行... 医学生是国家卫生事业的后备军、人类健康的守护者。责任伦理着眼于行为主体的能动性,对医学生而言,在自身、他人、社会与国家的责任意识、责任行为上都有着具体体现。研究发现,当前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履行责任行动力不足、对病人情感淡漠、趋于自利、外化责任等。本文基于对现状调查分析,结合医学生群体的特殊情况,从社会实践、临床实习、文化熏陶、新兴媒体角度等方面共同提升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社会责任感 责任伦理 培育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在宫腔镜手术中麻醉效果与苏醒质量的比较分析
2
作者 秦娅 焦皓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5期439-443,共5页
目的比较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与苏醒质量。方法选择2023年4-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拟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S组)与羟考酮组(O组)两组,每组各40例。S组给予艾司氯胺酮... 目的比较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与苏醒质量。方法选择2023年4-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拟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S组)与羟考酮组(O组)两组,每组各40例。S组给予艾司氯胺酮0.2 mg/kg和丙泊酚2.0 mg/kg进行麻醉诱导,O组给予羟考酮0.1 mg/kg和丙泊酚2.0 mg/kg进行麻醉诱导。两组患者均采用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进行镇静深度评估,评分低于2分开始手术。术中发生体动反应则追加丙泊酚0.5~1.0 mg/kg。手术结束将患者送入麻醉恢复室(PACU)继续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T_(0))、睫毛反射消失时(T_(1))、扩宫时(T_(2))、手术结束时(T_(3))、意识清醒时(T_(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氧饱和度(SpO_(2));记录诱导期呛咳、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治疗时间以及术中丙泊酚总用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苏醒后5 min以及苏醒后30 min宫缩痛情况。结果T_(0)、T_(3)和T_(4)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和T_(2)时间点,S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高于O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诱导期呛咳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宫缩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的术中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和恢复室治疗时间低于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好且苏醒质量高,对呼吸和循环影响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羟考酮 宫腔镜 苏醒质量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下胸横肌平面-胸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春培 孙正霞 +3 位作者 刘辉 马丽丽 谢辉兰 卞清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6-671,共6页
目的:评价胸横肌平面-胸神经(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TTP-PECS)阻滞用于减阿片类药物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TTP-PECS阻滞联合减... 目的:评价胸横肌平面-胸神经(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TTP-PECS)阻滞用于减阿片类药物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TTP-PECS阻滞联合减阿片药物全麻组(TO组)和常规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切皮时(T2)、切除乳腺标本时(T3)、手术结束时(T4)各时点安静及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24 h 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uality of recovery-40,QoR-40)评分;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4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降低(P <0.05),但两组之间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O组术后2 h、6 h、12 h安静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显著低于GA组(P <0.05);TO组术后24 h QoR-40量表总评分及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心理支持、疼痛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GA组(P <0.05);TO组患者诱导期咳嗽反射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GA组(P <0.05)。结论:TTP-PECS阻滞联合羟考酮-丙泊酚减阿片药物全身麻醉可安全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早期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横肌平面 胸神经阻滞 羟考酮 丙泊酚 全身麻醉 乳腺癌
原文传递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塔夫茨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咏梅 刘苏 +2 位作者 Ylisabyth Bradshaw Daniel Carr 曹君利 《基础医学教育》 2019年第11期883-884,共2页
医学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如何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中调整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是当下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美国塔夫茨大学医学院(Tuft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近十几年来进... 医学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如何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中调整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是当下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美国塔夫茨大学医学院(Tuft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近十几年来进行了两次重要的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已经与临床相关知识充分整合,了解其生理学教学改革的过程,将为我国高等院校今后进行生理学及麻醉生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塔夫茨大学医学院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美国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带来的思考和借鉴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咏梅 刘苏 +2 位作者 Ylisabyth Bradshaw Daniel Carr 曹君利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第8期130-131,共2页
美国医学教育始终处于全球医学教育前沿,围绕临床医生培养目标,其医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改革。美国塔夫茨大学医学院(Tuft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近十几年来进行了二次重要的基础医学教育改革,通过参与塔夫茨大学医学院... 美国医学教育始终处于全球医学教育前沿,围绕临床医生培养目标,其医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改革。美国塔夫茨大学医学院(Tuft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近十几年来进行了二次重要的基础医学教育改革,通过参与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基础教学并了解其教学改革的背景,将对今后我国如何进行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医学教育 基础医学 塔夫茨大学医学院
下载PDF
术毕静注舒更葡糖钠的全凭静脉麻醉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
6
作者 黄茜 夏肇敏 +4 位作者 辜晓岚 邢令熙 宋田皓 高蓉 顾连兵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术毕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的全凭静脉麻醉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接受全凭静脉麻醉下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035例,术毕将患者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根据术后使用肌松拮抗药物的不同分为舒更葡糖钠组(S组,... 目的观察术毕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的全凭静脉麻醉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接受全凭静脉麻醉下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035例,术毕将患者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根据术后使用肌松拮抗药物的不同分为舒更葡糖钠组(S组,351例)、新斯的明组(N组,339例)、空白对照组(C组,345例)。S组术毕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2 mg/kg、N组待患者出现自主呼吸时静脉注射新斯的明0.04 mg/kg+阿托品0.02 mg/kg、C组不使用任何肌松拮抗剂。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患者拔管时间、给药后拔管时间、回病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术后24 h静态及动态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肠梗阻、切口相关并发症、ALT升高、AST升高、白蛋白降低、血肌酐升高]。结果S组患者拔管时间和回病房时间均少于C组和N组,且S组给药后拔管时间少于N组(P均<0.05)。S组和N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少于C组,且N组总住院时间少于S组(P均<0.05)。S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者及PPCs发生率均低于C组和N组,且S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肺不张者低于N组(P均<0.05)。S组和N组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者均低于C组,且S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者低于C组和N组(P均<0.05)。结论与术毕使用新斯的明进行肌松拮抗和不使用肌松拮抗剂的胃癌患者相比,术毕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可缩短胃癌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回病房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并降低PPCs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阻滞拮抗剂 舒更葡糖钠 胃癌 胃癌根治术 术后恢复 术后肺部并发症 新斯的明
下载PDF
环泊酚复合中/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飞 王宇浪 +2 位作者 王龙江 庞轩 贾梦醒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环泊酚复合中/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老年患者1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各65例。对照组、小... 目的探讨环泊酚复合中/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老年患者1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各65例。对照组、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及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分别静脉推注0.10 mL/kg生理盐水、0.15 mg/kg艾司氯胺酮及0.30 mg/kg艾司氯胺酮复合0.30 mg/kg环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术中根据情况追加环泊酚麻醉。记录各组环泊酚消耗量,包括诱导消耗量及内镜检查期间追加消耗量,计算环泊酚总消耗量(诱导消耗量+追加消耗量);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 min(T_(0))、麻醉诱导后即刻(T_(1))、胃镜插入即刻(T_(2))、结肠镜检查前即刻(T_(3))、结肠镜检查后(T_(4))、患者苏醒期首次睁眼时(T_(5))记录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各组麻醉诱导时间、胃镜操作时间及患者苏醒时间;记录术中不良事件(低氧血症、低血压、咳嗽、体动)及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及流泪、激动、噩梦、幻觉、谵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小、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环泊酚诱导消耗量及总消耗量均降低,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环泊酚追加消耗量降低;与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比较,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环泊酚诱导消耗量及总消耗量均降低(P均<0.05)。与同组T_(0)时点比较,对照组在T_(1)~T_(5)时点SBP及DBP均降低、SpO_(2)均升高,在T_(2)~T_(5)时点HR均降低;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在T_(1)~T_(5)时点SBP均降低、SpO_(2)均升高,在T_(2)~T_(4)时点DBP均降低,在T_(3)~T_(5)时点HR均降低;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在T_(2)~T_(5)时点SBP均降低、SpO_(2)均升高,在T_(2)~T_(4)时点DBP均降低,在T_(3)~T_(5)时点HR均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T_(1)~T_(2)时点SBP、DBP均升高,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T_(1)~T_(2)时点SBP升高,T_(1)~T_(3)时点DBP、HR均升高(P均<0.05)。各组麻醉诱导时间、胃镜操作时间及患者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术中体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术中低氧血症、低血压、咳嗽、体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各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环泊酚复合中/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当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中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艾司氯胺酮 胃镜检查 肠镜检查 麻醉效果 老年人
下载PDF
环泊酚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用于支气管内超声检查的安全性研究
8
作者 王龙江 庞轩 +4 位作者 郑紫晨 丁文平 王艳飞 王宇浪 贾梦醒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525-531,共7页
目的探讨环泊酚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在支气管内超声(EBUS)检查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EBUS检查的患者1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年龄18~75岁,体重指数(BMI)18~28 kg/m^(... 目的探讨环泊酚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在支气管内超声(EBUS)检查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EBUS检查的患者1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年龄18~75岁,体重指数(BMI)18~28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艾司氯胺酮组(PE组)、环泊酚组(C组)与环泊酚+艾司氯胺酮组(CE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时,PE、CE组额外给予艾司氯胺酮0.3 mg/kg;麻醉维持时,P组、PE组使用丙泊酚3~6 mg/(kg·h)持续泵注,C组、CE组使用环泊酚0.6~1.2 mg/(kg·h)持续泵注,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在40~60之间。记录四组在麻醉诱导前(T_(1))、喉罩置入后(T_(2))、气管镜通过声门时(T_(3))、检查10 min时(T_(4))、检查结束时(T_(5))、返回病房时(T_(6))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BIS,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记录镇痛镇静药物用量、低血压发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等,并于术后24 h进行QoR-40问卷评分,评估患者术后早期的恢复质量。结果P组、PE组、C组和CE组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52.5%、37.5%、40.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Logistic回归显示,与使用丙泊酚比较,使用环泊酚与艾司氯胺酮是术中低血压的保护因素(OR=0.512,95%CI:0.264~0.993,P=0.048;OR=0.460,95%CI:0.237~0.893,P=0.022)。四组术后24 h QoR-40问卷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组、CE组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及疼痛评分与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身体舒适度及疼痛评分与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低血压及注射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泊酚单独使用或与艾司氯胺酮联用能改善EBUS检查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减少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及低血压的严重程度,可以安全用于超声支气管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 支气管内超声检查 低血压
下载PDF
不同体位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质量及新生儿的影响
9
作者 姚嘉琦 吴悦 +1 位作者 苏和升 季永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536-2539,254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质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110例,根据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体位分为坐位组(55例)和侧卧组(55例),观察记录两组麻...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质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110例,根据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体位分为坐位组(55例)和侧卧组(55例),观察记录两组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质量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坐位组麻醉后HR(89.4±6.9次/min)和MAP(74.3±5.5 mmHg)变化优于侧卧组(94.3±7.5次/min、69.0±6.4 mmHg),运动阻滞起效时间(3.17±0.81 min)、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62±0.74 min)、Bromage最大运动阻滞程度时间(12.78±1.92 min)和达到最高麻醉平面时间(10.65±1.38 min)均短于侧卧组(4.39±0.93 min、5.08±0.82 min、14.39±2.13 min、12.46±1.59 min),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7.35±0.08)和BE值(-1.89±0.62)均高于侧卧组(7.28±0.14、-2.45±0.78)(均P<0.05),两组新生儿胎心异常、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均无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采用坐位下腰硬联合麻醉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好于侧卧组,且对新生儿结局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 体位 麻醉质量 新生儿结局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麻醉解剖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10
作者 曹俊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1期20-24,共5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所有课程都应承担这一使命。非思政课程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合理融入课程思政,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麻醉解剖学》课程是医学麻醉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要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所有课程都应承担这一使命。非思政课程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合理融入课程思政,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麻醉解剖学》课程是医学麻醉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要务,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应用。首先,以教学过程要兼顾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达成为设计思路。然后,按课程章节知识模块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制定含有课程思政内容的教案及教学设计。最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合理融入内涵丰富的课程思政。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既让学生掌握了扎实的解剖学专业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其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坚定的政治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医学教育 麻醉解剖学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麻醉解剖学》课程教学实践
11
作者 曹俊平 王松山 +1 位作者 王红军 贾梦醒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2期39-42,共4页
转化医学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基础与临床之间的密切融合。《麻醉解剖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如何与临床应用密切融合是课程教师关注的问题。为了研究此理念对于《麻醉解剖学》课程教学的影响,团队从师资队伍、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等方面... 转化医学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基础与临床之间的密切融合。《麻醉解剖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如何与临床应用密切融合是课程教师关注的问题。为了研究此理念对于《麻醉解剖学》课程教学的影响,团队从师资队伍、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等方面着手,通过聘任高年资临床医生作为本课程的授课教师、安排本课程的基础授课教师去临床学习交流、合理使用临床案例、采用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等方法,进行基础解剖学知识与临床应用有效融合。此教学实践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初步的临床思维和科研思维能力,也促进了教师的知识更新,强化了教师的转化医学理念,同时也优化了教学内容,使本课程切实在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间发挥了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麻醉解剖学 基础医学知识 临床应用 科学研究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江苏省订单定向医学生基层服务现状及问题对策探究——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
12
作者 谢芳 许秀 +1 位作者 陈凤鸿 张红星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8期141-144,共4页
目的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研究江苏省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基层服务现状和职业发展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2016—2018级已经毕业的订单定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20名研究对象和当地... 目的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研究江苏省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基层服务现状和职业发展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2016—2018级已经毕业的订单定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20名研究对象和当地卫生健康委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电话访谈。结果对回收的88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履约率100%,入编率98.86%,49人(55.68%)每周平均工作时长40~50小时,64人(72.73%)月薪资≤5000元,52人(59.09%)近一年没有外出培训交流等学习机会,85人(96.59%)认为人岗相适。结论江苏省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率和入编率较高,工作强度适中,月薪资水平较低,外出培训机会较少,对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满意度较高,对薪酬待遇和个人发展满意度较低。建议加大基层医疗单位对订单定向医学生相关政策履行的监管力度,完善薪酬和福利保障体系,提供继续教育和学历提升机会,推动订单定向医学生基层服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订单定向 医学生 基层服务
下载PDF
可视喉镜与传统喉镜在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培的教学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菁 赵林林 +2 位作者 魏颖 张龙新 周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2期3462-3463,共2页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与传统喉镜在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60名,随机分为A组(可视喉镜组)和B组(传统喉镜组)。A组采取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教学,B组采取传...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与传统喉镜在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60名,随机分为A组(可视喉镜组)和B组(传统喉镜组)。A组采取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教学,B组采取传统喉镜行气管插管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考核以及问卷调查评估学员对气管插管操作的掌握程度。结果:A组在声门暴露程度及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在对气道解剖的掌握程度、气管插管操作的自信心、学习兴趣以及对带教的满意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可视喉镜在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的气管插管术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普通喉镜,加深学员对气道解剖理解与掌握,并且提高学员满意度,增强其操作自信心,增加其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喉镜 教学 非麻醉专业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14
作者 刘颖 葛东建 +3 位作者 朱炫姿 向雯 耿明悦 程伟 《天津医药》 2025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 探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VNS组(T组)和假刺激组(F组)各48例。2组均采用常规全身麻醉方案,T组于术前及麻醉恢... 目的 探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VNS组(T组)和假刺激组(F组)各48例。2组均采用常规全身麻醉方案,T组于术前及麻醉恢复室各接受1次taVNS,每次刺激30 min,而F组各接受假刺激30 min。记录术后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术后第1、2、3天的进食-恶心-呕吐-查体-症状持续时间评分(I-FEED),术后3 d的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记录术后第1、2天的疼痛数字评分(NRS),术后补救镇痛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与F组相比,T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第1、2、3天的I-FEED评分和术后3 d的GSR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胃肠道不耐受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比例降低(P<0.05);术后第1、2天的NRS降低,术后恶心发生率降低(P<0.05)。2组患者术后补救镇痛情况、术后呕吐、头晕、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VNS能改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减轻术后恶心,缓解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迷走神经刺激术 腹腔镜检查 妇科手术 术后胃肠功能
下载PDF
羟考酮在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多模式镇痛中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秦娅 焦皓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究羟考酮静脉注射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多模式镇痛在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女性肥胖患者60例,随机分为羟考酮组和舒芬太尼组... 目的探究羟考酮静脉注射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多模式镇痛在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女性肥胖患者60例,随机分为羟考酮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在麻醉监测下进行相同方式的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在麻醉诱导前,羟考酮组静脉注射羟考酮0.1 mg/kg,舒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2组患者麻醉诱导和术中全麻维持方案相同,手术结束前20 min时羟考酮组给予羟考酮0.1 mg/kg,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麻醉恢复室(PACU)治疗时间。记录PACU内拔管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Aldrete苏醒评分,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苏醒期间呼吸抑制、躁动、头晕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并记录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躯体痛和内脏痛情况。记录术后24 h内2组患者补救镇痛例数。结果羟考酮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PACU治疗时间较舒芬太尼组短(P<0.05);PACU监测治疗期间,羟考酮组患者苏醒期呼吸抑制、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舒芬太尼组低(P<0.05);PACU内拔管后各时间点,羟考酮组患者的Aldrete评分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离开PACU时间点2组患者Aldret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2组患者躯体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6 h、12 h,羟考酮组患者内脏痛VAS评分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羟考酮组患者术后24 h补救镇痛的百分比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羟考酮静脉注射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多模式镇痛策略应用于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快速且苏醒质量高,术后内脏痛镇痛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舒芬太尼 肥胖患者 妇科腹腔镜手术 腹横肌平面阻滞 多模式镇痛
下载PDF
布比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术蛛网膜下腔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玉梅 李笑笑 刘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85-888,共4页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术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腰麻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50例,年龄20~35岁,体重60~85 kg,随机分为三组,B组:0.5%布比卡因9 mg;FB组:0.5%布比卡因7.5 mg+芬太尼20μg;DB组:0.5...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术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腰麻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50例,年龄20~35岁,体重60~85 kg,随机分为三组,B组:0.5%布比卡因9 mg;FB组:0.5%布比卡因7.5 mg+芬太尼20μg;DB组:0.5%布比卡因7.5 mg+右美托咪定5μg。记录产妇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低血压、寒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FB组和D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4.8±2.9)s、(15.5±2.2)s和(12.3±1.6)s,DB组明显短于B组和FB组,B组明显短于FB组(P<0.05)。B组、FB组和DB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分别为(122.3±23.5)min、(108.7±21.4)min和(147.3±18.0)min,DB组明显长于B组和FB组,B组明显长于FB组(P<0.05)。B组、FB组和D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3.4±1.1)min、(3.2±0.8)min和(2.8±0.7)min,DB组明显短于B组和FB组(P<0.05)。B组、FB组和DB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分别为(162.1±24.5)min、(141.3±21.9)min和(188.5±21.7)min,DB组明显长于B组和FB组,B组明显长于FB组(P<0.05)。DB组产妇低血压、寒战、术中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且DB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FB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布比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的腰麻效果优于复合芬太尼,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布比卡因 剖宫产术 蛛网膜下腔麻醉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单侧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孟祥婷 张弛 张励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3121-3124,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单侧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纳入84例实施单侧乳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瑞芬太尼-七氟烷组):常规麻醉诱导成功后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单侧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纳入84例实施单侧乳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瑞芬太尼-七氟烷组):常规麻醉诱导成功后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观察组(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七氟烷组):从麻醉诱导开始,泵注右美托咪定维持至手术结束,其余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同对照组。观察测定两组患者麻醉复苏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躁动评分,以及术后6 h、12 h、24 h、48 h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前5 min (T0)的收缩压、心率和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上存在差异(P<0.05)。然而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拔管前(T1)、拔管后即刻(T2)和拔管后5 min(T3)的生命体征数据,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各期的收缩压均明显升高(均P<0.05),心率均明显增快(均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评分和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使麻醉复苏期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并可减轻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和术后疼痛的发生,临床效果确切,而且患者获得了更好的麻醉体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乳癌改良根治术 复苏期躁动 术后疼痛
下载PDF
麻醉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夏明 张咏梅 +1 位作者 段满林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6-818,共3页
乳腺癌是当前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肿瘤患者中死亡率居第一位。手术切除依然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临床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的麻醉药物影响肿瘤复发率。基础研究表明,以吗啡为代表的阿片类麻醉药物会影响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 乳腺癌是当前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肿瘤患者中死亡率居第一位。手术切除依然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临床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的麻醉药物影响肿瘤复发率。基础研究表明,以吗啡为代表的阿片类麻醉药物会影响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本文就近年来麻醉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阿片类麻醉药物 肿瘤复发率 转移作用 女性肿瘤 局部麻醉药 钠离子通道 基础研究 全身麻醉药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宫腔镜电切术中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群 刘静 +2 位作者 毛姗姗 齐敦益 秦文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4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宫腔镜电切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于徐州市中医院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宫腔镜电切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于徐州市中医院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比较两组麻醉开始前(T_0)、术中(T_1)、术毕清醒时(T_2)、清醒后10 min(T_3)4个时间点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观察两组术后镇静评分(Ramsay)、警觉/镇静观察评分(OAA/S)、宫缩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_1、T_2、T_3时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Ramsay、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观察组术后宫缩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宫腔镜电切术中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术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麻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肾脏手术镇痛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香君 赵林林 +3 位作者 刘超 郭慧 彭康 刘功俭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7期165-170,共6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ultrasound guided quadratus lumborum block,USG QLB)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肾脏手术术中和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6月行单侧腹腔镜肾脏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USG QL...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ultrasound guided quadratus lumborum block,USG QLB)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肾脏手术术中和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6月行单侧腹腔镜肾脏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USG QLB组(QLB组)和对照组(R组)。全身麻醉诱导前半小时QLB组行患侧USG QLB,对照组不行QLB,术后均用自控镇痛。记录术中静脉维持药(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麻醉诱导前(T1)、侧卧位(T2)、切皮时(T3)、术中30min时(T4)、缝皮时(T5)、拔除喉罩时(T6)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评估患者6、12、24和48h 4个时间段的静息、运动NRS评分,记录患者术后48h内的镇痛情况、不良反应及恢复情况;以术前1天为基线,用PQRS量表比较患者术后24、48h的恢复质量。结果QLB组术中静脉维持药(丙泊酚、瑞芬太尼)比R组用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T1、T2、T3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T4、T5、T6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低于R组(P<0.05);术后6、12、24h时QLB组比R组的静息、运动NRS低(P<0.05),48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48h内自控镇痛次数、补救性镇痛人数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P<0.05),术后下床、首次排气时间减短(P<0.05),术毕至出院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天比较,QLB组24h感受伤害性因素、情感因素、日常生活活动因素的恢复率和48h感受伤害性因素、情感因素的恢复率较R组升高(P<0.05),生理性因素和认知因素的恢复率在24h和48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方肌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为腹腔镜肾脏手术患者提供术中、术后的有效镇痛,有利于降低术中、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轻不良反应,改善患者恢复质量,为腹腔镜肾脏手术患者提供镇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 阻滞 腹腔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