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展户外运动的可行性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体育教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施芹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5期98-99,共2页
根据徐州工程学院的体育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采取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归纳分析法等方法,对户外运动课程的设立及教学实践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 徐州工程学院 体育 教学 户外运动 可行性
下载PDF
徐州工程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省内同类高校比较
2
作者 唐荣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第36期122-123,共2页
以徐州工程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与省内同类高校相同专业的对比分析,主要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招生规模、专业办学历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情况、课程设置情况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比... 以徐州工程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与省内同类高校相同专业的对比分析,主要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招生规模、专业办学历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情况、课程设置情况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比较,以发现徐工院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人才培养 徐州工程学院 比较
下载PDF
徐州工程学院线上体育课新思路——以跆拳道普修课为例
3
作者 边文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第22期257-257,共1页
高校体育网上教学通过目标设定、精选教学内容、整合网络课程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在有限的空间自主安排锻炼内容和运动量,实现体育课的四个目标:知识目标、体能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关键词 大学生 线上体育课 自主学习 评价
下载PDF
徐州工程学院开展户外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4
作者 施芹 蒋善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S1期137-139,共3页
户外活动是指以自然环境为场地的,是一种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性质的融休闲、娱乐及健身于一体的体育活动项目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实地考察法、归纳分析法等方法,对徐州工程学院开展户外运动课程及教学实践进行了可... 户外活动是指以自然环境为场地的,是一种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性质的融休闲、娱乐及健身于一体的体育活动项目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实地考察法、归纳分析法等方法,对徐州工程学院开展户外运动课程及教学实践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目的在于开发学校的课程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工程学院 体育 教学 户外运动 可行性
下载PDF
舞龙舞狮在徐州高校中的传承与发展——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
5
作者 邱宇 郑丹丹 +1 位作者 丁翠 周厚良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第24期139-140,共2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从徐州高校舞龙舞狮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取徐州工程学院舞龙舞狮为研究对象,对舞龙舞狮的开展现状、场地设施及经费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舞龙舞狮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舞龙舞狮 高校 传承
下载PDF
体育文化产业的IDPC开发模式研究——以南京淮河赛龙舟民俗为例
6
作者 王丰兆 张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5年第4期97-99,共3页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一向是以文化、体育、旅游相融合的方式协同开展的,这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之路由一元走向多元发展的必然趋势。赛龙舟运动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历史悠久、观赏性...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一向是以文化、体育、旅游相融合的方式协同开展的,这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之路由一元走向多元发展的必然趋势。赛龙舟运动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历史悠久、观赏性强、文化气息浓郁等特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融合。在此利用IDPC(Identification,Design,Promotion,Culture)模型,基于“认同→设计→推广→文化”为建构进行整体性的产业化发展框架规划,为文体旅融合式的参与型非遗体育开发提供模式借鉴,进而促进南京淮河赛龙舟体育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化发展 赛龙舟 文体旅融合
下载PDF
民俗体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7
作者 曹金金 李平 《辽宁体育科技》 2025年第2期92-98,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民俗体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旨在推动民俗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研究认为:民俗体育与乡村文化振兴相互依存、协同发展、互惠共生,民俗体育契合了乡村文化振...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民俗体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旨在推动民俗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研究认为:民俗体育与乡村文化振兴相互依存、协同发展、互惠共生,民俗体育契合了乡村文化振兴的传统性与现代性需求,两者在文化延续方面的目标一致;民俗体育展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人民性与国家性,两者在文化主体方面的立场一致。民俗体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基于传统性、现代性、人民性与国家性四个维度考量,既要传承民俗体育历史文化基因,也要创新发展民俗体育;既要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也要坚持国家战略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体育 乡村文化振兴 内在逻辑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创新研究
8
作者 王耀辉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5年第8期110-112,共3页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高校体育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使体育教学、场馆管理、健康监测和竞赛组织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传统高校体育管理模式存在数据分散、资源配置低效、教学方式固化等问题,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和精细化管理要...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高校体育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使体育教学、场馆管理、健康监测和竞赛组织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传统高校体育管理模式存在数据分散、资源配置低效、教学方式固化等问题,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和精细化管理要求。依托大数据技术,体育课程管理得以优化,能基于数据分析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度和学习成效。智慧体育场馆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智能调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精准管理。健康监测与运动风险预警体系构建个体化运动档案,依托数据分析进行健康干预,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体育竞赛和社团活动的信息化平台优化赛事组织和社团运营,提升互动性和管理效能。当前,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仍面临数据整合、技术安全和协同治理等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深化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应用,推动体育管理模式创新,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管理 大数据 信息化 智能决策
下载PDF
徐州地区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平 王红 高成强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57-61,共5页
为深入研究徐州地区民俗体育文化,进一步发挥民俗体育文化在促进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文章对徐州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特点、分类、依存方式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徐州地区蕴涵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由于存在挖掘、保护、认识不足... 为深入研究徐州地区民俗体育文化,进一步发挥民俗体育文化在促进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文章对徐州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特点、分类、依存方式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徐州地区蕴涵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由于存在挖掘、保护、认识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徐州地区民俗体育发展。应做好民俗体育文化挖掘、整理、鼓励良性变异、挖掘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走产业化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体育 分类 特点 发展 对策
下载PDF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叙事体系构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丰 朱大梅 +1 位作者 吴若熙 李平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74,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叙事构建的内涵、价值进行研究,并提出构建路径。价值: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状:叙事主体单一,叙事边界受阻,叙事缺乏内涵。构建路径:...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叙事构建的内涵、价值进行研究,并提出构建路径。价值: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状:叙事主体单一,叙事边界受阻,叙事缺乏内涵。构建路径:扩充叙事主体,构建多主体协同传播体系;拓展叙事渠道,形成体育非遗海外传播矩阵;丰富叙事内容,构建多元化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外传播 叙事体系
下载PDF
我国大中城市体育产业结构探析——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牛晓东 《福建体育科技》 2010年第4期12-15,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徐州市体育产业结构中的人员、投入、设施、体育产品等结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徐州市体育产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我国大中城市体育产业结构调整...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徐州市体育产业结构中的人员、投入、设施、体育产品等结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徐州市体育产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我国大中城市体育产业结构调整乃至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产业结构 经济体制 体育
下载PDF
徐州市城镇中老年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2
作者 张海 《职业时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4-114,共1页
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体育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为了更好地贯彻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群众体育活动,依据研究目的,我们对徐州市城镇中老年体育... 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体育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为了更好地贯彻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群众体育活动,依据研究目的,我们对徐州市城镇中老年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分析为徐州市体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实施全民健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徐州市 中老年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现状 城镇 群众体育活动 体育行政部门
下载PDF
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体育意识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蕾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5-73,81,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提升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质量,满足农村居民对体育服务的需求。通过综合前人研究及现状分析,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质量概念模型,将场地设施供给、人才供给、财政供给、主体供给、信息不对称作为前因变量,农村公共体育服... 本研究旨在提升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质量,满足农村居民对体育服务的需求。通过综合前人研究及现状分析,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质量概念模型,将场地设施供给、人才供给、财政供给、主体供给、信息不对称作为前因变量,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质量作为结果变量,体育意识作为调节变量。通过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调节模型检验等方法,深入探索供给内容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质量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得出:(1)供给内容,即场地设施供给、人才供给、财政供给、主体供给、信息不对称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质量具有显著影响。(2)体育意识在供给内容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质量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农村 乡村振兴 供给优化
下载PDF
徐州市高校高年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14
作者 朱晶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30期159-159,185,共2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徐州市高校高年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改善高校学生的健身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丰富高校学生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增强健身意识等方面将...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徐州市高校高年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改善高校学生的健身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丰富高校学生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增强健身意识等方面将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市 普通高校 高年级大学生 课外体育锻炼
下载PDF
徐州黄河故道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15
作者 朱晶 张占平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第12期155-156,共2页
徐州黄河故道在区域发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体育旅游资源,发展体育旅游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黄河故道体育旅游资源的挖掘,提出了黄河故道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徐州黄河故道沿线二次综合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徐州 黄河故道 体育旅游资源
下载PDF
体育运动类APP对徐州市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边文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第20期258-258,共1页
本文以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徐州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五所高校中228名使用运动类APP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使用运动类APP进行锻炼的大学生在... 本文以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徐州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五所高校中228名使用运动类APP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使用运动类APP进行锻炼的大学生在每周锻炼频率、每次锻炼时间、每次锻炼强度安排上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其次,在锻炼的项目上体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类APP 大学生 体育行为
下载PDF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融合路径探究
17
作者 孙玉马 《体育风尚》 2024年第20期143-145,共3页
体育课程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体育课程有机结合,不仅契合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也为体育... 体育课程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体育课程有机结合,不仅契合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也为体育课程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文章梳理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的意义,指出大学体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现实困境:重技战术轻思政,教师认识不足,方法单一,契合度低,协同育人未形成。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融入的路径: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深挖思政元素,优化教学结构;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重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促进主客体协调;健全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完善融合规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 课程思政 融合路径
下载PDF
沉浸体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场景化教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鸣哲 薛浩 +1 位作者 孙越 李想 《辽宁体育科技》 2024年第2期119-124,共6页
对体育课程思政场景化教学进行系统化的概述,对其价值、推行阻碍进行阐述,并提出创新驱动。价值表现为:重构角色关系,打造私人定制学习平台;重塑体育思政教学环境,营造显性学习;提供科学化的推进,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推行阻碍表现为... 对体育课程思政场景化教学进行系统化的概述,对其价值、推行阻碍进行阐述,并提出创新驱动。价值表现为:重构角色关系,打造私人定制学习平台;重塑体育思政教学环境,营造显性学习;提供科学化的推进,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推行阻碍表现为:学习者地位的偏向引导;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孤立存在;体育课程思政资源的滞后发展;体育课程定性评价的固化标准。创新驱动表现为:学习者角色由被动转主动;教师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升;思政场景建设的创新融合;场景化教学中的全过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化教学 高校 体育课程思政 教学研究
下载PDF
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徐州市村镇为调查个案
19
作者 崔启飞 陆暧 李平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4期5-5,共1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苏北地区经济相对滞后;农村体育的主体缺失;部分传统体育项目逐步消失;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等因素制约着苏北农村体育的发展。据此提出措施...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苏北地区经济相对滞后;农村体育的主体缺失;部分传统体育项目逐步消失;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等因素制约着苏北农村体育的发展。据此提出措施来促进苏北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体育 现状 苏北地区
下载PDF
具身德育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路径研究
20
作者 王红 高成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5期62-66,共5页
为了突破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实施困难的瓶颈,应将具身德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实践提供明确的指导,从而确保德育的有效实施。扎根德育的具身性逻辑基础,该文分析了具身德育内涵,指出高校体育课程在德育... 为了突破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实施困难的瓶颈,应将具身德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实践提供明确的指导,从而确保德育的有效实施。扎根德育的具身性逻辑基础,该文分析了具身德育内涵,指出高校体育课程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加强学校体育师资培养,提高体育教师德育素养与教学能力;创设具身情境,注重体育课程的德育渗透;深化课内外一体化,拓展体育课程教育范畴;重塑游戏价值;坚持身心一体的具身理念;构建体育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德育 体育品德 课程思政 体育课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