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BE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创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文 王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76-180,共5页
应用型本科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使命,而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依据应用型本科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分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当前存在的问... 应用型本科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使命,而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依据应用型本科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分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构建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创新模式,形成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食品工程问题的能力,对国内地方型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设计 OBE 食品科学与工程 创新模式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师聪 刘恩岐 +2 位作者 张建萍 王卫东 王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6期226-227,236,共3页
结合企业需求,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要求,以食品质量管理学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4方面入手,探索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改革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食品质量管理 改革 教学质量
下载PDF
不同发酵时期对黑蒜调味粉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王帅 武帅兵 贺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1,共5页
黑蒜富含微量元素与营养物质,作为一种食品或保健品在市面上流行。黑蒜的品质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普通黑蒜是用新鲜完整的带皮生蒜在高温高湿的发酵箱中自然发酵90~120 d后制成的。然而生蒜是如何在发酵过程中逐渐变黑、黑蒜与生... 黑蒜富含微量元素与营养物质,作为一种食品或保健品在市面上流行。黑蒜的品质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普通黑蒜是用新鲜完整的带皮生蒜在高温高湿的发酵箱中自然发酵90~120 d后制成的。然而生蒜是如何在发酵过程中逐渐变黑、黑蒜与生蒜极大的口感差别以及两者营养价值的变化基于什么成为人们疑惑的问题。该研究选取品相完好的紫皮独头蒜,在专业的黑蒜发酵锅中发酵10 d,获得发酵成功的黑蒜,并在发酵过程中对不同发酵时期的黑蒜进行质构测定,经过干燥破碎,制成调味蒜粉,并对其中的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总酚含量、水分含量、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由此探寻蒜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从而对不同发酵时期黑蒜调味粉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该研究可拓展关于调味品发酵方面的知识,为提高新型功能性调味粉的营养价值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蒜 干燥破碎 调味粉 发酵时期 品质
下载PDF
不完全消化-微乳液进样-HR-CS GFAAS测定休闲食品中5种金属元素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全德 陈尚龙 +3 位作者 张建萍 李同祥 刘辉 刘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77-281,共5页
建立不完全消化-微乳液进样-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休闲食品中Cu、Al、Cr、Cd和Pb的方法。以不完全消化作为样品的前处理方式,正丁醇作为助乳化剂,研究微乳液的形成条件,系统地分析基体改进剂及其添加体积、灰化温度... 建立不完全消化-微乳液进样-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休闲食品中Cu、Al、Cr、Cd和Pb的方法。以不完全消化作为样品的前处理方式,正丁醇作为助乳化剂,研究微乳液的形成条件,系统地分析基体改进剂及其添加体积、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对吸光度和吸收峰峰形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Cu、Al、Cr、Cd和Pb的最佳测定条件。将本法所测得的结果与微波消解作为前处理方式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相近,本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4%~105.6%。该方法快速、准确、稳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休闲食品中多元素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消化 微乳液 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休闲食品 金属元素
下载PDF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辉 巫永华 +2 位作者 秦杰 陈尚龙 刘恩岐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130,共5页
研究了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最佳提取条件,并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最佳工艺参数为在pH 7.5、料液比1∶10、提取功率50W条件下提取6min;与传统水浴提取法比较,提取率增加... 研究了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最佳提取条件,并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最佳工艺参数为在pH 7.5、料液比1∶10、提取功率50W条件下提取6min;与传统水浴提取法比较,提取率增加了3.02%~14.60%。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条件:pH值在4~9范围内,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测定波长分别为202,209nm,线性范围分别为0.04~0.2,0.02~0.2μg/mL。应用于食品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57%~4.56%,加标回收率为95.6%~107.5%,其测定结果与国标盐酸萘乙二胺显色法比较,相对误差在0.1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亚硝酸盐
下载PDF
复合乳酸菌发酵草本调味醋的酿造工艺研究
6
作者 贺羽 苑蘅 王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发酵调味醋一直有“养生饮料”、“保健醋品”等美誉。该研究以药食同源的蒲公英根、叶以及灯笼草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通过总酸含量、沉淀率等指标确定调味醋比例,优化发酵工艺,对发酵液进行调配及稳定性研究,从而研制出口感较佳、... 发酵调味醋一直有“养生饮料”、“保健醋品”等美誉。该研究以药食同源的蒲公英根、叶以及灯笼草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通过总酸含量、沉淀率等指标确定调味醋比例,优化发酵工艺,对发酵液进行调配及稳定性研究,从而研制出口感较佳、营养成分丰富且抗氧化性良好的蒲公英-灯笼草复合调味醋。结果表明,在蒲公英根∶蒲公英叶∶灯笼草汁为5∶2∶0.2的混合比例下,乳酸菌接种量3%、蔗糖添加量8%、柠檬酸添加量0.02%、CMC-Na添加量0.05%、明胶添加量0.15%、琼脂添加量0.05%、35℃发酵65 h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发酵条件下,各类抗氧化活性物质增长迅速,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在保健调味醋及醋饮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灯笼草 乳酸菌 发酵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牛蒡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7
作者 王解语 滕迎弟 +4 位作者 唐业豪 黄莉莉 巫永华 张建萍 刘恩岐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期12-15,20,共5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牛蒡多糖,脱蛋白后用超滤膜将其分成<5,5~8,8~30,30~50,50~300 k和>300 k这6个不同分子量段的牛蒡多糖,对其抗氧化、降血糖和结合胆酸盐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牛蒡多糖主要由分子量大于30 k的多糖组成。不同...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牛蒡多糖,脱蛋白后用超滤膜将其分成<5,5~8,8~30,30~50,50~300 k和>300 k这6个不同分子量段的牛蒡多糖,对其抗氧化、降血糖和结合胆酸盐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牛蒡多糖主要由分子量大于30 k的多糖组成。不同分子量的牛蒡多糖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并表现出量效关系,其中分子量为5~8 k的牛蒡多糖清除DPPH·和·O_(2)^(-)、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结合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的IC50值分别为0.82 mg/mL和1.31 mg/mL,0.26 mg/mL和0.25 mg/mL,3.83 mg/mL和3.23 mg/mL,均优于其他组分,表明5~8 k的牛蒡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分子量 牛蒡多糖 抗氧化 降血糖 胆酸盐结合能力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与体会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文莉 张建萍 +2 位作者 陈尚龙 巫永华 于楠楠 《科技视界》 2018年第3期79-80,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过程与体会。作者结合自身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生基础薄弱、教材内容多、课时少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食品专业 无机及分析化学 学科基础课 教学
下载PDF
混合菌辅助发酵羊肉香肠研制及产品质量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浩 吴叶 +2 位作者 张建萍 陈尚龙 刘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73,共5页
选择植物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为混合发酵剂。以pH、感官评分为发酵香肠品质的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发酵香肠的最适发酵温度、菌种配比和接种量,并严格按照国标法对香肠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木糖葡... 选择植物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为混合发酵剂。以pH、感官评分为发酵香肠品质的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发酵香肠的最适发酵温度、菌种配比和接种量,并严格按照国标法对香肠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1∶1,接种量107 CFU/g,发酵温度30℃,发酵香肠感官评分达到85.15,与模型理论值接近。最佳工艺制得的发酵香肠水分含量为23.87%,蛋白质含量为27.880 g/100 g,脂肪含量为9.1 g/100 g,氯化物含量为3.94%,总糖含量为5.34 g/100 g,过氧化值为0.30 g/100 g,亚硝酸盐含量为8.12 mg/kg,符合中式香肠标准,并且相比未添加发酵剂的羊肉香肠安全性更高、货架期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木糖葡萄球菌 发酵羊肉香肠 产品质量分析
下载PDF
牛蒡多酚超声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工艺优化、生物活性评价及组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巫永华 王解语 +3 位作者 黄莉莉 潘斯岑 张建萍 刘恩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71-179,共9页
考察6种低共熔溶剂对牛蒡多酚的提取效果,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牛蒡多酚的工艺条件,并通过分析其总还原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和对体外胆酸盐结合力,初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并分析其组成... 考察6种低共熔溶剂对牛蒡多酚的提取效果,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牛蒡多酚的工艺条件,并通过分析其总还原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和对体外胆酸盐结合力,初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并分析其组成。结果显示,DES 5(氯化胆碱:乙二醇摩尔比为1:4)对牛蒡多酚的提取效果最优,料液比55:1 mg/mL,含水率为40%,提取温度49℃、时间41 min是其最佳提取工艺,在此条件下牛蒡多酚的得率为1.19%±0.11%。生物活性分析表明,牛蒡多酚的总还原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IC_(50)分别为0.93 mg/mL和7.03μg/mL,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效果,但弱于VC;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IC_(50)为0.13 mg/mL,高于阿卡波糖,表明其降血糖能力较强;另外,样品质量浓度为1.5 mg/mL时,其胆酸盐结合率为33.23%,提示其具有一定的降血脂能力。HPLC分析表明,牛蒡多酚中含有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试验结果为牛蒡多酚的绿色制备和作为抗氧化和降血糖、血脂的功能性成分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共熔溶剂 牛蒡 多酚 生物活性 组分分析
下载PDF
酶辅助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桑黄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11
作者 巫永华 黄莉莉 +2 位作者 潘斯岑 陈安徽 刘恩岐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5-109,共5页
采用纤维素酶辅助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桑黄黄酮。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分析桑黄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5%(以桑黄粉质量为基准)、液料比22∶1(mL/g)、提... 采用纤维素酶辅助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桑黄黄酮。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分析桑黄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5%(以桑黄粉质量为基准)、液料比22∶1(mL/g)、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9 min,在此条件下,桑黄黄酮得率为4.55%±0.23%。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桑黄黄酮清除DPPH·、·OH和ABTS^(+)·的IC_(50)分别为0.046、0.056、0.115 mg/mL,表明桑黄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黄酮 超声微波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杜仲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凝血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艳萍 贺菊萍 +1 位作者 刘意 杨万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02-211,共10页
为开发我国丰富的杜仲叶资源,研究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杜仲叶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及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抗凝血活性。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微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影响多糖得率因素的范围,然后通过Plackett-B... 为开发我国丰富的杜仲叶资源,研究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杜仲叶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及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抗凝血活性。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微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影响多糖得率因素的范围,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关键影响因素,再采用Box-Behnken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析了所得杜仲叶精制多糖的分子量、单糖组成等理化性质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等抗凝血指标。结果表明,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关键影响因素,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130 W、提取温度49℃、微波功率200 W、料液比1:30(g:m L)、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杜仲叶多糖的实际得率为4.02%±0.03%,与理论得率4.08%接近。所得杜仲叶精制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M_(w))为1653 kDa,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果糖37.3%、葡萄糖35%、N-乙酰-D氨基葡萄糖14.6%、半乳糖8.6%、阿拉伯糖4.4%。分析结果显示,杜仲叶多糖为β型酸性多糖。与阴性对照相比,杜仲叶多糖能极显著延长APTT(P<0.01),而当杜仲叶多糖浓度为8 mg/mL时,PT、TT亦能极显著延长(P<0.01),说明杜仲叶多糖主要通过内源性途径影响凝血系统,同时也能够通过外源性、共同途径来影响凝血过程。此研究可为我国丰富的杜仲叶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多糖 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优化 理化性质 体外抗凝血活性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复配饲料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13
作者 韩怀磊 李文 +4 位作者 王陶 贺羽 杨太平 袁珍虎 石相弘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1-7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复配饲料的抗氧化活性。试验以DPPH法、FRAP法等测定复配发酵饲料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采用福林酚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发酵饲料总酚、大豆异黄酮、山柰素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抗氧... 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复配饲料的抗氧化活性。试验以DPPH法、FRAP法等测定复配发酵饲料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采用福林酚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发酵饲料总酚、大豆异黄酮、山柰素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抗氧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配比为94%豆粕、4%麦麸、2%银杏叶渣的饲料发酵66 h后抗氧化性能最高;发酵样品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与抗氧化物质含量均显著提升;铁离子还原力从未发酵时的213.68μmol/L提高至607.68μmol/L;DPPH自由基清除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值)由4.50 g/L减少至2.23 g/L,羟自由基清除的EC50值从3.98 g/L降低至1.51 g/L,超氧阴离子清除的EC50值从2.04 g/L降低至0.76 g/L;样品提取液中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含量由1.16、0.59 mg/g提高至3.38、1.82 mg/g;染料木苷含量由5.89 mg/g降低至3.83 mg/g;山柰素含量由0提高至3.04 mg/g。总酚含量与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27;总黄酮含量与铁离子还原能力相关系数最大,为0.984。超氧阴离子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总酚、总黄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饲料中总酚、总黄酮、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等抗氧化成分显著提升,抗氧化能力也随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饲料 抗氧化活性 枯草芽孢杆菌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响应面优化冠突散囊菌发酵牛蒡茶工艺
14
作者 滕迎弟 王解语 +4 位作者 唐业豪 黄莉莉 巫永华 张建萍 刘恩岐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22期40-43,48,共5页
为提升牛蒡茶的品质,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响应面优化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制备牛蒡茶工艺,并对产品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牛蒡基质含水量为25.00%,在接种量为4.87%的条件下发酵9.5 d是冠突散囊菌发酵制备牛蒡茶的最佳条件,感官评分最... 为提升牛蒡茶的品质,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响应面优化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制备牛蒡茶工艺,并对产品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牛蒡基质含水量为25.00%,在接种量为4.87%的条件下发酵9.5 d是冠突散囊菌发酵制备牛蒡茶的最佳条件,感官评分最高达91.51分,所得产品表面遍布金黄色、茶汤黄亮、滋味醇和、粗青味消失,有效地改善了牛蒡茶的品质,为开发高品质牛蒡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茶 冠突散囊菌 发酵 工艺优化 响应面
下载PDF
大孔树脂纯化黄精多酚及其抗氧化性与组成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巫永华 张建萍 +3 位作者 赵节昌 陈安徽 邵颖 刘恩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8-326,共9页
考察4种树脂对黄精多酚粗提物的吸附-解吸特性,筛选出最佳的纯化树脂,并研究其纯化工艺,分析黄精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红外光谱特性和单酚组成。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最适合于对黄精多酚粗提液的纯化,静态吸附5 h达到饱和,静态解吸... 考察4种树脂对黄精多酚粗提物的吸附-解吸特性,筛选出最佳的纯化树脂,并研究其纯化工艺,分析黄精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红外光谱特性和单酚组成。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最适合于对黄精多酚粗提液的纯化,静态吸附5 h达到饱和,静态解吸3 h达到平衡;在室温下,用质量浓度为0.80 mg/mL的黄精多酚粗提液以0.8 mL/min的流速上样;吸附平衡后以70%的乙醇为洗脱剂,在洗脱流速为1 mL/min时,大孔树脂纯化效果最好,经纯化后黄精多酚的纯度提高了3.37倍。黄精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且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纯化前后黄精多酚总还原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27.48±1.93)、(19.01±1.48)μg/mL,清除DPPH·的IC50值依次为(5.21±0.48)、(4.00±0.26)μg/mL,清除ABTS+·的IC50值依次为(4.89±0.82)、(4.21±0.53)μg/mL,经纯化后黄精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明显增强。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其具有多酚和黄酮的特征峰;HPLC-DAD分析表明,黄精多酚主要含绿源酸,阿魏酸,芦丁和熊果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树脂 纯化 黄精 抗氧化活性 组成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牛蒡多糖及抗氧化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巫永华 陆文静 +5 位作者 刘梦虎 张建萍 陈安徽 邵颖 王长凯 刘恩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5-223,共9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牛蒡多糖的工艺条件,比较超声法、热水法、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和酶法提取对牛蒡粗多糖提取率、主要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质量比为3∶1的(NH 4)2SO 4/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最佳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牛蒡多糖的工艺条件,比较超声法、热水法、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和酶法提取对牛蒡粗多糖提取率、主要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质量比为3∶1的(NH 4)2SO 4/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最佳的双水相体系,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提取牛蒡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0.04∶1(g∶mL),在49℃浸提2.6 h后超声处理31 min,牛蒡多糖的得率达到(32.35±0.85)%。4种方法制备的牛蒡粗多糖都含有一定的多酚、黄酮、糖醛酸和少量的蛋白质,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的提取率和多糖含量最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牛蒡多糖为吡喃型多糖。抗氧化试验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不同方法制备的牛蒡多糖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且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提取的多糖对DPPH·、·OH清除率和还原能力的IC 50值分别为0.6199、2.9008和1.1871 mg/mL,抗氧化能力优于其他3种样品,表明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技术能制备出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牛蒡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双水相 牛蒡 多糖 抗氧化
下载PDF
超声微波辅助酶法提取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及理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巫永华 刘梦虎 +3 位作者 孙悦 邵颖 陈安徽 刘恩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4,共7页
利用超声微波辅助酶法提取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并分析其理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微波辅助下,以料液比1∶25 (g/m L),纤维素添加量20 mg/g、温度为60℃条件下提取23 min,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可达19.12%±0.23%。黑豆皮... 利用超声微波辅助酶法提取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并分析其理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微波辅助下,以料液比1∶25 (g/m L),纤维素添加量20 mg/g、温度为60℃条件下提取23 min,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可达19.12%±0.23%。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质研究表明,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力为585.71%,持水力为11.89 g/g,持油力为10.52 g/g,乳化稳定性的乳化能力(EC)为42.45%,乳化的稳定性(ES)为64.76%,葡萄糖吸附值为19.72 mmol/L,在30、60和120 min时,葡萄糖延迟指数分别为34.65、30.48和25.72 mmol/g。浓度为10%的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溶液的粘度为0.0093 Pa·s。微观结构研究表明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具有表面具有大量的孔隙和褶皱,这有利于提高其吸附能力。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典型的多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皮 水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 理化特性 超声 微波 酶法
下载PDF
富硒猕猴桃果酒酵母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24
18
作者 郝瑶 王陶 +2 位作者 李文 李同祥 袁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75-179,共5页
通过酵母菌的分离、显微镜观察和WL培养基的筛选,初筛出酵母菌10株。采用猕猴桃果汁发酵法、CO2损失质量比较法、以及生理生化的鉴定,从中复筛出一株发酵能力好、产果香酒香浓郁的菌株Y-41。查阅《酵母菌的特征与鉴定手册》,初步鉴定该... 通过酵母菌的分离、显微镜观察和WL培养基的筛选,初筛出酵母菌10株。采用猕猴桃果汁发酵法、CO2损失质量比较法、以及生理生化的鉴定,从中复筛出一株发酵能力好、产果香酒香浓郁的菌株Y-41。查阅《酵母菌的特征与鉴定手册》,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毕赤酵母属,再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菌株为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对Y-41菌种进行了耐受性检测,结果表明Y-41对葡萄糖、酒精度、p H值具有较高耐受性,可作为富硒猕猴桃果酒发酵专用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猕猴桃 酵母菌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3种干燥方式对香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涂宝军 陈尚龙 +2 位作者 马庆昱 叶莉 冯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06-110,共5页
研究鼓风恒温干燥、真空恒温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这3种干燥方式对香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确定香菇的最佳干燥方式。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萃取香菇及其干制品的挥发性成分,使... 研究鼓风恒温干燥、真空恒温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这3种干燥方式对香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确定香菇的最佳干燥方式。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萃取香菇及其干制品的挥发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合主要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和权重值,对香菇干制品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香菇及其干制品共被检出51种挥发性化合物,采用真空恒温干燥制得的干制品的综合评分最高,为5.42,远远高于鼓风恒温干燥(1.02)和真空冷冻干燥(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方式 香菇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山楂叶多酚的纯化及其抗氧化特性与组分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巫永华 刘恩岐 +3 位作者 张建萍 陈尚龙 陈安徽 邵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5-172,共8页
探讨山楂叶多酚的纯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和组成成分。比较SP-825,D101,AB-8,XDA-2等四种树脂对山楂叶多酚的吸附性能,筛选最佳树脂,并优化其纯化参数,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组成成分和红外光谱特性。结果表明,4种树脂中AB-8树脂纯化... 探讨山楂叶多酚的纯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和组成成分。比较SP-825,D101,AB-8,XDA-2等四种树脂对山楂叶多酚的吸附性能,筛选最佳树脂,并优化其纯化参数,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组成成分和红外光谱特性。结果表明,4种树脂中AB-8树脂纯化山楂叶多酚效果较好,其最佳纯化参数为样液初始pH 4.5、初始质量浓度0.064 mg/mL、上样流速1.5 mL/min、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为70%和洗脱流速为0.6 mL/min,在此条件下,山楂叶多酚的回收率为78.25%,纯化后多酚的纯度提高了4.15倍。山楂叶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粗提液和纯化液清除DPPH·的IC 50值分别为(1.28±0.14)μg/mL和(0.78±0.09)μg/mL;对螯合Fe 2+的IC 50值分别为(55.58±1.24)μg/mL和(34.13±1.02)μg/mL;总还原能力的IC 50值分别为(3.66±0.18)μg/mL和(2.12±0.23)μg/mL,纯化液清除·OH的IC 50值为(4.49±0.16)μg/mL;表明纯化后其抗氧化能力有显著提高。FTIR分析表明其具有多酚和黄酮的特征峰;HPLC分析表明山楂叶多酚主要含绿原酸、表儿茶素、阿魏酸、芦丁和熊果酸,说明山楂叶多酚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 多酚 大孔吸附树脂 抗氧化活性 组分 红外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