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对剩余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回收能源。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03—2023年间收录的相关文章进行梳理,对当前...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对剩余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回收能源。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03—2023年间收录的相关文章进行梳理,对当前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处理的研究热点领域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剩余污泥成分、理化特性和厌氧消化预处理方法进行文献综述。研究表明,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甲烷是该处理技术的重要目的,预处理技术与剩余污泥处理存在重要关联性;物理、化学和生物酶等不同预处理技术对产沼气量有较大影响,针对污泥本身的理化性质而采用更加合适的预处理技术,能够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程度。展开更多
采用气浮/改性凹凸棒土(M-ATP)/微滤膜组合工艺处理有机物与营养物质高的微污染地表水,重点探究了组合工艺对浊度、色度、CODMn和NH+4-N四类污染物的处理效能。由试验结果可知,组合工艺对地表水的感官污染物、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具有较好...采用气浮/改性凹凸棒土(M-ATP)/微滤膜组合工艺处理有机物与营养物质高的微污染地表水,重点探究了组合工艺对浊度、色度、CODMn和NH+4-N四类污染物的处理效能。由试验结果可知,组合工艺对地表水的感官污染物、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具有较好的祛除效果,对浊度、色度、CODM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3.2%、80.2%、73.5%和57.7%。同时可知,气浮、M-ATP和膜在浊度的处理过程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气浮和膜在色度的去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气浮和M-ATP在CODMn和NH+4-N的去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在为期3个月的运行周期内,表现出了较好的抗膜污染性,真空表读数变化较小,试验初期装置的跨膜压差(TMP)约为2.1 k Pa,试验末期约为4.7 k Pa。展开更多
文摘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对剩余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回收能源。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03—2023年间收录的相关文章进行梳理,对当前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处理的研究热点领域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剩余污泥成分、理化特性和厌氧消化预处理方法进行文献综述。研究表明,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甲烷是该处理技术的重要目的,预处理技术与剩余污泥处理存在重要关联性;物理、化学和生物酶等不同预处理技术对产沼气量有较大影响,针对污泥本身的理化性质而采用更加合适的预处理技术,能够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程度。
文摘采用气浮/改性凹凸棒土(M-ATP)/微滤膜组合工艺处理有机物与营养物质高的微污染地表水,重点探究了组合工艺对浊度、色度、CODMn和NH+4-N四类污染物的处理效能。由试验结果可知,组合工艺对地表水的感官污染物、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具有较好的祛除效果,对浊度、色度、CODM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3.2%、80.2%、73.5%和57.7%。同时可知,气浮、M-ATP和膜在浊度的处理过程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气浮和膜在色度的去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气浮和M-ATP在CODMn和NH+4-N的去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在为期3个月的运行周期内,表现出了较好的抗膜污染性,真空表读数变化较小,试验初期装置的跨膜压差(TMP)约为2.1 k Pa,试验末期约为4.7 k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