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关利窍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尚凯 王世雁 +2 位作者 李洪艳 王金凤 渠宝兰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通关利窍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以期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唇舌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 目的观察通关利窍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以期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唇舌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感觉刺激、电刺激等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干预组采用通关利窍针刺联合镜像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并以洼田饮水试验等级的改变作为疗效判断指标;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估患者误吸风险。结果两组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均有下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前VF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误吸风险等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误吸风险等级均有下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关利窍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效果良好,其在提升患者吞咽功能、降低误吸风险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通关利窍 针刺 镜像疗法
下载PDF
男性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量、通气效率特点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丹 李瑾 +4 位作者 高民 张淼 张明 张耀莹 陈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4-1100,共7页
目的:观察男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量及通气效率特点。方法:将32例男性NSCLC患者根据是否合并COPD分为NSCLC合并COPD组(NSCLC-COPD组,n=12)和未合并COPD组(NSCLC-non COPD组,n=20),以同期行心肺运... 目的:观察男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量及通气效率特点。方法:将32例男性NSCLC患者根据是否合并COPD分为NSCLC合并COPD组(NSCLC-COPD组,n=12)和未合并COPD组(NSCLC-non COPD组,n=20),以同期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20)。所有NSCLC患者在肺切除术前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负荷运动测试,对CPET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CLC-non COPD组与NSCLC-COPD组的峰值摄氧量(VO_(2)peak)、峰值摄氧量/预计值(VO_(2)peak/pred%)、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_(2)/kg)、无氧阈(AT)均下降(均P<0.05),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_(2)slope)、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VE/VCO_(2)nadir)均上升(均P<0.05),且NSCLC-COPD组VE/VCO_(2)slope、VE/VCO_(2)nadir均高于NSCLC-non COPD组(P<0.05)。与对照组和NSCLC-non COPD组相比,NSCLC-COPD组在测试的不同状态下(静息、热身、无氧阈时、峰值时)VE/VCO_(2)均上升(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NSCLC-non COPD组在无氧阈时、峰值时VE/VCO_(2)的上升才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NSCLC-COPD组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四个阶段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峰值运动时,与NSCLC-non COP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比较,NSCLC患者运动耐量减损,且合并COPD的NSCLC患者整个运动阶段通气效率显著下降,单纯肺癌患者未见此特点。CPET可为NSCLC-COPD患者肺切除术前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肺运动试验 运动耐量 通气效率
下载PDF
不同部位脑白质病变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彤 陈国芳 +6 位作者 陈政宇 马冬娇 刘薇薇 平蕾 刘雷婧 徐辉 王磊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11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静脉溶栓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14年7月~2021年2月发病4.5h以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合并有脑室旁白质病变(...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静脉溶栓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14年7月~2021年2月发病4.5h以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合并有脑室旁白质病变(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lesions,PWMLs)或深部白质病变(deep white matter lesions,DWMLs)的前循环AIS患者129例。根据Fazekas评分量表评分分为PWMLs组(2~3分)和DWMLs组(2~3分)。根据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和预后不良组(3~6分)。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不同部位WMLs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PWMLs组与DWMLs组在年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WMLs组脑卒中复发比例、预后不良发生比例均明显高于DWMLs组(P均<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溶栓前血糖(P=0.028),血同型半胱氨酸(P=0.001)、溶栓前NIHSS评分(P<0.001)、TOAST分型(P=0.038)、WMLs部位(P=0.025)、脑卒中复发比例(P<0.001)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PWMLs较DWMLs(OR=8.92,P=0.037)溶栓前NIHSS评分(OR=1.67,P<0.001)、脑卒中复发(OR=19.97,P=0.003)是前循环AIS静脉溶栓90天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有PWMLs的前循环AIS静脉溶栓患者脑卒中复发率更高,发病后90天神经功能恢复更差。与DWMLs比较,PWMLs能够更好地预测前循环AIS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旁白质病变 深部脑白质病变 静脉溶栓 预后
下载PDF
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的学习曲线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岩 高新宝 +2 位作者 王明玲 李浩 贾高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同一手术团队2020年5月~2022年12月行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44例资料。以手术时间为指标,应用累积和分析法研究该手术的学习曲线,将学习曲线的拐... 目的探讨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同一手术团队2020年5月~2022年12月行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44例资料。以手术时间为指标,应用累积和分析法研究该手术的学习曲线,将学习曲线的拐点作为学习提高期和成熟稳定期的分界线,比较2个阶段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4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学习曲线拐点在21例,以此为界分为学习提高期和成熟稳定期。两阶段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提高期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成熟稳定期[(124.5±9.9)min vs.(82.0±8.8)min,t=15.166,P=0.000],术后胸锁乳突肌肿胀僵硬发生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例(28.6%)vs.1例(4.3%),χ^(2)=3.174,P=0.075];2个阶段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其他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熟练掌握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需要完成2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入路 内镜 甲状腺系膜切除术 学习曲线
下载PDF
耳大神经移植在面神经颅外分支缺损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魏景健 郑浩 +4 位作者 张爱侠 韩琨 李晓东 孟箭 马芬芬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观察耳大神经移植在面神经颅外分支缺损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因腮腺恶性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导致面神经颅外分支缺损患者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28~68(42.4±11.4... 目的:观察耳大神经移植在面神经颅外分支缺损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因腮腺恶性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导致面神经颅外分支缺损患者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28~68(42.4±11.4)岁。患者均于术中同期行耳大神经即刻移植术。根据末次随访的House-Brackmann(HB)面瘫分级标准进行面神经功能评估,Ⅰ~Ⅲ级为有效,Ⅳ~Ⅵ级为无效。采用躯体功能评分(FDIP)及社会功能评分(FDIS)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术后随访6~30(18.3±6.6)个月,面神经功能HB面瘫分级Ⅰ级4例,Ⅱ级6例,Ⅲ级4例,Ⅳ级3例,面神经功能修复有效率为14/17。末次随访时FDIP评分为(84.7±9.1)分,高于修复即刻的(54.1±20.6)分(P<0.001);FDIS评分为(11.8±8.9)分,低于修复即刻的(57.5±11.7)分(P<0.001)。结论:耳大神经移植即刻修复面神经颅外分支缺损可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耳大神经 面神经缺损 即刻修复 神经移植
原文传递
甲状腺系膜切除在经腋窝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6
作者 刘岩 高新宝 +2 位作者 王明玲 李浩 贾高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系膜切除在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11月7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无充气经腋窝入路单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40例行甲状腺系膜切除(观察组),35例先切除甲状腺再清扫... 目的探讨甲状腺系膜切除在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11月7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无充气经腋窝入路单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40例行甲状腺系膜切除(观察组),35例先切除甲状腺再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均使用腔镜完成。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91.8±19.7)min vs.(110.4±19.3)min,t=-4.133,P=0.000],清扫淋巴结多[(6.5±2.5)枚vs.(4.6±2.0)枚,t=3.610,P=0.001],2组术中出血量、喉返神经损伤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2组均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术后大出血、切口感染。结论甲状腺系膜切除在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安全可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较多,喉返神经保护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手术 系膜切除 腋窝 甲状腺
下载PDF
沉浸式虚拟现实言语康复系统在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7
作者 李宁 张明 +4 位作者 周敬杰 赵娜 张莉 岑蒙蒙 张秀芳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沉浸式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言语康复系统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在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徐州市康复医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目的探讨沉浸式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言语康复系统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在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徐州市康复医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沉浸式VR言语康复系统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两组均连续干预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西方失语成套量表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评分、失语商(aphasia quotient,AQ)、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量表(Chinese functional communiation profile,CFCP)评分、脑卒中失语症生活质量量表(the stroke and aphasia quality of life scale-39,SAQOL-39g)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WAB量表得分、AQ、CFCP评分及SAQOL-39g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WAB量表得分、AQ、CFCP评分及SAQOL-39g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vs 77.78%,P<0.05)。结论沉浸式VR言语康复系统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能够显著提高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疗效,改善其失语症状和语言沟通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失语症 沉浸式虚拟现实 言语康复系统 经颅直流电刺激 康复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调控上皮间质转化抑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后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刘树安 陈天恩 +4 位作者 经慧 武焱旻 薛欢家 吴滢 王凯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633-1637,共5页
目的探究Toll样受体4(TLR4)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来源的外泌体(Exo)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抑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后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培养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构建ARDS后肺纤维化模型,进行TLR4慢病毒转染和基... 目的探究Toll样受体4(TLR4)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来源的外泌体(Exo)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抑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后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培养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构建ARDS后肺纤维化模型,进行TLR4慢病毒转染和基因干扰,分为control组、NC TLR4^(+)组、TLR4^(+)组、NC TLR4^(-)组、TLR4^(-)组,转染完成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Q-PCR)验证转染效果,明确转染效果后,进行后续实验,按是否加入Exo干预分为模型组、Exo治疗组、空载体+Exo治疗组、高表达TLR4^(+)Exo治疗组、对照序列+Exo治疗组、低表达TLR4^(+)Exo治疗组,48小时后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TLR4效应蛋白MyD88、NF-κB、TGF-β1及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α-SMA表达情况。结果比较各组TGF-β1、MyD88、NF-κB表达发现,Exo治疗组低于模型组;低表达TLR4^(+)Exo治疗组低于Exo治疗组;高表达TLR4^(+)Exo治疗组高于Exo治疗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Exo可以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及TGF-β1的表达调控EMT抑制ARDS后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上皮间质转化 外泌体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脂源性胰腺炎患者疗效及肾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毕亭亭 刘通 张嫚嫚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入院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脂源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以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1月至2022年06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脂源性胰腺炎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给予分组,常规组38例经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研究组54例则在入院24-48 h内... 目的探讨入院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脂源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以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1月至2022年06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脂源性胰腺炎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给予分组,常规组38例经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研究组54例则在入院24-48 h内经鼻空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炎症因子水平、营养指标、肾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变等。结果与常规组比,研究组展现出了更好的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白细胞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短缩,腹痛较早缓解,且排便恢复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P均<0.05)。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者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血肌酐数值有下降,但与常规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血清胱抑素C及尿酸的下降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入院后早期(24-48 h)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在脂源性胰腺炎患者中效果显著,能更快的促进病情恢复,降低炎性因子和提升营养状态,并可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脂源性 胰腺炎 肾功能 疗效
下载PDF
不同输卵管因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擎擎 张国庆 +3 位作者 杨亚茹 厉振北 曹义娟 顾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炎、输卵管梗阻3种输卵管因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首次接受IVF-ET的419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输卵管炎组(n=...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炎、输卵管梗阻3种输卵管因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首次接受IVF-ET的419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输卵管炎组(n=213,A组)、输卵管积水组(n=81,B组)和输卵管梗阻组(n=125,C组)。比较3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高评分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活产率。结果C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A、B组,B组异位妊娠率高于A、C组,A组D3高评分胚胎率低于B、C组,A、B组活产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炎对IVF-ET的成功率有不良影响,在IVF-ET之前进行输卵管炎治疗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炎 输卵管积水 输卵管梗阻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距舟关节复位融合联合后足力线纠正治疗Müller-Weiss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陶友伦 郝云甲 +4 位作者 张述才 范家强 常步青 张在轶 王爱国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924-929,共6页
背景:Müller-Weiss病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但大多不强调距舟关节复位和后足力线调整,目前尚无公认的治疗规范。目的:分析距舟关节复位融合联合后足力线纠正治疗Müller-Weiss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 背景:Müller-Weiss病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但大多不强调距舟关节复位和后足力线调整,目前尚无公认的治疗规范。目的:分析距舟关节复位融合联合后足力线纠正治疗Müller-Weiss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1例患者,共12足。其中Maceira分期Ⅲ期3足,Ⅳ期5足,Ⅴ期4足。所有患者均行距舟关节清理、复位、植骨、融合,尤其注重外侧四边区骨赘及游离体的清理,融合后再次评估后足力线。其中5例患者(5足)后足内翻角度较大,加做跟骨外移截骨。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9~40个月,平均随访(25.6±7.1)个月。所有患者融合部位在术后3~6个月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无一例发生不愈合;12足切口均甲级愈合,2例患者术后取髂骨切口处红肿、渗液较多,酒精湿敷,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2.3±1.4)分vs(7.4±1.0)分],AOFAS评分较术前升高[(78.8±5.7)分vs(30.4±5.6)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06、34.84,P均<0.001)。所有患者术后后足力线恢复良好,无明显内翻畸形。结论:距舟关节复位融合联合后足力线纠正治疗Müller-Weiss病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Weiss病 距舟关节 融合 后足力线 跟骨截骨
下载PDF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前CT引导下经肩胛骨穿刺定位肺结节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亚勇 傅宇飞 +2 位作者 王涛 曹伟 徐青松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37-639,共3页
目前临床常通过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行肺楔形切除术诊断及治疗孤立性肺结节,而对于直径较小结节,术中定位常遇困难。术前CT引导下穿刺定位肺结节有助于术中迅速发现病灶,可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1])... 目前临床常通过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行肺楔形切除术诊断及治疗孤立性肺结节,而对于直径较小结节,术中定位常遇困难。术前CT引导下穿刺定位肺结节有助于术中迅速发现病灶,可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1]);但对于部分位于肺上叶近背侧胸膜的结节,穿刺时易受骨性结构阻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发肺结节 定位 胸腔镜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WHO-FICs心肺运动试验在肺癌患者中应用的Scoping综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丹 李瑾 +5 位作者 高民 张明 陈猛 张一帆 夏露露 陈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3-935,共13页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理论,分析心肺运动试验(CPET)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1年4月,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关于CPET在肺癌患者中应用的研究。采用Scoping综述方法分...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理论,分析心肺运动试验(CPET)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1年4月,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关于CPET在肺癌患者中应用的研究。采用Scoping综述方法分析CPET应用于肺癌患者时的适应证与禁忌证、运动功能障碍、肺康复干预措施、评价方法和指标以及环境因素等。结果基于WHO-FICs框架,本文主要从5个方面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主要疾病为不同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2C25),肺癌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A22);肺癌患者进行CPET的障碍主要包括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和参与障碍;基于CPET的肺康复运动训练方法被划分为治疗类、预防类和健康促进类;评价工具及指标采用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氧脉搏、心率、血压、心电图、Borg量表、6分钟步行测试、健康调查简表(SF-36)等,并提供环境因素的分类和描述。结论CPET在肺癌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术前评估及预后预测、运动处方制定及运动效果评估、抗癌治疗影响评估三个方面。基于WHO-FICs理论体系,CPET应用对象主要为NSCLC,肺癌最常见的并发症是COPD;肺癌肺康复是以功能障碍和需求为导向,基于CPET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类、预防类和健康促进类的肺康复运动训练,旨在提高患者整体功能,优化肺癌患者健康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肺癌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 肺康复 心肺适能 范围综述
下载PDF
探讨不同体质指数肺癌患者的心肺功能差异与预后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耀莹 张淼 +4 位作者 李瑾 张明 夏露露 王丹 陈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利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价不同BMI的肺癌患者心肺功能的特点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心肺运动评定室行心肺运动测试的初诊为肺癌患者的资料。共纳入99例患者,根据不同... 目的:利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价不同BMI的肺癌患者心肺功能的特点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心肺运动评定室行心肺运动测试的初诊为肺癌患者的资料。共纳入99例患者,根据不同的BMI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组(18.5≤BMI<24)52例,超重组(24≤BMI<28)34例,肥胖组(BMI≥28)13例。采用CPET测定心肺功能参数:功率(W)、功率占预计值百分比(W%)、最大通气当量(peak VE)、最大通气当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VE%)、峰值摄氧量(peak VO2)、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 VO2%)、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无氧域(AT)、氧脉搏(VO2/HR)、SBP、DBP、peakSBP、peak DBP。3组间各指标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超重组peak VO2高于正常组(H=7.764,P<0.05);超重组peak VE%高于正常组(H=5.023,P<0.05);肥胖组peak VO2/kg值低于正常组(H=6.178,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AT值均高于正常组(H=10.620,P<0.01);肥胖组SBP值高于超重组(H=8.302,P<0.05);肥胖组DBP值高于超重组(F=3.291,P<0.05);肥胖组peak DBP值高于正常组和超重组(F=10.07,P<0.01);3组间W、W%、peak VE、peak VO2%、peak SBP和VO2/HR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示,与BMI成正相关的有peakVE%、peak VO2、AT值、peak VO2%、peak DBP(P<0.05),成负相关的有peak VO2/kg(P<0.05)。结论:超重组的肺癌患者肺通气功能和心肺储备能力较肥胖组和正常组患者高,可能对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对肺癌患者的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体质指数 心肺功能 心肺运动试验
下载PDF
射频消融技术联合DSA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口腔颌面部难治性动静脉畸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辜健敏 孟箭 +3 位作者 顾倩平 张杰 李志萍 王兴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技术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难治性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可行性,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3月—2016年4月,应用射频消融技术联合DSA引导下...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技术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难治性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可行性,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3月—2016年4月,应用射频消融技术联合DSA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7例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男4例,女3例),密切随访,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并发症以及影像学资料的变化进行疗效观察及评价。结果:6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5.7%。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技术联合DSA下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良好,可能成为其重要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射频消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无水乙醇
原文传递
限制性液体治疗对便秘患者术后康复影响
16
作者 谢志远 陈治任 +3 位作者 刘入铭 潘冬 梁春晖 龚龙波 《临床军医杂志》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治疗对便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自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8例进行便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33)与B组(n=35)。A组患者采用标准输液治疗,B组...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治疗对便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自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8例进行便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33)与B组(n=35)。A组患者采用标准输液治疗,B组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补液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总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后第1~5天补液量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总费用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10/35),低于A组的57.58%(1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治疗可显著降低便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费用,促进其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治疗 便秘 术后并发症 补液量
下载PDF
无创高频与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序贯撤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0
17
作者 吴杰斌 翟敬芳 +4 位作者 刘枭 金宝 王彦波 周广玲 周彬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目的:探讨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与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HFNC)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 目的:探讨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与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HFNC)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序贯撤机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收住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已接受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准备撤机改为无创通气的88例RDS极低出生体重儿纳入研究。RDS患儿均常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nHFOV/HHHFNC组45例,采用有创通气撤机后予nHFOV,nHFOV撤离后给予HHHFNC过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头罩吸氧组43例,采用有创通气撤机后予nCPAP,nCPAP撤离后给予头罩吸氧过渡。观察2组有创通气撤机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撤机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2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生后1 min及5min Apgar评分、分娩24 h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比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例、有创通气时间以及RDS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nHFOV/HHHFNC组有创通气撤机后1 h、24 h PaO_(2)、PaCO_(2)以及氧合指数(OI,OI=100×MAP×FiO_(2)/PaO_(2))与nCPAP/头罩吸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nHFOV/HHHFNC组与nCPAP/头罩吸氧组有创通气撤机72 h内失败率[9%(4/45)比26%(11/43)]、频繁呼吸暂停发生率[7%(3/45)比23%(10/43)]、nHFOV与nCPAP无创通气撤离失败率[4%(2/45)比21%(9/43)]、用氧时间[12.02(9.08-12.31)d比14.44(11.32-13.26)d]及鼻损伤发生率[4%(2/45)比26%(11/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2组首次nHFOV与nCPAP无创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肺气漏、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Ⅳ级脑室内出血、视网膜病变(≥Ⅱ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nHFOV/HHHFNC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RDS序贯撤机,较nCPAP/头罩吸氧,能改善氧合,减少CO_(2)潴留,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呼吸暂停及鼻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呼吸机撤离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 极低出生体重
原文传递
全关节镜技术治疗急性闭合性非止点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郝云甲 陶友伦 +4 位作者 范家强 常步青 张述才 张在轶 王爱国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0-545,共6页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技术治疗急性闭合性非止点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采用全关节镜技术治疗的30例(30足)急性闭合性非止点性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男性26...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技术治疗急性闭合性非止点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采用全关节镜技术治疗的30例(30足)急性闭合性非止点性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38.3±8.5)岁(范围:19~66岁)。右侧22例,左侧8例,均为单侧断裂。受伤至手术时间(2.1±1.4)d(范围:1~7 d)。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关节镜技术行镜下缝合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跟腱断裂评分(ATRS)评估踝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Arner-Lindholm评分评价临床疗效。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8.6±2.2)个月(范围:12~28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跟腱再次断裂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诉长时间运动后跟部紧张不适感,经拉伸和理疗后完全缓解,1例患者诉单足提踵无力,经反复提踵功能练习后恢复。末次随访时,患者的VAS[M(IQR)]由术前的6(5)分降至0(1)分(Z=6.512,P<0.01);AOFAS踝与后足评分由术前的(60.6±8.3)分升至(96.3±4.8)分(t=-29.774,P<0.01);ATRS由术前的(61.7±7.8)分升至(97.1±2.3)分(t=-53.66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rner-Lindholm评分:优27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30/30)。结论采用全关节镜技术治疗急性闭合性非止点性跟腱断裂,既保证了跟腱断端缝合的质量,又可避免腓肠神经的损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腱损伤 关节镜 缝合技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取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晓君 张军 曹刚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79-1080,共2页
目的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取石(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是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手术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单中心病例,探讨该术式在胆总管结石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围手术期... 目的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取石(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是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手术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单中心病例,探讨该术式在胆总管结石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围手术期未见结石残留、胆道出血、腹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短期随访无胆道残石、胆道狭窄等并发症。证实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取石在技术上可行,疗效安全可靠,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困扰及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查取石 胆道出血 胆道残石 结石残留 胆道狭窄 腹腔出血 胆总管结石 术后住院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