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剂在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推广使用的实施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倪 黄飞 +16 位作者 竺丽梅 曾谊 张瑞梅 耿红 刘学法 郑建刚 宗佩兰 曾忠 李进岚 蔡翠 郭晓红 钟引 刘莉 谢艳 杜芳芳 周林 成诗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927-933,共7页
目的:评价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中,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推广使用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使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典型抽样的方法,在全国选择5个省,每省一个省级和一个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作为研究现场,采取观察性研究方法... 目的:评价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中,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推广使用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使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典型抽样的方法,在全国选择5个省,每省一个省级和一个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作为研究现场,采取观察性研究方法,对新诊断的利福平敏感或无耐药检测结果的肺结核患者,根据FDC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使用抗结核FDC患者的纳入和退组情况。结果:2021年4月1日至7月31日,10个机构登记新诊断的利福平敏感或无耐药检测结果的肺结核患者3558例,抗结核FDC使用率为71.9%(2559/3558),其中最高为94.5%(346/366),最低为45.6%(215/472);12.1%(431/3558)的患者因禁忌证未使用抗结核FDC,有禁忌证的患者占登记患者数的比例最高为43.9%(207/472),最低为2.3%(5/215)。使用抗结核FDC的患者中22.3%(571/2562)在疗程中途停止使用抗结核FDC,各机构中最高为44.8%(155/346),最低为3.6%(13/365);退组患者中54.5%(311/571)由于发生不良反应调整方案;各机构中发生不良反应退组的患者占使用抗结核FDC患者的比例,最高为27.2%(94/346),最低为0.3%(1/300);治疗第1个月的退组率为7.9%(203/2559),治疗第6个月的退组率为0.4%(8/1996),退组率随疗程呈明显下降趋势(χ^(2)_(趋势)=14.277,P<0.05)。结论:抗结核FDC适宜在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使用,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是进一步提高抗结核FDC使用率和降低FDC中断治疗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疗法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预防性应用保肝药物在抗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萌 郑朝文 毛传春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102-104,108,共4页
目的分析结核患者预防性应用保肝药物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2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在规范性应用抗... 目的分析结核患者预防性应用保肝药物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2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在规范性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预防性应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保肝药物,对照组仅规范性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肝损伤发生情况及肝功能(包括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肝损伤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7,P=0.024)。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初治结核患者预防性应用保肝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和肝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肝治疗 抗结核 肝损伤
下载PDF
护理督导对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熊传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4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督导对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AIDS / TB)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 AIDS / TB 双重感染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 目的:探讨护理督导对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AIDS / TB)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 AIDS / TB 双重感染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督导,对比两组患者治愈、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满意率情况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愈率、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精神、情感职能、总体健康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护理督导能有效提高 AIDS / TB 双重感染患者患者疾病知识及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督导 艾滋病 肺结核 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方法与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彭乐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9期107-108,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情况。方法通过"单双号分组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成50例/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抗结核治疗...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情况。方法通过"单双号分组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成50例/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抗结核治疗。对比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呼吸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_8^+(15.56±3.11%)更低,CD_4^+(55.56±5.13%)、CD_4^+/CD_8^+(3.28±0.47)均高于对照组,双肺斑片状阴影消失率为40.00%,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较对照组更高(P值<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在常规治疗外,还应该采取对症抗结核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