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州市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颜笑 田源 +3 位作者 翟羽佳 程辰 戈飞 吴文磊 《江苏水利》 2025年第1期66-68,72,共4页
徐州市积极探索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模式,通过市级统领规划,全域统筹推进,县区统一管理,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通过探讨徐州市农村供水县域统管的实践与思考,为相关区域的供水管理及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农村供水 管理实践 徐州市
下载PDF
降雨初期冲刷效应及弃流时间分析——以徐州市城市道路为例
2
作者 吕志丹 李慧娴 +2 位作者 刘阳 梁森 王琳芳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4年第1期28-37,共10页
降雨初期冲刷效应的判断对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的解决方向起决定性作用,而初期雨水的弃流时间对海绵城市雨水污染的源头控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徐州市城市道路径流中5种主要径流污染物——悬浮物(suspended soli... 降雨初期冲刷效应的判断对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的解决方向起决定性作用,而初期雨水的弃流时间对海绵城市雨水污染的源头控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徐州市城市道路径流中5种主要径流污染物——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SS)、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氨氮(ammonia nitrogen,NH_3-N)、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ous,TP)进行分析,采用M(V)曲线法(污染物负荷累积率随径流量累积率的变化曲线)分析并对比相关水质标准,分析道路径流的初期效用及弃流时间。结果表明,徐州市城市道路径流存在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且初期冲刷效应SS>COD> TP>NH_3-N>TN;SS初期冲刷效应随雨强增大而增加,COD、NH_3-N、TN、TP初期冲刷效应随雨强增大而减小;可将产流后20 min作为徐州市城市道路初期雨水的弃流时间,为海绵城市雨水源头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径流 城市道路 初期冲刷 M(V)曲线 初期弃流时间
下载PDF
徐州市区积水点治理实践与思考
3
作者 颜笑 翟羽佳 +2 位作者 程辰 戈飞 时曼 《治淮》 2024年第9期83-84,93,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洪涝灾害频发,积水点问题日益凸显,对居民生活、城市运行及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旨在探讨积水点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兼顾城市发展普遍面临的排涝形势,结合徐州市本地的特殊环境,分析易淹...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洪涝灾害频发,积水点问题日益凸显,对居民生活、城市运行及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旨在探讨积水点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兼顾城市发展普遍面临的排涝形势,结合徐州市本地的特殊环境,分析易淹易涝积水点成因,因地制宜提出有效的治理策略与措施,以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水点治理 城市内涝 徐州
下载PDF
骆马湖综合治理中的徐州实践与探索
4
作者 颜笑 田源 +2 位作者 戈飞 程辰 翟羽佳 《治淮》 2025年第4期38-39,共2页
一、前言骆马湖位于江苏省北部,地跨徐州、宿迁两市,是全国第七大、淮河流域第三大、江苏省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和徐州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具有灌溉、供水、生态、航运、防洪等多种功能,对徐州地区的经... 一、前言骆马湖位于江苏省北部,地跨徐州、宿迁两市,是全国第七大、淮河流域第三大、江苏省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和徐州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具有灌溉、供水、生态、航运、防洪等多种功能,对徐州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骆马湖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为保护骆马湖水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徐州市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退化 实践 综合治理 探索 环境污染
下载PDF
徐州市城市降雨地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琳芳 李慧娴 +1 位作者 梁森 吕志丹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2-36,共5页
降雨地表径流携带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了城市受纳水体的水质污染,其N、P污染物的排放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破坏了水生态环境。对徐州市近三年来的12场典型降雨的地表径流水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降雨地表径流中,N元素严重超标,若不... 降雨地表径流携带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了城市受纳水体的水质污染,其N、P污染物的排放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破坏了水生态环境。对徐州市近三年来的12场典型降雨的地表径流水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降雨地表径流中,N元素严重超标,若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将会进一步加剧城市水生态环境污染;NH_(3)-N、T-N、T-P指标的EMC浓度正态分布性较好;样点环境污染物浓度对干沉降污染物浓度贡献显著,而降雨对湿沉降污染物冲刷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污染 水质 EMC
下载PDF
江苏省冬小麦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洁 姚怀柱 +4 位作者 梁森 侯新蕊 张脉然 胡家珍 杨士红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4,共8页
为实现江苏省冬小麦科学灌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明晰江苏省冬小麦需水量及气候影响因素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全省冬小麦灌溉管理及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技支撑,基于江苏省共计12个地区2013-2022年冬小麦季相关气象资料,通过Penman-Mon... 为实现江苏省冬小麦科学灌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明晰江苏省冬小麦需水量及气候影响因素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全省冬小麦灌溉管理及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技支撑,基于江苏省共计12个地区2013-2022年冬小麦季相关气象资料,通过Penman-Montieth法计算近十年来江苏省冬小麦需水量,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近十年江苏省冬小麦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需水特性以及气象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近十年间江苏省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湿度、地表温度、降水量、蒸发量、平均日照时数均呈总体上升趋势,太阳总辐射量呈减小趋势。近十年来江苏省冬小麦本田期的需水量平均值为451.82~692.50 mm,年际变化范围在540.19~646.70 mm,不同年份间呈现减小的趋势,空间上则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冬小麦需水强度最小值出现在1月,5-6月抽穗期与灌浆期需水强度最大。江苏省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与年均降雨量、日均湿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年均水面蒸发量、年均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其中以日均湿度、年均水面蒸发量、年均气温对冬小麦需水量的影响最为明显。并且,近十年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的总体下降趋势可能是由于其与日均湿度明显更高的负相关性所导致。总之,近十年来江苏省冬小麦需水量逐年有下降趋势,且由西北向东南递减,此外全省日均湿度、年均水面蒸发量、年均气温是近年来冬小麦需水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冬小麦 作物需水量 需水特性 时空分布 气象因素
下载PDF
徐州易涝农田灌排蓄渗降系统治理创新技术体系及治理模式研究
7
作者 梁森 曹滨 韩莉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13-218,共6页
徐州现状灌排模式难以解决农田节水、超设计标准暴雨涝渍灾害和面源污染问题,为实现农田节水、蓄雨、排涝、降渍、防污的系统治理,在“以水定地”确定灌溉发展规模和作物种植布局、易涝渍风险度分区评估、试验确定主要作物土壤水分适宜... 徐州现状灌排模式难以解决农田节水、超设计标准暴雨涝渍灾害和面源污染问题,为实现农田节水、蓄雨、排涝、降渍、防污的系统治理,在“以水定地”确定灌溉发展规模和作物种植布局、易涝渍风险度分区评估、试验确定主要作物土壤水分适宜控制指标的基础上,于2019—2021年开展了不同类型易涝农田灌排蓄渗降系统治理试验,提出了徐州易涝农田灌排蓄渗降系统治理创新技术体系,形成了5种不同类型易涝农田适宜的治理模式。相比常规灌排模式,灌排蓄渗降系统治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灌排水量、灌排水次数、作物涝渍风险和面源污染。灌排蓄渗降系统治理模式具有节约灌溉用水、提高雨水利用率、减排防污、增加浅层地下水量、减少水土流失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涝农田 系统治理 灌排蓄渗降新技术
下载PDF
沉水植物对水体的净化及工程实践
8
作者 范秀磊 石上 +3 位作者 戚玉浩 张建昆 梁森 李慧娴 《江苏水利》 2024年第8期54-57,共4页
将沉水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净化机制和工程实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沉水植物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目前基于沉水植物的水体净化和生态修复工程实践,在沉水植物群落和调整水生动物结构等方面相结合具有良好效果,但受限于... 将沉水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净化机制和工程实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沉水植物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目前基于沉水植物的水体净化和生态修复工程实践,在沉水植物群落和调整水生动物结构等方面相结合具有良好效果,但受限于种植方法、存活条件、维护管理等问题,基于研究现状分析结果,建议加强沉水植物去除新污染物潜力分析及作用机制,沉水植物对多种污染物的复合去除,沉水植物微生物协同作用及工程实践限制条件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生态修复 富营养化 水质净化
下载PDF
城市河道污水底泥原位治理及生态系统重构技术研究与推广
9
作者 《江苏水利》 2024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项目开展了河道污染水体现状调查与形成机理分析,对河道污染水体进行了水动力—底泥污染物输移耦合模拟计算,探讨了污染来源及输移规律。利用工程措施对河道沿程水深进行梯级控制,结合曝气系统和复合矿物制剂,形成生化协同治理技术。结... 项目开展了河道污染水体现状调查与形成机理分析,对河道污染水体进行了水动力—底泥污染物输移耦合模拟计算,探讨了污染来源及输移规律。利用工程措施对河道沿程水深进行梯级控制,结合曝气系统和复合矿物制剂,形成生化协同治理技术。结合城市河道特点,研发形成水下光伏曝气系统。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徐州市部分污染河道,生态效益显著,可为类似河道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系统 原位治理 污染来源 生态系统 光伏曝气 城市河道 梯级控制 耦合模拟
下载PDF
中国近60年干旱热浪演变趋势及并发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廖国清 朱烨 +3 位作者 吴光东 王文 刘懿 朱玲玲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9-176,共8页
利用中国气象站1961—2017年降水、气温等资料,构建周尺度标准化帕尔默干旱指数,采用相对阈值法识别热浪过程,分析干旱和热浪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并发特征,结果表明:(1)干旱和热浪频发于夏季,二者站次比年序列均呈先减(1995年前)后增的变... 利用中国气象站1961—2017年降水、气温等资料,构建周尺度标准化帕尔默干旱指数,采用相对阈值法识别热浪过程,分析干旱和热浪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并发特征,结果表明:(1)干旱和热浪频发于夏季,二者站次比年序列均呈先减(1995年前)后增的变化趋势。(2)全国大部分地区热浪频次显著增加,东北、华北和云南东部的干旱频次显著增加。热浪频次突变年份主要为20世纪80—90年代,其空间分布与干旱较相似。(3)云南为复合型干旱热浪高发区,其次为东北、华北、广西和广东沿海,长江流域和新疆西北部的复合事件最少。(4)全国复合事件中约65%的热浪爆发于旱情开始及发展阶段,云南和长江中下游以南的热浪则出现在旱情恢复阶段。(5)除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外,复合型干旱热浪呈极显著增加趋势。研究成果可为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制定适应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热浪 时空分布 演变趋势 并发特征
下载PDF
城市污水管道骑马井施工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广峰 白东 +2 位作者 臧其超 张会明 张磊 《科技资讯》 2021年第24期27-29,共3页
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多数的老旧城区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加上这些年内涝的情况不断出现,所以城市排水系统的改扩建就成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的老城地面建筑密集,且地下管网复杂,城区地面交通繁忙,不具备开挖施工与中间井... 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多数的老旧城区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加上这些年内涝的情况不断出现,所以城市排水系统的改扩建就成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的老城地面建筑密集,且地下管网复杂,城区地面交通繁忙,不具备开挖施工与中间井的施工条件,该文介绍了某市政工程中骑马井摇管机施工方法,并根据其设计要求与现场实际情况,阐述了摇管机施工方法。针对摇管机施工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摇管机施工骑马井在市政工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管机施工 骑马井 污水管道 排水系统
下载PDF
农民参与用水合作组织意愿的影响因素效用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郁高铭 张莹 +3 位作者 张宇 牛奔 朱玲玲 杨杰 《水利技术监督》 2022年第8期130-133,共4页
文章从农民的个人属性以及农民对用水合作组织的主观认知两个方面出发,从农民的经济情况、学历等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参与用水合作组织意愿的主要因素。发现农民对于用水合作组织的了解程度、评价以及经济情... 文章从农民的个人属性以及农民对用水合作组织的主观认知两个方面出发,从农民的经济情况、学历等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参与用水合作组织意愿的主要因素。发现农民对于用水合作组织的了解程度、评价以及经济情况、学历会对农民的参与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建议:完善用水合作组织制度以提升农民收入,注意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同时加强宣传手段,确保宣传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意愿
下载PDF
多级生态处理工艺在尾水深度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敬兰 牛乙宝 +1 位作者 丁维程 吴鹏莉 《江苏水利》 2022年第12期49-52,共4页
采用多级生态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厂尾水,研究多级生态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尾水效果和原理以及构筑物设计参数。实践结果表明:运用多级生态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厂尾水,污水厂尾水排放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 采用多级生态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厂尾水,研究多级生态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尾水效果和原理以及构筑物设计参数。实践结果表明:运用多级生态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厂尾水,污水厂尾水排放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时,多级生态处理工艺出水质量浓度稳定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标准,且多级生态处理工艺运行管理费用几乎为零,兼具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水 污水处理厂 深度处理 生态处理工艺 受纳水体
下载PDF
基于AHP法的睢宁县涝渍灾害风险划分
14
作者 王琳芳 曹滨 +1 位作者 梁森 李慧娴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41-44,共4页
选取睢宁县1981年以来历史水灾、降水数据,结合地形地貌、土壤、水系分布特征、社会经济现状等,分析各因子对涝渍灾害风险度的影响,并对各镇涝渍灾害风险度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区域排涝能力、地势地貌特征、农田排水工程能力、历史水灾... 选取睢宁县1981年以来历史水灾、降水数据,结合地形地貌、土壤、水系分布特征、社会经济现状等,分析各因子对涝渍灾害风险度的影响,并对各镇涝渍灾害风险度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区域排涝能力、地势地貌特征、农田排水工程能力、历史水灾频率是区域涝灾的主要影响因素,地势低洼、骨干河道防洪排涝标准低、历史水灾频发等多因素触发,导致区域洪涝风险度高;农田排水工程、土壤结构种类、浅层地下水埋深、降水量是区域渍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农田排涝降渍工程标准低或缺失、土壤结构差存在滞水层、浅层地下水埋深浅、降水量大、降雨历时长导致区域渍害风险度高。睢宁县东北部涝渍风险度较高,北部、南部风险度一般,其余区域风险度较低,其分布与实际灾情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涝渍 层次分析法 风险度
下载PDF
模糊优选模型在旱作物涝渍胁迫试验评价中的应用
15
作者 朱玲玲 梁森 +3 位作者 周倩倩 王馥莉 牛奔 张雯叶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45-48,共4页
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建立单层多目标模糊优选可变模型,运用涝渍综合排水指标试验装置,对玉米和大豆两种旱作物在灌浆期进行淹水,分别设计不同淹水时间2 d和4 d及不同淹水深度15 cm、10 cm和5 cm,以不涝不渍作为CK组对照处理,对7组样本... 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建立单层多目标模糊优选可变模型,运用涝渍综合排水指标试验装置,对玉米和大豆两种旱作物在灌浆期进行淹水,分别设计不同淹水时间2 d和4 d及不同淹水深度15 cm、10 cm和5 cm,以不涝不渍作为CK组对照处理,对7组样本进行评价,其中CK组最高,淹水深度5 cm略低,淹水深度15 cm最低,呈现出淹水深度越大,淹水时间越长,整体评价值越差,与实际情况相符。系统综合考虑了各项指标性质的差异,为下一步对旱作物涝渍胁迫进行精准防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优选模型 旱作物涝渍胁迫试验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实践探究
16
作者 李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7期17-20,共4页
水利工程作为惠及全体国民的基础工程,在现代社会各项事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具有着截然不同的功能,如部分堤防工程主要承担防洪抗涝的作用,部分堤防工程发挥省水浇灌的价值,还有部分堤防工程用于水力发电。但... 水利工程作为惠及全体国民的基础工程,在现代社会各项事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具有着截然不同的功能,如部分堤防工程主要承担防洪抗涝的作用,部分堤防工程发挥省水浇灌的价值,还有部分堤防工程用于水力发电。但无论是何种功能的水利堤防工程,都需要重视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完善。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分析现阶段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局限性,阐述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并进一步上升至对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应用实践的探讨,以期为现代水利工程中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堤防工程 防渗施工 技术研究
下载PDF
PHREEQC-Ⅱ对某尾矿库区水环境中铀的存在形式模拟研究
17
作者 华恩祥 周正阳 王惠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1年第12期351-354,共4页
本文运用PHREEQC-Ⅱ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尾矿库渗滤水、地表水及尾矿砂浸出液中铀的存在形式进行模拟计算和研究。结果发现pH值与pE值对水中铀离子的形态分布特征有着决定性影响。pH值的变化主要与UO2F+、UO2F2、UO2F3-、UO2(CO3)34- ... 本文运用PHREEQC-Ⅱ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尾矿库渗滤水、地表水及尾矿砂浸出液中铀的存在形式进行模拟计算和研究。结果发现pH值与pE值对水中铀离子的形态分布特征有着决定性影响。pH值的变化主要与UO2F+、UO2F2、UO2F3-、UO2(CO3)34- 、UO2(CO3)22-这五种形态相关,UO2F+、UO2F2、UO2F3-的含量随着pH值的增加,含量逐渐减少,UO2(CO3)34- 随着pH值的增加,含量逐渐增加。当4<pH<8时,UO2(CO3)22-含量增加,在pH=8处达到最大值,随后含量开始降低;而当pE <9时,浅层地下水中的U主要以六价态形式存在,但是也存在较少量四价态的形式。当pE >9时,浅层地下水中的铀仅存在六价态,四价铀全部消失。说明当pE值升高,浅层地下水中的氧化性增强,水中四价铀被氧化成六价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REEQC-Ⅱ 铀模拟 PH PE
下载PDF
水源地型水库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探索
18
作者 朱玲玲 周倩倩 孙文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2期67-70,共4页
水源地型水库的发展对于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水源地型水库的水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水质分析技术、水生态技术、水资源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水质和水生态状况共同考虑的... 水源地型水库的发展对于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水源地型水库的水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水质分析技术、水生态技术、水资源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水质和水生态状况共同考虑的水源地型水库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水源地型水库水生态安全评价是评价水源地型水库水质状况和水环境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水源地型水库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取得了较大发展,主要包括指标法、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专家综合评价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型水库 水生态安全 评价方法 水质 水生态
下载PDF
安化县玉溪村地段矿泉水成因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分析
19
作者 陈万利 刘虹 +1 位作者 王惠东 韦光景 《陕西水利》 2023年第10期89-91,98,共4页
湖南省安化县玉溪村地段发现具较高利用价值锶矿泉水,但相关水文地球分析较少,成因机理研究薄弱,以玉溪村地段锶矿泉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水化学特征,进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系统阐述矿泉水的成因及其水岩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矿泉... 湖南省安化县玉溪村地段发现具较高利用价值锶矿泉水,但相关水文地球分析较少,成因机理研究薄弱,以玉溪村地段锶矿泉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水化学特征,进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系统阐述矿泉水的成因及其水岩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矿泉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HCO_(3)^(-)-Ca·Mg和HCO_(3)^(-)-Na·Ca·Mg型三种类型;矿泉水沿F5~F6断裂由南向北自上而下径流,锶含量先升再降,SrCO_(3)饱和指数逐渐升高,其在径流过程中先溶解再沉淀,伴随着方解石、白云岩、石膏等矿物的溶解与沉淀及钾钠钙离子交换,其溶解沉淀直接受HCO_(3)^(-)浓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溪村地段 矿泉水成因 水岩作用 溶解与沉淀
下载PDF
防御台风“烟花”的实践与思考
20
作者 刘优 龙翔宇 +1 位作者 石宁宁 杨帆 《治淮》 2023年第3期8-9,共2页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自然灾害,如何有效防御台风并降低其带来的灾害损失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对徐州市贾汪区造成的影响,总结全区上下防御台风的实践经验,并针对应对此次台风灾害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提...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自然灾害,如何有效防御台风并降低其带来的灾害损失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对徐州市贾汪区造成的影响,总结全区上下防御台风的实践经验,并针对应对此次台风灾害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提出4项工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烟花” 防御过程 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