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5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州师范大学三维虚拟校园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1
1
作者 武宜广 胡召玲 +2 位作者 黄翌 林立伟 王健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
利用三维景观建模软件GoogleSketchUp和GIS开发软件ArcGISEngine,建立了徐州师范大学三维虚拟校园系统,该系统除具有一般三维浏览功能外,还具有一些GIS功能.
关键词 GOOGLE SKETCHUP 三维GIS建模 虚拟校园 徐州师范大学
下载PDF
徐州市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报章 滕春惠 倪嗣秀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48-51,共4页
随着徐州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合理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环境意识的淡化,给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间的不协调性日趋明显,已给区域经... 随着徐州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合理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环境意识的淡化,给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间的不协调性日趋明显,已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的负面效应.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徐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赖清华 马晓冬 +2 位作者 谢新杰 谢思超 陈丙林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100,共5页
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的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通过对句法轴线集成度、集成核和智能度等参数值的定量分析,可总结出城市形态发展及演变的特征,准确判定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从而为城市建设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运用空间句法,对徐州城... 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的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通过对句法轴线集成度、集成核和智能度等参数值的定量分析,可总结出城市形态发展及演变的特征,准确判定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从而为城市建设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运用空间句法,对徐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60年~2009年,徐州城市空间形态扩张速度较快、强度较大,目前正向"分散组团模式"演进;在拓展方向上,城市中心一直集中于主城区,并向东、东北和东南方向偏移;在城市集成核的集成中心的更迭上,由复兴路逐渐取代了原来的中山路成为城市的拓扑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形态 空间句法 集成度 徐州市
下载PDF
基于脱钩模型的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仇方道 沈正平 +1 位作者 张敬 佟连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2,共6页
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是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核心。采用物质流分析、脱钩分析和分解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了1995—2007年徐州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脱钩类型、可持续状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徐州市DMI和DPO的年均增... 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是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核心。采用物质流分析、脱钩分析和分解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了1995—2007年徐州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脱钩类型、可持续状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徐州市DMI和DPO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4%和0.91%,而GDP年均增长率为12.62%,二者之间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物质代谢效率的提升又使其发展方式呈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转型的趋势;资源投入、废物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出现弱脱钩现象,表明徐州经济系统正处于显著的弱可持续发展态势;经济规模扩大和技术效应抑制作用减弱是引起煤炭城市资源环境约束性增强、可持续发展降低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城市 可持续发展 脱钩分析 物质流分析 徐州市
下载PDF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矿业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保杰 顾和和 +1 位作者 纪亚洲 陈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4,共5页
以矿业城市徐州市区1979,1989,1999和2009年4期遥感信息图谱数据为基础,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相关统计分析方法,从城市建成区面积变化、扩展强度、分维数、重心坐标、紧凑度等方面对徐州市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力进行分析。结... 以矿业城市徐州市区1979,1989,1999和2009年4期遥感信息图谱数据为基础,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相关统计分析方法,从城市建成区面积变化、扩展强度、分维数、重心坐标、紧凑度等方面对徐州市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9—1999年间,徐州市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分维数有所变化,扩展强度逐渐增强,1989年以后城市重心朝东部和东南方向移动,城市紧凑度增加,分形维数逐渐减少,城市空间形态趋于合理。自然地理环境、煤炭资源的开采、政策、经济和人口等因素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图谱 城市扩展 矿业城市 徐州市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30
6
作者 仇方道 顾云海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2-1025,1050,共5页
在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方法分析了1988—2003年徐州市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得出徐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呈现出“U”型加倒“U”型的波浪型曲线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徐州市经济发展对生态... 在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方法分析了1988—2003年徐州市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得出徐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呈现出“U”型加倒“U”型的波浪型曲线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徐州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对污染物排放总量、产业结构对污染物组成、产业布局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方式和区域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状态的影响等方面,生态环境也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经济增长速度等产生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市 经济发展 环境 协调发展机制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评估研究——以徐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林立伟 沈山 +1 位作者 方雪 周子鑫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0年第2期61-65,共5页
城市规划方案评估是城市规划评估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方案评估的内涵和规划评估的类型两方面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界定城市规划方案评估的内涵;在构建规划方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徐州城... 城市规划方案评估是城市规划评估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方案评估的内涵和规划评估的类型两方面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界定城市规划方案评估的内涵;在构建规划方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徐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方案进行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总体规划 方案评估 层次分析法 专家打分法 徐州
下载PDF
基于地统计的矿业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保杰 顾和和 纪亚洲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4-526,558,共4页
以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区、鼓楼区、九里区4个城区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该城区土壤重金属富集与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城区表层土壤5种重金属(Cd、Cu、Zn、Pb、Cr)含量均略高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中Cd富集... 以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区、鼓楼区、九里区4个城区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该城区土壤重金属富集与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城区表层土壤5种重金属(Cd、Cu、Zn、Pb、Cr)含量均略高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中Cd富集程度较高,污染较严重;Cu、Zn、Pb、Cr富集程度较低,污染程度较轻。另外,在GIS环境下利用空间数据插值方法对该城区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土壤重金属含量、富集分布状况与城区的交通活动和工业活动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壤重金属污染 空间插值 徐州市
下载PDF
徐州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钱小龙 管华 +1 位作者 张国成 李海权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60-63,共4页
借助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概念,揭示1994-2005年徐州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规律.其信息熵先增后减,总体略有上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徐州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动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分析.最后,运用非线型回归模型对2010年和... 借助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概念,揭示1994-2005年徐州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规律.其信息熵先增后减,总体略有上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徐州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动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分析.最后,运用非线型回归模型对2010年和2015年徐州市区9种用地类型的面积、建设用地总面积、信息熵和均衡度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信息熵 回归模型 徐州市
下载PDF
城市演进的区位因素探析——以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正平 王健 闫庆武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33,48,共6页
无论是在城市的产生还是发展中 ,区位及其变化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徐州这个“五省通衢”、历史文化名城之地而言 ,其意义更为突出。本文从剖析影响城市演进的区位因素出发 ,着重探讨了交通、政治、军事和自然等几种区位变化对... 无论是在城市的产生还是发展中 ,区位及其变化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徐州这个“五省通衢”、历史文化名城之地而言 ,其意义更为突出。本文从剖析影响城市演进的区位因素出发 ,着重探讨了交通、政治、军事和自然等几种区位变化对徐州城市历史兴衰的具体作用 ,并根据未来区位变化的主要特点 ,提出了 2 1世纪初徐州城市发展的基本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演进 区位变化 历史文化名城 徐州市
下载PDF
黄河南徙在徐州地区的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葛兆帅 吉婷婷 赵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7,共6页
自1128年黄河南徙夺淮始,到1546年,黄河以多股并流的形式在徐淮地区频繁泛滥游荡。1546年以后,经过王以旗、朱衡、潘季驯等人的持续治理,黄河基本稳定于现今黄河故道一线。黄河南徙对徐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影响深刻,首先改变了徐州地区的... 自1128年黄河南徙夺淮始,到1546年,黄河以多股并流的形式在徐淮地区频繁泛滥游荡。1546年以后,经过王以旗、朱衡、潘季驯等人的持续治理,黄河基本稳定于现今黄河故道一线。黄河南徙对徐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影响深刻,首先改变了徐州地区的水系格局,进而由沂、沭、泗等河流塑造的冲积倾斜平原与波状剥夷平原被黄河泛滥冲积物所淹没;其次黄河南徙改变了徐州地区土壤发育过程与土壤理化性质,降低了徐州地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再次黄河南徙也造成徐州地区孕灾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徐州地区逐渐成为水旱灾害频发、盐碱化发育、中低产田广布的自然环境脆弱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南徙 徐州地区 环境效应
下载PDF
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提升研究——以江苏徐州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霄 孟召宜 +1 位作者 李群 黄泽虎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84-88,共5页
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增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组织调控作用,对于实现地区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江苏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其功能犹显重要。在分析其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所具有的集散、交通枢纽... 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增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组织调控作用,对于实现地区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江苏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其功能犹显重要。在分析其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所具有的集散、交通枢纽、创新、创意等功能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高产业水平、整合区位优势、提升城市创意等对策,旨在对我国同样面临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提升的地区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中心城市 功能提升 江苏徐州
下载PDF
空间句法与网络分析相结合的城市服务边界界定研究——以徐州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秦萧 沈山 石春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0-85,共6页
城市服务边界界定是城市增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采用空间句法和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划定徐州主城区的研究区域并使其公共设施服务半径标准化,并模拟出商贸设施服务区,将城市服务边界与城市增长边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界定其城市... 城市服务边界界定是城市增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采用空间句法和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划定徐州主城区的研究区域并使其公共设施服务半径标准化,并模拟出商贸设施服务区,将城市服务边界与城市增长边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界定其城市服务边界。这一研究过程为公共设施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城市空间增长规划调控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服务边界 空间句法 网络分析 徐州
下载PDF
基于DEA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如树 仇方道 +1 位作者 张兆臣 姜萌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19,共3页
从投入产出角度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指标,采用DEA模型,测度和分析了1990-2007年徐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发现徐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是由配置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技术创新共同支撑构成的动态反馈系统;徐州市效率发展和技术创新的... 从投入产出角度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指标,采用DEA模型,测度和分析了1990-2007年徐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发现徐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是由配置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技术创新共同支撑构成的动态反馈系统;徐州市效率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能力都呈强波动上升趋势;徐州市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高,但配置效率偏低,技术创新能力波动大,对经济增长贡献小;提升徐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和配置效率,从这个角度看,徐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徐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轨迹整体发展良好,波动性不断加强,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能力 包络分析 MALMQUIST指数 徐州市
下载PDF
城市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效应的相关关系分析——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娄彩荣 尤海梅 许婷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7年第1期18-22,共5页
以1994年和2002年徐州市的土地利用图为数据源,选取景观丰度、多样性指数、斑块密度和平均斑块分维数等景观指标,利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景观空间格局与城市生态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在所选择的景观格局指标中,景观丰... 以1994年和2002年徐州市的土地利用图为数据源,选取景观丰度、多样性指数、斑块密度和平均斑块分维数等景观指标,利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景观空间格局与城市生态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在所选择的景观格局指标中,景观丰度、景观类型多样性与生态效应呈显著正相关,斑块密度、分维数与生态效应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景观空间格局对生态效应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空间格局 生态效应 相关关系 徐州市
下载PDF
城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满意度评价——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国霞 沈山 《开发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6-160,共5页
以徐州市37个普通商品房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依据物业服务内容和决定物业服务满意度高低的三个重要因素,建立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确立评价模型,采用五级评判标准... 以徐州市37个普通商品房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依据物业服务内容和决定物业服务满意度高低的三个重要因素,建立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确立评价模型,采用五级评判标准,实现了对满意度定量评价。继而对徐州市普通商品房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满意度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测评。结果显示,徐州市现有普通商品房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满意度评价值为0.5304,总体上处于一般等级,在服务质量上和完善服务细节上仍需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小区 物业服务质量 满意度 评价体系 熵值法 徐州市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城市扩展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昕 胡召玲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67-70,共4页
利用ERDAS及ARCGIS软件,以徐州1994,2000及2003年的遥感图像为数据源,结合1:5万地形图研究徐州市建成区的扩展情况.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计算出不同年份建成区的面积、扩展速度和扩展方向.结果表明:徐州市建成区扩展为外... 利用ERDAS及ARCGIS软件,以徐州1994,2000及2003年的遥感图像为数据源,结合1:5万地形图研究徐州市建成区的扩展情况.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计算出不同年份建成区的面积、扩展速度和扩展方向.结果表明:徐州市建成区扩展为外向型扩展,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通过分析得出:1994~2000年城市扩展的速度快于2000~2003年,且主要向东南方向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遥感图像 徐州市
下载PDF
徐州城市用地扩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1949-2007年) 被引量:5
18
作者 车前进 马晓冬 梁美玉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3期87-94,共8页
以不同时期徐州市土地扩展图、现状图和遥感图像为数据源,提取了7个时段徐州城市用地变化的相关数据信息,利用扩展强度指数、人口弹性指数、经济弹性指数、紧凑度变化指数、分形维数、重心转移等指标,系统地研究了徐州城市土地时空扩展... 以不同时期徐州市土地扩展图、现状图和遥感图像为数据源,提取了7个时段徐州城市用地变化的相关数据信息,利用扩展强度指数、人口弹性指数、经济弹性指数、紧凑度变化指数、分形维数、重心转移等指标,系统地研究了徐州城市土地时空扩展特征,并探讨了影响城市扩展的因素.结果表明:1949-2007年,徐州城市土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指数、经济弹性指数逐年升高,呈现出明显的由非理性向理性发展趋势;城市土地空间扩展经历了建国初期的非连续性的星状扩展-文革时期城市的内部填充、圈层式推进-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蔓延-本世纪的"组团状+卫星城"等主要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徐州城市土地扩展由无序走向有序,由粗放走向集约.城市土地扩展是自然环境、经济、人口、城市规划、交通、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扩展阶段,不同的因素组合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扩展特征 影响因素 徐州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志江 马晓冬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共3页
以我国东部地区典型资源型城市徐州市为例,综合集成MSS、TM、SPOT等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城市历史地图及其它空间数据,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支持下,通过扩展强度、分形维数、扩展方向等指标分析了徐州市城市扩展的时空特征,并从自... 以我国东部地区典型资源型城市徐州市为例,综合集成MSS、TM、SPOT等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城市历史地图及其它空间数据,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支持下,通过扩展强度、分形维数、扩展方向等指标分析了徐州市城市扩展的时空特征,并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探讨城市扩展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建国以来的近60年间,徐州市城市空间显著扩张,建成区面积由1949年的8.39km2增加到2007年的161.54km2,增长了18.25倍;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各时期各方向扩展强度差异较大,不同时期不同方向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城市空间扩展是自然、经济、社会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空间扩展 遥感 徐州
下载PDF
徐州市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与污染防治对策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祖伟 管华 +1 位作者 蔡安宁 饶有才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68-172,共5页
根据徐州市2003年水环境监测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区的水环境质量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水污染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评价结果表明,云龙湖各监测断面水质基本能够达到Ⅱ~Ⅲ类水质,京杭运河为Ⅲ~Ⅳ类,废黄河除... 根据徐州市2003年水环境监测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区的水环境质量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水污染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评价结果表明,云龙湖各监测断面水质基本能够达到Ⅱ~Ⅲ类水质,京杭运河为Ⅲ~Ⅳ类,废黄河除了三环西路监测断面为Ⅳ类外,其余各监测点以及京杭运河各支流和奎河各断面均为Ⅴ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模糊综合评价 污染防治对策 徐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