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蹼壁虎繁殖生态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冯照军 李宗芸 张春海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无蹼壁虎 多窝卵蜥蜴 繁殖生态 孵化期 温度 光周期
下载PDF
埃塞俄比亚芥与白菜型油菜间六倍体杂种的获得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栗茂腾 张椿雨 +1 位作者 李宗芸 孟金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79-1585,T0002,共8页
通过杂交和染色体加倍人工合成了埃塞俄比亚芥×白菜型油菜间的三倍体和六倍体杂种,并对其进行了细胞学鉴定、气孔观察以及一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在染色体记数、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印证的基础上,比较了两种不同染色体加倍方法的... 通过杂交和染色体加倍人工合成了埃塞俄比亚芥×白菜型油菜间的三倍体和六倍体杂种,并对其进行了细胞学鉴定、气孔观察以及一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在染色体记数、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印证的基础上,比较了两种不同染色体加倍方法的效率。生理生化分析显示,六倍体杂种植株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质膜相对透性、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与三倍体杂种植株相比都有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杂交 埃塞俄比亚芥 染色体加倍 生理生化分析
下载PDF
大雁人工饲养条件下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房兴堂 梁新江 +2 位作者 朱强 洪胜 刘涛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1-63,共3页
通过对大雁人工饲养条件下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繁殖特征等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并与其野生状态下的状况加以比较 ,摸清大雁的生物学特性规律 ,为大雁的人工饲养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雁 人工饲养 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下载PDF
羊肚菌原生质体诱变筛选高生物量高氨基酸含量菌株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士旺 梁宗琦 刘爱英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研究影响尖顶羊肚菌(MOrchellaconicaPers、)CGAC-9506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因素基础上,首次诱变羊肚菌原生质体,进行高生物量高氨基酸含量菌株选育。原生质体诱变再生株MconicaCGAC-950637生物量比出发株提高7.3%,总氨基酸比出... 研究影响尖顶羊肚菌(MOrchellaconicaPers、)CGAC-9506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因素基础上,首次诱变羊肚菌原生质体,进行高生物量高氨基酸含量菌株选育。原生质体诱变再生株MconicaCGAC-950637生物量比出发株提高7.3%,总氨基酸比出发株提高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原生质体诱变 高生物量 高氨基酸
下载PDF
大袋蛾越冬期天敌及生物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继美 郭良红 蒋继宏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60-63,共4页
通过定点调查、室内饲养观察和镜检,已确定在皖北地区大袋蛾越冬期主要天敌有15种,其中:寄生性天敌9种,寄生率为28.7%;捕食性天敌4种,其中鸟类捕食率为15.4%;病原微生物2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和白僵菌感染致死率分... 通过定点调查、室内饲养观察和镜检,已确定在皖北地区大袋蛾越冬期主要天敌有15种,其中:寄生性天敌9种,寄生率为28.7%;捕食性天敌4种,其中鸟类捕食率为15.4%;病原微生物2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和白僵菌感染致死率分别为3.9%和1.6%.四斑尼尔寄蝇和灰喜鹊是皖北地区大袋蛾天敌的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袋蛾 生物抑制 天敌
下载PDF
徐州市爬行动物市场贸易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1
6
作者 冯照军 彭红梅 +3 位作者 周虹 满同新 李未 王永强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2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徐州 爬行动物 市场贸易 调查 保护 野生动物
下载PDF
苏北稻田蝗虫群落结构及其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缠民 廉振民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对苏北稻田蝗虫群落结构及其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苏北稻田采到4科、7属、9种蝗虫,其中斑腿蝗科5种,斑翅蝗科2种,锥头蝗科和剑角蝗科各1种.苏北稻田蝗虫群落随季节发生变化,其种类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在6~8月最高.短额负蝗和中... 对苏北稻田蝗虫群落结构及其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苏北稻田采到4科、7属、9种蝗虫,其中斑腿蝗科5种,斑翅蝗科2种,锥头蝗科和剑角蝗科各1种.苏北稻田蝗虫群落随季节发生变化,其种类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在6~8月最高.短额负蝗和中华稻蝗是早期优势种类,中华稻蝗、小稻蝗、第二代短额负蝗是晚期优势种,它们占整个蝗虫种类数量的62.3%,占总生物量的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 苏北 稻田 群落结构 生物量
下载PDF
浅谈徐州市立体绿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被引量:4
8
作者 卢芳 庄强 《江苏林业科技》 2003年第6期51-52,共2页
徐州市近几年来的绿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立体绿化也得到了较大发展。立体绿化主要应用于企事业单位的庭院,立体绿化的形式主要是攀缘绿化,常用的攀缘植物达10种以上,主要有地锦、木香、紫藤等。建议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拓宽立体绿化空... 徐州市近几年来的绿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立体绿化也得到了较大发展。立体绿化主要应用于企事业单位的庭院,立体绿化的形式主要是攀缘绿化,常用的攀缘植物达10种以上,主要有地锦、木香、紫藤等。建议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拓宽立体绿化空间;建立立体绿化的标准和制度,科学合理地建设管理立体绿化;综合运用立体绿化形式,大力发展屋顶绿化,大力引进推广攀缘植物材料,增加攀缘植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绿化 徐州市 屋顶绿化 攀缘植物 城市绿化
下载PDF
江苏徐州首次发现丽纹龙蜥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建梅 冯照军 张舒磊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7-48,共2页
徐州首次发现丽纹龙蜥 。
关键词 丽纹龙蜥 徐州 特征
下载PDF
两种常见麻蜥的生态生物学比较及分析
10
作者 邹寿昌 冯瑶琼 +1 位作者 陈才法 孙建梅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4期239-241,共3页
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和山地麻蜥(Eremias brenchleyi)是我国长江以北数量较多、分布较广的常见小型蜥蜴类,在动物学教材中常作为爬行纲的代表动物。为便于教学和研究,现将这两种麻蜥的生态生物学特征比较如下。
关键词 常见麻蜥 生态生物学比较 分析 丽斑麻蜥 山地麻蜥
下载PDF
谈生物学学习中的正迁移
11
作者 周长梅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5-35,37,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学 学习 教学 正迁移
下载PDF
中学生物学科素质教育探索
12
作者 周长梅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3-25,共3页
首先对中学实施生物学科素质教育目前所面临的五个方面的困难作了详细分析,然后提出实施生物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1.转变观念,大力倡导生物学科素质教育;2.开发生物课程教材,加强生物学科素质教育;3.加强生物学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对中学实施生物学科素质教育目前所面临的五个方面的困难作了详细分析,然后提出实施生物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1.转变观念,大力倡导生物学科素质教育;2.开发生物课程教材,加强生物学科素质教育;3.加强生物学教师队伍建设;4.积极推进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科 素质教育 困难 思路
下载PDF
浅谈徐州市侧柏纯林林相改造的途径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玉松 卢芳 《江苏林业科技》 2003年第6期53-54,共2页
在论述了徐州市侧柏纯林的形成历史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植物学、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提出徐州市侧柏纯林改造的基本途径。即将侧柏纯林人工改造成地带性针阔混交林;同时通过抚育间伐,人工促进其自然演替。
关键词 侧柏林 林相改造 徐州市 植物学 生态学 人工改造
下载PDF
消毒措施对控制学校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建美 吕爱军 胡秀彩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42-243,共2页
为了观察三氯异氰尿酸对室内空气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采用平板沉降法进行了检测。结果 ,消毒前不同地点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平均为 4 0 0 0cfu/m3 。用有效氯含量 10 0 0mg/L的三氯异氰尿酸水溶液喷雾消毒 ,4 5min后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明... 为了观察三氯异氰尿酸对室内空气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采用平板沉降法进行了检测。结果 ,消毒前不同地点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平均为 4 0 0 0cfu/m3 。用有效氯含量 10 0 0mg/L的三氯异氰尿酸水溶液喷雾消毒 ,4 5min后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明显减少 ,平均控制在 2 0 0 0cfu/m3 以内。对空气中细菌平均消除率为 5 8.33% ,其中使放线菌下降 5 1.5 9% ,真菌下降 33.6 0 %。结果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异氰尿酸 平板沉降法 放线菌 真菌
下载PDF
徐州地区的鹭鸟及其保护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红梅 冯照军 +1 位作者 邹寿昌 周虹 《江苏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31-32,共2页
报道了徐州地区的 12种鹭鸟的分布及数量情况 ,介绍了常见的 7种鹭鸟的繁殖习性和部分种类的迁徙特点 。
关键词 鹭鸟 保护 徐州地区 分布 繁殖习性 食性 种类
下载PDF
四种除草剂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76
16
作者 耿德贵 张大生 +2 位作者 程伟 陈刚 温洪宇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6,共5页
研究了除草剂精克草星、苯磺隆、使它隆和乙草胺单独及联合作用时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 ,处理 2 4小时时 ,单独作用的除草剂均可不同程度地引起微核率及核异常细胞率等遗传指标的上升。而且 ,在一定的浓... 研究了除草剂精克草星、苯磺隆、使它隆和乙草胺单独及联合作用时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 ,处理 2 4小时时 ,单独作用的除草剂均可不同程度地引起微核率及核异常细胞率等遗传指标的上升。而且 ,在一定的浓度下各指标分别有高峰期 ,其中微核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 <0 0 1 )或显著 (P <0 0 5)。微核率与除草剂浓度之间无显著相关 ,不表现出剂量 效应关系。四种除草剂联合作用的微核率等指标反而低于单独作用的 ,呈拮抗作用。这四种除草剂对蝌蚪红细胞具有显著的遗传毒性 ,其中使它隆的毒性要大于其它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中华大蟾蜍 蝌蚪 微核 核异常 红细胞
下载PDF
稀土多元复合肥和三种稀土元素的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屈艾 李宗芸 +4 位作者 朱卫中 朱明明 王秀琴 温洪宇 汪承润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3-246,共4页
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 ,研究市售稀土多元复合肥和稀土元素镧、铈、铒的化合物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 ,稀土复合肥和三种稀土元素均可诱发微核效应 ,在一定浓度下可损伤细胞 ,影响根尖的正常生长 ,其中稀土... 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 ,研究市售稀土多元复合肥和稀土元素镧、铈、铒的化合物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 ,稀土复合肥和三种稀土元素均可诱发微核效应 ,在一定浓度下可损伤细胞 ,影响根尖的正常生长 ,其中稀土复合肥的微核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稀土复合肥和稀土元素镧、铈、铒的化合物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作用和细胞毒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多元复合肥 蚕豆根尖细胞 遗传毒性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和生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5
18
作者 孙存华 白嵩 +2 位作者 白宝璋 李扬 肖炜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5-489,共5页
以小麦“徐州25”为材料,采用盆栽种植,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小麦根系生长及生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胚芽鞘和主胚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适度的水分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对苗期小麦根系生长有一... 以小麦“徐州25”为材料,采用盆栽种植,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小麦根系生长及生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胚芽鞘和主胚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适度的水分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对苗期小麦根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使根冠比增加,根系活力增大;但重度水分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5%)抑制根系的生长,根系活力下降;水分胁迫并使苗期小麦的脯氨酸含量上升、细胞膜的透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苗 根系生长 生理状态 水分胁迫 脯氨酸含量 细胞膜透性
下载PDF
5种物质对除草剂精克草星诱发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6
19
作者 耿德贵 屈艾 +2 位作者 刘晓峰 陈刚 潘沈元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4-139,共6页
以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细胞率为指标,研究了5种物质对除草剂精克草星的诱发黄鳝遗传物质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维生素B2、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生姜和大蒜与精克草星共同作用时,均能显著降低精克草星诱发的微核率... 以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细胞率为指标,研究了5种物质对除草剂精克草星的诱发黄鳝遗传物质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维生素B2、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生姜和大蒜与精克草星共同作用时,均能显著降低精克草星诱发的微核率及核异常细胞率。说明,这5种物质可降低除草剂精克草星对鱼类的遗传毒性,对鱼类具有保护作用。另外,还对这5种物质抑制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克草星 黄鳝 微核率 核异常 除草剂
下载PDF
乌骨鸡蛋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房兴堂 赵家飞 +3 位作者 宋远见 钱洋 朱玉涛 王翠美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将乌骨鸡种蛋按蛋形指数分为A(≤ 72 0 % )、B(72 1 %~ 74 0 % )、C(74 1 %~76 0 % )、D(76 1 %~ 78 0 % )、E(≥ 78 1 % ) 5组进行孵化 ,结果表明 :5组乌骨鸡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 82 6%、86 1 %、90 2 %、87 2 %、82 5% ,C组... 将乌骨鸡种蛋按蛋形指数分为A(≤ 72 0 % )、B(72 1 %~ 74 0 % )、C(74 1 %~76 0 % )、D(76 1 %~ 78 0 % )、E(≥ 78 1 % ) 5组进行孵化 ,结果表明 :5组乌骨鸡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 82 6%、86 1 %、90 2 %、87 2 %、82 5% ,C组显著高于A、B、D、E各组 (P <0 0 5) ,并极显著地高于A组和E组 (P <0 0 1 ) ,蛋形指数为 74 1 %~ 7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鸡 蛋形指数 孵化率 种蛋品质 受精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