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宏州几个常规水稻新品系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试验
1
作者 杨荣教 王白 +3 位作者 王白昌 李云林 杨文春 余选礼 《种子科技》 2025年第4期1-4,12,共5页
以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优质稻育种中心最新育成的30个水稻新品系为试验材料,选用德宏州目前主栽常规优质稻品种德优8号和滇屯502为对照品种进行产量和农艺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30个水稻新品系中,有1... 以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优质稻育种中心最新育成的30个水稻新品系为试验材料,选用德宏州目前主栽常规优质稻品种德优8号和滇屯502为对照品种进行产量和农艺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30个水稻新品系中,有10个品种产量表现突出、综合性状好、产量构成因子结构合理、米质较好、综合抗性强,具有优良性状结构,可作为选种参考,其中P3、P10和P11综合性状最好,建议升级参加省区域试验;P8、P5和P21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较优,建议继续进行品比试验再观察;P13、P16、P17和P20产量一般、综合性状中等建议作为种植资源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系 产量 比较试验
下载PDF
德宏州珠芽魔芋林下栽培技术
2
作者 段雪甜 岩所 +5 位作者 李俊龙 杨玲聪 李云林 银馨 龙琪 徐文果 《长江蔬菜》 2025年第3期8-10,共3页
魔芋产业是一个收益率高、产业链长、健康无污染的绿色产业。近年来,德宏州魔芋市场逐步开发,魔芋需求量逐渐增长,魔芋种植经济效益较好。多年调查发现,德宏州经济果林面积广,但林下较多空地没有开发利用。为解决既满足魔芋市场的种植需... 魔芋产业是一个收益率高、产业链长、健康无污染的绿色产业。近年来,德宏州魔芋市场逐步开发,魔芋需求量逐渐增长,魔芋种植经济效益较好。多年调查发现,德宏州经济果林面积广,但林下较多空地没有开发利用。为解决既满足魔芋市场的种植需求,又提高土地等自然资源利用率问题,开展了多年林下栽培试验,并实施了多地珠芽魔芋林下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展示及多点示范,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珠芽魔芋林下栽培技术,以期为德宏州魔芋产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魔芋 林下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冬作马铃薯晚疫病菌表型特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素祥 李灿辉 +2 位作者 郝大海 顾中量 陈善娜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4,共7页
2003~2005年,从云南省德宏州新兴冬作马铃薯主产区采集的马铃薯晚疫病病样中分离纯化到86株致病疫霉菌,对其代表性菌株的表型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交配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测定的62个菌株都属于A1交配型,未发现A2交配型或自育型... 2003~2005年,从云南省德宏州新兴冬作马铃薯主产区采集的马铃薯晚疫病病样中分离纯化到86株致病疫霉菌,对其代表性菌株的表型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交配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测定的62个菌株都属于A1交配型,未发现A2交配型或自育型菌株。毒性基因鉴定、监测及生理小种组成分析显示:德宏州存在所有已知可鉴定的毒性基因,而且生理小种组成非常复杂;所测定的66个菌株可区分出36个生理小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小种为1,2,3,4,5,6,7,8,9,10,11,占被测菌株的18.18%,在主产区潞西县和盈江县均有分布。对60个菌株的甲霜灵抗性测定结果表明:56.67%的菌株表现为敏感,25.00%的菌株中抗,18.33%的菌株对甲霜灵有抗性。本文对此实验研究结果作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致病疫霉 交配型 生理小种 甲霜灵抗性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必华 张晓梅 +3 位作者 肖卫华 张碧胜 勾宇宏 段鸿娟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82,共3页
详述了云南西南部地区玉米灰斑病的发生规律,发生流行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提出了玉米灰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并对玉米灰斑病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玉米 灰斑病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下载PDF
云南德宏山地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试验
5
作者 李学梅 丁家盛 +6 位作者 张碧胜 岳元保 张培花 银馨 张晓梅 陈以相 王根权 《农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探究农药减量增效的植保实践方案,为玉米虫害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调查了云南德宏芒市勐戛镇山地玉米上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的情况,采用植保无人机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进行了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15%茚虫威... 探究农药减量增效的植保实践方案,为玉米虫害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调查了云南德宏芒市勐戛镇山地玉米上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的情况,采用植保无人机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进行了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15%茚虫威2种农药的药效试验。草地贪夜蛾幼虫在玉米全生育期内均可发生为害,玉米不同生育期的被害株率、被害指数、百株虫量和不同虫龄比例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草地贪夜蛾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为害最重。2种不同施药模式下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15%茚虫威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有显著的影响,施药后3~14 d玉米的被害株率、被害指数均呈显著减小的变化趋势。2种不同施药模式下同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的相对防效无显著性差异,但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具有省工、省时、省药的优势。草地贪夜蛾防治对玉米增产具有积极的作用,不同试验处理下参试品种‘云瑞62’的产量均显著提高,较对照处理增产25.28%~28.93%。综上所述,在草地贪夜蛾的大面积统防统治上推荐应用无人机飞防喷雾技术来保护植物,另外还需要开展全面普查和实施田间管理实践以防止玉米虫害爆发,这些措施对于实现作物高产稳产尤为重要,今后要注重加强该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玉米 草地贪夜蛾 田间药效试验 植保无人机
下载PDF
不同施肥条件下德宏州山区宜机播机收夏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6
作者 付义 周芳 +3 位作者 倪石建 杨雅凌 肖卫华 李自卫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0-14,44,共6页
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选用德宏州农户种植面积较大的10个玉米品种开展了宜机播机收品种筛选试验,分析了10个玉米品种在两种不同施肥条件下的机播机收效果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综合机播数据来看,丹诚1号、北玉1518以及北玉125... 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选用德宏州农户种植面积较大的10个玉米品种开展了宜机播机收品种筛选试验,分析了10个玉米品种在两种不同施肥条件下的机播机收效果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综合机播数据来看,丹诚1号、北玉1518以及北玉1251相较于其他7个品种,更适合机播;综合机收数据来看,丹诚1号和北玉1518两个品种机收质量较高。综合产量数据来看,正常追施氮肥和不追施氮肥两种施肥条件下,参试的10个品种中以北玉1518和丹诚1号两个品种产量较高。综上所述,在两种不同施肥条件下,综合考虑机播、机收质量以及产量,参试的10个品种中丹诚1号和北玉1518相较于其他8个品种更适宜机播机收,是比较宜机播机收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品种 宜机播机收 机收质量 产量 云南德宏 山区
下载PDF
德宏州少数民族特色花卉朱槿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寸建芹 张晓梅 郑宇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8期115-118,126,共5页
朱槿是城市园林绿化美化的首选树种和理想花卉。本文调查研究了朱槿的园艺性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园林园艺修剪技术、快繁技术等,结果表明,品种之间存在差异,根据差异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系统分类,从而为朱槿的规范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朱瑾 资源调查 云南德宏
下载PDF
德宏州地方特色花卉紫薇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寸建芹 郑宇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2期105-108,111,共5页
德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是紫薇的原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解放前当地傣族就有在庭院、地边栽培的习惯,特别是傣族小乘佛教圣地——奘房(寺庙)不可缺少的园林花卉树种,一直延续至今,有的树龄高达千年。在得天独厚的南亚... 德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是紫薇的原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解放前当地傣族就有在庭院、地边栽培的习惯,特别是傣族小乘佛教圣地——奘房(寺庙)不可缺少的园林花卉树种,一直延续至今,有的树龄高达千年。在得天独厚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和长期无意识的人工栽培驯化中,造就出不同花色的品种。为了便于识别、研究,主要利用传统的植物分类方法,以植物的形态特征为依据,即根据叶的大小和花的颜色等特征进行分类,目前发现7个品种:小叶粉红色紫薇、小叶浅粉色紫薇、小叶大红色紫薇、小叶纯白色紫薇、小叶浅紫色紫薇(浅紫蓝色)、大叶小花纯白色紫薇、大叶大花紫蓝色紫薇;同时在生产实践中研究出一整套栽培方法、园林修剪和快繁技术等,为下一步发展壮大提供技术储备和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薇资源 调查研究 云南德宏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冬玉米开发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梅 黄必华 张碧胜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9期99-102,共4页
分析了德宏州冬玉米的栽培优势以及冬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德宏州的实际,阐述了德宏州冬玉米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冬玉米 开发研究
下载PDF
德宏州冬种马铃薯生产的优势和前景 被引量:4
10
作者 顾中量 陈正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B05期381-383,共3页
通过对德宏州冬种马铃薯优势的分析,针对生产上出现的种薯自给率低、休眠期难于打破、冬种品种缺乏、种性退化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加速冬种马铃薯上规模、上档次的技术措施及主要对策,值得同类地区借鉴参考。
关键词 德宏州 马铃薯 生产 种性退化 休眠期 品种
下载PDF
德宏州耕作土壤表层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国云 杨俊华 +2 位作者 郭晋 周新惟 康云昌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6,共6页
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云南省德宏州耕作土壤表层重金属Pb、Cd、Hg、As、Cr和Cu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德宏州耕地土壤中Pb、Cd、Hg、As、Cr、Cu含量分别为ND^249、ND^0.68、0.01~0.55、0.04~52.18、ND^195、0.79~64.3 mg... 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云南省德宏州耕作土壤表层重金属Pb、Cd、Hg、As、Cr和Cu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德宏州耕地土壤中Pb、Cd、Hg、As、Cr、Cu含量分别为ND^249、ND^0.68、0.01~0.55、0.04~52.18、ND^195、0.79~64.3 mg/kg。6种重金属元素富集系数Cif均小于1,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Cu>Cd>Cr>Pb>Hg>As,属于轻微污染;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ir均小于40,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Cd>Hg>Cu>As>Pb>Cr,属于轻微生态风险危害;7种土壤利用方式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均小于150,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菜园>胶园>蔗园>玉米地>茶园>稻田>果园。研究区潜在生态危害水平为轻微危害,不同利用方式重金属元素富集存在差异,局部表现出中度污染现象。总体上,德宏州耕地土壤清洁安全,潜在生态危害以Cd、Hg为主,Pb、Cr危害较小,菜园土壤重金属生态危害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土壤 重金属 污染 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评价
下载PDF
德宏州冬种杂交油葵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宏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B05期105-107,共3页
葵油具有营养丰富、优质保健、油质清亮、味好的特点,是目前流行于欧美市场的优质食用油。杂交油葵具有生长周期短、种植成本低、综合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良特性。通过几年的试验,已摸索出一套适宜德宏州冬种杂交油葵的品种和栽培... 葵油具有营养丰富、优质保健、油质清亮、味好的特点,是目前流行于欧美市场的优质食用油。杂交油葵具有生长周期短、种植成本低、综合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良特性。通过几年的试验,已摸索出一套适宜德宏州冬种杂交油葵的品种和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宏州 杂交 油葵 栽培 品种
下载PDF
德宏州主要覆膜作物地膜使用与残留情况调查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磊 杨俊华 +4 位作者 韩永连 唐李军 徐文果 岩所 杨素梅 《中国热带农业》 2015年第4期35-37,共3页
选取云南省德宏州5个县(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采样调查、问卷调查和资料调研的方法,对德宏州主要覆膜作物的地膜使用与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德宏州5类覆膜作物种植面积10.44万公顷,地膜使用量为0.53万吨,地膜平均厚度... 选取云南省德宏州5个县(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采样调查、问卷调查和资料调研的方法,对德宏州主要覆膜作物的地膜使用与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德宏州5类覆膜作物种植面积10.44万公顷,地膜使用量为0.53万吨,地膜平均厚度为0.006毫米,平均地膜用量为50.77千克/公顷,平均残膜量为27.06千克/公顷;德宏州残膜回收率低,回收方式单一,主要为人工捡拾,回收率为47.2%;不同县市土壤残膜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瑞丽市>陇川县>芒市>梁河县>盈江县;不同覆膜作物土壤残膜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冬玉米>冬春烟>冬早西瓜>冬早蔬菜>甘蔗;因地膜回收水平不一致等因素影响,地膜残留量与作物覆膜年限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使用 地膜残留 覆膜作物 调查 德宏州
下载PDF
德宏州地区冬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章田 黄廷祥 +2 位作者 陈际才 罗有卫 李俊龙 《中国马铃薯》 2016年第4期199-203,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德宏州冬季种植的高产抗病马铃薯新品种,以‘合作88’为对照,比较了11个品种的生育期、特征特性、抗病性和产量。结果表明,‘青薯9号’、‘云薯606’和‘中薯20号’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可在德宏州地区推广种植;‘中薯18... 为筛选出适宜德宏州冬季种植的高产抗病马铃薯新品种,以‘合作88’为对照,比较了11个品种的生育期、特征特性、抗病性和产量。结果表明,‘青薯9号’、‘云薯606’和‘中薯20号’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可在德宏州地区推广种植;‘中薯18号’、‘云薯605’、‘丽薯14号’和‘冀张薯12号’需进一步的试验;‘丽薯13号’、‘师大4号’、‘昆薯3号’和‘师大6号’宜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马铃薯 新品种 比较试验
下载PDF
德宏州入侵杂草薇甘菊调查监测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国云 杨俊华 +3 位作者 毕生斌 郭晋 岳英 徐文果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5期187-192,共6页
为了解薇甘菊在德宏州入侵的危险性,对不同生境薇甘菊发生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监测,建立风险分析评价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对其入侵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薇甘菊发生具有区域性分布特征,立体分布明显,主要分布于中低海拔热区,发生... 为了解薇甘菊在德宏州入侵的危险性,对不同生境薇甘菊发生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监测,建立风险分析评价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对其入侵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薇甘菊发生具有区域性分布特征,立体分布明显,主要分布于中低海拔热区,发生面积31991.87 hm2,入侵风险评估R值达68,具有极高的生态风险,目前,尚有304985.4 hm2潜在发生区处于薇甘菊的威胁中。薇甘菊入侵农田、荒地、林地,不仅给农业、林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严重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调查监测 风险分析
下载PDF
德宏冬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际才 李章田 +1 位作者 李俊龙 谢文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1期41-47,共7页
德宏州冬种马铃薯是指当年10~11月播种、次年2~4月收获的马铃薯,主要生产的商品薯以外销为主。利用当地冬季得天独厚的光、热、水气候优势和在大量的冬闲田上开发种植,具有生长期短、淡季市场、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常年种植面积为20... 德宏州冬种马铃薯是指当年10~11月播种、次年2~4月收获的马铃薯,主要生产的商品薯以外销为主。利用当地冬季得天独厚的光、热、水气候优势和在大量的冬闲田上开发种植,具有生长期短、淡季市场、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常年种植面积为20万亩,鲜薯产量达32万t,产值达4.3亿元,是一项实现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但由于德宏冬马铃薯产业起步较晚,生产上仍然存在着种植品种单一,种薯来源不足、质量难保证,生产上投入不足、单产低,产业发展基础较薄弱等问题,制约着产业的更高更快发展。经过对德宏州冬马铃薯产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今后冬马铃薯产业发展上应加强新品种引进筛选示范推广、应用脱毒种薯技术和加强对种薯产地的检验检测提高种薯生产质量、增加对生产地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投入扶持、加强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营销组织的建设和扶持,重视加强对产区农民技术的培训提高和农技推广创新队伍的建设培训,从而保证德宏冬马铃薯产业能够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提高产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提高产区生产技术水平,实现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宏州 冬马铃薯 产业发展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下载PDF
德宏州水稻新品种品比试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白 余选礼 +2 位作者 杨定奇 王白昌 杨丽鸿 《云南农业科技》 2013年第4期15-17,共3页
对12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筛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只有内6A/泸恢104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达极显著差异,可在德宏州坝区逐步推广种植;两优3301和宜优085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和减产,但差异不显著,可继续试验筛选。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品比试验
下载PDF
德宏州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廷祥 郑宇峰 +2 位作者 赵从新 王顺党 何继文 《云南农业科技》 2008年第S3期51-53,共3页
从德宏州蔬菜产业发展的特点出发,剖析了德宏州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德宏州蔬菜产业发展思路和措施,以科技兴菜、农民增收为核心,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谐持续发展。以冬春无公害蔬菜外销为龙头,优化种植结构,培育市场,形成... 从德宏州蔬菜产业发展的特点出发,剖析了德宏州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德宏州蔬菜产业发展思路和措施,以科技兴菜、农民增收为核心,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谐持续发展。以冬春无公害蔬菜外销为龙头,优化种植结构,培育市场,形成集团生产,促进"企业+市场+基地+农户"的蔬菜产业化发展,走"生态农业+优势资源+资本(资金、科技、人才)+市场网络"一体资本农业道路。使蔬菜产业成为德宏州农业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宏 蔬菜 产业 发展
下载PDF
德宏州水稻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选礼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4期107-108,共2页
分别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和机械化插秧栽培技术两个方面,介绍了品种选择、规范化栽培、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水稻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水稻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水稻 高产创建 栽培技术 德宏州
下载PDF
德宏州玉米生产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必华 《云南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德宏州常年玉米播种面积为1.0~2.3万hm2,占全州耕地面积的40%以上,产量约占全州粮食总产量的40%。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玉米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粮、经、饲三用作物,玉米生产对德宏州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分析了国... 德宏州常年玉米播种面积为1.0~2.3万hm2,占全州耕地面积的40%以上,产量约占全州粮食总产量的40%。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玉米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粮、经、饲三用作物,玉米生产对德宏州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分析了国内外玉米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对德宏州造成的冲击,从4个历史阶段的划分,较为详细地综述了德宏州玉米生产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就品种、群众的思想意识和传统习惯、土壤气候等方面分析了德宏州玉米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潜力,同时针对本州实际,提出了科研单位与种子部门联合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育种目标 体制改革 增产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