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 被引量:7
1
作者 谢绍菊 《中外医疗》 2012年第9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方法 (1)以心血管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记录资料和问卷调查结果为调查依据,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心理层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际调查,通过统计学分析查找护理人员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所在(2...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方法 (1)以心血管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记录资料和问卷调查结果为调查依据,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心理层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际调查,通过统计学分析查找护理人员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所在(2)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院心血管内科50名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了其他科室的50名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2组进行对比。结果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内容更为广泛。护理内容不仅包括对用药剂量的控制、对患者基本情况的勘察,还包括对饮食原则的控制、锻炼程序的指导、心理方面的护理等。这种情况下的心内科护士会面临更多的学习内容,加上护理工作的繁多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变得十分沉重,从而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压力。结论通过一系列应对措施能有效的缓解护理人员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内科 护理人员 压力应对 措施
下载PDF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 被引量:8
2
作者 谢绍菊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0期182-183,共2页
本文介绍了心血管内控护理人员的压力产生原因现状、存在问题和当前改进的主要措施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护理人员 压力 措施
下载PDF
心血管病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欧荣华 蒋香梅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701-704,共4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细菌分布情况及其主要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伴随细菌感染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 197例心血管疾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的血液、尿液以及痰液标本...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细菌分布情况及其主要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伴随细菌感染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 197例心血管疾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的血液、尿液以及痰液标本行细菌分离和培养,分析主要细菌构成及其耐药情况。结果:2 197例患者标本细菌培养阳性682例,分离出741株无重复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90株(79.6%)、革兰阳性菌115株(15.5%)、真菌36株(4.86%)。革兰阴性菌主要有克雷伯菌190株(25.6%)、铜绿假单细胞杆菌91株(12.28%)、大肠埃希菌83株(11.20%)、流感嗜血杆菌63株(8.50%)、不动杆菌58株(7.83%)等;革兰阳性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47株(6.34%)、金黄色葡萄球菌42株(5.67%)和肠球菌13株(1.7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等高度敏感,而对红霉素、苯唑西林、青霉素等多表现为耐药。肺炎链球菌和肠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都不高,真菌则以白色念珠球菌为主。结论:心血管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病原菌多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对三代头孢及亚胺培南敏感。加强该类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可以更规范、更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感染 细菌 分布 耐药性 分析
下载PDF
德阳市城乡院外急救流行病学比较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姜伟 何顶秀 +3 位作者 黄楷森 杨南岚 鄢涛 刘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838-840,共3页
院外急救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医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农村急救服务体系是我国急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差,急救半径大,路况差,并且目前农村急救中心多数尚挂靠于市(县)人民医院,农村急救服务体系尚不完... 院外急救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医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农村急救服务体系是我国急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差,急救半径大,路况差,并且目前农村急救中心多数尚挂靠于市(县)人民医院,农村急救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村院外急救效果。本研究以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总结农村院外急救流行病现状,探索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院外医疗急救体系,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村地区院外医疗急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急救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德阳市旌阳区公众心肺复苏认识的现状调查
5
作者 任华强 何顶秀 +4 位作者 阳毅 陈忠毅 程蕾 刘雨雯 黄楷森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203-1204,共2页
目的了解德阳市旌阳区公众心肺复苏术的认识现状,为采取有针对性改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选取德阳市旌阳区346名公众进行心肺复苏术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有效的调查问卷318份,其中各种途径了解过心肺复苏的有218人... 目的了解德阳市旌阳区公众心肺复苏术的认识现状,为采取有针对性改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选取德阳市旌阳区346名公众进行心肺复苏术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有效的调查问卷318份,其中各种途径了解过心肺复苏的有218人(68.6%),遇到有人倒地能紧急处理的有127人(39.9%),127(39.9%)选择拨打急救电话,但自己愿意施救的仅有21人(6.6%),愿意参加心肺复苏术培训的有100%。结论西部欠发达地区公众对心肺复苏知晓率较低,急救技能差,愿意施救率低,但公众对心肺复苏的学习积极性高,故应在公众中广泛开展心肺复苏的培训,加强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R 公众 调查
下载PDF
三孩政策背景下德阳地区育龄期女性生育焦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吴丹丹 代萍 林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8期144-147,共4页
目的了解德阳地区育龄期女性生育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三孩政策的推行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居住在德阳的20~44岁女性的生育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81份。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民族(O... 目的了解德阳地区育龄期女性生育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三孩政策的推行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居住在德阳的20~44岁女性的生育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81份。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民族(OR=0.971,95%CI:1.23~12.42,P=0.035)、户口性质(OR=0.881,95%CI:0.41~1.92,P=0.022)、学历(OR=1.161,95%CI:0.75~1.79,P=0.027)、职业(OR=0.912,95%CI:0.71~1.17,P=0.036)、年收入(OR=2.422,95%CI:1.47~4.23,P=0.001)、如何看待三孩的呼吁和号召(OR=1.752,95%CI:1.01~3.03,P=0.049)是影响女性生育焦虑的因素。结论构建完善的生育支持系统、关注育龄期女性及职业女性的需求、满足农业户口的医疗保健需求可减轻女性生育焦虑,提高生育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期女性 生育焦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比格斯3P模型的联动式教学方案在心内科护理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雷雨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20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比格斯3P模型的联动式教学方案在心内科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心内科护理实习生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6月~2023年6月,将在心内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按照小组进行编号,编号完成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 目的:探讨基于比格斯3P模型的联动式教学方案在心内科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心内科护理实习生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6月~2023年6月,将在心内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按照小组进行编号,编号完成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2名,对照组41名。对照组按照心内科护理教学常规任务进行教学安排。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比格斯3P模型的联动式教学方案,分别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批判性思维和综合成绩的得分情况。结果:在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后,干预组心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批判性思维及综合成绩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比格斯3P模型的联动式教学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心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促进了综合成绩的提升,值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斯3P模型 联动式教学 心血管内科 护理实习生
下载PDF
基层医疗机构胸痛诊疗现状及地市胸痛联盟的构建研究
8
作者 李佳 代萍 +4 位作者 陈白霞 吴际军 王梦 薛红梅 邢利超 《黑龙江医学》 2025年第6期737-739,743,共4页
从基层医疗机构胸痛诊疗发展现况、困境、发展思考、建议等方面出发,对有关基层医疗机构胸痛诊疗及地市胸痛联盟构建情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综述,以期对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胸痛诊疗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胸痛诊疗 地市胸痛联盟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对多支血管病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熊国均 黄楷森 +3 位作者 欧荣华 陈检 雷宇 胡丽君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212-1217,共6页
目的分析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对多支血管病变(MVD)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多支血管病变性AMI行PCI术后患者208例作为研究对象(最... 目的分析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对多支血管病变(MVD)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多支血管病变性AMI行PCI术后患者208例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分析200例),根据入院即刻FAR四分位水平分为4组,各组50例,即A组:FAR <7.98、B组:7.98≤FAR <9.25、C组:9.25≤FAR <10.62和D组:FAR≥10.62;全部患者随访5年,记录发生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患者的信息;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FAR对全因死亡和MACE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全因死亡和MACE的预后发生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4组患者的全因死亡和MACE的发生率。结果 4组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和MACE平均发生时间比较,A组> B组> C组>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P=10.006/0.000,12.868/0.000);4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和MACE发生率随FAR升高而增加(χ^2/P=8.760/0.033,17.333/0.000),在全因死亡中,4组患者的心源性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9.377/0.025),非心源性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ACE事件中,4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9.255/0.026);R0C曲线显示,FAR预测AMI合并MVD患者PCI术后全因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8,最佳临界值为9.72;MACE的AUC为0.782,最佳临界值9.08,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FAR是MVD性AMI患者远期预后发生全因死亡和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且诊断价值较高,具有潜在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多支病变 纤维白蛋白 白蛋白 纤维白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代萍 吴际军 +2 位作者 陈白霞 李玉娇 毛丽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0期265-268,共4页
目的 评估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6月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出院指导、不定期随访,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 目的 评估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6月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出院指导、不定期随访,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半年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前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半年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评分、生活质量总分及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主观感受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内再入院率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水平与生活质量水平,完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院外管理,促进分级诊疗的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 老年冠心病 临床护理
下载PDF
依那普利联合叶酸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病对患者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文海英 赖小文 黄楷森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叶酸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病对患者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H型高血压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叶酸治疗,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叶酸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病对患者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H型高血压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叶酸治疗,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typic cysteine,Hcy)、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SBP、DBP及血清Hcy、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内皮素1(endothelin,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2周后,两组SBP、DBP及血清Hcy、TNF-α、hs-CRP、ET-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SBP、DBP及血清Hcy、TNF-α、hs-CRP、ET-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叶酸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病可降低患者血压及血清Hcy水平,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依那普利 叶酸 炎性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荣娴 吴际军 +1 位作者 刘林峰 邓青川 《智慧健康》 2022年第32期38-43,共6页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1~12月,采用一般资料量表、信息化教学能力量表、临床护理教师岗位胜任力量表对四川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322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描述...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1~12月,采用一般资料量表、信息化教学能力量表、临床护理教师岗位胜任力量表对四川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322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探讨。结果322名临床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分为(76.66±13.702)分,临床教学能力得分为(85.63±12.407)分。相关性分析显示,临床护理师资信息化教学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临床教学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具有教师资格证、临床师资类型(院内)、教学内容及技能、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是临床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临床教学能力总分变异系数的40.87%。结论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应从医教协同、继续教育、学历提升等多途径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教师 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三种血清因子检测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胡丽君 雷宇 肖涛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凝集蛋白1(ITLN-1)和可溶性微纤维相关蛋白4(sMFAP4)水平变化及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凝集蛋白1(ITLN-1)和可溶性微纤维相关蛋白4(sMFAP4)水平变化及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89例均进行PCI治疗的老年A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进行术后12个月随访,根据是否发生再狭窄分为非再狭窄组(n=129)和再狭窄组(n=6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CX3CL1、ITLN-1和sMFAP4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CX3CL1、ITLN-1和sMFAP4对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再狭窄组相比,再狭窄组高血压患者比例高(P<0.05),TG水平低(P<0.05),CX3CL1水平高(P<0.01),ITLN-1水平低(P<0.05),sMFAP4水平高(P<0.01)。两组在年龄、性别、BMI、糖尿病、饮酒、支架数量、支架直径、梗死部位、病变部位、HDL-C、TC和血肌酐等项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P<0.05)、CX3CL1(P<0.01),sMFAP4(P<0.05)是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ITLN-1是保护因素(P<0.01)。血清CX3CL1,ITLN-1,sMFAP4单独或三者联合预测PCI术后发生再狭窄的AUC分别为0.810(95%CI:0.746~0.863)、0.828(95%CI:0.766~0.879)、0.782(95%CI:0.716~0.838)、0.923(95%CI:0.875~0.957),灵敏度分别为66.67%、85.00%、85.00%、86.67%,特异度分别为89.15%、72.09%、62.02%、88.37%,三者联合的预测效能优于单独预测(Z=3.680、3.601、4.410;均P<0.01)。结论老年AMI患者血清CX3CL1、sMFAP4水平升高,ITLN-1水平降低,三者对PCI术后发生再狭窄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预测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C-X3-C趋化因子配体1 凝集蛋白1 可溶性微纤维相关蛋白4
原文传递
应用心脏磁共振观察尼可地尔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婷玉 黄楷森 +1 位作者 邓晓剑 杨永强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通过心脏核磁灌注扫描技术来定量评估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使用尼可地尔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及微循环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9月德阳市人民医院144例拟行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 目的:通过心脏核磁灌注扫描技术来定量评估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使用尼可地尔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及微循环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9月德阳市人民医院144例拟行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常规治疗)及尼可地尔组(75例),其中尼可地尔组是在进入导管室前给予口服5mg尼可地尔,并在术后持续口服尼可地尔片5mg/次,一天3次。术后(7±2)d行心脏核磁灌注成像评估心肌梗死面积、微循环阻塞质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肌挽救指数等指标。结果:心肌磁共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尼可地尔组心肌梗死面积[(29.27±13.96)%比(24.70±12.29)%]与微循环阻塞质量[(1.92±0.98)%比(1.48±0.81)%]显著降低,P<0.05或<0.01。尼可地尔组LVEF与心肌挽救指数较对照组上升,但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直接PCI围术期早期应用尼可地尔可以显著缩小STE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磁共振成像 尼可地尔
下载PDF
老年复合心血管病患者28例联合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周友根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B04期211-211,213,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联合介入治疗老年复合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统计学原理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复合心血管病老年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 并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项介入治疗,观... 目的研究探讨联合介入治疗老年复合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统计学原理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复合心血管病老年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 并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项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联合介入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造影剂使用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超过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所有患者治疗后的血脂与血压均明显改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老年复合心血管疾病,相对于单项介入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手术时间较短,又可节省患者住院费用,但是联合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临床指标上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可减少患者反复住院的情况,长期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复合心血管疾病 联合介入 效果
原文传递
创客教育联合概念图在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6
作者 吴丹丹 林莉 王冬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9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创客教育联合概念图在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2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84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创客教育联合概念图在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2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84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创客教育联合概念图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创新综合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实习前,两组创新综合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两组创新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实习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习前,两组临床实践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两组临床实践能力评分高于实习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教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创客教育联合概念图在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护理实习生的创新综合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以及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实习生 创客教育 概念图
下载PDF
四川省10所三级综合医院内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促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谢娟 李双宏 王冬梅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20期2799-2804,共6页
目的 探讨三级综合医院内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促进行为现状及与逆境商和工作家庭行为角色冲突的关系。方法 于2023年6—8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5个区域10所三级综合医院378名内科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促进量表、逆... 目的 探讨三级综合医院内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促进行为现状及与逆境商和工作家庭行为角色冲突的关系。方法 于2023年6—8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5个区域10所三级综合医院378名内科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促进量表、逆境商量表和工作家庭行为角色冲突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78名内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促进得分为(147.18±25.91)分,逆境商得分为(145.61±32.76)分,工作家庭行为角色冲突得分为(79.68±11.69)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婚育状况、岗位类型、科室氛围、是否轮值班工作、健康状况、运动状况、睡眠质量、工作压力、参加心理健康促进培训及工作场所暴力的内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促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三级综合医院内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促进总分与逆境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415~0.675,均P<0.05),与工作家庭行为角色冲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463~-0.692,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科室氛围、睡眠质量、工作压力、心理健康促进、逆境商和工作家庭行为角色冲突是内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促进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量的65.8%。结论 三级综合医院内科医务人员存在较高工作家庭行为角色冲突,逆境商和心理健康促进水平不容乐观,医院管理者可通过提升逆境商、降低工作家庭行为角色冲突以促进医务人员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促进 逆境商 工作家庭行为角色冲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家庭运动康复的同时应用呼吸训练的效果
18
作者 肖涛 吴文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98-0102,共5页
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家庭联合康复(运动康复+呼吸训练)效果。方法 93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周运动康复+呼吸训练,n=46),对照组(12周运动康复,n=47),试验前后分别记录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ML... 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家庭联合康复(运动康复+呼吸训练)效果。方法 93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周运动康复+呼吸训练,n=46),对照组(12周运动康复,n=47),试验前后分别记录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MLHFQ)、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NT-proBNP、用药情况等指标。结果 家庭联合康复组在改善NYHA分级、提高LVEF及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降低NT-proBNP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研究证明,与单纯运动康复相比,家庭联合康复额外获益,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家庭联合康复 效果 评价
下载PDF
优化急诊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晖 张同 李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5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时间的影响情况。方法 分析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优化急诊流程组(优化接诊流程、优化救治流程、优化交接流程)100例和...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时间的影响情况。方法 分析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优化急诊流程组(优化接诊流程、优化救治流程、优化交接流程)100例和常规流程组100例。观察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到分诊评估治疗时间、就诊到心电图时间、就诊到激活导管室时间、就诊到给药时间、就诊到签字同意时间、就诊到备术完成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总住院天数、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复发率情况。结果 优化急诊流程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到分诊评估治疗时间、就诊到心电图时间、就诊到激活导管室时间、就诊到给药时间、就诊到签字同意时间、就诊到备术完成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总住院天数均低于常规流程组,优化急诊流程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95%)高于常规流程组(80%),死亡率(2%)、复发率(3%)低于常规流程组(1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急诊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可以降低再灌注治疗时间,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诊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治疗时间 影响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雷宇 彭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5月~2015年11月期间在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急诊接受PCI治疗的10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5月~2015年11月期间在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急诊接受PCI治疗的10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心超指标以及炎症反应指标。结果:强化组患者的血清TG、TC、LDL-C、hs-CRP、LDH、aHBDH、CK、CK-MB含量含量显著低于常规组,HDL-C含量高于常规组;强化组患者的E/A比值、LVEF均高于常规组,Tei指数、收缩指数、舒张指数均低于常规组;强化组患者外周血中TLR4、NF-kB的表达量以及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显著低于常规组。结论:阿托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具有改善作用,能够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脏舒缩功能、抑制TLR4/NFkB所介导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 强化治疗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