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尼莫地平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1
作者 张先杰 蒋文才 +2 位作者 郭红利 廖欧 韩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84-90,共7页
目的 探讨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尼莫地平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区域... 目的 探讨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尼莫地平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74例)、联合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尼莫地平泵注,74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药物使用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疼痛评分、应激反应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比两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和拔除喉罩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T0、T1、T2及T3时SBP、DBP、HR、MAP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SBP、DBP、HR、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038、8.416、8.035和7.549,均P <0.05);(2)两组患者SBP、DBP、HR、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458、9.136、8.045和7.482,均P <0.05);(3)两组患者SBP、DBP、HR、MAP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854、7.516、8.045和10.387,均P <0.05)。联合组高血压、使用降压药占比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使用升压药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6、12、24和48 h的VAS评分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53,P <0.05);(2)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76,P <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相对镇痛效果较好;(3)两组患者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54,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 h、术后12 h和术后24 h的Cor、ANP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Cor、A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549和8.135,均P <0.05);(2)两组患者Cor、A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758和7.043,均P <0.05),联合组术后Cor、ANP水平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相对较轻;(3)两组患者Cor、ANP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146和9.257,均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和24 h的NSE、Hcy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NSE、Hcy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549和8.135,均P <0.05);(2)两组患者NSE、Hcy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758和7.043,均P <0.05),联合组术后NSE、Hcy水平低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NSE、Hcy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146和9.257,均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尼莫地平泵注可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高血压发生率和降压药使用率,提高术后镇痛效果,抑制术后应激反应,降低NSE、Hcy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老年人 高血压 膝关节置换 尼莫地平
下载PDF
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郭红利 张先杰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1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拟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120例随机分为三组(S1、S2、S3)。术中采用持续输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5~10mg.kg-1.h-1维持麻醉,S1组输注舒芬太尼0.2μg.kg-1.h-1、S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拟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120例随机分为三组(S1、S2、S3)。术中采用持续输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5~10mg.kg-1.h-1维持麻醉,S1组输注舒芬太尼0.2μg.kg-1.h-1、S2组输注舒芬太尼0.4μg.kg-1.h-1、S3组输注舒芬太尼0.6μg.kg-1.h-1。记录舒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情况;MAP、HR、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出现疼痛时间;术中知晓,苏醒时躁动、呕心/呕吐、疼痛发生情况。结果①S3组舒芬太尼量高于S2组与S1组,丙泊酚量低于S2和S1组(P<0.05);S3组术中推注10μg舒芬太尼例数和次数低于S2组和S1组,S2组低于S1组(<0.05)。②各组同时点MAP和HR无统计学意义(>0.05);组内比较,各组T1时点MAP和HR均低于T0及其它时点(<0.05);③S3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出现疼痛时间长于S1组与S2组(<0.05);④S3组苏醒时疼痛发生率低于S1组和S2组(<0.05)。结论术中持续输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增加舒芬太尼输注剂量,可提供更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和良好的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丙泊酚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全凭静脉麻醉
下载PDF
对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谭显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9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8月期间在德阳第五医院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102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1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髋部骨折手术。同时,... 目的:探讨对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8月期间在德阳第五医院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102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1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髋部骨折手术。同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然后,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麻醉维持的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较短,其麻醉持续的时间较长,其VAS评分较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P <0.05)。结论:对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较好,可缩短其麻醉起效的时间,延长其麻醉维持的时间,降低其术中疼痛程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隙麻醉 硬膜外麻醉 髋部骨折 老年患者
下载PDF
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3
4
作者 郭红利 张先杰 +1 位作者 周裕凯 周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43-646,共4页
目的:比较异氟烷、七氟烷两种吸入性麻醉药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血清S-100β蛋白、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探讨其与神经炎症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其中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 目的:比较异氟烷、七氟烷两种吸入性麻醉药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血清S-100β蛋白、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探讨其与神经炎症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其中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行骨折内固定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全身诱导麻醉后分别以异氟烷、七氟烷维持麻醉。手术麻醉期间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分别于手术麻醉前(T0)和手术后6 h(T_1),1 d(T_2),3 d(T_3),5 d(T_4)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并采用MMSE评分法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测试,计算POCD发生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β及炎性因子IL-1β、TNF-α、IL-6的浓度。结果:(1)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2)术前两组的MMSE评分、血清指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1 d和3 d时MMSE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术前及B组对应时间点(P<0.05),且术后5 d内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3)A组术后1 d和3 d时,血清S-100β、IL-1β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术前及B组对应时间点(P<0.05);两组术后6 h,1 d,3 d时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A组比B组升高程度更大(P<0.05)。结论:吸入性麻醉药异氟烷可引起老年患者POCD以及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炎性因子表达增加,而七氟烷的影响不明显,其机制可能与老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患者 麻醉药物 炎性细胞因子 S-100Β蛋白
原文传递
盐酸异丙嗪对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戴礼鹏 欧册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090-2091,2094,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小剂量抗组胺药盐酸异丙嗪对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影响。方法选200例拟行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1、2、3组,麻醉诱导前各组分别给予0.1 mL/kg的4种药液:0.9%盐水,0.5、1.0、1.5mg/mL异丙嗪,所有患...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小剂量抗组胺药盐酸异丙嗪对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影响。方法选200例拟行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1、2、3组,麻醉诱导前各组分别给予0.1 mL/kg的4种药液:0.9%盐水,0.5、1.0、1.5mg/mL异丙嗪,所有患者麻醉诱导注射芬太尼3μg/kg,记录注射芬太尼2min内患者咳嗽发生情况,包括咳嗽发生次数、强度、时间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情况。结果试验1、2、3组咳嗽发生率为16%、12%、10%,与对照组(32%)相比明显下降(P<0.05);试验1、2、3组轻度咳嗽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各组中度和重度咳嗽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咳嗽的平均时间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点对照组、试验2组、试验3组的舒张压升高较试验1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3组心率增快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试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盐酸异丙嗪可降低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嗪 芬太尼 咳嗽 组胺 麻醉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